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非复有无,异我则乖于会通,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间矣。何则?夫至人虚心冥照,理无不统,怀六合于胸中 ,而
灵鉴有馀;镜万有于方寸,而其神常虚,至能拔玄根于未始,即群动以静心,恬淡渊默,妙契自然,所以处有不有
其自忘焉,像可分哉!若至理之可分,斯非至极也。可分则有亏,斯成则有散,所谓为法身者,绝成亏,遗合散, 灵鉴
与玄风齐踪,员神与太阳俱畅。其明不分,万类殊观,法身全济,非亦宜乎?故曰不分无所坏也。“首楞严”者,
弘明集》五。)

祭牙文

  洁牲先事,荐兹敬祭,崇牙既建,义锋增厉。人鬼一揆,三才同契。惟兹 灵鉴,
庶必有察,逆顺幽辩,忠孝显节。使凶丑时歼,主宁臣悦。振旅上京,凯归西蕃。神器增晖,四境永安。(《艺文
久旱得雨诏(太和二十年七月)

  炎阳爽节,秋零卷澍,在予之责,实深悚栗,故辍膳三晨,以命上诉。 灵鉴
诚款,曲流云液。虽休勿休,宁敢愆怠。将有贤人湛德,高士凝栖,虽加铨采,未能招致。其精访幽谷,举兹贤彦
  见众兆之纷错兮,睹变化之无方。心营营而扰扰兮,乃探衷而准常。俨端坐于弊筵兮,始拂龟而整策。冀 灵鉴
之祐余兮,愿告余以忠益。龟发兆以施灵兮,利去华而守约。蓍布列而成卦兮,保龙潜而勿跃。踵嘉遁之玄踪兮,
生。而穷者事又何可知也。呜呼已矣。言止于此矣。三十年兄弟之情。亦止于此矣。伏惟尊 灵鉴
此苦衷。尚飨。
祭安公正叔文
昔吾哭外舅衿阳公。其弟通德公以汉隽其婿也。遇之如遇己婿。而汉隽之事公。 (第 357H 页)
哀哉。力闇竟弃予而死耶。呜呼惜哉。力闇而止于斯。岂非命耶。呜呼痛哉。天之荼毒予者。亦孔之酷矣。伏惟尊 灵鉴
此苦情。
与严老伯书
孤子洪大容稽颡再拜言。不意凶变。令仲子铁桥贤友奄忽违世。承讣惊怛。不能已已。伏 (第 117H 页)
未得同时祇告。今因祀罢 元陵。迂渡王滩。始行省扫。兼焚 赠诰。仰感 天恩。俯拭感泪。无以为怀。伏惟尊 灵鉴
此微诚。歆我清酌。尚飨。
考妣庙告文
圣上十五年辛亥三月。 上命入贱臣所著诗文录置者。前此小子以诗六 (第 187H 页)
附于千里。鱼腮浩荡。但鲛泪之双流。纩息尚说项斯。此言铭骨。辨香敬为曾巩。庶 灵鉴
衷。一恸长辞。干古永恨。尚飨。
祭姨叔崔处士(仁裕)
呜呼。小子于公之殁也。其可有泪乎哉。世苟有知 (第 289H 页)
或不孤。先稿校雠。系是重大。妄自担着。讵堪忧惴。前此数月。来住山下。职玆一事。禀质有所。今攀玄和。冀 灵鉴
临。一辞覼缕。曷摅盈襟。我怀之悲。但有长号。筵前一酹。永诀千古。
祭再从侄(益圭)
维岁壬寅五月八 (第 368H 页)
  五台山
五台山。在江陵府西一百二十里。据雪岳之南。高大深邃。五峰环列。故谓之五台。北象王,地炉两峰。南麒麟峰。东满月峰。西长岭峰。其势相敌。莫肯下。象王之台最高峻。其绝顶为毗卢。其次为北台。毗卢之南地炉。地炉之上为中台。山深气清。无鸟兽迹。山之极也。下有狮子庵。我 太祖愿刹也。北台之东南为满月。其顶为东台。东望沧海。北对雪岳。象王之西南为长岭。其上西台。其东南为麒麟。其上南台。 灵鉴
寺在南麓。以藏国史。上院在地炉之东麓。以窈窕称。其东大木枝干赤叶类桧。霜陨则叶凋。谓之老杉。或曰枇也 (第 76H 页)
明睿之称。万善攸本。敬是儆戒之义。一德无瑕。粗伸揄扬之微忱。敢曰摹绘于盛德。谨遣臣上尊谥曰献敬。仰冀 灵鉴
诞受宝 (第 489L 页)
弃弘甫所欲闻者而不使知之也。家礼赙状。实有灵筵致书之意。兹依其书式。以所具问答之语。别纸衷纳。庶几英 灵鉴

照。如平日否也耶。执书南望。一恸长哀。云山漠漠。溪水呜呜。已矣斯世。孰知我悲。谨状。
告皇考庙文(丙 (第 404H 页)
   圜室夜话。题赠申宁海(奎)求和。(甲申)
   出城(曝史行时)
   月精寺
   上院寺
   九月既望。题 灵鉴
寺。
   清凉十二咏
   岛潭即事
   感怀寄同僚求和
   喜雪示右史求和
   攀和 御制
攀石更扪萝。寺古云常宿。天寒桂自花。鸣钟一僧在。落木万山多。 圣祖停銮地。沉吟到日斜。
九月既望。题 灵鉴
寺。 (第 11L 页)
溜激洒。有琴筑声。益北小西。陟一冈过金刚台。至史阁。阁有上下二阁。上奉璿牒。下锁金匮。缭以周垣。阁外 灵鉴
寺。斋郎及直僧所居。有金富轼记。北踰一岭。峻急难度。下舆艰步至百塔洞。邂逅郑生 (第 206L 页)
 问。倭馆始末。
答。新罗之世。倭寇频数。而交和战伐。史不详焉。今不得以考焉。高丽时对马岛人。常往来金州。(今金海。)开市贸易。有馆接之所。而未闻有留馆。如本 朝之制也。高丽末。对马岛主宗庆。宗氏世为岛主。我 太祖朝。宗庆子 灵鉴
纳款 (第 530H 页)
灵鉴
死。子贞茂嗣。继世诚附。 太宗命输庆尚道米粟数万石。岁资其生理。又请珍岛 (第 530H 页)
言之。则罪在守宰。以守宰之不肖。而使无辜之生民。罹此祸毒。实失赏罚之权。而为生民者。岂不冤乎。伏乞山 灵鉴
此至恳。速赐甘霈。使槁枯之苗得苏。使赤坼之地润滑。无论上平下平。皆得移秧。高田低田。毕尽穰熟。则可谓 (第 212H 页)
心。谁其悲之。呜呼。道固不可以用中。而世固不可以返朴欤。惟义气之感激。可以通神明而贯金石。我思之长。 灵鉴
昭澈。过公门而奠酹。我涕有热。呜呼哀哉。
祭俞子景明文(庚午○景明太素一字)
维岁次庚午七月六日。为 (第 538L 页)
有老母。菽水归供。今当撤还。百感中舂。秋风憭慄。叶落山空。俛仰以涕。思我诸公。薄物来哭。辞不暇砻。惟 灵鉴
之。惟诚之丰。
祭曾叔祖大司成公文(乙酉迁葬时)
呜呼先生。间世之英。鹤跱松挺。霜洁冰清。瓢祖家庭。 (第 435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