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年類
史評類
地理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中觀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大集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普雨种种无边众色众生身相微妙香
云。又令乐音出生种种美妙音声,普遍虚空
演出如来不可思议三世无碍广大 智聚, 令
其闻者除灭一切烦恼垢障;增长一切真实
善根;速疾圆满一切智智;普能发起种种神
通。我时以此供养善 (第 0710b 页)
云。又令乐音出生种种美妙音声,普遍虚空
演出如来不可思议三世无碍广大 智聚, 令
其闻者除灭一切烦恼垢障;增长一切真实
善根;速疾圆满一切智智;普能发起种种神
通。我时以此供养善 (第 0710b 页)
、
得普照三世光明藏三昧门、得现见一切佛
道场三昧门、得入一切众生界光明普照三
昧门、得普照一切世间 智聚 光明灯三昧门、
得普照一切众生诸根海智灯三昧门、得救
护一切众生智光明云三昧门、得调伏成熟 (第 0793b 页)
得普照三世光明藏三昧门、得现见一切佛
道场三昧门、得入一切众生界光明普照三
昧门、得普照一切世间 智聚 光明灯三昧门、
得普照一切众生诸根海智灯三昧门、得救
护一切众生智光明云三昧门、得调伏成熟 (第 0793b 页)
皆令得见萨婆
若道;应住持心城,谓普摄一切三世如来诸
大愿海;应令心城富实,谓积集一切周遍法
界大福 智聚; 应令心城明了,谓普知众生诸
根乐欲烦恼等法;应令心城自在,谓普摄一
切十方法界;应令心城清净,谓正念 (第 0798a 页)
若道;应住持心城,谓普摄一切三世如来诸
大愿海;应令心城富实,谓积集一切周遍法
界大福 智聚; 应令心城明了,谓普知众生诸
根乐欲烦恼等法;应令心城自在,谓普摄一
切十方法界;应令心城清净,谓正念 (第 0798a 页)
速疾圆满四无所畏。
「无边
庄严!如是菩萨以大方便清净智慧善能修
习起神通业,所有诸法即能摄取广大 智聚。 此中何者起神通业?无边庄严!若诸菩萨住
神足中,以如虚空无所依想,善能分析大种
积聚。如来成就无碍 (第 0033a 页)
「无边
庄严!如是菩萨以大方便清净智慧善能修
习起神通业,所有诸法即能摄取广大 智聚。 此中何者起神通业?无边庄严!若诸菩萨住
神足中,以如虚空无所依想,善能分析大种
积聚。如来成就无碍 (第 0033a 页)
但随言说有。」」
#+END_VERSE
尔时见实天子说偈赞曰:
#+BEGIN_VERSE
「 「无佛及佛法,
亦无馀 智聚, 显示第一义,
如来如实知。」」
#+END_VERSE
尔时力住天子说偈赞曰: (第 0401c 页)
#+END_VERSE
尔时见实天子说偈赞曰:
#+BEGIN_VERSE
「 「无佛及佛法,
亦无馀 智聚, 显示第一义,
如来如实知。」」
#+END_VERSE
尔时力住天子说偈赞曰: (第 0401c 页)
愿我当来得佛时,
刹土倍多俱胝数。
又愿当来佛刹中,
无有声闻缘觉众,
纯一菩萨所庄严,
广集无量诸 智聚。 愿我得是庄严已,
当令众生得离垢,
从诸佛法所出生,
普使当持佛法藏。
若我今时诸所说, (第 0362b 页)
刹土倍多俱胝数。
又愿当来佛刹中,
无有声闻缘觉众,
纯一菩萨所庄严,
广集无量诸 智聚。 愿我得是庄严已,
当令众生得离垢,
从诸佛法所出生,
普使当持佛法藏。
若我今时诸所说, (第 0362b 页)
是也。故金光
明下引證。彼四卷经第三散脂品云。不可思
议智光。不可思议智炬。不可思议智行。不可
思议 智聚。 不可思议智境。今文云照。经又
云光炬聚者。秖是叹智具德耳智行者。秖
是智所导行。智境者。秖是智所照境 (第 0238c 页)
明下引證。彼四卷经第三散脂品云。不可思
议智光。不可思议智炬。不可思议智行。不可
思议 智聚。 不可思议智境。今文云照。经又
云光炬聚者。秖是叹智具德耳智行者。秖
是智所导行。智境者。秖是智所照境 (第 0238c 页)
速疾證于最胜觉。」
#+END_VERSE
「复次,善男子!譬如藤子、多罗子、赡部果子、阿
摩罗果子,由其子芽展转相生成不坏法,若
遇地缘种植,于其久后成大树王。如是,如是!
