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四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史鈔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政書類
載記類
傳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術數類
小說家類
法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楚辭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传六世至王假为秦所灭
荀卿名况赵人年五十游学于齐齐襄王时荀卿最为
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
或谗荀卿荀卿乃适 楚春申君 以为兰陵令 (第 18b 页)
春申君
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荀
卿嫉浊世之政亡乱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 …… (第 18b 页)
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乱俗于是推儒墨
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刘
向孙卿子后序楚相 春申君 以为兰陵令或谓 (第 19a 页)
春申
君 曰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孙卿贤者今与之百
里地楚其危乎 (第 19a 页)
春申君 谢之孙卿去之赵后客或谓
(第 19a 页)
春申君 曰伊尹去夏入殷殷王而夏亡管仲去鲁入
齐鲁弱而齐强故贤者所在君尊国安今孙卿天下
贤人所去之国其不安 (第 19a 页)
乎 春申君 使人聘孙卿乃还 (第 19a 页)
荀卿名况赵人年五十游学于齐齐襄王时荀卿最为
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
或谗荀卿荀卿乃适 楚春申君 以为兰陵令 (第 18b 页)
春申君
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荀
卿嫉浊世之政亡乱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 …… (第 18b 页)
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乱俗于是推儒墨
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刘
向孙卿子后序楚相 春申君 以为兰陵令或谓 (第 19a 页)
春申
君 曰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孙卿贤者今与之百
里地楚其危乎 (第 19a 页)
春申君 谢之孙卿去之赵后客或谓
(第 19a 页)
春申君 曰伊尹去夏入殷殷王而夏亡管仲去鲁入
齐鲁弱而齐强故贤者所在君尊国安今孙卿天下
贤人所去之国其不安 (第 19a 页)
