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類
別史類
地理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政書類
雜史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兵家類
雜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正一部
清代道教文獻
(举者同每皆二者夫妇各一耳湆肉汁尔移也/移置席上酳以酒洁口卺破匏为二各用一)迎
鱼觐反湆音泣卺音谨此为同牢之礼约礼经注
大略言之
九罭(豳/六)东人愿周公 留 异
经○语录九罭诗分明是东人愿其东故致愿留之
意公归岂无所于汝但暂寓信处耳公归将不复
来于汝但 (第 52a 页)
鱼觐反湆音泣卺音谨此为同牢之礼约礼经注
大略言之
九罭(豳/六)东人愿周公 留 异
经○语录九罭诗分明是东人愿其东故致愿留之
意公归岂无所于汝但暂寓信处耳公归将不复
来于汝但 (第 52a 页)
朝
贡十一月甲辰齐孝昭帝殂十二月甲申立始兴国庙
于都下用王者礼以国用不足立煮海盐赋及榷酤科
先是缙州 刺史留异 应王琳丙戍诏司空侯安都讨之
是岁周武帝保定元年
三年春正月庚戌设帷宫于南郊币告胡公以配天辛
亥祀南郊 …… (第 20b 页)
高阳为宁东将军江州刺史周迪举兵应 留异 甲子改
铸五铢钱三月丙子安成王顼至自周丁丑以安右将
军吴明彻为安南将军江州刺史督众军南讨甲申大
赦庚 (第 21a 页)
寅司空侯安都破 留异 于桃枝岭异奔晋安东阳
郡平夏四月癸卯曲赦东阳郡乙巳齐人来聘秋七月
己丑皇太子纳妃王氏在位文武赐帛各有 …… (第 21a 页)
庭夏五月周齐并遣使来聘秋七月丁丑曲赦都下九
月城西城冬十一月己丑章昭达禽陈宝应 留异 送建
邺晋安郡平甲辰以护军将军章昭达为镇军将军开
府仪同三司十二月甲子曲赦建安晋安二郡讨陈宝
应将士 …… (第 22a 页)
明冬十月己亥以特进周弘
正为尚书右仆射乙巳吴明彻剋寿阳城斩王琳传首
建邺枭于朱雀航十二月壬辰诏熊昙朗 留异 陈宝应
周迪邓绪等及王琳首并还亲属以弘广宥乙巳立皇
子叔明为宜都王叔献为河东王是岁诸军略地所在 (第 29b 页)
贡十一月甲辰齐孝昭帝殂十二月甲申立始兴国庙
于都下用王者礼以国用不足立煮海盐赋及榷酤科
先是缙州 刺史留异 应王琳丙戍诏司空侯安都讨之
是岁周武帝保定元年
三年春正月庚戌设帷宫于南郊币告胡公以配天辛
亥祀南郊 …… (第 20b 页)
高阳为宁东将军江州刺史周迪举兵应 留异 甲子改
铸五铢钱三月丙子安成王顼至自周丁丑以安右将
军吴明彻为安南将军江州刺史督众军南讨甲申大
赦庚 (第 21a 页)
寅司空侯安都破 留异 于桃枝岭异奔晋安东阳
郡平夏四月癸卯曲赦东阳郡乙巳齐人来聘秋七月
己丑皇太子纳妃王氏在位文武赐帛各有 …… (第 21a 页)
庭夏五月周齐并遣使来聘秋七月丁丑曲赦都下九
月城西城冬十一月己丑章昭达禽陈宝应 留异 送建
邺晋安郡平甲辰以护军将军章昭达为镇军将军开
府仪同三司十二月甲子曲赦建安晋安二郡讨陈宝
