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政書類
史鈔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農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兵家類
釋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邢臧加安东将军为特进博学有藻思曾共读回文集
臧独先通之
北齐魏收为太子少傅 安德王延宗 纳赵郡李祖收女
为奴后帝幸李宅宴而妃母宋氏荐二石榴于帝前问
诸人莫知其意帝投之收曰石榴房中多子王新妃 (第 21a 页)
臧独先通之
北齐魏收为太子少傅 安德王延宗 纳赵郡李祖收女
为奴后帝幸李宅宴而妃母宋氏荐二石榴于帝前问
诸人莫知其意帝投之收曰石榴房中多子王新妃 (第 21a 页)
初封清漳王仁寿初文)
(帝曰清漳之名未允声望命职方进地图上指安德郡/谓群臣曰此号足为名德相称于是改封 安德王 续)
(文献通考曰明周王橚太祖第五子初封吴国钱塘已/而上谓浙江财赋地不以封改开封国号周 弇山堂) (第 28a 页)
(帝曰清漳之名未允声望命职方进地图上指安德郡/谓群臣曰此号足为名德相称于是改封 安德王 续)
(文献通考曰明周王橚太祖第五子初封吴国钱塘已/而上谓浙江财赋地不以封改开封国号周 弇山堂) (第 28a 页)
增拾遗记曰吴王以潘夫人游昭宣之台尽酣醉唾
于玉壶中使侍婢泻于台下得火齐指环即挂石榴枝
上因起台名曰环榴台时有諌者云今吴蜀争雄还刘
之名将为妖矣乃翻其名曰榴环台 原沈约宋书曰
晋安帝时武陵临沅献安石榴一蒂六实 增北史曰 齐安德王延宗 纳赵郡李祖收女为妃后帝幸李宅宴
妃母宋氏荐二石榴帝问魏收曰此何意收曰石榴房
中多子王新婚妃母欲子孙众 (第 2b 页)
于玉壶中使侍婢泻于台下得火齐指环即挂石榴枝
上因起台名曰环榴台时有諌者云今吴蜀争雄还刘
之名将为妖矣乃翻其名曰榴环台 原沈约宋书曰
晋安帝时武陵临沅献安石榴一蒂六实 增北史曰 齐安德王延宗 纳赵郡李祖收女为妃后帝幸李宅宴
妃母宋氏荐二石榴帝问魏收曰此何意收曰石榴房
中多子王新婚妃母欲子孙众 (第 2b 页)
墨
墨笔(管子管子曰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
(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丨丨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
(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简新序昔者周舍事赵简/子立赵简子之门三日三夜 子使人出问之曰夫子)
(将何以令我周舍曰愿为谔谔之臣丨丨操牍随君之/后司君之过而书之日有记也月有效也岁有得也)
墨书(北史 齐安德王延宗 传先是高都郡有山焉绝壁/临水忽有丨丨云齐亡 (第 39a 页)
延宗 洗视愈明帝使人就)
(写使者改亡为上至是应焉鱼神仙葛玄传见买鱼者/在水边元谓鱼主曰欲烦此 至河伯处 (第 39a 页)
墨笔(管子管子曰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
(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丨丨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
