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易類
經解類
孟子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政書類
傳記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醫家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法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禪宗部類
事彙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太清部
太玄部
續道藏
(志于利也鼎家氏铉翁曰桓庄二公皆党篡逆以要/厚赂宋之 卫之宝其事之尤著者也 李氏廉曰)
(春秋严贿赂之祸鲁齐陈郑之立督也以郜鼎也鲁/齐宋陈蔡之纳朔也以卫宝也 晋平公 以十一国会)
(夷仪而与崔抒成也以宗器乐器也是三役者皆定/篡弑也春秋于郜鼎书取蔽罪于鲁也于卫俘书来 (第 44a 页)
(春秋严贿赂之祸鲁齐陈郑之立督也以郜鼎也鲁/齐宋陈蔡之纳朔也以卫宝也 晋平公 以十一国会)
(夷仪而与崔抒成也以宗器乐器也是三役者皆定/篡弑也春秋于郜鼎书取蔽罪于鲁也于卫俘书来 (第 44a 页)
附录左传(赤狄侵晋取/向阴之禾)
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于黑壤(黑壤今山西/泽州沁水县)
(西北四十里黑岭周宇文泰改为/乌岭寰宇记云即春秋晋黑壤也)
左传(郑及 晋平公 子宋之谋也故相郑伯以会冬盟/于黑壤王叔桓公临之以谋不睦晋侯之立也)
(公不朝焉又不使大夫聘晋人止公 (第 4a 页)
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于黑壤(黑壤今山西/泽州沁水县)
(西北四十里黑岭周宇文泰改为/乌岭寰宇记云即春秋晋黑壤也)
左传(郑及 晋平公 子宋之谋也故相郑伯以会冬盟/于黑壤王叔桓公临之以谋不睦晋侯之立也)
(公不朝焉又不使大夫聘晋人止公 (第 4a 页)
(有多有少俱是踰越之义故杜弘通两解之何郑氏/玉曰欲会诸侯而速葬其亲背礼莫斯为甚 以为)
(盟主而令诸侯乎宜晋霸之不竞也焉季氏本曰 晋/平公 初立见诸侯尚多不协故汲汲 欲合诸侯丧)
(未三月而/速葬也)
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 …… (第 41b 页)
(崔高卫权在孙宁宋权归于罕陈权归二庆曹莒邾/把从可知尔权既移于下宜信之不在君而在臣也)
(藉使君交盟而臣不欲则不保其无寒故宁听大夫/之欲而俾自盟焉则其信可必也 平公 承悼公之烈)
(固可以因时而有为今衰绖之中为是盟乃挈霸权/以归大夫何以示天下则 (第 43b 页)
平公 之威令不及悼公远) (第 43b 页)
(矣其后把之城宋之盟皆出于大夫 平公 不与焉原/其失权之渐盖自此始是以圣人谨之也 李氏廉)
(曰春秋书大夫者皆有所系盟蔇书齐盟扈书晋犹 …… (第 44a 页)
(兴师伐我者叛晋与齐齐人使之修先君之怨也此/祝柯之会所以复执也 薛氏季宣曰乘齐之围报)
(执之/雠也)
附录左传(宋皇国父为大宰为 平公 筑台妨于农收/子罕请俟农功之毕公弗许筑者讴曰泽)
(门之晰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慰我心子罕闻之亲/执扑 (第 50b 页)
(盟主而令诸侯乎宜晋霸之不竞也焉季氏本曰 晋/平公 初立见诸侯尚多不协故汲汲 欲合诸侯丧)
(未三月而/速葬也)
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 …… (第 41b 页)
(崔高卫权在孙宁宋权归于罕陈权归二庆曹莒邾/把从可知尔权既移于下宜信之不在君而在臣也)
(藉使君交盟而臣不欲则不保其无寒故宁听大夫/之欲而俾自盟焉则其信可必也 平公 承悼公之烈)
(固可以因时而有为今衰绖之中为是盟乃挈霸权/以归大夫何以示天下则 (第 43b 页)
平公 之威令不及悼公远) (第 43b 页)
(矣其后把之城宋之盟皆出于大夫 平公 不与焉原/其失权之渐盖自此始是以圣人谨之也 李氏廉)
(曰春秋书大夫者皆有所系盟蔇书齐盟扈书晋犹 …… (第 44a 页)
(兴师伐我者叛晋与齐齐人使之修先君之怨也此/祝柯之会所以复执也 薛氏季宣曰乘齐之围报)