善男子!如来以如来眼,见一切有情欲、瞋、痴、
贪、无明、烦恼乃至皮肤边际,彼欲、瞋、痴、无明、
烦恼藏中有如来藏性,以此名为有性;若能
止息名为清凉,则名涅槃。若能净除无明烦
恼,是有情界是则名为大 智聚 体,彼之有情
名大 (第 0463a 页)
智聚。 若佛出现于天世间说微妙法,若
见此者则名如来。善男子!若彼见如来、应、正
等觉,令诸菩萨摩诃萨咸皆悟 (第 0463a 页)
#+END_VERSE
「复次,善男子!譬如藤子、多罗子、赡部果子、阿
摩罗果子,由其子芽展转相生成不坏法,若
遇地缘种植,于其久后成大树王。如是,如是!
善男子!如来以如来眼,见一切有情欲、瞋、痴、
贪、无明、烦恼乃至皮肤边际,彼欲、瞋、痴、无明、
烦恼藏中有如来藏性,以此名为有性;若能
止息名为清凉,则名涅槃。若能净除无明烦
恼,是有情界是则名为大 智聚 体,彼之有情
名大 (第 0463a 页)
智聚。 若佛出现于天世间说微妙法,若
见此者则名如来。善男子!若彼见如来、应、正
等觉,令诸菩萨摩诃萨咸皆悟 (第 0463a 页)
思议
智光者。光是实智。如日月光。常明不息。此实智照
不可思议真谛境。成圆净解脱。不可思议智炬智
行 智聚 者。皆是权智。如人执炬。屈曲照物。乍兴乍
废。随顺机缘。或此或彼。行。因义。聚。果义。从因以向 …… (第 0566b 页)
有众生于百千佛所(至)是妙经典令不断绝。
无量众生闻是经巳(至)三恶趣分永灭无馀。」
【问。既得 智聚。 又摄福聚。斯乃真似二种庄严。合居
方便及实报土。经那但云无量千劫人天受乐。答。
须知十益。皆悉不离二 (第 0567a 页)
智光者。光是实智。如日月光。常明不息。此实智照
不可思议真谛境。成圆净解脱。不可思议智炬智
行 智聚 者。皆是权智。如人执炬。屈曲照物。乍兴乍
废。随顺机缘。或此或彼。行。因义。聚。果义。从因以向 …… (第 0566b 页)
有众生于百千佛所(至)是妙经典令不断绝。
无量众生闻是经巳(至)三恶趣分永灭无馀。」
【问。既得 智聚。 又摄福聚。斯乃真似二种庄严。合居
方便及实报土。经那但云无量千劫人天受乐。答。
须知十益。皆悉不离二 (第 0567a 页)
故今智光及以正解亦当正因智炬正观即是前文
一切缘法缘因佛性得正分别智行即是了一切法
了因佛性正解于缘 智聚 即是知法分齐境界因性
觉了智境双遮乃是如法安住一切如性即果性也
觉了智境双照还是果性含受一切法耳若作 (第 0463a 页)
果性
乃取 智聚 正解于缘为界性盖由克果智照分明以 …… (第 0463a 页)
为正解 智聚 耳觉了智境为果果性智断二德也今
例前文故作此对若依孤山乃以次番智光为了因
性智炬是境界性智行是缘因性 (第 0463b 页)
智聚 是果性智境
是正因性若作果果性则以智炬为果性 (第 0463b 页)
智聚 是果
果性(四明同)又以第三我于诸法为正因性正解正观
为了因性(四明以正解为了因性正观为果性)得正分 …… (第 0463b 页)
化说法之者言
辩不绝身力心进也次释益其所化此消文大好者
谓以种熟脱三消文显然符合经旨也四明问云既
得 智聚 又摄福聚斯乃真似二种庄严合居方便及
实报土经那但云人天受乐仍自答云须知十益皆
悉不离二十五有此中乃是 (第 0463b 页)
一切缘法缘因佛性得正分别智行即是了一切法
了因佛性正解于缘 智聚 即是知法分齐境界因性
觉了智境双遮乃是如法安住一切如性即果性也
觉了智境双照还是果性含受一切法耳若作 (第 0463a 页)
果性
乃取 智聚 正解于缘为界性盖由克果智照分明以 …… (第 0463a 页)
为正解 智聚 耳觉了智境为果果性智断二德也今
例前文故作此对若依孤山乃以次番智光为了因
性智炬是境界性智行是缘因性 (第 0463b 页)
智聚 是果性智境
是正因性若作果果性则以智炬为果性 (第 0463b 页)
智聚 是果
果性(四明同)又以第三我于诸法为正因性正解正观
为了因性(四明以正解为了因性正观为果性)得正分 …… (第 0463b 页)
