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知更漏深。莫遣酒户窄。(经。)第一闺中红。如今天下白。(翠。)雪山惭高牙。海波传重驿。(经。)诗堪赠 李宜。
歌应诵高适。(翠。)翰墨酬良辰。冠盖留佳客。(经。)敛笑高云逗。论调明珠摘。(翠。)队分对簪珥。坐密 (第 97L 页)
移艮坐。元配青松沈氏。宣传官纬镇女。壮敏公榗。玄孙也。后配全州李氏。考敬锡。墓并祔。李氏。育二女。婿 李宜
升,李锡耇。系子岩。寿职佥枢。公仲弟克敬长子也。又无子。我伯兄升铉为后。而永学。即益铉次儿也。三男。 (第 77L 页)
  
八王洞圣庙开基。告土神文。
维 永历二百五十四年岁次庚子四月壬申朔十四日乙酉。朝鲜国幼学柳麟锡敢昭告于八王洞睹龙山土地之神。麟锡客辽有年。得保残躯。已蒙神眷。因孔夫子真像至自曲阜。营建庙宇。以妥圣灵。兼配古今贤儒。以为共多士依仰。讲春秋守华制。待阳复之地。而今玆开基。人微事大。伏惟神赐保佑。俾无后艰。谨以牲酒。用伸浅诚。尚飨。
奉安孔子真像告由文
有明朝鲜国柳麟锡, 李宜
慎等。顷在乙未。本国遭乱贼夷狄辱君弑妃。毁服削发。灭绝华制之变。恸国危道亡。举义致讨见败。乃去国入辽 (第 217H 页)
   送李评事国彦(台佐)
   又戏赠
   李进士(真休)
   简寄国彦
   哭赵贯道(泰一)
   李宜
(志奭)
   逢益之
   沈秀才镤挽
   玉堂。与诸学士用壶谷韵。
   直中漫吟
  
   辛卯七月晦。除北评事。八月念八。发程。暮投楼院。洪而信待以酒果。作四韵三首。赠别。余次其一。酬别。(以下六首。系北评事时作。)
   在北道巡行时作
   次审药韵
   在北道避乱时作
   富宁 李宜
臣卜居
   次德哉警鲁瞻韵
   双城别鲁瞻
   乙未秋七月既望。龙兴江舟中。作用赤壁赋中字。
   祭文[乡射堂金克敬]
   挽词[李埈]
   挽词[赵靖]
   挽词[崔晛]
   挽词[朴守弘]
   挽词 李宜
活]
敬庵先生文集卷之六 续集
 诗
   赠许星山(潜○丙申)
   述怀。赠朴健斋(遂一),朴诚
大夫承政院左副承旨光轸之女。生一子而殇夭。遂取同七代祖之族士慎第三子后之。名以敏修。有二女。长适郡守 李宜
活。季适及第黄中允。侧室女适金礼立。敏修前娶参议李润雨之女。有子女各一。子曰东衡。女适许 (第 252L 页)
之所享。而小子等之所奉守者。则安得不失声长号于先生之殁也耶。玆将拙辞。敢伸微悃。
祭文[玉山书院儒生 李宜
澍]
呜呼。先生在世。六十五年。学者有师。斯文有传。孰谓先生。而至于斯。斯文将丧。学者何师。小子咸来 …… (第 563L 页)
我民斯。恩同父母。义当匍匐。道路脩远。躄踊靡及。聊将菲薄。遥寄以祀。瞻望不及。涕零如雨。
祭文[门人 李宜
浑, (第 564H 页)
李宜
潜]
呜呼先生。禀天地纯粹之气。挺聪明绝异之资。于圃隐闻而知之。于退溪见而知之。主敬穷理。精义熟仁。 (第 564H 页)
都在查官报状。臣营状闻中。已经 睿览。不必赘陈。而若不略举其槩。则无以打破其情状。曾在前月。京居正郎 李宜
华奴名呈状。与广州居尹天铎,天显等争讼山事。臣循例题送定查官于本府。使之查报矣。及见广州府尹李晚坚查 …… (第 137H 页)