乎 春申君 使人聘孙卿乃还 (第 19a 页)
将而伐齐赵应之大败齐侯于徐州
庞涓魏人为魏将军惠王三十三年魏使涓将而令太
子申为上将军与齐人战败于马陵齐虏太子申涓
自刎
魏加赵人晋旧姓天下合从赵使加见 楚春申君 曰君
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加曰臣少之时好射
臣愿以射譬之异日者更嬴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 (第 29a 页)
庞涓魏人为魏将军惠王三十三年魏使涓将而令太
子申为上将军与齐人战败于马陵齐虏太子申涓
自刎
魏加赵人晋旧姓天下合从赵使加见 楚春申君 曰君
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加曰臣少之时好射
臣愿以射譬之异日者更嬴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 (第 29a 页)
乃合二家之书考定而注之
越绝书十五卷
崇文总目子贡撰或曰子胥旧有内纪八外传十七
今文题阙舛载二十篇又载 春申君 疑后人窜定世
或传二十篇者非是
陈氏曰无撰人名氏相传以为子贡者非也其书
杂记吴越事下及秦汉 (第 13b 页)
越绝书十五卷
崇文总目子贡撰或曰子胥旧有内纪八外传十七
今文题阙舛载二十篇又载 春申君 疑后人窜定世
或传二十篇者非是
陈氏曰无撰人名氏相传以为子贡者非也其书
杂记吴越事下及秦汉 (第 13b 页)
四治晋陵武进 晋陵(本名/延陵)
(季子所居有/墓有太湖)武进(晋县有/滆湖)无锡(汉县太伯所居又 楚春申君 之邑)宜兴
(唐义兴县太平兴国初改有/君山运河太湖阳羡溪长桥)
江阴军 唐武德三年以晋陵郡之江阴县置 (第 26a 页)
(季子所居有/墓有太湖)武进(晋县有/滆湖)无锡(汉县太伯所居又 楚春申君 之邑)宜兴
(唐义兴县太平兴国初改有/君山运河太湖阳羡溪长桥)
江阴军 唐武德三年以晋陵郡之江阴县置 (第 26a 页)
胡三省 音注
周纪五(起屠维赤奋若尽旃蒙大荒落/凡十七年始己丑终乙巳也)
赧王下
四十三年楚以 左徒黄歇 侍太子完为质于秦(左徒楚/官名史)
(记正义曰盖今在左右拾遗补阙之类质音致按去年侍/秦欲与韩魏伐楚 (第 1a 页)
黄歇 上书止之归而报楚楚遂使歇)
(太子为质于秦为楚王疾病歇/使太子亡归楚张本歇许竭翻) 秦置南阳郡(凡山 …… (第 1a 页)
齐襄王薨子建立建年少国事皆决于君王后(少诗/照翻)
五十一年秦武安君伐韩取南阳攻太行道绝之(秦封/白起)
(为武安君韩之南阳即河内野王之地班志太行山在/野王西北括地志在怀州河内县北四十五里行户刚)
(翻/) 楚顷襄王疾病(疾至于/甚曰病) 黄歇 言于应侯曰今楚王
疾恐不起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
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不归则咸 (第 13a 页)
阳布
衣耳(四十三年 黄歇 与楚太子为质于秦应/于陵翻相息亮翻乘绳證翻歇许竭翻)楚更立君
必不事秦(更工/衡翻)是失与国而绝万乘 (第 13a 页)
之和非计也应侯
以告王王曰令太子之傅先往问疾反而后图之 黄歇
与太子谋曰秦之留太子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能 …… (第 13a 页)
子
