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莅此凋残会斯旁午青刍匝地
遥运陶侃之洲红粟如山高并甘宁之垒民无怨讟卒鲜
哗呼张辽临于赤壁如行衽席之间 王浚
下于巴丘不改
樵苏之业尝闻元结诗纪舂陵又见羊公碑留岘首时则
经略洪公奖此殊猷椷蜡丸而上表以暨一时督抚 …… (第 19a 页)
  洛阳女儿行
朝登洛阳城暮出洛阳道洛阳城中多女儿洛阳道上春

风吹陆机词赋成名日 王浚
楼船得意时陆机 (第 22a 页)
王浚
才华
盛少年游侠誇名姓金谷园开玳瑁楼铜驼巷挂珊瑚镜
女儿袨服惜娉婷但愿春酲不愿醒挟弹只经宣曲观吹
(第 22a 页)
  停帆诗为广陵潘楚吟赋
楚吟一生湘沔客我亦年年爱行役淅沥迎潮惯濯船奔
浑放溜时扬席此时帆影最缤纷半掠汀烟半浦云屑瑟

细铺鸦万点冥濛低织雁干群南船北舰何时了米估茶
啇竞言好倏忽银涛雪浪来旁人亟劝收帆早黄牛白狗
万重滩怪雨盲风顷刻间周瑜莫逞乘风便 王浚
方知下
水滩江边老翁殊可慕茅斋似舫沿江住懒散多年不出
门卖鱼或到前村去碧芦红树一番新水驿秋容处处匀 (第 9a 页)
  飞渡江
前扬帆后执柁南人仓皇北人坐桡居前楫居左
岸军愁呼水军卧城门开降帆来七万骑全军回
当时若听王浑指北兵安得飞至此 (王浚
率舟师直抵建业吴人曰北来诸军乃飞/渡江也/诏浚至秣陵受王浑节度浑遣信令)
(浚暂过计事浚举帆直/指报 (第 3b 页)
   其言今公平滇之功过于浚之灭吴而忌公者

   不止一浑公拂衣归里处之恬然而
 当宁卒为公白之然则公之居功高于 王浚

 圣天子之聪明神武远轶百代此
  国家太平之治所以垂于奕𥜥而勋贵之臣亦得
   长享福禄于无穷 (第 57b 页)
      彭泽
英杰那甘屈下寮便栽门柳事萧条凤凰不共鸡争食莫
怪先生懒折腰(史曰陶潜字渊明为彭泽令时<折 t="33"/>郡遣督邮至县县吏/当来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以五斗米折腰/闾)

(渠儿哉乃解印绶遂归田门植<折 t="33"/>五柳慕采菊之娱命笔作归去来篇在/文选二十三卷也夫国之任人由匠之用木先/度材器令合规仪且陶)
(潜之器能何以一令之可乎致使舍位归田岂不是国有弃贤之名哉/于时若令陶先生位列公卿名当庙食步彤摨而揖让/入青琐而雍)
(容未必有归去来辞盖由/器重位卑屈求英俊也)武昌 王浚
戈鋋发上流武昌鸿业土崩秋思量铁锁真儿戏谁
为吴王划此筹(西晋书云昔吴王孙皓不修国政耽惑酒色晋龙骧 (第 4b 页)
将军王浚
字上治为/益郡太守诏令造战船东下)
(伐吴吴王使人于江险处悉以铁锁横截其江又作铁锥暗置水中以/拒舡舸 (第 4b 页)
王浚
乃作水筏十数万广百馀步缚草为人被甲持器/令善)
(水者以筏先行至中流果遇铁锥筏锥筏辄生又作炬长十丈小 (第 4b 页)
  彦为建平太守。

上疏呈木柹

  晋必有攻吴之计,宜增建平兵,建平不下,终不敢渡。(《晋书 王浚
传》)

孙歆

  歆为乐乡督。

与伍延书

  北来诸军,乃飞度江也。(《晋书·杜预传》,《通
有劝,功臣必全矣。司徒戎,异姓之贤;司空越,公族之望,并忠国爱主,小心翼翼,宜干机事,委以朝政。安北 将军王浚
佐命之胤,率身履道,忠亮清正,远近所推。如今日之大举,实有定社稷之勋,此是臣等所以叹息归高也。浚宜特
兵于江,男女降者百万余口,军中为之谣曰:以计待战一当万。(《书钞》一百十九)

