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樂類
小學類
四書類
禮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別集類
史鈔類
雜史類
正史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傳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醫家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術數類
兵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曲類
現代詩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續道藏
太玄部
太平部
太清部
清代道教文獻
  孝献皇帝丙
兴平元年春正月辛酉赦天下 甲子帝加元服 二
月戊寅有司奏立长秋宫诏曰皇妣宅兆未卜(孝经卜/其宅兆)
(而安厝之/兆茔域也)何忍言后宫之选乎壬午三公奏改葬皇妣

王夫人追上尊号曰灵怀皇后(王夫人死见五十八卷/灵帝光和四年皇后纪)
(曰改葬文昭/陵上时掌翻) 陶谦告急于田楷楷与平原相刘备救
之备自有兵数千人谦益以丹阳兵四千备遂去楷归
谦谦表为豫州刺史屯小沛(沛国治相县而沛自为县/属沛国时人谓沛县为小)
(沛由此时呼备为刘豫州豫州刺史本治谯备领刺史/而屯小沛按此时又有豫州刺史郭贡朝命不行私相)
(署置/者也)曹操军食亦尽引兵还 马腾私有求于李傕(傕/古)
(岳/翻)不获而怒欲举兵相攻帝遣使者和解之不从韩遂
率众 来和
腾傕既而复与腾合(遂知傕之不足/与也复扶又翻)谏议大 (第 1b 页)
(坚为人/龙颜额)
(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沈深严重相息亮翻下同)畿伯下大夫长
来和(畿伯周置属大司徒杜佑曰周地官之属每/方畿伯中大夫也每县小畿伯则下大夫)

谓坚曰公眼如曙星无所不照当王有天下(曙星向晓/之星其光) …… (第 7a 页)
六茹坚相猊非常(坚父忠从周太祖屡有/战功赐姓普六茹氏)臣每见之不
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帝亦疑之以问 来和
和诡
对曰随公止是守节人可镇一方若为将领陈无不破
(言不以实曰/诡将即亮翻)丁卯周主还长安先是周主独 (第 7b 页)
上见之以
为不好声色还宫以语侍臣(好呼到翻/语牛倨翻)意甚喜侍臣皆
称庆由是爱之特异诸子上密令善相者 来和(相息/亮翻)

视诸子对曰晋王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上又问上 …… (第 6a 页)
仪同三司韦鼎我诸儿谁得嗣位对曰至尊皇后所最
爱者当与之非臣敢预知也 (来和
韦鼎皆识帝/于潜跃故尤信之)上笑曰
卿不肯显言邪(邪音/耶)晋王广美姿仪性敏慧沈深严重
(沈持/林翻 (第 6b 页)
  (其给军耗赠湿润等米并赠银槩予豁免内有英/山一县漕米向系全书额编银两买兑竟将原银)
  (起解随漕行月一并改折至凤属之泗凤临三州/县并滁全 来和
含五州县原无漕米所有额解仓) …… (第 12b 页)
 蠲免地丁钱粮四千六百一十馀两其应徵新旧钱粮
   一并停徵仍动存公银两采买杂粮赈济饥民
   十二月以宣南泾太凤临怀滁全 来和
十一州县
   并怀滁全 (第 49b 页)
来和
五州县归卫以及凤阳卫秋禾被
   水照灾分数
 蠲免地丁钱粮共九千三百三十一两有奇米豆一千
   八 (第 49b 页)
  元绛字厚之钱塘人举进士登第摄上元令有声安抚

使范仲淹表其才知永新县豪子龙聿诱少年周整
饮博以技胜之计其赀折取上腴田立劵久而整母
知之讼于县县索券为证则母手印存弗受又讼于
州皆不得直绛至母又来诉绛视券呼谓聿曰券年
月居印上是必得周母他牍尾印而撰伪券续之耳
聿骇谢即日归整田(宋史)

  何嗣昌为龙泉令尝创浮桥以通南北往 来和
蜀乡有
梅陂三百馀顷伐石立址兴复水利民至今被其泽 (第 29b 页)
  程克俊字元吁浮梁人宣和进士调湖州刑曹改太学
录召对论事讦直擢翰林学士时大将恬恩邀宠制
书所及多裁抑之淮瓦梁堰淤废被命往视尽得故
址顺昌之捷金使 来和
当直草誓约金主叹服鄱阳
学宫经兵火权贵请于朝以为墓旨已可其奏克俊 (第 40b 页)
 初董卓入关说韩遂马腾与共图山东遂腾率众诣
长安会卓死李傕等以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腾为
征西将军遣屯郿
兴平元年春正月甲子帝加元服 二月马腾私有求
于李傕不获而怒欲举兵相攻帝遣使者和解之不从
韩遂率众 来和
腾傕既而复与腾合谏议大夫种邵侍
中马宇左中郎将刘范谋使腾袭长安己为内应以诛 …… (第 87b 页)
孙瓒所置青州刺史田楷连战
二年士卒疲困粮食并尽互掠百姓野无青草绍以其
子谭为青州刺史楷与战不胜会赵岐 来和
解关东瓒乃 (第 122a 页)
七年大将军杨坚姿相奇伟畿伯下大夫长安 来和