不得奉宗庙矣不如亡秦与使者俱出(逃去为亡/使疏吏翻)臣请
止以死当之太子因变服为楚使者御而出关而 黄歇
守舍常为太子谢病度太子已远(歇许竭翻守舍者守/楚太子所寓馆舍常)
(为于伪翻/度徒洛翻)乃自言于王曰 …… (第 13b 页)
(翻/)以亲楚王从之 黄歇 至楚三月秋顷襄王薨考烈王
即位(顷音倾秋即是年秋/考烈王即太子完)以 (第 14a 页)
黄歇 为相封以淮北地号
曰 (第 14a 页)
春申君(史记歇初封春申君赐淮北十四县后徙封/江东因城吴故墟以为都邑今苏州是也相)
(息亮/翻) 五十三年楚人纳州于秦以平(司马彪志南郡州陵县/注云楚考烈王纳州于)
(秦即/其地) 武安君伐韩拔野 (第 14a 页)
顷襄王薨考烈王
即位(顷音倾秋即是年秋/考烈王即太子完)以黄歇为相封以淮北地号
曰春申君(史记歇初封 春申君 赐淮北十四县后徙封/江东因城吴故墟以为都邑今苏州是也相)
(息亮/翻)
五十三年楚人纳州于秦以平(司 …… (第 14a 页)
六王/劭曰录借字耳)平原君已定从而归至于赵曰胜不敢
相天下士矣(相息/亮翻)遂以毛遂为上客于是楚王使 春申
君
将兵救赵魏王亦使将军晋鄙将兵十万救赵(晋以/国为)
(氏/)秦王使谓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诸侯敢救之者 (第 27b 页)
周纪五(起屠维赤奋若尽旃蒙大荒落/凡十七年始己丑终乙巳也)
赧王下
四十三年楚以 左徒黄歇 侍太子完为质于秦(左徒楚/官名史)
(记正义曰盖今在左右拾遗补阙之类质音致按去年侍/秦欲与韩魏伐楚 (第 1a 页)
黄歇 上书止之归而报楚楚遂使歇)
(太子为质于秦为楚王疾病歇/使太子亡归楚张本歇许竭翻) 秦置南阳郡(凡山 …… (第 1a 页)
齐襄王薨子建立建年少国事皆决于君王后(少诗/照翻)
五十一年秦武安君伐韩取南阳攻太行道绝之(秦封/白起)
(为武安君韩之南阳即河内野王之地班志太行山在/野王西北括地志在怀州河内县北四十五里行户刚)
(翻/) 楚顷襄王疾病(疾至于/甚曰病) 黄歇 言于应侯曰今楚王
疾恐不起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
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不归则咸 (第 13a 页)
阳布
衣耳(四十三年 黄歇 与楚太子为质于秦应/于陵翻相息亮翻乘绳證翻歇许竭翻)楚更立君
必不事秦(更工/衡翻)是失与国而绝万乘 (第 13a 页)
之和非计也应侯
以告王王曰令太子之傅先往问疾反而后图之 黄歇
与太子谋曰秦之留太子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能 …… (第 13a 页)
子
不得奉宗庙矣不如亡秦与使者俱出(逃去为亡/使疏吏翻)臣请
止以死当之太子因变服为楚使者御而出关而 黄歇
守舍常为太子谢病度太子已远(歇许竭翻守舍者守/楚太子所寓馆舍常)
(为于伪翻/度徒洛翻)乃自言于王曰 …… (第 13b 页)
(翻/)以亲楚王从之 黄歇 至楚三月秋顷襄王薨考烈王
即位(顷音倾秋即是年秋/考烈王即太子完)以 (第 14a 页)
黄歇 为相封以淮北地号
曰 (第 14a 页)
春申君(史记歇初封春申君赐淮北十四县后徙封/江东因城吴故墟以为都邑今苏州是也相)
(息亮/翻) 五十三年楚人纳州于秦以平(司马彪志南郡州陵县/注云楚考烈王纳州于)
(秦即/其地) 武安君伐韩拔野 (第 14a 页)
