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小學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別史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傳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事彙部類
般若部類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李洪度 辛澄 张腾

     张赞  于兢 
赵嵓
     刘彦齐 袁嶬 罗塞翁
     东丹王 胡翼 王殷
     李群 燕筠 杜霄
   (第 9a 页)
 尤长于画鹅

李颇(一作/坡)南昌人善画竹气韵飘举不求小巧而多于
 情任率落墨便有生意 于兢
梁之相国也善画牡丹幼年从学因睹槛中牡丹
 乃命笔仿之不浃旬夺真遂酷思无倦动必增奇
刘彦齐梁千牛卫将军 (第 78a 页)
  唐末二十七人
左全   赵公祐  赵温其  赵德齐
范琼   陈皓   彭坚   常粲
常作彻  吕峣   竹虔   孙遇
张询   张南本  麻居礼  张素卿

陈若愚  胡瑰(子虔/) 荆浩   刁光胤
尹继昭  李洪度  辛澄   张腾
张赞   王侠
  五代九十一人 于兢   
赵嵓   刘彦齐  袁嶬
罗塞翁  东丹王  胡擢   胡翼
王殷   李群   燕筠   杜霄
(第 22b 页)
  宋郭思纪艺自唐永昌至宋熙宁名人艺士凡一百
一十六人唐末左金赵公祐赵温其赵德齐范琼陈
皓彭坚常粲常作彻吕嵬竹虔孙遇张询张南本麻
居礼张素卿陈若愚胡环荆浩刁先彻尹继昭李洪
度辛况张腾张质王侠王代 于兢
赵山品刘彦齐袁
义罗塞翁东丹王胡擢胡翼王殷李群燕筠杜霄李
玄应雁归真李霭之韦道丰朱简章王高士郑唐卿 (第 33a 页)
   岩栖赋         吴 筠
感玄圣之垂训悟已亲而名疏言可放而从默身应卷
而忽舒爰鹪鹩之巢林在一枝而有馀性所悦而难违
托兹山以结庐果栖迟而我惬即逍遥之灵墟观其缭
崇峦横峻谷激泌泉罗森木后巍峨以萦紏前参差而
耸伏追阴壑之夏凉偃阳崖之冬燠美劲节于松筠玩

幽芳于兰菊虚籁清耳閒云莹目因海鹤以警夜任鹍
鸡以知旭虑静于无扰神恬于寡欲于是歌考槃于诗
人讽嘉遁于大易远浮俗之艰险消毁誉之损益蹈方
外之坦途信可免 于兢
惕既即阴以息影由不行而灭
迹虽区中之末计实世途(一作/表)之良(一作/长)策人所弃而
已收故处约而恒 …… (第 3b 页)
(一作/立)兮仰白日而自明处一世之若流兮何久求
(一作/永)而伤情乐此言而自(一作/内)抑兮壮大观 于兢
生拔
馨香之茞兰兮树蒿蔚以罗列斥通路(一作/道)而使芜兮
恋棘径之中绝置春秋而徇心兮羌与此其奚别昔誓 (第 10a 页)
刃之交鼓钲之奏而后有制胜之威此孔子之所谓军
旅之事也如是而偶有伐肆绝忽之役以有事于兵而
严固出 于兢
惕参伍由乎神明两军相接纷纭于锋力
震动于钲鼓襜乎其若在堂陛阶序之间樽罍之逡巡
球镛之击拊也嗟乎圣人之 (第 16a 页)
  汾阴出宝鼎赋(以皇汉之道神/鼎斯出为韵) (宋/)文彦博
至德昭彰炎灵道昌当汾阴而展礼见宝鼎以呈祥有

感则通表承乾之穆穆为时而出彰负扆之皇皇昔孝
武以运继东周位崇西汉居尊克务 于兢
业临下弥勤
于宵旰崇诸厚德俾远迩之悦随祀彼方丘冀人神之
幽赞礼斯盛矣神惟享之允降穰穰之福靡愆抑抑之 (第 6a 页)
 而不获弗验实而考省兮固余道之所厄昔师商之亲

圣兮德既均而行革惟肝肠之有殊兮守不同其何责
愿披怀而竭闻兮道既塞而已行路非险而不通兮人
忘我而异情王章直而狱死兮李固忠而陷刑自古世
之所悲兮矧末俗之衰诚哀贞心之洁白兮疾苗莠之
纷生令农夫以手锄兮反剪去乎嘉茎岂捐秽而语之
兮详瞪瞢而不肯听欲释去而不忍兮终留滞亦何成
当晨夕而步丘兮仰白日而自明处一世之若流兮何
久求而伤情乐此言而自抑兮壮大观 于兢
生拔馨香 (第 2a 页)
  岩栖赋          (唐/)吴 筠
感玄圣之垂训悟已亲而名疏言可放而从默身应卷
而忽舒爰鹪鹩之巢林在一枝而有馀性所悦而难违
托兹山以结庐果栖迟而我惬即逍遥之灵墟观其缭
崇峦横峻谷激泌泉罗森木后巍峨以萦纠前参差而