。讼者如麻。道臣必欲探知许多讼者久远先世为某人。而追复恩怨。则此岂事势之所能。亦岂常情之所到乎。至于 李宜
华。与臣本不识面。且闻宜华。曾游故判府事尹拯之门。故其不相交好。人孰不知。今乃以私嘱快诺等语。厌然插 (第 137L 页)
。道明,商明。女长适李彦纪文科。今为水原府使。次适闵致雍。别检二男五女。男得莘。女适金道泳,李明谦, 李宜
焕。彦明二男得仁,得义。济明二男四女。女适赵命迪,李世庚。道明四男四女。男得龙,得凤。商明三男三女。 (第 439H 页)
女幼。翰周有四男曰镜。曰锴。馀幼。学周有一女。幼。宣传有一男。叙畴。一女婿尹永勋。兵使。有二女婿进士 李宜
璋,正言李万龄。县令公克守旧业。家于山侧。子侄繁衍。以承公之祀。其有后乎。
观察使李公墓表
公讳东稷 (第 234L 页)
   答韩配商至哉(壬戌九月三日)
   [答韩至哉(丙寅至月二十日)]
   [答韩至哉(甲戌六月)]
   答 李宜
华君实([壬戌至月二十五日])
   [答李君实(甲子三月七日)]
   [答李君实(丙寅正月二十六
犹为近实。而世俗之表工成风。今番别试。不用表而兼讲经。若每如此。则科儒亦或读书耶。(甲戌六月。)
李宜
华君实([壬戌至月二十五日])
莲榜之喜。久当有问。而病慵阙然。且缘罢论之未止也。然年少之自期。与人 (第 476H 页)
命兴。抟有二子。曰殷教,周教。二女皆幼。抡一女。婿曰 李宜
华。外孙男女二十馀人。先生卒后六年丁巳。抡竖石墓前。使拯识于其阴。呜呼。先生有不显之德。有不运之功。 (第 227L 页)
稷。总娶县监慎憬女。未育。再娶侍直金镕女。生二女。幼。郑生二男四女。男寿昆,寿崙。婿曰洪重夏。翰林。 李宜
著,韩元基。季幼。洪无后。朴生一男。弼义李生四男一女。男深。馀幼。季郑生一男一女。男厚一。婿李徵成。 (第 271H 页)
婿曰宋光澚。修撰一女四男。女适权相夏。牧使。男长曰道教。县监。次德教,智教,仁教。大宪三女二男。女适 李宜
遂。县监。次李莹。次沈埈。生员男曰惠教,懋教。指有男女。措有二男。撍有三男。皆幼。曾孙男女总二十馀人 (第 356H 页)
公六年。寿七十八。与公合窆于骊州兴谷。育一男伯箕。县令。县令生一男二女。男重朝。女适都正尹春教,正郎 李宜
相。重朝又生一男二女。男命玄。女适进士闵孝元,都事李弘跻。命玄生三男三女。男生员正养。次圣养,敬养。 (第 138H 页)
伊后丑辱美村之言。仲和生时。既已烂闻。未知颇忆伊日之言否。
是年。拜实注书。上注书姜鋧子精。事变注书 李宜
昌德初。下番翰林宋畴锡叙九。与余皆庚寅生。一时四庚寅。会于一厅。人颇称之。伊后。德初拜亚长。叙九入玉 (第 246H 页)
臣,郑垕。南出曰圣徽,圣锡,圣揆。女金东佑,姜柱相,李蓍长。柳出曰韩配道。韩出曰师益,师卨,师说。女 李宜
衍。李出曰缵重。女赵凤起,林瑞薰。命兴有子观修,益修。内外曾 (第 292H 页)
出母。或曰。汉时黄司农为蜀郡太守。得所失妇。便为正室。使后妇下之。此在风俗通。今可依行。或曰。协严迎 李宜
齐之以法。且魏征东长史吴纲。亡入吴。妻留于魏。更娶吴女。吴平后二妻并存。虞喜议之曰。礼无二嫡。赵姬以 (第 35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