顷襄王薨考烈王
即位(顷音倾秋即是年秋/考烈王即太子完)以黄歇为相封以淮北地号
曰春申君(史记歇初封 春申君 赐淮北十四县后徙封/江东因城吴故墟以为都邑今苏州是也相)
(息亮/翻)
五十三年楚人纳州于秦以平(司 …… (第 14a 页)
六王/劭曰录借字耳)平原君已定从而归至于赵曰胜不敢
相天下士矣(相息/亮翻)遂以毛遂为上客于是楚王使 春申
君
(氏/)秦王使谓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诸侯敢救之者 (第 27b 页)
上客因荐于王王召与语大
悦拜为客卿应侯因谢病免王新悦蔡泽计画遂以为
相国泽为相数月免(相息/亮翻) 楚春申君 以荀卿为兰陵 …… (第 3a 页)
见上之见音贤遍翻雍于用翻畤音止) 楚迁
于钜阳(赧王三十七年楚自郢东北徙于陈今自陈徙/钜阳至始皇六年 春申君 以朱英之言自陈徙)
(寿春则此时虽徙钜阳未离陈地/也赧奴版翻郢以井翻离力智翻)
五十五年卫怀君朝于魏 …… (第 12a 页)
班志榆次狼孟二县并属太原郡榆次即左传涂水梗/阳之地括地志狼孟故城在并州阳曲县东北二十六)
(里/) 楚春申君 言于楚王曰淮北地边于齐其事急请 …… (第 15b 页)
以为郡而封于江东楚王许之 春申君 因城吴故墟以
为都邑(吴都姑苏越王句践灭吴王夫差而吴为墟班/志吴县太伯所邑汉为会稽郡治所句音钩践) (第 16a 页)
(慈演/翻)宫室极盛 (春申君 相楚楚正弱秦正彊不能为国/谋乃营其都而盛宫室何足道也孔颖)
(违曰尔雅云室谓之宫宫谓之室别而言之论其 …… (第 16a 页)
(骜五到翻括地志酸枣故城在滑州酸枣县北十五里/索隐曰燕虚二邑名春秋桓十二年会于虚赧王四十)
(二年 黄歇 说秦王曰拔酸枣虚桃按今东郡燕县东三/十里有桃城虚盖与桃相近括地志南燕城古燕国骨)
(州胙城县是也桃虚 …… (第 26a 页)
春申君 用事取寿陵(徐广曰寿陵在常山史记正义曰/本赵邑也余据五国攻秦取寿陵)
(至函谷则寿陵不在新安宜阳之 (第 27a 页)
囧当在河东郡界常山无乃太远)至函谷秦师出五国
之师皆败走楚王以咎 春申君春申君 以此益疏观津
人朱英谓 (第 27a 页)
春申君 曰(史记正义曰观音馆今魏州观城/县余按班志观津县属信都国又)
(按隋志魏州之观城旧曰卫国开皇六年始更 …… (第 27a 页)
于/幰翻)魏
割以与秦秦兵去陈百六十里臣之所观者见秦楚之
日斗也楚于是去陈徙寿春命曰郢(郢以/井翻) 春申君 就封
于吴行相事(相息/亮翻) 秦拔魏朝歌(朝歌纣都卫康叔所/封也班志朝歌县属)
(河内/郡)及卫濮 …… (第 27b 页)
今愿
受事(受事者受所/教之事也)乃爵之上卿王自驾虚左方往迎太
后归于咸阳复为母子如初 楚考烈王无子 春申君
患之求妇人宜子者甚众进之卒无子(卒子/恤翻)赵人李园
持其妹欲进诸楚王闻其不宜子恐久无宠乃求为 (第 30b 页)
春
申君 舍人已而谒归(谓谒告/而归也)故失期而还(欲以发 (第 30b 页)
春申/君 之问也还)
(从宣/翻) (第 30b 页)
春申君 问之李园曰齐王使人求臣之妹与其使
者饮故失 (第 30b 页)
春申君 曰聘入乎(谓已入聘币否/也使疏吏翻)曰未也 …… (第 30b 页)
春申君 遂纳之既而有娠(娠音/身)李园使其妹说 (第 31a 页)
春申君
曰楚王贵幸君虽兄弟不如也今君相楚二十馀年而
王无子(周赧王五十三年楚以 (第 31a 页)
春申君 为相/至是二十馀年说式芮翻相息亮翻)即百岁后