(执之/雠也)
附录左传(宋皇国父为大宰为 平公 筑台妨于农收/子罕请俟农功之毕公弗许筑者讴曰泽)
(门之晰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慰我心子罕闻之亲/执扑 (第 50b 页)
(国自乱而盟主至于受伐其戒深切著明矣以王氏/锡爵曰晋以柄臣谗盈之故期年两合诸侯 锢之)
(失霸主之义矣是以齐庄不服明虽为会而阴实保/之明年遂敢于伐晋也 黄氏正宪曰 晋平公 自度)
(才智威力不及其父诸侯畏晋亦不及悼公之时况/齐之彊大同盟未久尤其所深虑者今闻栾盈去楚) (第 23b 页)
(失霸主之义矣是以齐庄不服明虽为会而阴实保/之明年遂敢于伐晋也 黄氏正宪曰 晋平公 自度)
(才智威力不及其父诸侯畏晋亦不及悼公之时况/齐之彊大同盟未久尤其所深虑者今闻栾盈去楚) (第 23b 页)
(后亡者也二者其皆得国乎民之归也/施而不德乐氏加焉其以宋升降乎)
仲孙羯会晋荀盈齐高止宋华定卫世叔仪郑公孙段
曹人莒人滕人薛人小邾人城把(仪公作齐莒人/下公谷有邾人)
左传 (晋平公 把出也故治把六月知悼子合诸侯之/大夫以城把孟孝伯会之郑子太叔与伯石往)
(子太叔见太叔文子与之语文 …… (第 21a 页)
(晋不邻矣其谁云之侯齐高子容与宋司徒见知伯/女齐相礼宾出司马 言于知伯曰二子皆将不免)
(子容专司徒侈皆亡家之主也知伯曰何如对曰/专则速及侈将以其力毙专则人实毙之将及矣)
胡传 (晋平公 把出也故合诸侯之大夫以城把古之/建国立家者必亲九族然有父族而后及母族) (第 21a 页)
(有母族而后及妻族此葛藟之诗所为次也晋主夏/盟令行列国 平公 不能修文襄悼公之业尊奖王室)
(恤宗周之阙而夏肄是屏轻弃诸姬可谓知本乎平/王唯不抚其民而远屯戍于母 …… (第 21b 页)
(国天下亦多故矣晋为盟主而区区于宋把是晋之/已细也晋之已细而后有执齐庆封放陈招杀蔡侯)
(般假讨贼之义以盟诸侯如楚灵王者矣之李氏廉/曰僖公为成风伐邾而春秋不予以救患 义 平公)
(
为悼夫人城把而春秋不予以保小之仁则于公私/之际审矣 汪氏克宽曰齐桓恤把而城缘陵虽僭)
(天子封国 (第 21b 页)
仲孙羯会晋荀盈齐高止宋华定卫世叔仪郑公孙段
曹人莒人滕人薛人小邾人城把(仪公作齐莒人/下公谷有邾人)
左传 (晋平公 把出也故治把六月知悼子合诸侯之/大夫以城把孟孝伯会之郑子太叔与伯石往)
(子太叔见太叔文子与之语文 …… (第 21a 页)
(晋不邻矣其谁云之侯齐高子容与宋司徒见知伯/女齐相礼宾出司马 言于知伯曰二子皆将不免)
(子容专司徒侈皆亡家之主也知伯曰何如对曰/专则速及侈将以其力毙专则人实毙之将及矣)
胡传 (晋平公 把出也故合诸侯之大夫以城把古之/建国立家者必亲九族然有父族而后及母族) (第 21a 页)
(有母族而后及妻族此葛藟之诗所为次也晋主夏/盟令行列国 平公 不能修文襄悼公之业尊奖王室)
(恤宗周之阙而夏肄是屏轻弃诸姬可谓知本乎平/王唯不抚其民而远屯戍于母 …… (第 21b 页)
(国天下亦多故矣晋为盟主而区区于宋把是晋之/已细也晋之已细而后有执齐庆封放陈招杀蔡侯)
(般假讨贼之义以盟诸侯如楚灵王者矣之李氏廉/曰僖公为成风伐邾而春秋不予以救患 义 平公)
(
(天子封国 (第 21b 页)
鼓钟锵锵淮水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鼓
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淑人君子其德不回鼓钟
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淑人君子其德不犹鼓钟钦
钦鼓瑟鼓琴
周官镈师掌金奏之鼓凡祭祀鼓其金奏之乐礼记 晋平公 鼓钟杜蒉闻钟声曰安在尔雅曰徒鼓钟谓
之脩盖鼓钟之诗刺幽王为流连之乐鼓作其钟于
淮水之上乐而忘反者也非 (第 3a 页)
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淑人君子其德不回鼓钟
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淑人君子其德不犹鼓钟钦
钦鼓瑟鼓琴
周官镈师掌金奏之鼓凡祭祀鼓其金奏之乐礼记 晋平公 鼓钟杜蒉闻钟声曰安在尔雅曰徒鼓钟谓
之脩盖鼓钟之诗刺幽王为流连之乐鼓作其钟于
淮水之上乐而忘反者也非 (第 3a 页)
晋献公卒未葬吴公子札自卫如晋而将宿戚闻钟声