化说法之者言
辩不绝身力心进也次释益其所化此消文大好者
谓以种熟脱三消文显然符合经旨也四明问云既
得 智聚 又摄福聚斯乃真似二种庄严合居方便及
实报土经那但云人天受乐仍自答云须知十益皆
悉不离二十五有此中乃是 (第 0463b 页)
句即三智配释如下。
二次五句明境密。】
「世尊我现见不可思议智光不可思议智炬不可思
议智行不可思议 智聚 不可思议智境。」
【【记】文二初拣非。
【文句】若境可以智知可以口说者境则非密。
【记】智知即 …… (第 0262a 页)
宁发实智此谛离缚
乃成分满圆净解脱当知理果终始一如。
二三
句示方便净。
【文句】不可思议智炬智行 智聚 者皆是权智如人执
炬屈曲照物乍兴乍废随顺机缘或此或彼行因
义聚是果义从因以向果果兴而因废皆是权智
照 …… (第 0263b 页)
一义谛成性净解脱也。
【记】前云智光乃至 智聚 四名但召能照之智唯此
智境虽亦标智体是谛理义当所照故疏引经法
如如智此智与法如如冥故意彰境智如如不二 …… (第 0263c 页)
尔复
令讲者伸释其意故云准须释出等也第二番中
智光是了因性智炬是境界性知境不滥如炬照
物智行是缘因性 智聚 是果性智境是正因性若 …… (第 0265b 页)
生阎浮提内广宣流布是妙经典令不断绝。」
【【记】三巳熟令脱。】
「无量众生闻是经巳当得不可思议 智聚 摄取不可
思议功德之聚于未来世无量百千劫人天之中常
受快乐于未来世值遇诸佛疾得證成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 (第 0266a 页)
提一切众苦三恶趣分永灭无馀。」
【【记】问既得 智聚 又摄福聚斯乃真似二种庄严合
居方便及实报土经那但云无量千劫人天受乐
答须知十益皆悉不离二十五有此中乃 (第 0266a 页)
二次五句明境密。】
「世尊我现见不可思议智光不可思议智炬不可思
议智行不可思议 智聚 不可思议智境。」
【【记】文二初拣非。
【文句】若境可以智知可以口说者境则非密。
【记】智知即 …… (第 0262a 页)
宁发实智此谛离缚
乃成分满圆净解脱当知理果终始一如。
二三
句示方便净。
【文句】不可思议智炬智行 智聚 者皆是权智如人执
炬屈曲照物乍兴乍废随顺机缘或此或彼行因
义聚是果义从因以向果果兴而因废皆是权智
照 …… (第 0263b 页)
一义谛成性净解脱也。
【记】前云智光乃至 智聚 四名但召能照之智唯此
智境虽亦标智体是谛理义当所照故疏引经法
如如智此智与法如如冥故意彰境智如如不二 …… (第 0263c 页)
尔复
令讲者伸释其意故云准须释出等也第二番中
智光是了因性智炬是境界性知境不滥如炬照
物智行是缘因性 智聚 是果性智境是正因性若 …… (第 0265b 页)
生阎浮提内广宣流布是妙经典令不断绝。」
【【记】三巳熟令脱。】
「无量众生闻是经巳当得不可思议 智聚 摄取不可
思议功德之聚于未来世无量百千劫人天之中常
受快乐于未来世值遇诸佛疾得證成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 (第 0266a 页)
提一切众苦三恶趣分永灭无馀。」
【【记】问既得 智聚 又摄福聚斯乃真似二种庄严合
居方便及实报土经那但云无量千劫人天受乐
答须知十益皆悉不离二十五有此中乃 (第 0266a 页)
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
然理无聚散义言聚散始从初心显出正理乃至究
竟理聚方圆始从初心终至究竟显理之智 智聚 方
圆始从初心终至究竟功德之聚方圆故以三法聚 …… (第 0040c 页)
十度百门千法八万四千法门三
昧总持诸波罗蜜乃至过尘沙无量诸净功德如
是等法性具则名理聚法身也智證则名 智聚 报
身也行成则名功德聚应身也然理无等者然智
行属修修成则聚不成名散理非成不故无聚散
今约显覆义言聚散 …… (第 0041a 页)