将更立兄弟(人谓死后/为百岁后)彼亦各贵其故所亲君又安 …… (第 31a 页)
测之祸哉 春申君 大然之乃出李园妹谨舍而言诸楚
王(谨舍者别为馆舍以/居之奉卫甚谨也)王召入幸之遂生男立为太子
李园妹 (第 31b 页)
为王后李园亦贵用事而恐 春申君 泄其语阴
养死士欲 (第 31b 页)
春申君 以灭口国人颇有知之者楚王病
朱英谓 (第 31b 页)
春申君 曰世有无望之福亦有无望之祸(史记/正义)
(曰无望者不/望而忽至)今君处无望之世(正义曰谓生死无/常 (第 31b 页)
也处昌吕翻)事无
望之主(正义曰谓喜/怒不节也)安可以无无望之人乎(正义曰谓/吉凶忽为) 春申君 曰何谓无望之福曰君相楚二十馀年矣虽名 …… (第 31b 页)
吾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盖战国时置此官)王薨李
园先入臣为君杀之此所谓无望之人也(为于/伪翻) 春申君
曰足下置之李园弱人也仆又善之且何至此朱英知
言不用惧而亡去后十七日楚王薨李园果先入伏死
士于棘门之 (第 32a 页)
内(史记正义曰棘/门寿春城门名) 春申君 入死士侠刺之
(侠读曰夹盖夹而刺之魏晋仪卫/有侠毂队亦曰夹毂队刺七亦翻)投其首于棘门之外
于是使吏尽 (第 32b 页)
捕诛 春申君 之家太子立是为幽王
扬子法言曰或问信陵平原孟尝春申益乎曰上失
其政奸臣窃国命何其益乎
王以文信侯 (第 32b 页)
悦拜为客卿应侯因谢病免王新悦蔡泽计画遂以为
相国泽为相数月免(相息/亮翻) 楚春申君 以荀卿为兰陵 …… (第 3a 页)
见上之见音贤遍翻雍于用翻畤音止) 楚迁
于钜阳(赧王三十七年楚自郢东北徙于陈今自陈徙/钜阳至始皇六年 春申君 以朱英之言自陈徙)
(寿春则此时虽徙钜阳未离陈地/也赧奴版翻郢以井翻离力智翻)
五十五年卫怀君朝于魏 …… (第 12a 页)
班志榆次狼孟二县并属太原郡榆次即左传涂水梗/阳之地括地志狼孟故城在并州阳曲县东北二十六)
(里/) 楚春申君 言于楚王曰淮北地边于齐其事急请 …… (第 15b 页)
以为郡而封于江东楚王许之 春申君 因城吴故墟以
为都邑(吴都姑苏越王句践灭吴王夫差而吴为墟班/志吴县太伯所邑汉为会稽郡治所句音钩践) (第 16a 页)
(慈演/翻)宫室极盛 (春申君 相楚楚正弱秦正彊不能为国/谋乃营其都而盛宫室何足道也孔颖)
(违曰尔雅云室谓之宫宫谓之室别而言之论其 …… (第 16a 页)
(骜五到翻括地志酸枣故城在滑州酸枣县北十五里/索隐曰燕虚二邑名春秋桓十二年会于虚赧王四十)
(二年 黄歇 说秦王曰拔酸枣虚桃按今东郡燕县东三/十里有桃城虚盖与桃相近括地志南燕城古燕国骨)
(州胙城县是也桃虚 …… (第 26a 页)
春申君 用事取寿陵(徐广曰寿陵在常山史记正义曰/本赵邑也余据五国攻秦取寿陵)
(至函谷则寿陵不在新安宜阳之 (第 27a 页)
囧当在河东郡界常山无乃太远)至函谷秦师出五国
之师皆败走楚王以咎 春申君春申君 以此益疏观津
人朱英谓 (第 27a 页)
春申君 曰(史记正义曰观音馆今魏州观城/县余按班志观津县属信都国又)
(按隋志魏州之观城旧曰卫国开皇六年始更 …… (第 27a 页)
于/幰翻)魏
割以与秦秦兵去陈百六十里臣之所观者见秦楚之
日斗也楚于是去陈徙寿春命曰郢(郢以/井翻) 春申君 就封
于吴行相事(相息/亮翻) 秦拔魏朝歌(朝歌纣都卫康叔所/封也班志朝歌县属)
(河内/郡)及卫濮 …… (第 27b 页)
今愿
受事(受事者受所/教之事也)乃爵之上卿王自驾虚左方往迎太
