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別史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別集類
目錄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醫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横坑。
黄瓜尖 在县南三十里,为德兴界。
方山 在县东三里,又名朱相公尖,有白鹿庵。南唐银青光禄大夫 朱宽
读书于此,墨池犹存。谚云:方山笑,湖水平,婺源出公卿。
冠佩山 在县西五里,形似峨冠垂佩。
鱼岱山 
堂,后为知县廨,左为典史厅,右为仪仗库,前左右为吏舍,为监房,大门外为申明、旌善二亭。万历二年,知县 朱宽
重修。十八年,知县俞大有复修。
部院行台 在县城南河旁。
察院 在县学后。
三水巡检司 在县治南隔江
六间,其北城壕,顺治十八年知县吕鼒开凿,阔一丈三尺,自东至西,长竟北城。西宁县城池 明万历五年,知县 朱宽
筑,高连雉堞一丈九尺,厚一丈,周三百八十三丈,东南环以壕塘。城门三,东曰东门,南曰南门,西曰西门,北
行县创造。明万历十七年,奉文起建参将府衙门,拆去二十间,尚存一百八十间。
西宁县治 明万历五年,知县 朱宽
建,正堂一座三间,东为赞政厅,西为仪仗库。又西为主簿衙,又东为县丞衙,典史衙。后为川堂、后堂,正衙
。今世人中云芝书者多昶作也。
罗晖赵袭,不详何许人,与伯英同时,见称西州而矜许自与,众颇惑之,伯英与 朱宽
书,自叙云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馀。
河间张超,亦善草书,不及崔张。
《书史会要》:毛弘善古文隶书
古今无以辨其优劣,唯见笔力惊绝耳。时有罗晖赵袭并善书,与张芝同著名,而张矜巧自许,众颇惑之,尝与太仆 朱宽
书云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馀,今言自古能书皆曰钟张,按张自矜巧,为众所惑,今言笔法亦不言自张芝,芝
胪少卿,诞子少季,亦有能称。罗晖、赵袭,不详何许人,与伯英同时,见称西州而矜许自与,众颇惑之。伯英与 朱宽
书,自叙云: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馀。
河閒张超,亦善草,不及崔、张。
刘德升,善为行书,不详
,善草,著闻三辅。张伯英自谓方之有馀。
赵袭
按《能书录》:罗晖、赵袭不详何许人,与伯英同时。伯英与 朱宽
书自叙云: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馀。按《书断》:赵袭,字元嗣,京兆长安人。为燉煌太守,与罗晖并
《隋书·文帝纪》:开皇十五年夏,相州刺史豆卢通贡绫文布,命焚之于朝堂。
《大业拾遗录》:七年十二月, 朱宽
征琉球国。还获男女千馀人,并杂物产。与中国多不同,缉木皮为布甚细,而幅阔三尺二寸,亦有细班布幅阔四尺
东安县城池 明万历五年知县萧元冈筑高二丈厚八尺周三百八十四丈外环以壕门三东洪文西永禄南瞻明俱设谯楼北有镇远楼铺二十四雉堞七百六十八兵马司六崇祯十三年知县李和鼎增建南门小南门西门各瓮城并增高一丈康熙元年知县吕朾重建城四隅角楼浚北城壕阔一丈三尺周东西北三面
西宁县城池 明万历五年如县 朱宽
筑高一丈九尺厚一丈周三百八十三丈五尺东西南三门各建层楼东门月城一座窝铺二十三雉堞八百四十七兵马司六角
,入太微,扫帝坐,前后百馀日而止。