应将士 …… (第 22a 页)
明冬十月己亥以特进周弘
正为尚书右仆射乙巳吴明彻剋寿阳城斩王琳传首
建邺枭于朱雀航十二月壬辰诏熊昙朗 留异 陈宝应
周迪邓绪等及王琳首并还亲属以弘广宥乙巳立皇
子叔明为宜都王叔献为河东王是岁诸军略地所在 (第 29b 页)
心膂精卒多配焉及平王琳颇有功周迪之破熊昙
朗宝安南入穷其馀烬天嘉二年重拜吴兴太守袭封
寿昌县公三年征 留异 为侯安都前军异平除给事黄
门侍郎卫尉卿再迁左卫将军领卫尉卿卒谥曰成子 …… (第 10a 页)
史安都第三子秘年九岁上以为始
兴内史并令在乡侍奉改封安都桂阳郡公王琳败后
周兵入据巴湘安都奉诏西捍及 留异 据东阳安都又 …… (第 18b 页)
僧辩诛后杜龛遣其将杜泰来攻长城昭达因从
文帝进军吴兴以讨龛龛平又从讨张彪于会稽尅之
累功除定州刺史时 留异 拥据东阳高祖患之乃使昭
达为长山令居其心腹天嘉元年追论长城功封昭达 …… (第 27a 页)
因据上流为筏施
拍其上坏其水栅又出兵攻其步军方大合战会文帝
遣余孝顷出海道适至因并力乘之遂定闽中尽禽 留
异
宝应以功授镇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初文帝常梦
昭达升于台铉及旦以告之至是侍宴酒酣文帝顾昭
达曰卿忆梦不何 …… (第 27b 页)
高祖辅政道戢随文帝平张彪于会稽以功拜东徐州
刺史封永安县侯天嘉元年为临海太守侯安都之讨 留异 道戢帅军出松阳以断其后异平以功拜都督衡
州刺史领始兴内史后与章昭达讨欧阳纥纥平除左
卫将军太建二年又 …… (第 44b 页)
荣之秩满徵拜散骑常侍中护军及 留异 反据东阳诏
玚督舟师进讨异平迁镇右将军顷之出为建安太守
太建四年为都督荆州刺史出镇公安玚增浚城池怀 …… (第 46b 页)
晋熙等五郡尽有其
地使其弟广达领兵随王僧辩平侯景梁元帝授持节
仁威将军北江州刺史敬帝即位王琳据有上流 留异
余孝顷周迪等所在锋起悉达抚绥五郡甚得民和士
卒乐为之用琳授悉达镇北将军高祖时亦遣赵知礼
授征西将军江 …… (第 52b 页)
有名千闻不
如一见摩诃对曰今日令公见之及战安都坠马被围
摩诃独骑大呼直冲齐军齐军稍解去安都乃免以平 留异 欧阳纥功累迁巴山太守太建五年众军北伐摩 …… (第 54a 页)
门潜匿人间城陷后西奔荆州元帝承制历位侍中吴
州刺史领鄱阳内史魏平荆州侯瑱镇盆城与质不恊
质率所部依于 留异 永定二年高祖命质率所部随都
督周文育讨王琳质与琳素善或谮云于军中潜信交 (第 75a 页)
朗宝安南入穷其馀烬天嘉二年重拜吴兴太守袭封
寿昌县公三年征 留异 为侯安都前军异平除给事黄
门侍郎卫尉卿再迁左卫将军领卫尉卿卒谥曰成子 …… (第 10a 页)
史安都第三子秘年九岁上以为始
兴内史并令在乡侍奉改封安都桂阳郡公王琳败后
周兵入据巴湘安都奉诏西捍及 留异 据东阳安都又 …… (第 18b 页)
僧辩诛后杜龛遣其将杜泰来攻长城昭达因从
文帝进军吴兴以讨龛龛平又从讨张彪于会稽尅之
累功除定州刺史时 留异 拥据东阳高祖患之乃使昭
达为长山令居其心腹天嘉元年追论长城功封昭达 …… (第 27a 页)
因据上流为筏施