后归于咸阳复为母子如初 楚考烈王无子 春申君
患之求妇人宜子者甚众进之卒无子(卒子/恤翻)赵人李园
持其妹欲进诸楚王闻其不宜子恐久无宠乃求为 (第 30b 页)
春
申君 舍人已而谒归(谓谒告/而归也)故失期而还(欲以发 (第 30b 页)
春申/君 之问也还)
(从宣/翻) (第 30b 页)
春申君 问之李园曰齐王使人求臣之妹与其使
者饮故失 (第 30b 页)
春申君 曰聘入乎(谓已入聘币否/也使疏吏翻)曰未也 …… (第 30b 页)
春申君 遂纳之既而有娠(娠音/身)李园使其妹说 (第 31a 页)
春申君
曰楚王贵幸君虽兄弟不如也今君相楚二十馀年而
王无子(周赧王五十三年楚以 (第 31a 页)
春申君 为相/至是二十馀年说式芮翻相息亮翻)即百岁后
将更立兄弟(人谓死后/为百岁后)彼亦各贵其故所亲君又安 …… (第 31a 页)
测之祸哉 春申君 大然之乃出李园妹谨舍而言诸楚
王(谨舍者别为馆舍以/居之奉卫甚谨也)王召入幸之遂生男立为太子
李园妹 (第 31b 页)
为王后李园亦贵用事而恐 春申君 泄其语阴
养死士欲 (第 31b 页)
春申君 以灭口国人颇有知之者楚王病
朱英谓 (第 31b 页)
春申君 曰世有无望之福亦有无望之祸(史记/正义)
(曰无望者不/望而忽至)今君处无望之世(正义曰谓生死无/常 (第 31b 页)
也处昌吕翻)事无
望之主(正义曰谓喜/怒不节也)安可以无无望之人乎(正义曰谓/吉凶忽为) 春申君 曰何谓无望之福曰君相楚二十馀年矣虽名 …… (第 31b 页)
吾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盖战国时置此官)王薨李
园先入臣为君杀之此所谓无望之人也(为于/伪翻) 春申君
言不用惧而亡去后十七日楚王薨李园果先入伏死
士于棘门之 (第 32a 页)
内(史记正义曰棘/门寿春城门名) 春申君 入死士侠刺之
(侠读曰夹盖夹而刺之魏晋仪卫/有侠毂队亦曰夹毂队刺七亦翻)投其首于棘门之外
于是使吏尽 (第 32b 页)
捕诛 春申君 之家太子立是为幽王
扬子法言曰或问信陵平原孟尝春申益乎曰上失
其政奸臣窃国命何其益乎
王以文信侯 (第 32b 页)
(之最大者也师古曰取易之无妄卦为义项安世曰古/妄与望通秦汉言无妄皆无望也朱英之说 黄歇
与扬)
(子法言皆然故太玄以去准无妄谓其/无所复望也在易则自为诚妄之妄)直百六之灾阸
(易九厄曰初入 (第 4b 页)
(子法言皆然故太玄以去准无妄谓其/无所复望也在易则自为诚妄之妄)直百六之灾阸
(易九厄曰初入 (第 4b 页)
还策曰子义舍我当复从谁(复扶/又翻)饯送昌
门(孙权记注曰吴西郭门曰阊门夫差作以/天门通阊阖故名之后 春申君 改曰昌门)把腕别曰
(腕乌/贯翻)何时能还荅曰不过六十日慈行议者犹纷纭言
遣之非计策曰诸君勿复言孤断 (第 38a 页)
门(孙权记注曰吴西郭门曰阊门夫差作以/天门通阊阖故名之后 春申君 改曰昌门)把腕别曰
(腕乌/贯翻)何时能还荅曰不过六十日慈行议者犹纷纭言
遣之非计策曰诸君勿复言孤断 (第 38a 页)
安泰
就弑之王多力突走出昌门(金昌亭在昌门内孙权记/注云阊门吴西郭门夫差)
(作以天门通阊阖故名之后 春申君 改为/昌门金昌亭以其在西门内故曰金昌)追者以门关
踣而弑之(踣蒲/北翻)
裴子野论曰古者人君养子能 (第 5a 页)
就弑之王多力突走出昌门(金昌亭在昌门内孙权记/注云阊门吴西郭门夫差)
(作以天门通阊阖故名之后 春申君 改为/昌门金昌亭以其在西门内故曰金昌)追者以门关
踣而弑之(踣蒲/北翻)
