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所以恻然哀怜。思有以湔洗拯拔者。宜无所不用其极。上年。小邦亦被科参。抗奏陈辨。其时 圣恩。即 许伸
雪。而大部奉 旨移咨。片言只字。皆出 皇恩。寡君则虽极感泣。而举国之心。犹有所不释然者。何者。咨文则 (第 473H 页)
臣无任战慄屏营之至。
 传曰。职牒还给。
伸冤疏[二](乙未)
臣于上年十二月三十日。伏蒙 主上殿下 许伸
臣父先臣三益之冤。臣不胜感泣欢抃之至。即于今年正月分休告下去。祭告亡父之灵。以涤泉下六年之冤。盖不欲 (第 40H 页)
 上裁。
妾祖母承重服当否议
礼妾母不世祭注。以其非正也。又公子则为其母。练冠麻衣縓缘。既葬除之。以压于嫡母也。士之庶子。为其母得服齐衰三年。庶子之子。为父之母服期。与众人同。盖妾分贱生。而不列于族位。死而不入于庙。虽士礼于其子其孙。 许伸
其服而祭之。只得终其子之身而止耳。至其孙而祭者。非礼也。夫子代父服。以承父之重也。妾子统于其父。以嫡 (第 169H 页)
此固宽大广荡之典。而但念师命所坐。非薄物细故之比。其诬上陷人等事。罪名至重。法难容贷。若归之诬服而夬 许伸
雪则已。不然。有不可 (第 215H 页)
意专在于朝家之 许伸
私情。宜有限节。而遣辞之际。未免过激。此其本来病痛。至以悖伦。断为罪案。则非但必远不肯自服。听者亦不 …… (第 59H 页)
笑。士夫之间。以臣为何如人也。臣曾忝本馆时。遽被赵楷等侵斥。臣之愚意。窃以为必远之疏。主意专在朝家之 许伸
私情。宜有限节。遣辞之际。虽未免过激。至以悖伦为罪。则恐非必远之本情。以此搆疏投进。虽未经 睿览。留 (第 59L 页)
玉堂继发卫社削勋之论。自是。政府三司与夫举朝宗亲儒生忠义之属。皆连请削勋。六月。命丁未,乙巳罪人。并 许伸
雪。削夺李芑,郑彦悫官爵。八月。又削夺郑顺朋,林百龄官爵。于是三公率百官立庭。请削伪勋。伸雪公暨柳公 (第 508H 页)
而死。则与罪著伏法者有异矣。大臣领议政金公寿恒,领中枢府事金公寿兴,右议政李公端夏。皆盛称其冤状。宜 许伸
雪。 上于是乃命复其勋爵。呜呼。公之天其亦定哉。第惟世代已远。其于平生事行。无能寻逐。而以国乘所纪言 (第 550H 页)
年或已迫。悯其将死。不强其所不可。使为下者。皆知蒙休被庆而安养全保之获其愿也。斯皆明君所以深体于下。 许伸
其私。今臣于二者俱有之。至于老病之实。又非如才与器之试之而后乃见。即尺寸无以致其身。此岂非 明主所宜 (第 112H 页)
深悯而 许伸
其私。以为是固有不可强者耶。今臣控恳。无非丹赤。伏乞 圣明特垂矜察。快镌臣所叨本兼职名。俾臣女意待尽 (第 112H 页)
。若无所容。而 谴罚不及。陶甄曲加。至纡外邑之除。  许伸
乌哺之私。 恩波所暨。感祝无量。而重遭难安之势。不免投绂径归。日前为视母病。自松楸入来。则选曹  (第 419H 页)
忘忧恐。臣情至此。可谓穷矣。穷不呼天。更何赴诉。伏惟 圣仁天覆。无物不体。虽末流遐氓。凡有冤郁。莫不 许伸。
臣虽无状。事 殿下三十有馀年。今叨承弼之列。尚不可 俯察其危悃。俾安其臲卼之迹乎。至于 国体 (第 177L 页)
不可不一闻于 上。故敢始陈之。仰惟 殿下仁圣恻怛。至诚体下。必不忍强人以人情之所不忍。倘蒙亟赐俞音。 许伸
其志。使得有以归见先臣。免为不孝之鬼。则涵容陶甄之德。当与覆载生成侔矣。岂臣糜粉所能仰酬哉。目今大礼 (第 450H 页)
。此实臣之所陈白。则到今不宜又有所烦请。故置而不举矣。儒臣之论如此。臣之请施宽典于科罪之初者。比之请 许伸
哀于丧母之后。其罪尤重。臣于此亦安得晏然乎。且臣情势之难安。如右所陈。而疾病之沈痼。尤有所难强者。左 (第 295L 页)
主意。只欲使在朝之臣。权轻重酌先后。不亵其无所逃之大义而已。未知此果为沦夷狄入禽兽之蹊径乎。为人上而 许伸
私情者。宜有定制。为人下而欲伸私情者。亦宜有定限。岂可轻重无分。彼此同得哉。臣于伊日启请之时。言于同 (第 397L 页)
冤不伸。虽匹庶之微。尚且悯恤。况李翔曾在礼遇之列。而独抱泉壤之冤。是岂 圣世之所宜有哉。伏愿 圣明亟 许伸
枉。以泄幽郁焉。
  进士郑东章等疏( 肃宗丁酉温 幸时。温阳,天安,全义,木川,清州,公州,文义, (第 313L 页)
犹在。定使遗忠感紫宸。
挽词[尹悠期]
奇祸如何起积薪。伤心不忍说庚申。骇机自古谁能脱。 圣旨于今更 许伸。
异渥荐加重壤里。佳城新占大江滨。可怜杖屦消遥地。依旧松林霁洞春。
挽词[姜世龟]
高名从古祸相随。忍 (第 537L 页)
  别纸
国恤葬前私家祭祀。先贤之论同异甚多。难可适从。只得一说为据。则不至于自我作古。庶几寡过耳。退溪素馔之说。似是义起者矣。
国恤卒哭后生徒当著黑带。著在五礼仪矣。然私丧三年则国家 许伸
其私。而至于期以下则既头著君服之白笠。岂可腰带私服之布带乎。似当纯用君服矣。且五礼仪亦有可疑。以宋制 (第 157L 页)
其不首贻书。自受其刑之实状。柳启元不可取證也。癸亥 反正初。泼,洁,介清等伸冤。依一时完相之议。 特 许伸
其断逆之冤而已。若其诬贤背师之罪。泼等实不可逭。而亦被复官之 恩。则介清又何说也。此则反正诸人。不知 (第 145L 页)
(伸冤牛溪之说。则又有未尽处。益仁弘等指斥牛溪使郑杀崔云。故伸冤者不敢暴崔自误自败之实。而只举牛溪称 许伸
救之言。以应谗者。谗者乃曰。牛溪之于崔也。既知其孝友处士。则曷不上章而伸解之乎云云。夫牛溪之待崔。特 (第 163H 页)
主意。只欲使在朝之臣。权轻重酌先后。不废其无所逃之大义而已。未知此果为沦夷狄入禽兽之蹊径乎。为人上而 许伸
私情者。宜有定制。为人下而欲伸 (第 557L 页)
之职。政院捧入。公适式暇在家。翌日诣政院谓诸僚曰。金修撰疏中所陈私义。与父母之雠差间。朝家若于此疏。 许伸
私情。则与祖父母情同服同之亲。必并起投疏。其将一例捧入乎。诸僚曰吾辈果未深思。将若之何。公曰莫如启达 (第 594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