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詩類
別史類
地理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政書類
雜史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兵家類
雜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正一部
清代道教文獻
 拜文帝谓曰昔朱买臣愿为本郡卿岂有意乎仍改
 授持节安东将军吴郡太守给鼓吹一部及将之镇
 乘舆幸近畿饯送秩满徵拜散骑常侍中护军鼓吹
 如故 留异
反东阳诏玚督舟师进讨异平迁镇右将
 军常侍出为使持节安东将军建安太守光大中以
 公事免寻起为通直散骑 (第 11b 页)
 酒是公家尚有遗利未取不如后世虽无事之时已

 竭而无继也事见通鉴
陈遣侯安都讨缙州 刺史留异
于东阳(以本/纪修)
 解题曰缙州今处州之缙云县
(陈世祖文皇帝天嘉三年/周武皇帝保定二年) (后梁 …… (第 10b 页)
 词意皆不约而同也
齐始聘陈(以通/鉴修)甲子陈改铸五铢钱(以陈/纪修)后梁主殂太
子岿即位改元(以吕祖谦/标目修)三月丙子陈安成王顼自周
来归(以本纪/通鉴修)陈诏周迪镇湓城不至丁丑遣将讨之(以/本)
(纪/修) 陈留异
败奔闽州刺史陈宝应(以吕祖谦/标目修)夏四月辛
丑齐皇太后殂(以通/鉴修)齐改元(以齐/纪修)秋七月 …… (第 11b 页)
 (互篡孑遗黎民非复太和之旧矣故/齐人立法从便使耕非平世制也)
庚辰周百官初执笏(以周/纪修)夏六月齐杀乐陵王百年(以/吕)
(祖谦标/目修)秋八月丁亥朔日有食之(以周/纪修)九月丁巳周封
陇西公李炳为唐公(以朱熹/纲目修)
 解题曰唐之业基于此
突厥寇齐冬十月周宇文护分三道伐齐(以吕祖谦/标目修)
一月陈克晋安陈宝应 留异
伏诛(以吕祖谦/标目修)甲午周围 (第 14b 页)
固隐徐曰敌楼不若内
向为佳及武勇都之变援兵多自外攻内人皆以为先
(世传隐出语成谶闽中书筒滩玉髻峰皆 留异
迹而/黄滔赠隐诗亦云三徵不起时贤议九转丹成道者)
(言/)累官钱塘县令授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 (第 4a 页)
  王莽之进睦也(卷四十四页十七行)

  一清案何焯曰进宋本汉书作淮俗本误全祖望曰
义门之言是也梁书刘仁茂反侯景拒谢答仁于下
淮陈书 留异
出下淮抗禦沈恪皆即其地

  县南有大壁山(卷四十四页十九行) (第 53b 页)
  执政其略曰夜取诰敕于上阁藏在私家朝请宣
  召于御前押归政府转主心易于拳石夺君命轻
  若鸿毛昔真宗久疾丁谓弄权已去复 留异
时同
  恶尚犹再行告命少挟正以为邪不敢便毁制书
  全无名而复位执政怒将请其罪司马光力解之
  陶 (第 12a 页)
以徐度为使持节都督会稽东阳临
海永嘉新安新宁信安建安晋安九郡诸军事镇东将
军会稽太守天嘉三年侯安都破 留异
东阳平六月以
会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新宁晋安建安八郡置东扬
州以扬州刺史始兴王伯茂为镇东将军东扬州刺史 (第 11a 页)
 唐有阚棱本朝尚书郎阚泂望出会稽天水
留氏出自会稽本卫大夫留封人之后汉功臣表疆圉
 侯留盻其后避地山阴迁居东阳陈将军留赞 留异
 
五代留从效为泉州节度使
摇氏姓苑云句践之后有东海王摇子孙以为氏汉
 功臣表有海阳侯摇毋馀望出会稽
(第 31a 页)
 乎乃闭门称疾侯景之乱寄随兄荔入台陈宝应据
 闽中寄至晋安为宝应所得陈武帝除寄为中书侍
 郎宝应不遣欲引为僚属固辞获免及宝应结 留异
 