裴子野论曰古者人君养子能 (第 5a 页)
通典春秋属吴吴灭属越越灭属楚
太平寰宇记秦属会稽郡亦鄣郡之境(万历湖州府/志楚以其地)
(立菰城为 春申君黄歇 封邑秦始皇三十五年改/菰城为乌程县隶会稽又以西境置故鄣县后汉)
(书郡国志注故鄣/县秦鄣郡所治) (第 13a 页)
太平寰宇记秦属会稽郡亦鄣郡之境(万历湖州府/志楚以其地)
(立菰城为 春申君黄歇 封邑秦始皇三十五年改/菰城为乌程县隶会稽又以西境置故鄣县后汉)
(书郡国志注故鄣/县秦鄣郡所治) (第 13a 页)
书
浙江通志卷四十二
古迹(四/)
湖州府
下菰城 太平寰宇记在州南二十五里吴兴记云
春申君黄歇 于吴墟西南立菰城县青楼连延十
里吴兴志今故址犹存(吴兴掌故郡志 (第 1a 页)
春申君/ 故宅在下菰城新志亦以)
(为城邑皆非也史记楚封歇为 (第 1a 页)
春申君 封于江东/因城吴故墟以为都邑在今姑胥城内西北隅吴) …… (第 1a 页)
穆王城 嘉靖安吉州志在凤亭乡昔岳飞于此垒
土结营后谥武穆人遂以穆王城呼之
汉司𨽻校尉治 太平寰宇记 春申君 于吴墟西南
立菰城县后汉司𨽻校尉万向于此筑版溉田
汉永县治 明一统志在府城西北汉兴平初太守 …… (第 6a 页)
浦桥桥南有黄浦亭宋鲍照赋诗处(吴兴掌故黄/浦出黄檗涧)
(因名讹传松江大浦亦名黄/浦郡志附为 黄歇 所开谬甚)
烟雨亭 崇祯乌程县志在县东南唐令李和建
洼樽亭 万历湖州府志亭内有李相石樽唐大历
(第 34a 页)
浙江通志卷四十二
古迹(四/)
湖州府
下菰城 太平寰宇记在州南二十五里吴兴记云
春申君黄歇 于吴墟西南立菰城县青楼连延十
里吴兴志今故址犹存(吴兴掌故郡志 (第 1a 页)
春申君/ 故宅在下菰城新志亦以)
(为城邑皆非也史记楚封歇为 (第 1a 页)
春申君 封于江东/因城吴故墟以为都邑在今姑胥城内西北隅吴) …… (第 1a 页)
穆王城 嘉靖安吉州志在凤亭乡昔岳飞于此垒
土结营后谥武穆人遂以穆王城呼之
汉司𨽻校尉治 太平寰宇记 春申君 于吴墟西南
立菰城县后汉司𨽻校尉万向于此筑版溉田
汉永县治 明一统志在府城西北汉兴平初太守 …… (第 6a 页)
浦桥桥南有黄浦亭宋鲍照赋诗处(吴兴掌故黄/浦出黄檗涧)
(因名讹传松江大浦亦名黄/浦郡志附为 黄歇 所开谬甚)
烟雨亭 崇祯乌程县志在县东南唐令李和建
洼樽亭 万历湖州府志亭内有李相石樽唐大历
(第 34a 页)
瞰大江孟河经其下入江山相近有嘉山山有白
龙潭乡人岁旱祷雨于此孟河东有黄山亦临大
江
黄公山在府治东南八十里相传为 楚黄歇 封地
又南有章山又东南有龟山又南有梅堂山(以上/)
(武进县/) …… (第 1b 页)
河一入梁溪泉上有亭康熙二十三年
圣祖仁皇帝南巡驻跸汲泉先进
两宫然后酌而尝之二十八年
圣驾自浙还复临泉上
御书品泉字命谕德秦松龄刻于漪澜堂
赐秦氏寄畅园二额一曰山色溪光一曰松风水月山西
北为龙尾陵道楚 春申君 所筑上有白龙潭惠山
之阳为青山粲山章山墨潭山上有石池其水如 …… (第 3b 页)
南二十里其西有柯山风土记云吴仲雍六世孙
柯相所治与历山相望俗合名曰舜柯山按汉志
无锡有历山 春申君 祠正谓今之惠山也后代乃
指此为历山耳
独山在无锡县西南十八里东为五里湖西为太
湖其三面皆 …… (第 4a 页)
潮涌沙而成杨吴败吴越兵于沙上即其地
白鹿山在江阴县东五十里宋志云昔吴王出猎
得白鹿于此因名
黄山在江阴县东北六里亦取 春申君 姓为名上
有席帽峰舆地志云上有石室为杨吴时烽火之
所遗址犹存下有郭景纯故宅西北相接者为大
…… (第 9a 页)