拍其上坏其水栅又出兵攻其步军方大合战会文帝
遣余孝顷出海道适至因并力乘之遂定闽中尽禽 留
异
昭达升于台铉及旦以告之至是侍宴酒酣文帝顾昭
达曰卿忆梦不何 …… (第 27b 页)
高祖辅政道戢随文帝平张彪于会稽以功拜东徐州
刺史封永安县侯天嘉元年为临海太守侯安都之讨 留异 道戢帅军出松阳以断其后异平以功拜都督衡
州刺史领始兴内史后与章昭达讨欧阳纥纥平除左
卫将军太建二年又 …… (第 44b 页)
荣之秩满徵拜散骑常侍中护军及 留异 反据东阳诏
玚督舟师进讨异平迁镇右将军顷之出为建安太守
太建四年为都督荆州刺史出镇公安玚增浚城池怀 …… (第 46b 页)
晋熙等五郡尽有其
地使其弟广达领兵随王僧辩平侯景梁元帝授持节
仁威将军北江州刺史敬帝即位王琳据有上流 留异
余孝顷周迪等所在锋起悉达抚绥五郡甚得民和士
卒乐为之用琳授悉达镇北将军高祖时亦遣赵知礼
授征西将军江 …… (第 52b 页)
有名千闻不
如一见摩诃对曰今日令公见之及战安都坠马被围
摩诃独骑大呼直冲齐军齐军稍解去安都乃免以平 留异 欧阳纥功累迁巴山太守太建五年众军北伐摩 …… (第 54a 页)
门潜匿人间城陷后西奔荆州元帝承制历位侍中吴
州刺史领鄱阳内史魏平荆州侯瑱镇盆城与质不恊
质率所部依于 留异 永定二年高祖命质率所部随都
督周文育讨王琳质与琳素善或谮云于军中潜信交 (第 75a 页)
(典从琼从父弟琰从琰弟瑜/瑜 父兄玠 瑜 父弟琛) 张种 阴铿 陈
暄 杜龛 熊昙朗 周迪 留异 陈宝应
袁枢字践言陈郡阳夏人也祖昂梁司空自有傅父君
正吴郡太守枢美容仪性沉静好学手不释卷家本显
贵赀 …… (第 1b 页)
所由相迎尊累使卿公私无废也初高
祖尝称烱宜居王佐军国大政多预谋谟文帝又重其
才欲宠贵之会王琳入寇大雷 留异 据东境帝欲使烱 …… (第 32b 页)
除中书侍郎宝应爱其才托以道阻不遣每欲引寄为
僚属委以文翰固辞获免及宝应结婚 留异 潜有逆谋
寄微知其意言说之际每陈逆顺之理微以讽谏宝应
辄引他事以拒之又尝令左右读汉书卧而听之至蒯
通 …… (第 36a 页)
以为假托遣人烧寄所卧屋寄安卧不动亲近将扶寄
出寄曰吾命有所悬避欲安往所纵火者旋自救之宝
应自此乃信及 留异 称兵宝应资其部曲寄乃因书极
谏为陈祸福凡有十事言甚激切宝应览书大怒或谓
宝应曰虞公病笃言多错谬宝应乃 …… (第 36b 页)
趑趄顾望并
不至豫章太守周敷本属迪至是与法氍率其部诣阙
文帝录其破熊昙朗功并加官赏迪闻之不平乃阴与 留异 相结及王师讨异迪疑惧乃使其弟方兴袭周敷
敷与战破之又别使兵袭华皎于盆城事觉尽为皎禽
天嘉三年文帝乃使 …… (第 75b 页)
州刺史黄法氍豫章太守周敷讨迪不能克文帝乃遣
宣帝总督讨之迪众溃脱身踰岭之晋安依陈宝应宝
应以兵资迪 留异 又遣第二子忠臣随之明年秋复越
东兴岭文帝遣都督章昭达征迪迪又散于山谷初侯
景之乱百姓皆弃本为盗唯迪所 …… (第 76a 页)
山穴中后遣人潜出临川郡市鱼鲑临川太守骆
文牙执之令取迪自效诱迪出猎伏兵斩之傅首建邺
枭于朱雀观三日 留异 东阳长山人也世为郡豪姓异善自居处言语酝
藉为乡里雄豪多聚恶少陵侮贫贱守宰皆患之仕梁 …… (第 76b 页)