潜有逆谋寄微知其意每陈逆顺之理度不可谏乃
 为居士服以拒绝之自称东山虞寄宝应既禽宾客
 微有交涉皆诛 (第 29a 页)
 仲皆辞惟中书侍郎陈过庭请行于是宇发为副拜
 徽猷阁待制已而分过庭往河北而宇发往河东会
 金情中变驾北狩两人皆已衔命在道遂絷 留异

 声问阻绝绍兴十三年前礼部尚书洪皓还朝言宇
 发自蔚州殁于云中皓见其榇旅寄荒寺携至燕山
 授仆人 (第 18a 页)
 按净藏尚富阳公主矣盻之适岂再降耶(盻柳/后弟)
到都彭城人尚文帝妹信义长公主官至中书侍郎出
为宣城太守
陈文帝长女丰安公主配 留异
第三子贞臣(并/上)
高宗女乐昌公主适徐德言(孟启本事/诗详璅徵)
徐综吴兴人始安太守尚永嘉公主(吴 (第 10b 页)
智寄应声曰文字不辩岂得非愚客大惭陈宝应破后
乃归朝拜大中大夫是岁南安将军周迪不受徵与
结构谋逆
天嘉三年正月庚戌设帷于南郊告胡公以配天是月
后梁萧察薨子岿代立二月安成王顼自后周还帝见
(第 13b 页)
大喜以功进周弘正位金紫光禄大夫以安成王顼
为司空闰二月甲子改铸五铢钱三月周迪 留异
等举
兵反司空侯安都破之于桃枝岭 …… (第 13b 页)
四年三月甲申 留异
等走投闽州刺史陈宝应宝应纳
之五月己巳太白昼见是日侯安都自尽 安都字成
师始兴曲江人善书能鼓琴好骑射 …… (第 14a 页)
拒之大战破于高桥斩徽生擒齐仪
同乞伏无芳追败于蒋山龙尾及幕府山累以战功封
曲江公给鼓吹一部世祖嗣位讨 留异
于桃枝岭中流
矢血流至踝容色不变收其妻子人马甲仗振旅而归
自以勋庸渐高骄恣数招文武之客阴铿褚才张正见 …… (第 14b 页)
平之十二月昭达军次建安讨陈宝
应丙申大赦殊死已下
五年四月庚子太白岁星合在奎中十一月章昭达擒
陈宝应 留异
等 异东阳长山人少豪雄多聚恶少凌
侮贫贱守宰皆患之起家为梁朝蟹浦戍主绍泰二年
自安固令有应接功领东阳 (第 15b 页)
太守封 永兴县侯
累迁散
骑常侍信威将军陈文帝长女安丰公主配异第三子 …… (第 15b 页)
贞臣徵异为南州 刺史异
不进寻改东阳 (第 16a 页)
太守异
遣长
史王渐入朝还言朝廷虚弱异信之外示臣节内怀两
端遣使自鄱阳信安岭潜通于王琳分兵戍下淮及建
德以备 …… (第 16a 页)
一郡兵权皆自己出帝嗣位录其功命入宗室并遣使
条其子女无大小并加封爵及安都讨 留异
宝应乃遣
兵助异帝大怒命章昭达督众军由建安南道度岭又
命余孝顷督会稽东阳临海永嘉等兵讨之诏宗正绝
其 …… (第 16b 页)