中分为江阴百渎之宗
申港在江阴县西三十里一名申浦旧志云 春申
君 所开以导江南流其水东入无锡五泻河西入
武进戚墅堰合于三山石堰又北流入于江
利港在江阴县西五十 …… (第 30b 页)
里入于江
黄田港在江阴县北三里传为 黄歇 所开引江水
以溉田因名旧志以此为运河直扺无锡漕渠
澜港在靖江县西接城河南通大江
新港在靖 (第 31a 页)
龙潭乡人岁旱祷雨于此孟河东有黄山亦临大
江
黄公山在府治东南八十里相传为 楚黄歇 封地
又南有章山又东南有龟山又南有梅堂山(以上/)
(武进县/) …… (第 1b 页)
河一入梁溪泉上有亭康熙二十三年
圣祖仁皇帝南巡驻跸汲泉先进
两宫然后酌而尝之二十八年
圣驾自浙还复临泉上
御书品泉字命谕德秦松龄刻于漪澜堂
赐秦氏寄畅园二额一曰山色溪光一曰松风水月山西
北为龙尾陵道楚 春申君 所筑上有白龙潭惠山
之阳为青山粲山章山墨潭山上有石池其水如 …… (第 3b 页)
南二十里其西有柯山风土记云吴仲雍六世孙
柯相所治与历山相望俗合名曰舜柯山按汉志
无锡有历山 春申君 祠正谓今之惠山也后代乃
指此为历山耳
独山在无锡县西南十八里东为五里湖西为太
湖其三面皆 …… (第 4a 页)
潮涌沙而成杨吴败吴越兵于沙上即其地
白鹿山在江阴县东五十里宋志云昔吴王出猎
得白鹿于此因名
黄山在江阴县东北六里亦取 春申君 姓为名上
有席帽峰舆地志云上有石室为杨吴时烽火之
所遗址犹存下有郭景纯故宅西北相接者为大
…… (第 9a 页)
中分为江阴百渎之宗
申港在江阴县西三十里一名申浦旧志云 春申
君 所开以导江南流其水东入无锡五泻河西入
武进戚墅堰合于三山石堰又北流入于江
利港在江阴县西五十 …… (第 30b 页)
里入于江
黄田港在江阴县北三里传为 黄歇 所开引江水
以溉田因名旧志以此为运河直扺无锡漕渠
澜港在靖江县西接城河南通大江
新港在靖 (第 31a 页)
吴小城在长洲县即子城在大城内吴越春秋云
子胥筑小城周十里不辟东门以绝越也越绝书
云小城周十二里门三水门二楚封 春申君 于吴
因城吴故墟以为都邑元末张士诚入据建太尉 …… (第 1b 页)
毛公坛在吴县洞庭西山汉刘根得道处今有石
坛丹井在神景观旁根既成仙身生绿毛人或见
之故名
黄堂在长洲县鸡陂之侧郡国志云楚 春申君 子
假君所建后太守居之数失火涂以雌黄遂名黄
堂天下郡治名黄堂昉此或 (第 18b 页)
春申君 姓黄因此 …… (第 18b 页)
鹤市在长洲县阊门内吴越春秋云夫差葬女胜
玉舞白鹤于市聚观者以殉葬越绝书云杀生以
送死今故市巷东有舞鹤桥
吴市在吴县 春申君 辟两城以为市
专诸巷在长洲县阊门内旧传吴专诸所居今为
石塔庙
临顿在长洲县东吴王尝逐东夷 (第 40a 页)
子胥筑小城周十里不辟东门以绝越也越绝书
云小城周十二里门三水门二楚封 春申君 于吴
因城吴故墟以为都邑元末张士诚入据建太尉 …… (第 1b 页)
毛公坛在吴县洞庭西山汉刘根得道处今有石
坛丹井在神景观旁根既成仙身生绿毛人或见
之故名
黄堂在长洲县鸡陂之侧郡国志云楚 春申君 子
假君所建后太守居之数失火涂以雌黄遂名黄
堂天下郡治名黄堂昉此或 (第 18b 页)
春申君 姓黄因此 …… (第 18b 页)
鹤市在长洲县阊门内吴越春秋云夫差葬女胜
玉舞白鹤于市聚观者以殉葬越绝书云杀生以
送死今故市巷东有舞鹤桥
吴市在吴县 春申君 辟两城以为市
专诸巷在长洲县阊门内旧传吴专诸所居今为
石塔庙
临顿在长洲县东吴王尝逐东夷 (第 4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