泰二年封侯官县侯高祖受禅授闽
州刺史领会稽太守文帝即位加其父光禄大夫仍命
宗正录其本系编为宗室宝应娶 留异 女为妻侯安都 (第 78b 页)
暄 杜龛 熊昙朗 周迪 留异 陈宝应
袁枢字践言陈郡阳夏人也祖昂梁司空自有傅父君
正吴郡太守枢美容仪性沉静好学手不释卷家本显
贵赀 …… (第 1b 页)
所由相迎尊累使卿公私无废也初高
祖尝称烱宜居王佐军国大政多预谋谟文帝又重其
才欲宠贵之会王琳入寇大雷 留异 据东境帝欲使烱 …… (第 32b 页)
除中书侍郎宝应爱其才托以道阻不遣每欲引寄为
僚属委以文翰固辞获免及宝应结婚 留异 潜有逆谋
寄微知其意言说之际每陈逆顺之理微以讽谏宝应
辄引他事以拒之又尝令左右读汉书卧而听之至蒯
通 …… (第 36a 页)
以为假托遣人烧寄所卧屋寄安卧不动亲近将扶寄
出寄曰吾命有所悬避欲安往所纵火者旋自救之宝
应自此乃信及 留异 称兵宝应资其部曲寄乃因书极
谏为陈祸福凡有十事言甚激切宝应览书大怒或谓
宝应曰虞公病笃言多错谬宝应乃 …… (第 36b 页)
趑趄顾望并
不至豫章太守周敷本属迪至是与法氍率其部诣阙
文帝录其破熊昙朗功并加官赏迪闻之不平乃阴与 留异 相结及王师讨异迪疑惧乃使其弟方兴袭周敷
敷与战破之又别使兵袭华皎于盆城事觉尽为皎禽
天嘉三年文帝乃使 …… (第 75b 页)
州刺史黄法氍豫章太守周敷讨迪不能克文帝乃遣
宣帝总督讨之迪众溃脱身踰岭之晋安依陈宝应宝
应以兵资迪 留异 又遣第二子忠臣随之明年秋复越
东兴岭文帝遣都督章昭达征迪迪又散于山谷初侯
景之乱百姓皆弃本为盗唯迪所 …… (第 76a 页)
山穴中后遣人潜出临川郡市鱼鲑临川太守骆
文牙执之令取迪自效诱迪出猎伏兵斩之傅首建邺
枭于朱雀观三日 留异 东阳长山人也世为郡豪姓异善自居处言语酝
藉为乡里雄豪多聚恶少陵侮贫贱守宰皆患之仕梁 …… (第 76b 页)
泰二年封侯官县侯高祖受禅授闽
州刺史领会稽太守文帝即位加其父光禄大夫仍命
宗正录其本系编为宗室宝应娶 留异 女为妻侯安都 (第 78b 页)
若邪山中(简文帝大宝元年张彪/起兵于若邪山邪音耶)茜遣其将吴兴章昭
达追斩之(将即亮/翻下同)东阳 太守留异 馈茜粮食霸先以异
为缙州刺史(因缙云山而置缙州五代志处/州栝苍县有缙云山缙音晋)江州刺史
侯瑱本事王 (第 20a 页)
达追斩之(将即亮/翻下同)东阳 太守留异 馈茜粮食霸先以异
为缙州刺史(因缙云山而置缙州五代志处/州栝苍县有缙云山缙音晋)江州刺史
侯瑱本事王 (第 20a 页)
此则东南濒海)
(煮盐之地皆归于筦𣙜矣酤/音固荔力计翻𣙜古岳翻)诏从之 初高祖以帝女
丰安公主妻 留异 之子贞臣徵异为南徐州 (第 28b 页)
刺史异 迁
延不就帝即位复以异为缙州刺史领东阳太守(自侯/景之)
(乱梁南郡王大连之败 (第 28b 页)
留异 跨据东阳陈兴以为缙州/刺史因缙云山以名州妻七细翻复扶又翻下异复同)
异屡遣其长史王澌入朝澌每言朝廷虚 …… (第 28b 页)
(周敷先与/周迪分据)
(临川既破熊昙朗敷移据/豫章吹尺瑞翻妓渠绮翻)迪以敷素出已下深不平之
乃阴与 留异 相结遣其弟方兴袭敷敷与战破之又遣