三月辛亥,车驾还京师。壬子,以大将军姚辩为左屯卫将军。癸丑,遣 羽骑尉朱宽
使于流求国。乙卯,河间王弘薨。

夏四月庚辰,诏曰:「古者帝王观风问俗,皆所以忧勤兆庶,安集遐荒。自


大业元年,海师何蛮等,每春秋二时,天清风静,东望依希,似有烟雾之气,亦不知几千里。三年,炀帝令 羽骑尉朱宽
入海求访异俗,何蛮言之,遂与蛮俱往,因到流求国。言不相通,掠一人而返。明年,帝复令宽慰抚之,流求不从
河,入太微,扫帝座,前后百馀日而止。三月辛亥,车驾还京师。壬子,以大将军姚辩为左卫将军。癸丑,遣羽骑 朱宽
使于流求国。乙卯,河间王弘薨。夏四月庚辰,诏曰:「古者帝王观风俗,皆所以忧勤兆庶,安集遐荒。自蕃夷内
  隋大业元年,海师何蛮等,每春秋二时,天清风静,东望依稀,似有烟雾之气,亦不知几千里。三年,炀帝令 羽骑尉朱宽
入海求访异俗,何蛮言之,遂与蛮俱往。同到流求国,言不通,掠一人而反。明年,复令宽慰抚之,不从。宽取其
玉孝陵种菜,玉从子太常少卿纶、甥吏部员外郎杨琮并除名,姻家怀宁侯孙镗閒住。于是南京给事中王徽、王渊、 朱宽
、李翱、李钧等合疏言玉罪重罚轻,因并劾大学士李贤。帝怒,徽等皆贬边州判官。

  后孝宗生于西宫,后
诏旌为「双节」。

王徽,字尚文,应天人。天顺四年进士。除南京刑科给事中。宪宗即位数月,与同官王渊、 朱宽
、李翔、李钧疏陈四事。末言:「自古宦官贤良者少,奸邪者多。若授以大权,致令败坏,然后加刑,是始爱而终 ……子韦,见《文苑传》。

王渊,浙江山阴人。天顺元年进士,除南京吏科给事中。素伉直,终顺天府治中。 朱宽,
莆田人,李翔,大足人,皆天顺元年进士。李钧,永新人,景泰二年进士。宽为南京礼科给事中,翔兵科,钧工科
和,其音哀怨。嫁娶以酒肴、珠贝为聘,相悦便为匹偶。所产无他奇异,故市舶罕至。

  隋大业三年,炀 帝令羽骑尉
朱宽入海访求异俗,海帅何蛮言:“每天清风静时,东望隐约,若烟若雾,远不知几千里,未知何国。”遂与宽俱
  以海中荒岛而置郡邑,实创所未有。其以台湾名者,袭乎旧,第未知昉自何时。或曰地在东隅,形似弯弓;或曰山横海峤,望之若台,民居廛市,又在沙曲水汇之处;地之得名以此。明末莆田周婴东番记又称台员,未知何据。大抵闽音「湾」、「员」相近,故涉笔者亦因之混耳。愚谓岛夷僻在穷海,鳞介与伍,书契茫昧,龈腭咿嚘,安得有地形字义可以彷佛?意明嘉、万间,海寇奸民迭来窜踞,时因墟立市,即境呼名,差为近是。否则,音之不通,义于何取,臆度者毋乃词费耶?
  文献通考流求国居海岛,在泉州之东有岛曰澎湖,水行五日而至。隋大业中,曾令 羽骑尉朱宽
入其国取布甲而归。时倭国使来朝,见之,以为夷耶久国人所用。旁有毗舍耶国,语言不通,袒裸盱睢,殆非人类 (第 1 页)
  台湾在福建布政使司东南大海中.自泉州同安之厦门乱流经澎湖抵鹿耳门至治,计水陆程一千二百六十里(陆自省城五百四十里至同安,又六十里至厦门;自厦门至澎湖水程七更,自澎湖至台湾水程四更,旧志以六十里为一更,则六百六十里).为古荒裔地,不入版图.元之末,于澎湖设巡检司以隶同安.中国之建置于是始(朱景英海东札记云:『文献通考:琉球国居海岛,在泉州之东,有岛曰澎湖,水行五日而至.隋大业中,曾令 羽骑尉朱宽
入其国取布甲而归.时倭国使来朝,见之,以为夷耶久国人所用.旁有毗舍耶国,语言不通,袒裸盱睢,殆非人类 (第 1 页)
  台湾不知所自始,地迤长千馀里,诸番种类不一。诸罗县志据马贵与通考「纪流求国」,其略云:「流求国居海岛,在泉州之东。有岛曰彭湖,水行五日而至。隋大业中,曾令 羽骑尉朱宽
入其国,取布甲而归。时倭国使来朝,见之,以为彝邪久国人所用。旁有毗舍耶国,袒裸盱雎,殆非人类。宋淳熙 (第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