(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简新序昔者周舍事赵简/子立赵简子之门三日三夜 子使人出问之曰夫子)
(将何以令我周舍曰愿为谔谔之臣丨丨操牍随君之/后司君之过而书之日有记也月有效也岁有得也)
墨书(北史 齐安德王延宗 传先是高都郡有山焉绝壁/临水忽有丨丨云齐亡 (第 39a 页)
延宗 洗视愈明帝使人就)
(写使者改亡为上至是应焉鱼神仙葛玄传见买鱼者/在水边元谓鱼主曰欲烦此 至河伯处 (第 39a 页)
(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予每以不见全/篇为恨遁斋閒览以为唐人诗非也)
榴子(北史魏收传 安德王延宗 纳赵郡李祖收女为妃/后帝幸李宅宴而妃母宋氏荐二石榴于帝前问)
(诸人莫知其意帝投之收曰石丨房中多丨王 (第 23b 页)
榴子(北史魏收传 安德王延宗 纳赵郡李祖收女为妃/后帝幸李宅宴而妃母宋氏荐二石榴于帝前问)
(诸人莫知其意帝投之收曰石丨房中多丨王 (第 23b 页)
盛若何群臣咸曰天命未改一得一失自古皆然宜停
百赋安朝野收遗兵背城死战以存社稷帝意犹豫欲
向北朔州乃留 安德王延宗 广宁王孝珩等守晋阳若 …… (第 9b 页)
群臣皆曰不可帝不从其言开
府仪同三司贺拔伏恩封辅相慕容钟葵等与宿卫近臣
三十馀人西奔周师乙卯诏募兵遣 安德王延宗 为左
广宁王孝珩为右 (第 10a 页)
延宗 入见帝告欲向北朔州 (第 10a 页)
延宗 泣
谏不从帝密遣王康德与中人齐绍等送皇太后皇太
子于北朔州丙辰帝幸城南军劳将士其夜欲遁诸将
不从丁巳 (第 10a 页)
大赦改武平七年为隆化元年其日穆提婆
降周诏除 安德王延宗 为相国委以备 (第 10a 页)
延宗 流涕受 …… (第 10a 页)
肱等十馀骑广宁王孝珩襄城王彦道续至得数十人同行戊午 延宗
从众
议即皇帝位于晋阳改隆化为德昌元年庚申帝入邺
辛酉 (第 10b 页)
延宗 与周师战于晋阳大败为周师所虏帝遣募
人重加官赏虽有此言而竟不出物广宁王孝珩奏请
出宫人及珍宝班赐将士 (第 10b 页)
百赋安朝野收遗兵背城死战以存社稷帝意犹豫欲
向北朔州乃留 安德王延宗 广宁王孝珩等守晋阳若 …… (第 9b 页)
群臣皆曰不可帝不从其言开
府仪同三司贺拔伏恩封辅相慕容钟葵等与宿卫近臣
三十馀人西奔周师乙卯诏募兵遣 安德王延宗 为左
广宁王孝珩为右 (第 10a 页)
延宗 入见帝告欲向北朔州 (第 10a 页)
延宗 泣
谏不从帝密遣王康德与中人齐绍等送皇太后皇太
子于北朔州丙辰帝幸城南军劳将士其夜欲遁诸将
不从丁巳 (第 10a 页)
大赦改武平七年为隆化元年其日穆提婆
降周诏除 安德王延宗 为相国委以备 (第 10a 页)
延宗 流涕受 …… (第 10a 页)
肱等十馀骑广宁王
议即皇帝位于晋阳改隆化为德昌元年庚申帝入邺
辛酉 (第 10b 页)
延宗 与周师战于晋阳大败为周师所虏帝遣募
人重加官赏虽有此言而竟不出物广宁王孝珩奏请
出宫人及珍宝班赐将士 (第 10b 页)
萧岿
梁书曰明帝讳岿宣帝第三子也聪明有器识大定元年为太
子宣帝崩太子即位号天保元年十五年周武帝平北
齐得传国玺岿入周贺武帝大会群臣及诸藩客周武
自弹琵琶令故齐主高纬起舞达摩及故 安德王延宗
悲不自胜纬舞讫劝岿岿乃起舞周武曰梁主乃能为
朕舞乎岿曰陛下既自弹五弦臣何敢不同百兽周武 (第 3b 页)