而异之者以君尚在殡臣未可以乐故也知悼子卒未
葬杜蒉自外来闻钟声而饮诸臣者以臣尚在殡君未
可以乐故也然 晋平公 悟师旷之饮而罪已孙文子闻
季札之言而不悔者其贤不贤亦可知矣
修 (第 7b 页)
而异之者以君尚在殡臣未可以乐故也知悼子卒未
葬杜蒉自外来闻钟声而饮诸臣者以臣尚在殡君未
可以乐故也然 晋平公 悟师旷之饮而罪已孙文子闻
季札之言而不悔者其贤不贤亦可知矣
修 (第 7b 页)
列女传曰夏桀播弃礼义淫于妇人求四方美人积之
后宫为烂漫之乐此所谓作为淫巧以悦妇人亡国之
音也比于慢矣 晋平公 之作新声岂溺于此欤今夫亡
国之戮民非无乐也虽乐不乐溺者非不笑也虽笑不
乐罪人不歌也虽歌不乐亡国之音有 (第 4b 页)
后宫为烂漫之乐此所谓作为淫巧以悦妇人亡国之
音也比于慢矣 晋平公 之作新声岂溺于此欤今夫亡
国之戮民非无乐也虽乐不乐溺者非不笑也虽笑不
乐罪人不歌也虽歌不乐亡国之音有 (第 4b 页)
诸侯五月而葬同等至七月而卒哭大夫三月而葬同
位至五月而卒哭士三月而葬外姻至是月而卒哭君
之丧五日而殡大夫二日而殡士三日而殡君于卿大
夫比葬不食肉比卒哭不举乐则比殡可知矣为士比
殡不举乐则比葬比卒哭可知矣王制言三日而殡合
大夫士庶言之岂先王礼意哉考之春秋晋大夫智悼
子未葬 平公 作乐为屠蒯所讥晋武帝故事王公大臣
卒三日朝发哀踰日不举乐其一朝发哀三日不举乐
岂亦得先玉之礼邪
(第 6a 页)
位至五月而卒哭士三月而葬外姻至是月而卒哭君
之丧五日而殡大夫二日而殡士三日而殡君于卿大
夫比葬不食肉比卒哭不举乐则比殡可知矣为士比
殡不举乐则比葬比卒哭可知矣王制言三日而殡合
大夫士庶言之岂先王礼意哉考之春秋晋大夫智悼
子未葬 平公 作乐为屠蒯所讥晋武帝故事王公大臣
卒三日朝发哀踰日不举乐其一朝发哀三日不举乐
岂亦得先玉之礼邪
(第 6a 页)
又曰古乐不可见盖为今人求古乐太深始以古乐
为不可知只以虞书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求之得乐之意盖尽于是诗只是言志歌只是永其
言而已只要转其声令人可听今日歌者亦以转声
而不变字为善歌长言后郤要入于律律则知音者
知之知此声入得何律古乐所以养人德性中和之
气后之言乐者止以求哀故 晋平公 曰音无哀于此
乎哀则止以感人不善之心歌亦不可以太高亦不
可以太下太高则入于噍杀太下则入于啴缓盖穷
本 (第 27a 页)
为不可知只以虞书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求之得乐之意盖尽于是诗只是言志歌只是永其
言而已只要转其声令人可听今日歌者亦以转声
而不变字为善歌长言后郤要入于律律则知音者
知之知此声入得何律古乐所以养人德性中和之
气后之言乐者止以求哀故 晋平公 曰音无哀于此
乎哀则止以感人不善之心歌亦不可以太高亦不
可以太下太高则入于噍杀太下则入于啴缓盖穷
本 (第 27a 页)
人不详其世(此从/族谱)
甘氏别祖太叔带王子谱之七世也生成公成公生景
公景公生二子曰简公悼公成公孙曰平公(不详其/祢但曰)
(孙系之成/公他仿此) 平公 生桓公 又二人(不详其系/他仿此)
刘氏别祖王季子王子谱之九世也生定公定公生献
公献公生文公文公生 (第 4a 页)
甘氏别祖太叔带王子谱之七世也生成公成公生景
公景公生二子曰简公悼公成公孙曰平公(不详其/祢但曰)
(孙系之成/公他仿此) 平公 生桓公 又二人(不详其系/他仿此)
刘氏别祖王季子王子谱之九世也生定公定公生献
公献公生文公文公生 (第 4a 页)
金不从革陨石一(石与金/同类)
僖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
石言于晋(左传/)
昭八年春石言于 晋晋平公 问于师旷对曰石不能言
或凭焉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而言今
宫室崇侈民力彫尽怨讟并作莫保其性石 (第 12a 页)
僖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
石言于晋(左传/)
昭八年春石言于 晋晋平公 问于师旷对曰石不能言
或凭焉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而言今
宫室崇侈民力彫尽怨讟并作莫保其性石 (第 1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