耸伏追阴壑之夏凉偃阳崖之冬燠美劲节于松筠玩
幽芳于兰菊虚籁清耳闲云莹目因海鹤以警夜任鹍
鸡以知旭虑静于无扰神恬于寡欲于是歌考槃于诗
人讽嘉遁于大易远浮俗之艰险消毁誉之损益蹈方
外之坦途信可免 于兢
惕既即阴以息影由不行而灭
迹虽区中之末计实世途之良策人所弃而巳收故处
约而恒适览无见以收视听无声以黜 (第 40b 页)
  唐福州王审知碑跋

碑立于天祐之三年砀山贼将移唐鼎皆序与铭皆持
诵梁王最谨 侍郎于兢
之文也可谓秽笔其序三代世
系足与世家相参證
  石晋柰河将军碑跋
济南七十二泉皆发于太山之麓独未闻所 (第 14b 页)
 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相国 于兢
善画牡丹幼年从学见牡丹盛开乃落笔仿
 之不浃旬夺真有人赠诗曰看时人出涩展处蝶争
 来有全本折枝图传于 (第 8a 页)
(诗/录)
    于兢
(第 31b 页)
于兢
梁相国善画牡丹幼年从学因睹学舍前槛中牡
丹盛开命笔仿之不浃旬夺真矣后遂酷思无倦动必
增奇贵达之后非尊 (第 31b 页)
   与夏桂洲阁老
壬辰秋赍捧入都一从宾客之后瞻望门墙五六年于
兹窃伏思念守官无状过咎积深阁下不知其愚滞无
用祓濯而器使之果以宿咎触宪至于摈黜阁下复为
之论奏开释虽力不能及而一念体国录瑜之公天地
鬼神实共临之谪居以后念欲以一言候谢记室又自

思之阁下位遇方隆不肖名在谪籍恐涉援上之嫌故
辄默然复止惓惓之私怀仰不忘迩闻晋豋黄阁秉国
政钧主上之所倚眷天下之所仰望然位高则忧亦深
不肖跧伏遐荒愧无以报答恩私窃愿有献焉易大壮
自一阳积至四阳阳之势壮矣以四阳而去二阴甚易
也圣人必为之戒曰君子用罔贞厉罔无也言阳不可
恃其壮盛而蔑二阴也故事常成 于兢
惕而患或生于
忽略夫盛者易衰也进者必退也自大壮而进为夬夬 (第 12a 页)
之就以是岁冬十月即享堂故址创祠堂三楹而以肖
像之堂为寝室祠堂五龛中祀始祖宋宝谟阁学士文
定公左为赠 吏部侍郎德源公
右为赠刑部尚书景营
公冢宰公祖父也又左右则冢宰公及其子孙各以昭 (第 12b 页)
慎厥身
修思永惇叙九族庶民励翼迩可远在兹君子以为体
用具备品节详明即大学之道至于知人安民之论又
必本 于兢
业信所谓朕言惠可底行此来学于斯者服
行其言而深致其力将见人才猬集用于邦国则书院
不徒作矣伯嘉讷君于是 (第 43b 页)
  镇江侍中宗黯解缆醮水府词
伏以道化遐覃神休普被上惟邦国下及人伦咸资拯

护之功潜假保持之力古今无爽水陆攸宁臣猥以常
材叨逢圣运经纶缔搆惭无竹帛之劳渥泽超升累荷
乾坤之造遽蒙睿奖显授洪符登韩信之齐坛授吕侯之
金钺锡茅分阃推毂专征省循徒切 于兢
荣倚注靡容
于陈让选辰拣日遄命启行况楚峡上游锦江下濑舳
舻则千里拯驾溯沿则万𣲖争奔实用真灵总斯阴骘 (第 2a 页)
天下。而灾祥互降于域中。虑于告
谢之仪。有阙斋虔之礼。宜修昭报。用契幽通。宜令中书侍
郎同平章事 于兢
往东岳祭。拜祷祀讫闻奏。

** 追赠张策等官诏 …… (第 11a 页)
亢阳滋甚。农事已伤。宜令宰臣 于兢
赴中岳。杜晓赴西岳。
精切祈祷。其近京灵庙。宜委河南尹。五帝坛风师雨师九
宫贵神。委中书各差官祈 (第 16a 页)
位。可特授天下兵马都元帅。增食邑二千户。实封五
百户。赐推诚保德安邦致治忠正功臣。馀如故。 于兢
:
兢。梁开平二年以吏部侍 (第 08a 页)
扰。神恬于寡欲。于是歌考槃于诗人。讽嘉遁于大
易。远浮俗之艰险。消毁誉之损益。蹈方外之坦途。信可免 于兢
惕。既即阴以息影。由不行而灭迹。虽区中之末计。实
世表之长策。人所弃而已收。故处约而恒适。览无见以收 (第 04a 页)
超升。累荷乾坤之
造。遽蒙睿奖。显授兵符。登韩信之斋坛。授吕侯之金钺。锡
茅分阃。推毂专征。省循徒切 于兢
营。倚注靡容于陈谢。选
辰练日。遄命启行。况楚硖上游。锦江下濑。舳舻则千艘亟
驾。溯沿则万派争奔。实 (第 0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