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之具何。脱卜云水。昔人所乐。公独何人能办此。既办此。又望以昔人事业耳。
与熙和(己亥)
仲夏潦暑。不 审道
候何似。伏惟岂弟神劳。弟衰朽日深。与世长辞。欲望兄康宁。羽仪云衢得乎。晨星落落。老丑苟延。思一吐出积 (第 89H 页)
夕之故。而今于尹。卒然大悖于平日所料。令人茫然。不能省识其由也。
答同春(辛亥)
便回。伏奉下书。伏 审道
体起居神相增福。不胜慰喜之至。鼎重前冬在乡。屡承 恩谕。勉以赈事。分义不敢牢卧。率意复出。孱力浅虑。 (第 126H 页)
入琵瑟山。餐松辟谷。又就灵山沧岩筑江亭。扁以忘忧。永谢烟火。萧然若一道人也。甲辰春。拜南路察理使。巡 审道
内山城之必可修筑者。夏。除善山府使。不赴。秋。拜安东府使。亦不赴。冬。升嘉善。乙巳春。又以察理使被  (第 372H 页)
须庄敬仍涵养。体得中时用得和。伏愿先生一哂之。馀仍加镌诲如何。
上尤斋(丁巳)
伏承前月二日下书。续 审道
体将理万相。下怀不任欣幸。时事近稍定。彼之为谋。虽无所不至。然无自此触起之端媒蘖之势。容或少缓。而事 (第 378L 页)
诸部官治道。率皆冰上加士。旋复泥泞。而先生凿冰开水道。一边注水。一边铺沙。功力少而治道为最。诸曹官看 审道
路。入本部界。咸加叹赏。)留壮洞四事堂李公家。(时李公宰礼基。朝夕之供。寄于守舍婢仆。)
庚戌(先生 (第 527H 页)
如野等之甚者。敢恃眷爱之德。发其臆而无所障遮如右。却甚非宜也。
上川沙先生
昨昏伏承月望后日下状。细 审道
候益懋。仰忻亡量。但未知佐郎丈尚共对床之欢。而令孙氏亦能读书于馈奠之暇否。心经讲录刊补。开春以来。始 …… (第 500H 页)
养与穷格。庶两致其功矣。又奚患堕落一偏之弊哉。
上川沙先生
杏亭金君之来。伏拜一封三帖。更互读玩。伏 审道
体益燕骘。笔势淋漓劲健。非复从衰腕中出。仰欣之忱。曷尽形喻。诲帖曰小学书生。把了手容恭足容重。点检行 (第 510L 页)
未知以为如何。
答金素庵(镇东)
直五百里而阻信。便同蓬弱。有时引领瞻仰。能不耿耿。人来伏受下书。备 审道
体神相。慰豁诚万万也。天健慈候日渐衰铄。病患长时绵缀。而家穷岁荒。区区口体之养。亦不能随时尽情。为人 (第 40H 页)
方自讼颓懒之不暇。乃蒙文丈降屈年德。转赐辱问。意寄勤挚。自顾淟劣。何以得此于大人之门。悚缩无已。仍伏 审道
体神相庄穆。拱慰靡容。时源。远旅哭俪。情私酸悼。柏府 除命。揆分不称。惶感之至。近以呈觐归侍亲侧粗遣 (第 573L 页)
愿,金进士鼎寿似好矣。
答江皋族叔(乙酉)
前月下书。病不得握管修谢。今又拜不较之问。感愧交挚。仍伏 审道
体摄养对时珍卫。寓轩集校正。幸至勘定。其中数条存拔之有商量者。亦得归一。刊本已为修正写出矣。状草亦蒙 (第 208L 页)
答立斋先生
料外伏承下书。颠倒奉读。所以慰下怀者。不啻万万。况 审道
体神劳恺悌。栻。冗务丛委。书册浸远。胸中益觉空荡。所以前书有所自悼。而自分见斥于门下矣。乃者不以为外 (第 421H 页)
也。馀万欲写情事。魂销眼暗。不能成书。只伏祝道体循序万吉。
上陶庵先生
闰月。柳春恒回。伏承下书。凭 审道
体复患风痹。大愆和豫。而远地嗣音。势实末由。旷阙承候。忽经三月。目今天气乍凉。道体起居若时康疆。瞻慕 (第 36L 页)
历候门下。意外以 国哀苍黄径返。未克遂诚。至今恨叹亡已。便中擎拜抵家兄书。俯辱下存。凭 审道
养有相。棣候增福。荷感之外。尤不任忻濯。述道年至无闻。一向于事物上出脱不得。馀光几何。恐无以藉手以归 (第 213H 页)
尤深感愧。伏 审道
体膺享。只因馀暨而自勉也。宗德等。谓得岁月之多。稍自遣释消歇。尤觉逝者可哀也。惟有一部心经录。或寓昆 (第 265L 页)
。须忍欲耐辛。薄己恕人。乃可以达于行矣。
寄基元(戊申)
家里泰平否。万事皆无足言。惟励精勤事。看书 审道
理。勿接閒人杂话。以毋忝祖先为也。此浪迹不根。思之可自笑。自勉友归后。此心即在华海。船约参差。复为炎 (第 463L 页)
  
上芦沙奇先生(正镇)(乙丑)
或便未候。悤率故也。尤切悚怅。伏问冬暄。道体候一向万安。侍生分外小成。已切不洎之感。而又哭舍娣于千里之外。匪喜伊悲。私切伏闷。儿豚今年所工。虽缘家扰而浪游。本领既立。则不必见夺于扰。心志不固。懒习成性。以有此弊。玆起送。收置轩下。使之做三馀工伏望。

