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樂類
書類
小學類
春秋類
四書類
孝經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別集類
史鈔類
傳記類
目錄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華嚴部類
丞祠(在永宁县西/门内祠张论)后唐庄宗庙(在新安/县东)甘上卿庙
(在新安县东/祀秦甘罗)韩柱国祠(在新安县卢院保宋乾宗/五年建祀隋 上柱国韩擒)
(虎/ )吕忠节公祠(在新安高平/寨祀吕维祺)帝尧庙(有二一在渑/池县东元延)
(祐三年建一在卢氏/县东 (第 61b 页)
(在新安县东/祀秦甘罗)韩柱国祠(在新安县卢院保宋乾宗/五年建祀隋 上柱国韩擒)
(虎/ )吕忠节公祠(在新安高平/寨祀吕维祺)帝尧庙(有二一在渑/池县东元延)
(祐三年建一在卢氏/县东 (第 61b 页)
置
八阵法败蚩尤于涿鹿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
之上垒石为八行晋桓温见之曰常山蛇势此即九军
阵法也至 隋韩擒虎 深明其法以授其甥李靖靖以时
遭久乱将帅通晓者颇多故造六化以变九军之法使
世人不能晓之大抵八阵即九军九 (第 7b 页)
八阵法败蚩尤于涿鹿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
之上垒石为八行晋桓温见之曰常山蛇势此即九军
阵法也至 隋韩擒虎 深明其法以授其甥李靖靖以时
遭久乱将帅通晓者颇多故造六化以变九军之法使
世人不能晓之大抵八阵即九军九 (第 7b 页)
差枢密副都承旨张诚一入内押班李宪等行视宽
广处阅殿前司马步军二千八百人教李靖营阵法上
谕李宪等曰黄帝始置八阵法败蚩尤于涿鹿诸葛亮
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晋桓温见之曰常山蛇势
此即九军阵法也后至 隋韩擒虎 以授李靖靖以时将
臣晓其法者颇多故造六花阵使世人不能晓之大抵
八阵即九军九军者方阵也六花阵即七军七军 (第 30b 页)
广处阅殿前司马步军二千八百人教李靖营阵法上
谕李宪等曰黄帝始置八阵法败蚩尤于涿鹿诸葛亮
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晋桓温见之曰常山蛇势
此即九军阵法也后至 隋韩擒虎 以授李靖靖以时将
臣晓其法者颇多故造六花阵使世人不能晓之大抵
八阵即九军九军者方阵也六花阵即七军七军 (第 30b 页)
于谨右仆射郑国公韦孝宽陈司空南平公吴)
(明彻隋尚书令赵国公杨素右武侯将军宋国公贺若/弼上柱国新义公 韩擒虎上柱国 太平公史万岁皇朝)
(司空河间王孝恭右武候将军鄂国公尉迟敬德右武/卫大将军邢国公苏定方礼部尚书闻喜县 (第 3a 页)
(明彻隋尚书令赵国公杨素右武侯将军宋国公贺若/弼上柱国新义公 韩擒虎上柱国 太平公史万岁皇朝)
(司空河间王孝恭右武候将军鄂国公尉迟敬德右武/卫大将军邢国公苏定方礼部尚书闻喜县 (第 3a 页)
辨马鞍山
乾道旧志及六朝事迹编皆云陈后主祯明三年隋将
济江陈遣南康太守鲁肃将兵以铁锁横江隋将杨素
击之争马鞍山四十馀战隋军死者五千馀人指金陵
马鞍山为是庆元续志引宜黄侯慧纪传云隋师济江
慧纪率将士三万人船舰千馀沿江而下欲趋台城遣
南康太守吕肃将兵据巫峡以五条铁锁横江隋将杨
素奋兵击之四十馀战争马鞍山及磨刀涧以此纠旧
志为非今以资治通鉴及三国志南史證之乾道庆元
二志皆不能无误陈无鲁肃亦无吕肃慧纪所遣以拒
隋兵者盖南康内史吕忠肃也杨素与忠肃四十馀战
争马鞍山乃在巫峡间非金陵之马鞍山也山名偶同
耳按蜀志先主为陆逊所攻升马鞍山陈兵自绕此在
吴蜀接境处杨素所争即此山也况隋之攻陈贺若弼
自广陵济进军钟山顿白土冈 韩擒虎 自横江济进拔
姑孰由新林至石子冈皆不经金陵之马鞍山慧纪遣 (第 30a 页)
乾道旧志及六朝事迹编皆云陈后主祯明三年隋将
济江陈遣南康太守鲁肃将兵以铁锁横江隋将杨素
击之争马鞍山四十馀战隋军死者五千馀人指金陵