正理之文合从初住终至妙觉以垂应身非
二凡故此之三身一念齐显故不纵三义相由故
不横何谓相由由行聚故资智 智聚 故显理亦是
理聚故发智 (第 0041a 页)
智聚 故导行行聚故證理复须了知
智行在理理方名聚行理在智智方名聚理智在
行行方名聚开合之义在其中矣。
△二 (第 0041a 页)
然理无聚散义言聚散始从初心显出正理乃至究
竟理聚方圆始从初心终至究竟显理之智 智聚 方
圆始从初心终至究竟功德之聚方圆故以三法聚 …… (第 0040c 页)
十度百门千法八万四千法门三
昧总持诸波罗蜜乃至过尘沙无量诸净功德如
是等法性具则名理聚法身也智證则名 智聚 报
身也行成则名功德聚应身也然理无等者然智
行属修修成则聚不成名散理非成不故无聚散
今约显覆义言聚散 …… (第 0041a 页)
正理之文合从初住终至妙觉以垂应身非
二凡故此之三身一念齐显故不纵三义相由故
不横何谓相由由行聚故资智 智聚 故显理亦是
理聚故发智 (第 0041a 页)
智聚 故导行行聚故證理复须了知
智行在理理方名聚行理在智智方名聚理智在
行行方名聚开合之义在其中矣。
△二 (第 0041a 页)
度云何。偈曰。
#+BEGIN_VERSE
「 初二为福聚
第六即是智
馀三二聚因
五亦成 智聚」 释曰。施戒为福体。波若为智体。忍进定三通为二
聚因。由俱作故。五亦成 (第 0375b 页)
智聚。 由智回向故。具说如
彼。四者。前三是福。后一是智。馀通二种。如即此经
相续深密地持论第一善戒经第二无 (第 0375b 页)
性世亲摄
论第六梁摄论第八瑜伽三十六。五者。前五是福。
后一是智。如伽耶经云。助道者五波罗蜜。断道者
般若波罗蜜。又智度论云。五波罗蜜殖诸功德。般
若波罗蜜能除著心。六者前。五是福。后一通福智。
如涅槃经第二十七狮子吼品云。福庄严者。谓从
波罗蜜乃至般若。非般若波罗蜜。慧庄严者。谓从
一地乃至十地。解云。地者即是慧也。故无性摄论
第七卷云。法无我智分位名地。七者。前是福。六皆
是智。如前所引大庄严论云。五亦成 智聚 者。后由
般若能回向故。一切诸波罗蜜皆成 (第 0375b 页)
智聚。 解云。前
五度非但是福。亦通 (第 0375b 页)
智聚。 由智回向故。八者。施戒
及定为福。般若为智。略不配释忍进二度。如大菩 (第 0375b 页)
#+BEGIN_VERSE
「 初二为福聚
第六即是智
馀三二聚因
五亦成 智聚」 释曰。施戒为福体。波若为智体。忍进定三通为二
聚因。由俱作故。五亦成 (第 0375b 页)
智聚。 由智回向故。具说如
彼。四者。前三是福。后一是智。馀通二种。如即此经
相续深密地持论第一善戒经第二无 (第 0375b 页)
性世亲摄
论第六梁摄论第八瑜伽三十六。五者。前五是福。
后一是智。如伽耶经云。助道者五波罗蜜。断道者
般若波罗蜜。又智度论云。五波罗蜜殖诸功德。般
若波罗蜜能除著心。六者前。五是福。后一通福智。
如涅槃经第二十七狮子吼品云。福庄严者。谓从
波罗蜜乃至般若。非般若波罗蜜。慧庄严者。谓从
一地乃至十地。解云。地者即是慧也。故无性摄论
第七卷云。法无我智分位名地。七者。前是福。六皆
是智。如前所引大庄严论云。五亦成 智聚 者。后由
般若能回向故。一切诸波罗蜜皆成 (第 0375b 页)
智聚。 解云。前
五度非但是福。亦通 (第 0375b 页)
智聚。 由智回向故。八者。施戒
及定为福。般若为智。略不配释忍进二度。如大菩 (第 0375b 页)
即四谛十六行等。故有差别。
经。世尊如是诸法我能了知我有难思智光我
有难思智炬我有难思智行我有难思 智聚 我
于难思智境而能通达。
下自述所以有三。
初标。我能了者本智。我能知者后智。次释能
了。智光后智 (第 0313a 页)
。照了大乘教理行果。非下所测。
故曰难思。智炬本智。破无明闇。智行了差别
行。 智聚 了自体聚。后结能了。我于智境。而本
智能通后智能达。或智行即行解智用。 (第 0313a 页)
智聚
即体性。故唯识论云。体依聚义名之为身。身