梁书曰明帝讳岿宣帝第三子也聪明有器识大定元年为太
子宣帝崩太子即位号天保元年十五年周武帝平北
齐得传国玺岿入周贺武帝大会群臣及诸藩客周武
自弹琵
悲不自胜纬舞讫劝岿岿乃起舞周武曰梁主乃能为
朕舞乎岿曰陛下既自弹五弦臣何敢不同百兽周武 (第 3b 页)
三国典略曰后周军围晋阳齐人望之如黑云四合 高
延宗 胜兵四万人婴城布阵躬与齐王宪交兵自申至
酉死者甚众帝逐北入城当天门顿营焚佛寺光烛天
地 (第 5a 页)
延宗 率众排军向前我军遂却人相蹂死者颇众齐
人欲闭门以阃下积尸扉不得阖帝从数骑崎岖危险
仅得出门侍 (第 5a 页)
臣歼焉唯左侍上士库狄嵚侍从时四更
也 延宗 以帝多须使于积尸之下求之不得士卒既胜
乃入坊 (第 5a 页)
延宗 不复能整顿之帝出城饥甚将谋遁免 …… (第 5a 页)
开府宇文忻进曰陛下乘胜至此今者破竹之势已成
奈何弃之而去会 延宗 使开府段畅以千人击帝畅以
众降盛言城内空虚更无继援帝乃驻马召兵旗鼓复
振攻三门尅之 (第 5b 页)
延宗 率众苦战尸骸塞路辰时力屈率
骑走出城北于人家擒之 (第 5b 页)
延宗 见帝自投于地帝欲执
其手固辞曰死人手也恐逼至尊帝强执之曰两国天
子有何怨恶直为百姓而来耳勿怖终不杀 (第 5b 页)
延宗 胜兵四万人婴城布阵躬与齐王宪交兵自申至
酉死者甚众帝逐北入城当天门顿营焚佛寺光烛天
地 (第 5a 页)
延宗 率众排军向前我军遂却人相蹂死者颇众齐
人欲闭门以阃下积尸扉不得阖帝从数骑崎岖危险
仅得出门侍 (第 5a 页)
臣歼焉唯左侍上士库狄嵚侍从时四更
也 延宗 以帝多须使于积尸之下求之不得士卒既胜
乃入坊 (第 5a 页)
延宗 不复能整顿之帝出城饥甚将谋遁免 …… (第 5a 页)
开府宇文忻进曰陛下乘胜至此今者破竹之势已成
奈何弃之而去会 延宗 使开府段畅以千人击帝畅以
众降盛言城内空虚更无继援帝乃驻马召兵旗鼓复
振攻三门尅之 (第 5b 页)
延宗 率众苦战尸骸塞路辰时力屈率
骑走出城北于人家擒之 (第 5b 页)
延宗 见帝自投于地帝欲执
其手固辞曰死人手也恐逼至尊帝强执之曰两国天
子有何怨恶直为百姓而来耳勿怖终不杀 (第 5b 页)
石榴
广雅曰若榴石榴也
晋隆安起居注曰武陵临沅县安石榴子大如碗其味
不酸一蒂六实
宋书曰元嘉末魏太武征彭城遣使求丼蔗安石榴张
畅曰石榴出自邺下亦当非彼所乏
北史曰 齐安德王延宗 纳赵郡李祖收女为妃后帝幸
李宅宴而妃母宋氏荐二石榴帝前问诸人莫知其意
帝投之问魏收曰此竟何意收曰石榴 (第 6b 页)
广雅曰若榴石榴也
晋隆安起居注曰武陵临沅县安石榴子大如碗其味
不酸一蒂六实
宋书曰元嘉末魏太武征彭城遣使求丼蔗安石榴张
畅曰石榴出自邺下亦当非彼所乏
北史曰 齐安德王延宗 纳赵郡李祖收女为妃后帝幸
李宅宴而妃母宋氏荐二石榴帝前问诸人莫知其意
帝投之问魏收曰此竟何意收曰石榴 (第 6b 页)
(乐志可/以丨丨)
(二字/备用)仄龙烛(张协安石榴赋皦/如朝日晃若丨丨) 珠散(张载安石榴赋剖之/则丨丨含之则冰释)
多子(北史魏收传 安德王延宗 纳赵郡李祖收女为妃后/帝幸李宅宴而妃母宋氏荐二石榴于帝前问诸人) (第 26b 页)
(二字/备用)仄龙烛(张协安石榴赋皦/如朝日晃若丨丨) 珠散(张载安石榴赋剖之/则丨丨含之则冰释)
多子(北史魏收传 安德王延宗 纳赵郡李祖收女为妃后/帝幸李宅宴而妃母宋氏荐二石榴于帝前问诸人) (第 2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