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同天汝氏赴洪汝范(畴海)梅花饮。梅已衰谢。而祖东(箕海)氏来自杏洲共醉记。与安士定(杓),金慎夫天汝,沈圣游(观)诸君子。结社湖上。春秋讲书。而丁未上元。与慎夫泛月前湖。祖东来共舟。醉吟跌宕甚为乐。春社讲信已废。怅然有作。(丁卯)
   梅
   李宣
(亨德)。湛翁之长子也。俊雅能文辞。而以将荐出膺 命。士友惜之。已而病卒。年甫逾弱冠。湛翁不忍泯其
脉脉送清馥。葳蕤结远思。微飔元自袭。皎月若为期。正爱开时早。留看落处迟。护查苔藓古。犹作耐寒姿。 李宣
(亨德)。湛翁之长子也。俊雅能文辞。而以将荐出膺 命。士友惜之。已而病卒。年甫逾弱冠。湛翁不忍泯其 (第 474H 页)
矣。一行之随后者。为风雪泥泞所逼。举无人色。遂讨一室。煖酒御寒。暂为假寐。因以行具之未备。稽留一日。 李宣
传恒权丙权兄弟。方以葬事。向牙山。苏先达正逵。方自益山上来。并皆要见。因以迎话。申时后。舍伯祚儿与诸 (第 380L 页)
大痛移时。悉卖所织布帛及他什物。略复其旧。时平默以童丱。拜成竹下淳。成公其里中长老也。谓平默曰。吾闻 李宣
传从父弟惟平。居堤川。家赀甚饶。宗妇奉祠板以归。必立子成家。何若人守于此。平默以告。从母曰。诺。治绩 (第 345L 页)
。强而起。旅于京师。权忠康涛见而奇之。荐调武兼。忠康妻兄柳遇春时直一厅。每有大议。必推而咨之。辄称曰 李宣
传。顷之以表信还第。以未及程限罢。具绫城宏时秉西铨。见德敏为人。私谓其子弟曰李弁风仪魁杰。气局沉雄。 …… (第 368H 页)
。岁甲申 昭显世子将自燕还。上特拣文武才勇备具者调春宫僚属。使之北陪 鹤驾来。李司御大树,朴宣传恂, 李宣
传克和及德敏。同在 选中。德敏临行有诗曰朝辞金阙出挥鞭。远去天涯岂怨天。云起斜阳迷别路。叶飞暮雨落离 (第 368L 页)
善典文衡。前所未有。累疏恳辞。 优奖不许。壬辰春。拜大司宪。寻递授西枢。四月。日本大举入寇。宣言欲见 李宣
慰议和。 上会群臣议。莫能决。公曰。寇深矣。何可辞难。入对请行。单骑驰至龙仁。则贼已散漫不可入。还到 (第 371H 页)
嘉善典文衡。前所未有。累疏恳辞。优奖不许。壬辰春。拜大司宪。寻递授西枢。四月。日本大举入寇。宣言欲见 李宣
慰议和。 上会群臣议。莫能决。公曰。寇深矣。何可辞难。入对请行。单骑驰至龙仁。则贼已散漫。不可入。还 (第 544H 页)
所向无前。逼迫京都。两宫西幸。国事无可为者。先生与同执。登高望北。痛哭而下。时朝廷与日本讲和。先生答 李宣
慰德馨书曰。李汝受居相位。亦作此等事耶。汝受。山海之字。而宣慰。其婿也。先生于和议终始为非。越明年。 (第 255H 页)
 一。江边土兵。素以勇悍名。今日所恃者。惟此而已。然其屡次调发之馀。岂无怨苦之心。宜令所在各官各镇。抚恤其妻子。使勿流离。至于前日夜斫时。土兵之功不小。详覈轻重。次第论赏。其同时渡江敢战者及身死阵中者。无遗抄出。生者量给银两米布。死者优恤家口。其中如任旭景者。终始不为逃避。体探先登。无不自愿为之。毕竟突入贼幕。乱斫贼将。与 李宣
同时俱死。其勇烈尤为特异。旭景虽命 赠爵。而江边士卒及其家属。何以得知。亦宜令有司别加褒恤。以慰忠魂 (第 136H 页)