即体也。馀如前释。
经。世尊如我于一切法正知正晓正觉能正 (第 0313a 页)
经。世尊如是诸法我能了知我有难思智光我
有难思智炬我有难思智行我有难思 智聚 我
于难思智境而能通达。
下自述所以有三。
初标。我能了者本智。我能知者后智。次释能
了。智光后智 (第 0313a 页)
。照了大乘教理行果。非下所测。
故曰难思。智炬本智。破无明闇。智行了差别
行。 智聚 了自体聚。后结能了。我于智境。而本
智能通后智能达。或智行即行解智用。 (第 0313a 页)
智聚
即体性。故唯识论云。体依聚义名之为身。身
即体也。馀如前释。
经。世尊如我于一切法正知正晓正觉能正 (第 0313a 页)
性德解脱全性起修名为权智。离缚
乃成分满方便净解脱。理果不二准前可知。
三后一句示性净。前云智光乃至 智聚。 四名
但召能照之智。唯此智境虽亦标智体。是谛
理义当所照。故疏引经法如如智。此智与法
如如冥故。意彰 …… (第 0145b 页)
智炬是境界性。知境不滥如炬照物。智行是
缘因性。 智聚 是果性智境是正因性若依次
师没境界性者。则智炬是果果性。断德对
机不滥也。第三番中正解显体。是了因性 …… (第 0146c 页)
身业。三心进下益意业。二
以是下益所化经三。初未种令种。二若有下
已种令熟。三无量下已熟令脱。问既得 智聚
又摄福聚。斯乃真似二种庄严。合居方便及
实报土。经那但云无量千劫人天受乐。答须
知十益皆悉不离二十五 (第 0146c 页)
乃成分满方便净解脱。理果不二准前可知。
三后一句示性净。前云智光乃至 智聚。 四名
但召能照之智。唯此智境虽亦标智体。是谛
理义当所照。故疏引经法如如智。此智与法
如如冥故。意彰 …… (第 0145b 页)
智炬是境界性。知境不滥如炬照物。智行是
缘因性。 智聚 是果性智境是正因性若依次
师没境界性者。则智炬是果果性。断德对
机不滥也。第三番中正解显体。是了因性 …… (第 0146c 页)
身业。三心进下益意业。二
以是下益所化经三。初未种令种。二若有下
已种令熟。三无量下已熟令脱。问既得 智聚
又摄福聚。斯乃真似二种庄严。合居方便及
实报土。经那但云无量千劫人天受乐。答须
知十益皆悉不离二十五 (第 0146c 页)
光是实智。如日月光常明不息。此实智照不
可思议真谛境。成圆净解脱也。不可思议智
炬智行 智聚 者。皆是权智。如人热炬屈曲照
物。乍兴乍废随顺机缘。或此或彼。行是因义
聚是果义。从因以向果。果兴而 (第 0077c 页)
可思议真谛境。成圆净解脱也。不可思议智
炬智行 智聚 者。皆是权智。如人热炬屈曲照
物。乍兴乍废随顺机缘。或此或彼。行是因义
聚是果义。从因以向果。果兴而 (第 0077c 页)
八万四千
法门。三昧总持诸波罗蜜。乃至过尘沙无量
诸净功德。如是等法性具则名理聚。法身也。
智證则名 智聚。 报身也。行成则名功德聚。
应身也。然理无等者。然智行属修。修成则 …… (第 0021b 页)
终至妙觉。以垂
应身非二凡故。此之三身。一念齐显故不纵。
三义相由故不横。何谓相由。由行聚故资智。 智聚 故显理。亦是理聚故发智。 (第 0021c 页)
智聚 故导行。
行聚故證理。复须了知。智行在理理方名
聚。行理在智智方名聚。理智在行行方名聚。
开合之义在 (第 0021c 页)
法门。三昧总持诸波罗蜜。乃至过尘沙无量
诸净功德。如是等法性具则名理聚。法身也。
智證则名 智聚。 报身也。行成则名功德聚。
应身也。然理无等者。然智行属修。修成则 …… (第 0021b 页)
终至妙觉。以垂
应身非二凡故。此之三身。一念齐显故不纵。
三义相由故不横。何谓相由。由行聚故资智。 智聚 故显理。亦是理聚故发智。 (第 0021c 页)
智聚 故导行。
行聚故證理。复须了知。智行在理理方名
聚。行理在智智方名聚。理智在行行方名聚。
开合之义在 (第 0021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