谓坚曰公眼如曙星无所不照当王有天下愿忍诛杀
周主待坚素厚齐王宪言于帝曰普六茹坚相猊非常
臣每见之 (第 52b 页)
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帝亦疑之以
来和
和诡对曰随公止是守节人可镇一方若为将
领陈无不破 …… (第 52b 页)
绝乐器之弦不令拂去尘埃上见之以为
不好声色还宫以语侍臣意甚喜侍臣皆称庆由是爱
之特异诸子上密令善相者 来和
遍视诸子对曰晋王
上双眉隆起贵不可言上又问上仪 (第 114a 页)
 (酌酒饮食名备为弟备见布/语言无常外然之而内不悦)
六月张济迎帝东归秋七月发长安

 张济自陜 来和
傕汜欲迁乘舆权幸弘农帝亦思旧
 京遣使宣谕十反傕汜乃许(自傕汜相攻数月死者/万数会傕将杨奉谋杀) (第 43a 页)
 之备弋阳(汉县魏为郡今/河南光州是)可袭而取吴主以问群臣

 镇西大将军陆凯曰北方新并巴蜀而遣使 来和(先/是)
 (晋遣使致/书吴主)
非求援于我也欲蓄力以俟时耳敌势方
 彊而欲徼倖求胜未见其利也吴主虽不出师然遂
 与晋绝
夏六月丙午晦 (第 46a 页)
 茹坚(坚父忠赐姓/普六茹氏)猊有反相高祖不悦曰必天命有
 在将若之何坚闻之惧深自晦匿(齐王宪亦言坚相/猊非常恐非人下)
 (请早除之高祖以问 来和
和素附坚对曰隋/公正是守节人耳 (第 34b 页)
来和
字孔顺长安人)至是坚 (第 34b 页)
 来机裨赞之功为多尤惜名器守法度进退人物直
 言可否不市私恩不避嫌怨
赈江淮流民
 出米二十万石钱一百万缗命江浙制置司赈之
九月金遣使 来和
议成
 下诏以和议成谕天下 (第 25a 页)
 命鼎还杜陵鼎考校昭穆自楚太傅孟以下二十馀
 世作韦氏谱七卷开皇十二年除光州刺史以仁义
 教导务弘清静部内肃然咸称其神(隋书/本传) 来和
(第 69b 页)
弘顺
长安人少好相术所言皆验高祖微时诣
 和相和谓高祖曰公当王有四海及为丞相拜仪同
 既受禅进爵为子和同郡 (第 69b 页)
 经论行于世(周书/本传)
隋高祖新撰兵书三十卷
二仪十簿经一卷    四海类聚单方十六卷(俱/炀)
 (帝御/撰)
相经三十卷(丞相长安 来和
撰)  象经一卷
三十六科鬼神感应等大义九卷(俱国子祭酒/西城何妥撰)
欹器图三卷      地动铜 (第 11b 页)
之皮以请和诸戎晋侯曰戎狄无亲而贪不如伐之魏
绛曰诸侯新服陈新 来和
将观于我我德则睦否则携
贰劳师于戎而楚伐陈必弗能救是弃陈也诸华必叛
戎禽兽也获戎失华无乃不可乎夏训有 (第 12a 页)
天屡谴告愿陛下以
至诚之意正厥事以应之纲书凡万言其大指如此
资政殿大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秦桧言靖康以
战之说纷然言战者专欲交兵而彼已之势未必便 (第 33b 页)
存此人材邪正之所由分而国家治乱之所由判自古
如此岂惟今哉女真入犯以 来和
战两议肇于孝慈在
位之日两议不决驯致北狩自今观之其不可与和亦
易见也而和议之说不息非特通和女真又欲通 (第 17b 页)
人必能记上皇切望留意思谋退
遣伦就驿燕之(徐梦莘北盟会编云思谋引见礼甚倨/上问朝廷数遣使议和不从今忽 来和)
(
何也思谋曰大金皇帝仁慈不欲用兵恐生灵涂炭上/曰俟朝廷议之思谋请上自决上令思谋退馆以俟按)
(此所云与 (第 20a 页)
 癸未新除起居郎莫将试司农卿充伴送使 侍御
使施庭臣守起居郎(庭臣之制有云尔抗忠不回见义/能勇此时苏符刘一止并为舍人)

(未知何人/所行也) 诏英州羁管人傅雱许自便以雱建炎初
首请出使故也雱坐孔彦舟故流窜者凡七年
乙酉左通直郎新监昭州盐仓胡铨签书威武军节度
判官厅公事宰相秦桧参知政事孙近言铨昨上书思
虑有所不及言语过当不足深责兼书中专诋臣等若
不陈乞稍加甄叙则是臣等身为辅弼区区与小官校
曲直失大臣体故有是命
丙戌以金人 来和
大赦天下赦文曰乃上穹开悔祸之 (第 1b 页)
 (袁绍与田楷连战二年士卒疲困粮食并尽互掠百/姓野无青草绍以其子谭为青州刺史楷与战不胜)
 (会赵岐 来和
解瓒乃/与绍和亲各引兵去)
三月魏郡兵与黑山贼于毒等共覆邺城质实(一统志/云邺城)
(在彰德府临漳县 (第 5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