至深沟高垒不与战达命军士伐竹木为筏俄而水盛
遂乘流放筏突其水栅而使步骑薄之宝应众溃追擒
于草中并 留异
等同逆者俱送建康市斩之是日诏讨 …… (第 16b 页)
乃顾望生疑不至及帝录破熊昙朗功加周敷黄法氍
等官赏迪甚不平遂阴与 留异
相结及王师讨异迪疑
恐不安乃令弟方与率众袭周敷于豫章不利而退三
年帝使章昭达讨迪迪众溃妻子悉擒乃脱身 (第 18a 页)
故仍令灵洗率所部下
扬州助王僧辨镇防
陈五人
陆缮字士繻吴郡吴人幼有志尚以雅正知名永定元
年迁侍中时 留异
拥割东阳新安人向文政与异连结
因据本郡朝廷以缮为正威将军新安太守世祖嗣位
召为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掌 …… (第 16b 页)
太守仍随侯安都东讨 留异
异党向文政据有新安文
季率精兵三百轻往攻之文政遣其兄子瓒来拒文季
与战大破瓒军文政乃降三年始兴王伯茂 (第 17b 页)
 (成帝湛太宁元破春周将殷亮以湘州来降六夏初/与齐和亲 秋 周将贺若敦复取武陵等 郡)
 (冬齐孝昭帝殂废其太子百年立弟长广王/湛 缙州 刺史留异
反司空侯安都讨之)(齐河/清梁)
 (明帝岿天保元反春齐主立太子纬来梁宣帝殂留/江州刺史周迪 …… (第 29b 页)
 (伐齐使尉迟迥围洛阳○冬齐主自晋阳如洛阳太师/段韶大败周师尉迟迥□○章昭达讨陈宝应 留异
擒) (第 29b 页)
缺船之多寡广收/不益数诎不减何不平也今约饷馆六十只即可足额)
(其溢出者随多寡申报徵银储府以备公用或 留异
日/补乏之资逐年仍送查盘以便稽实如每年船出六十)
(下者亦少然就给引之时可量酌之取数果少不过从/西洋 (第 10b 页)
为陈氏之臣登萧庄于本纪则无以
处乎霸先是明以篡逆之名加之矣陈书既目王琳为
寇欲为之立传则必置之熊昙朗 留异
陈宝应之间曲 (第 13b 页)
  书右仆射王㻛为尚书右仆射按南史云以尚书
  右仆射为尚书仆射则下右字为衍文 侯安都
  传安都作连城收异按上文谓 留异
竖栅拒王师
  则此收字应作攻字盖收与攻以形似而误耳
  蔡景历传兼太府卿监本府讹舟今校改 骆牙
  (第 18a 页)
昌县)
(西北晋时置南陵戍梁承圣初王僧辩讨侯景军/于大雷遣前军侯填袭南陵鹊头二戍陈书戴僧)
(朔以平 留异
功除北江州刺史领南陵太守旧唐/志南陵县长安四年移理青阳城即今宁国府所)
(属南陵县故城遂废寰宇记南陵 (第 71b 页)
  治后分置长山县三国吴宝鼎元年于长山县置

   东阳郡晋及宋齐因之梁末置缙州陈改置金华
   郡(按陈书 留异
传梁绍泰二年除缙州刺史领东/阳太守永定二年世祖即位改授都督缙州诸)
(军事缙州刺史仍领东阳太守本纪云 (第 29a 页)
  席阐文(临泾人武帝时为东阳太守在郡有/能名冬至悉放狱中囚依期而至)何炯
(灊人尝慕恬退不乐仕进从叔昌宇/劝之遂解褐寻为永康令以和理称)︹陈︺章昭达(武/康)
(人武帝时 留异
据东阳帝患之乃使/昭达为长山令居其心腹后卒擒异)︹唐︺崔义元(武/城)
(人永徽中为婺州刺史时睦州女 …… (第 1b 页)
唐以此名县一作长)
(山绝顶有湖可数亩亦曰湖山巨石环绕俨如城/郭王象之舆地纪胜即古信安岭也陈天嘉初 留)

(异
据东阳时王琳据江郢二州异因自信安岭与/琳潜通使往来今自衢州西出信州达鄱阳者必)
(出常山所/谓岭路也 …… (第 42a 页)
西安县南寰宇记盈川废县/在州南九十五里唐如意元年)
(分龙邱县西桐山玉泉等乡置县西旧有刑溪陈/时土人 留异
恶其名改曰盈川唐因取为县名元)
(和七年废以其地并/入信安龙邱二县)白石废县(在龙游县南三十/五里白 (第 48a 页)
  新市镇(在寿昌县东十五里宋/都临安时此为孔道)下淮戍(在桐庐县/东五十里)
(与富阳县接界旧为江流拒要处旧志陈天嘉二/年沈恪袭 留异
于东阳异败格于下淮唐永徽四)
(年婺州刺史崔义元败妖贼陈硕真党于/下淮释名淮围也言江流四周围合也)西 (第 1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