其兄子伏甲船中诈为贾人欲袭湓城(贾音/古)未发事觉 …… (第 31a 页)
陈宝应之父为光禄大夫(五代/志建)
(安郡陈置闽州/陈宝应父羽)子女皆受封爵命宗正编入属籍而宝
应以 留异 女为妻阴与异合虞荔弟寄流寓闽中荔思
之成疾上为荔徵之宝应留不遣寄尝从容讽以逆顺
(为于伪翻/从千容翻 …… (第 31b 页)
丁丑以安右将军吴明彻为江州刺史督高州刺史
黄法[((木-(企-止)+皕)/大)*毛]([((木-(企-止)+皕)/大)*毛]巨/俱翻)豫章太守(守式/又翻)周敷共讨周迪 甲申大
赦 留异 始谓台军必自钱塘上既而侯安都步由诸
暨出永康(上时掌翻诸暨县自汉以来属会稽郡永康/县吴赤乌八年分上虞 (第 33b 页)
(煮盐之地皆归于筦𣙜矣酤/音固荔力计翻𣙜古岳翻)诏从之 初高祖以帝女
丰安公主妻 留异 之子贞臣徵异为南徐州 (第 28b 页)
刺史异 迁
延不就帝即位复以异为缙州刺史领东阳太守(自侯/景之)
(乱梁南郡王大连之败 (第 28b 页)
留异 跨据东阳陈兴以为缙州/刺史因缙云山以名州妻七细翻复扶又翻下异复同)
异屡遣其长史王澌入朝澌每言朝廷虚 …… (第 28b 页)
(周敷先与/周迪分据)
(临川既破熊昙朗敷移据/豫章吹尺瑞翻妓渠绮翻)迪以敷素出已下深不平之
乃阴与 留异 相结遣其弟方兴袭敷敷与战破之又遣
其兄子伏甲船中诈为贾人欲袭湓城(贾音/古)未发事觉 …… (第 31a 页)
陈宝应之父为光禄大夫(五代/志建)
(安郡陈置闽州/陈宝应父羽)子女皆受封爵命宗正编入属籍而宝
应以 留异 女为妻阴与异合虞荔弟寄流寓闽中荔思
之成疾上为荔徵之宝应留不遣寄尝从容讽以逆顺
(为于伪翻/从千容翻 …… (第 31b 页)
丁丑以安右将军吴明彻为江州刺史督高州刺史
黄法[((木-(企-止)+皕)/大)*毛]([((木-(企-止)+皕)/大)*毛]巨/俱翻)豫章太守(守式/又翻)周敷共讨周迪 甲申大
赦 留异 始谓台军必自钱塘上既而侯安都步由诸
暨出永康(上时掌翻诸暨县自汉以来属会稽郡永康/县吴赤乌八年分上虞 (第 33b 页)
江西置盈隆县先天元年避太子名改)
(曰盈川非此也衢州龙丘县武后如意元年分置盈川/县县西有刑溪陈时土人 留异 恶刑字改曰盈川因为)
(县名长/知两翻)照邻恶疾不愈赴水死宾王反诛(谓同徐/敬业反)勮味 (第 3a 页)
(曰盈川非此也衢州龙丘县武后如意元年分置盈川/县县西有刑溪陈时土人 留异 恶刑字改曰盈川因为)
(县名长/知两翻)照邻恶疾不愈赴水死宾王反诛(谓同徐/敬业反)勮味 (第 3a 页)
(谨按金华置郡梁书帝纪不载考资治通鉴注元/帝时于东阳郡置婺州梁末又置缙州寻复为东)
(阳郡通考未知/何据存以俟考)
陈书文帝纪天嘉三年东阳郡平
(谨按东阳郡平谓司空侯安都破 留异 也而通典/云陈置金华郡意是年即省缙州改名金华郡矣) (第 43b 页)
(阳郡通考未知/何据存以俟考)
陈书文帝纪天嘉三年东阳郡平
(谨按东阳郡平谓司空侯安都破 留异 也而通典/云陈置金华郡意是年即省缙州改名金华郡矣) (第 4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