上芦沙奇先生(丙寅)
入春阻候。曷胜詹慕。令孙来。凭伏 审道
体候万安。杖屦轻健。何等慰荷。侍生残劣日甚。惟疾恙则免。莫非下念伏幸。文子新年所业。只是浪游二字。如 …… (第 717H 页)
。绎骚日惊。不无倚门之私。而昨闻安报可幸。
答郑老石
秧雨靳洽。人物俱渴。际承翰命。恍若羾寒濯清。恭 审道
体神扶万旺。覃节一安。吉礼在来月。盛炎过行。似多窘跲。继切仰闷。志容自哭舍娣。心志不宁。摇摇若悬旌。 …… (第 720H 页)
卷。此非教导不勤之致耶。渠自暴弃。亦可憎也。
答郑老石
雪封大野。桥梁莫通。此际翰命。实望外也。仍伏 审道
体候 …… (第 720L 页)
而自叹。有何所益乎。馀外琐琐。无足仰溷。
答郑老石
岁逼缄书来往。是想不到。荷此委讯。感悚交切。仍伏 审道
体崇毖。琴书整暇。颐养有素。仙庄花竹。不染俗尘。较此滚滚陆陆之状。不啻霄壤之办。何等艳诵。志容素来拙 (第 721H 页)
  
上性斋许先生
拜违教席。忽已有日。伏不审道体候视篆万安。伏溯区区不任下诚之至。门下生获蒙至诲。始知所向之方。而但恨天赋朴愚。见识卑下。于先生之达德大道。恒欲愿学而未能也。近取朱子书课日着下。而索玩潜究。疑案层生。随条录上。伏乞质教。

上性斋先生
蒙赐朱书质疑。读之恍然有开发之意。殆无异陪函质讨也。官府素来烦闹。又闻近日宾客尤扰扰。而次第审考综核如是。伏感诲人不倦之至意也。因伏 审道
体候从政增康伏慰。门下生耕田以养亲。读书以求心。无非治化之暨师教之及也。
上性斋先生问目
大学首章章 …… (第 616H 页)
 答。家礼无长房改题主之文。今俗之或有改题者。礼之失也。盖主面之属称旁注。所以明宗法也。改题以长房则嫌于夺宗也。且若长房非一非二则人人改题。而至于其终亲尽埋主之时。其将以长房之名仍存耶。宗子之名改题耶。此尤难处之事也。
上性斋先生
家奴还。伏拜 审道
体增泰伏慰。二儿久留门下。受教必多。而其于愚钝不移何。门下生田野之质。加以疾病。旧学渐忘。新过日增。 …… (第 621L 页)
情事。有难禀悉。请余替达。幸有以矜谅而得令墓道有紫耶。(壬午)
上性斋先生
因家儿荣还。伏承下札。伏 审道
体康宁伏慰。门下生省节幸宁。儿稷发解东堂奇喜。先人墓表。获蒙盛念。幽光潜德将因此不至沉晦也。成同知碣 (第 622H 页)
。索莫无聊。今因巴陵人。未免复尔。览之一粲。亦一事耳。不备。
答吴云史镇龙书
座香未歇。翰云忽坠。就 审道
体多福。田禽效灵。区区惬祝。宗下今日如昨日。他无足言。但少一之叹。添作一种熏恼。为叵耐耳。寄来琼什读 (第 81L 页)
  别纸
近闻西洋人地球旋转之说。此虽非儒门前所未有之论。不足究极。然如若彼之说而天非动则日月五星。何以应候节而易位乎。以地为旋转则不过地之东与西一倾一侧。互相高低。人自不觉而已。安有如天之自东北行西南。一日行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耶。
上溪堂柳先生(畴睦)
海上承诲。洽遂平生之愿。而华阳拜饯。倏尔昔年。玆者获拜下书。伏 审道
体万安。伏慰下忱。祠院之变。系是吾林气数。复谁怨尤。但朱夫子所谓圣贤遭此厄会者。不谓今日乃亲见此境界 (第 562L 页)
。景物可爱。特赐命驾。以韶畴昔未尽之怀。尤为大幸。如何。
答表兄
拥寒馀。温音适至。顿觉陋巷生春。拜 审道
体岁暮益重。慰洽愿言。内弟昨日样耳。所示工夫次第。果见人十己千底勇意思也。似此积累。何患学不明而德不 …… (第 401L 页)
块坐旅窗。脉脉无聊。幸蒙先施。得见有道之书。次第庄诵。欣满何谓。拜 审道
体充健。仰慰仰慰。第今贵斋。乃一路本原之地也。斯文之兴替。士气之污隆。实系于此。非吾巡伯好学之至。不 …… (第 409L 页)
。又有可以消遣长夏者。以是自幸耳。
答金鲁洙
匪意得拜华翰。摩挲欣诵。如对颜范于旧日锦城中周旋也。窃 审道
候珍重。眷宝均吉。仰慰区区。文五自春遘疾。初谓寻常例症而付之不远自瘳矣。浸浸然至夏秋间。出入人鬼者。 (第 421L 页)
。愚意如是。更俟高论。
答全都事
当日归步匆匆。未能尽堂斧之役。归犹怅怅。至今噎如。谓外宠章俯辱。备 审道
体崇裕。缅礼亦为顺成。不胜仰慰。至于役费之浩大。自其势也。然累代体魄。从此崇宁。而左右亦得以安寝帖席 (第 45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