马鞍山为是庆元续志引宜黄侯慧纪传云隋师济江
慧纪率将士三万人船舰千馀沿江而下欲趋台城遣
南康太守吕肃将兵据巫峡以五条铁锁横江隋将杨
素奋兵击之四十馀战争马鞍山及磨刀涧以此纠旧
志为非今以资治通鉴及三国志南史證之乾道庆元
二志皆不能无误陈无鲁肃亦无吕肃慧纪所遣以拒
隋兵者盖南康内史吕忠肃也杨素与忠肃四十馀战
争马鞍山乃在巫峡间非金陵之马鞍山也山名偶同
耳按蜀志先主为陆逊所攻升马鞍山陈兵自绕此在
吴蜀接境处杨素所争即此山也况隋之攻陈贺若弼
自广陵济进军钟山顿白土冈 韩擒虎 自横江济进拔
姑孰由新林至石子冈皆不经金陵之马鞍山慧纪遣 (第 30a 页)
载于大航筑侯景故垒使杜棱守之
贺若弼垒在上元县北二十里(旧志/)
考證隋平陈贺若弼过江于蒋山龙尾筑垒 韩擒虎 垒在上元县西四里今在石头城西(旧志/)
考證元和郡国志隋平陈树碑其文薛道衡之词武 (第 18a 页)
贺若弼垒在上元县北二十里(旧志/)
考證隋平陈贺若弼过江于蒋山龙尾筑垒 韩擒虎 垒在上元县西四里今在石头城西(旧志/)
考證元和郡国志隋平陈树碑其文薛道衡之词武 (第 18a 页)
马未及一饮江水谢玄八千锐卒
破之于淮淝岂非其效欤不然任巢以奇兵八百泛舟
即渡吴人有北来诸军乃飞过之语 韩擒虎 以五百人
宵济采石守者皆醉遂袭取之由是观之徒恃江而不
足于守鲜克有济矣曹操初得荆州议者谓东南之势 (第 7b 页)
破之于淮淝岂非其效欤不然任巢以奇兵八百泛舟
即渡吴人有北来诸军乃飞过之语 韩擒虎 以五百人
宵济采石守者皆醉遂袭取之由是观之徒恃江而不
足于守鲜克有济矣曹操初得荆州议者谓东南之势 (第 7b 页)
鉴
隋前开府仪同三司苏威为太子少保(以列/传修)丁丑隋晋
王广为并州总管(以通/鉴修)三月戊子隋上开府贺若弼为
吴州总管和州 刺史韩擒虎 为庐州总管(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隋书地理志后周改南兖州为吴州
戊戌隋苏威兼纳言度支尚书与高颎 (第 2a 页)
隋前开府仪同三司苏威为太子少保(以列/传修)丁丑隋晋
王广为并州总管(以通/鉴修)三月戊子隋上开府贺若弼为
吴州总管和州 刺史韩擒虎 为庐州总管(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隋书地理志后周改南兖州为吴州
戊戌隋苏威兼纳言度支尚书与高颎 (第 2a 页)
流至安市入海小辽水出辽山西南入大辽水
六月乙巳礼部尚书杨玄感反于黎阳蒲山公李密说
以策不从丙辰围东都庚午帝班师遣宇文述等讨玄
感秋七月馀杭刘元进起兵应玄感壬辰玄感趣潼关
八月败死杀其党三万馀人(以本纪通鉴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大业杂记樊子盖既斩裴弘策达官子弟募
出征者并不敢入悉投玄感 韩擒虎 子世萼等十人
观王子恭道虞世基子柔来护儿子渊裴蕴子爽郑
善果子俨周罗㬋子仲隐蔺达通子世直等二十馀 (第 13b 页)
六月乙巳礼部尚书杨玄感反于黎阳蒲山公李密说
以策不从丙辰围东都庚午帝班师遣宇文述等讨玄
感秋七月馀杭刘元进起兵应玄感壬辰玄感趣潼关
八月败死杀其党三万馀人(以本纪通鉴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大业杂记樊子盖既斩裴弘策达官子弟募
出征者并不敢入悉投玄感 韩擒虎 子世萼等十人
观王子恭道虞世基子柔来护儿子渊裴蕴子爽郑
善果子俨周罗㬋子仲隐蔺达通子世直等二十馀 (第 13b 页)
为郭以江为池地
势险阻不利步战昔王浑王浚造战船谋之累年而苏
峻王敦皆非陆战以取胜隋取江东贺若弼自扬州 韩
擒虎 自庐州杨素自安陆三道战舰同时并进今环城
三面阻水元帅与万军联络其中建寨三十馀里攻城
则虑其断后莫若南 (第 13b 页)
势险阻不利步战昔王浑王浚造战船谋之累年而苏
峻王敦皆非陆战以取胜隋取江东贺若弼自扬州 韩
擒虎 自庐州杨素自安陆三道战舰同时并进今环城
三面阻水元帅与万军联络其中建寨三十馀里攻城
则虑其断后莫若南 (第 1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