 启略曰。一。江边土兵。累次调发。岂无怨苦之心。宜抚恤其妻子。生者量给银两。死者尤加优恤。如任旭景, 李宣
等忠烈特异。宜令别加褒恤。以慰忠魂。警动人心。一。成群攻劫之类。非必尽为乱民。不过为饥饿所迫。守令不 (第 507L 页)
卞季良,尹淮,申樯,辛硕祖,郑招,许诚,河演,权踶,朴堧,禹承范,安止,郑麟趾,许诩,朴仲林,郑陟, 李宣,
申叔舟,李季甸,崔恒,徐居正,郑文炯,权揽,成任,梁诚之,鱼世谦,洪贵达,成伣,金勘,申用溉,南衮, (第 177L 页)
   挽柳监司(穑)
   赠别宁越倅李(升亨)
   挽权吉昌夫人
   送别赵尚州(缵韩)
   奉别 李宣
(敏求)
   赠奇德丰(协)降授端州之行
   耆老会即事
   失题
   赠别尹静春(晖)
云远器犹一品。白首离怀又一年。已料文章难与敌。遥知音问得相传。风山书院青衿盛。兴学陶才务在先。
奉别 李宣
(敏求) (第 235H 页)
礼。问见朝用何服。答曰。以路费之物。贸得锦团领禓衣。既服之后。难于处置。以给书吏云。且寄书于李监司, 李宣
沙。((按)时先生于栗,牛两先生。师弟子之分未定。李监司名文馨。渡临津。午饷于东坡驿。)长湍申叔。与 (第 347H 页)
 
德水人豪挺。闲山韵更高。三韩再造烈。看取旧龙刀。
  二
 秋光入咳唾。忠义可争高。先烈知无忝。晟刀即愬刀。
  右秋光句。用原韵意。寄 李宣
传凤祥。以寓期待勖勉之意。古语曰。忠义之气。与秋色争高。昔唐李晟。乃中兴名臣也。有宝剑克成中兴之功。 (第 113H 页)
   书清阴金先生答东淮申先生手书后
息庵先生遗稿卷之十
 疏劄
   代族大父新溪金公(坰)为其先祖 赠领议政(权)请谥疏
   代馆学儒生 李宣
岳等辨斥岭儒金钢等诋诬两贤事疏
   代德山儒生韩㬁请许其祖旌闾之典疏
   不参处置后自列疏(乙巳
鉴则以为如何。抱病离索。虽欲一拚良诲。有未易得者。偶此并布。统希雅炤。不一。
与黄生贞道书(壬戌) 李宣
传之还。获审佥雅履珍胜。殊慰殊慰。旱炎比酷。即惟动静益佳。生之先人葬地。在于杨根牛川。而近来晓解堪舆 …… (第 236H 页)
聚族于斯既有年所。则便与地主相同。而我则新到之客也。主客之礼。固不可不先相通名。以道来此之意。故昨使 李宣
传委进。略通鄙意而归矣。 (第 236L 页)
李宣
传回来。俱传尊兄弟所云云之语。生俱已领悉之矣。李言尊家有田自穴头周匝左右。耕垦于一谷之内者。几至十许 (第 236L 页)
所效。徒将私恳。仰渎 垂旒。微情所激。言率意僭。惶恐陨越。无所逃罪。臣不胜激切祈恳之至。
代馆学儒生 李宣
岳等辨斥岭儒金钢等诋诬两贤事疏
伏以臣等顷以文成公臣李珥,文简公臣成浑从享文庙事。敢采举国之论。屡尘 (第 271H 页)
三女。男长淰。次濂。公与夫人举而养之若己出。才有室。相继短折。扬子所谓苗而不秀者哉。馀幼。女长适晋士 李宣
岳。馀未笄。厕室有一子。娶妻而夭。生男女各一。铭曰。
朅朅沈公。东国韪人。晚遇何伤。名与身伸。惟其把 (第 306L 页)
,澯,溵,洙。三女婿 李宣
岳,李载岳,李定坤。郡守男浩,澋,濎。三女婿朴守俭,安䌖,吴翰周。沈翊赞男若洙,若泗。金同知男寿增府 (第 257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