王

  字 士治,
弘农湖人。辟河东从事,后参羊祜征南军事,转车骑从事中郎,除巴郡太守,转广汉太守,迁益州刺史,封关内侯
监豫州诸军事、东中郎将,风驰即路。荆、湘、江、扬各先运四年米租十五万斛,布绢各十四万匹,以供大驾。令 王浚
、苟共平河朔,臣等戮力以启南路。迁都弭寇,其计并得。皇舆来巡,臣宜转据江州,以恢王略。知无不为,古
 臣闻崇德赏功,为政之所先;兴灭继绝,百王之所务。故德参时雍,则奕世承祀;功烈一代,则永锡祚胤。案故 抚军王浚
历职内外,任兼文武,料敌制胜,明勇独断,义存社稷之利,不顾专辄之罪,荷戈长鹜,席卷万里,僭号之吴,面
惧,乐毅所以背燕,章邯所以奔楚。至如邓艾怀忠,矫命宁国,赤心皎然,幽显同见,而横受屠戮,良可悲哀。及 士治
伐吴,奋不顾命,万里浮江,应机直指,使孙皓君臣,与榇人洛。大功亦举,谗书骤至,内外唱和,贝锦将成,微
  缉翁先生:念畴昔之雅,如诵都人士之诗,邈不可即,即欲坐白云、想清风、披荠诉荼,岂可得乎?烈皇之逝,茂翁云陨,虽云在天,终焉坠地。今年五月,如何可言!狐鼠蚩蚩,破我神器。徒云天运,如何不哀!幸我今上,起于南阳,奋翼闽海,浙东岭南,已悉归诚。今唯虔吉江袁,尚隔云水耳。海内贤豪,想念高祖廓清之业,累世衣冠,收发结衽,即在草莱,亦当一奋。而三月驹隙,载驰无声,许穆夫人,遂成绝物。不知异时何以对越天上者!此中举义出师,屡奉明旨,而建溪至衢水动须一月,钱塘越京口又历二旬,必假鄱阳之力,顺帆蹈车,直抵秣陵,此杜预所绌心于 王浚
也。先生一代昆崙,登高而招,所见万里。如弟某辈醯鸡耳,直以今上英明,附云逐尾,逾月以来,无藏宫、马武 (第 231 页)
   吊郑延平

  功名一事岂由天,忠孝如何不两全!毛发数茎完节义,英雄千里辟山川;此邦得比田横岛,割地犹劳 王浚
船!今日泉台应失笑,渭阳异域竟开边。
   村居即事 (第 21 页)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闽督姚公用密计授水师提督施烺下台湾,七日破之,诏封烺为靖海侯,而公自陈无功,故赏亦不及。是年十有一月。公疽发背薨,归葬于越。呜呼!蔿子冯为楚画平舒之策,及其身后屈建成之,而曰先大夫蔿子之功也,归封邑于其子。羊叔画平吴之策于晋,及其身后杜预、 王浚
成之,而武帝曰是羊太傅之功也。唐裴晋公之平淮,则李凉公不免有惭德矣,然凉公之有憾于碑,非敢以掩晋公也 (第 64 页)
靓不能与张悌同死。未免为临难苟免。而终身逃窜。不复臣晋。亦无愧全节。
非成功难。保之难也。诚哉斯言。 王浚
以全蜀之师。顺长江之险。乘风举帆。飞渡天堑。孙氏百战之所保。浚乃一朝而得之。威震三吴。勋盖一时。终以 (第 36H 页)
非徒城郭之制。堑栅之法。不如当时之多且密。盖有失其要害险阨之地者居多。使邓艾踰阴平。则成都安能措手。 王浚
下采石。则建康宁不崩角。大抵辽水以东。岭如青石。城如金石。皆万夫莫开之地。此古安 (第 412H 页)
  [魏其武安相毁]
魏其,武安相毁。上令廷辨之罢出。召御史大夫韩安国载。怒曰与长孺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韩曰君何不自喜。魏其毁君。君当免冠解印绶归曰。臣以肺腑。幸得待罪。固非其任。魏其言皆是。上必多君有让。不废君。魏其必内愧。杜门齰舌自杀。今人毁君。君亦毁人。譬如贾竖女子争言。何其无大体也。武安谢罪曰。争时急。不知出此。 晋王浚
进见。每陈功伐。范通曰功则美矣。恨所以居美者未尽善也。公何不于旋旆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吴事。有问。 (第 493L 页)
 
臣对曰。平陈之役。若韩若贺之功。求之于事而难于甲乙。则求之于心而高下立定矣。何者。弼耻在虎后。而虎未尝耻在弼后。则弼之自知者已明。譬如摘树头之果。一人攀木矣设梯矣。劳亦至矣。一人持竿。一钩而落其果。所摘者期于果。则不得不以得果之功为第一。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者矣。夫欲夺降笺者弼也。违令先期者亦弼也。论其好胜之心。殆有甚于王浑之与 王浚。
则隋文之俱寘上勋。不害为息闹止斗之计。弼既过其望矣。虎虽不死。未必更有纷纭耳。果有是也。大将军之除名 (第 633L 页)
 幼学申夔朝对。江统著徙戎论。以为出还氐羌。反其旧土。使戎晋不杂。并得其所。此千古之确论。乃晋主不但不能徙。假羽翼而与爪牙。转成五胡之乱。纲目之特书。所以深斥其失也。
自古刱业之君。不念黩武之戒。必欲赌胜取快一时。而晋武征吴则 王浚
宿将而决意速伐。杜预元戎而连章请讨。而犹且格而不听。勒兵不出何欤。若非张华推枰之对。则其将坐而失机。 (第 326H 页)
所叹。而非人人之所可行而非善之至者也。当是之时。晋之必灭吴。吴人之所知也。羊祜者晋之良将也。祜尝阴使 王浚
造船矣。又尝陈伐吴之策矣。晋之能灭吴者。在祜而非佗人也。亦吴人之所明知也。夫己欲害人而欲人之无知不得 (第 395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