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洪汝河” 相关资源

別集類
   墓碣铭[权瑎]
   墓志[赵德邻]
   遗事
   别录[金台重]
   补遗[权泰时]
   挽词[木斋 洪汝河
   挽词[鸠斋金启光]
   挽词[葛庵李玄逸]
   挽词[礼曹佐郎李馥]
   挽词[镜城
。世之君子。因公此意而裒稡成书。则不以公之存殁。而志可行于世矣。吁可慨惋也已。权泰时录。
挽词[木斋 洪汝河
羲文奥义辟门途。卓识玄谭伏老儒。白首抱经无订处。可堪斯道日榛芜。
茅斋昔日独留君。夜榻披襟细讨文 (第 297H 页)
君臣谓无其实而尚虚名。先生深切慨惋。因玆答书。略暴 先王之志事。特升崇政阶。兼判义禁府事。时镜城判官 洪汝河
托以应旨。投进一疏。专攻完南李公厚源为误国。又斥先生用人之非。盖出于贼鑴辈排摈之计。先生屡疏乞递铨职 (第 332H 页)
。 上不许。仍有进秩之命。先生引咎力辞。 上初欲许递。以安先生之意。既而教曰。今若许递卿职。正中 汝河
之计。必有后弊。决不可许递。即今是非已明。何乃撝谦至此。先生犹固辞不已。竟递天官。后于登对。 上特命 …… (第 332H 页)
职。是以 汝河
之言弃卿也。岂可因邪说而有舍卿之理哉。先生连劄未递。退出郊外。 上遣史官传谕还入之意。先生犹上劄固辞 (第 333H 页)
。府君延之无滞。多少副其愿。公馀必缓带岸帻。欣然道故。无间韦布时。人无不满望。前咨议郑君道应,前正言 洪公汝河。
家贫公粜以为命。府君为偿其租各累数十斛。时郑君已没。洪公以书谢之曰令公麦舟之惠。无间存没。可无感乎。 (第 322H 页)
公见重于师门。皆归之于公。公笑而不自辨。柳公固知非公所为。许以远器焉。居数年。学业大进。始辞归。木斋 洪公汝河
负艺苑盛名。于后进少许可。见公所作。称之不容口曰。花山出文章才云。自是公益致其力。于百家书。靡不淹贯 …… (第 440L 页)
 特授掌隶院判决事。曾大父重常司正。大父承庆。皇考赉。不禄于朝。妣全州柳氏。学生知潜之女。以 崇祯壬午生公。幼有异质。七岁丧祖母。伏哭如成人。既受书。寓目辄记。善缀文。十五游乡校。人不敢以童子视之。从从舅柳公㮨学。柳公甚器重之。木斋 洪公汝河
有盛名。于诸子少有许可。一见公所作。叹曰文章才也。公于是益奋励种绩。滂沛有气力。发解辄居前列。戊午擢 (第 444L 页)
无垠。君娶宗室平云君俅女。平云即庆昌君子。庆昌即 宣庙王子也。生三男一女。男长世瑗。及君在世。聘木斋 洪司谏汝河
女。生一男一女幼。次世宝今才冠其首。次幼。女适沈寿樟。墓在上枝村后大法谷丑坐未向之原。曾祖考判书公墓 …… (第 492H 页)
议谬悖。以是见忤于时。不叙者五年。至丙申春。始拜说书。 书筵讲义。人称博通无碍。秋移入艺苑。即洪斯文 汝河
所荐。而时议欲沮之。洪公上疏力争。乃得荐。自祖考参议公考应教公至先人三世入翰苑。世所仅有。丁酉春。升 (第 497H 页)
柏潭先生文集序
   柏潭先生文集序 洪汝河
柏潭集世系
   柏潭先生世系之图
柏潭先生年谱
   柏潭先生年谱
   墓志
   祭文○遣
  

柏潭先生文集序 洪汝河
退陶老先生倡道东南。奖就后进。一时魁硕之士彬然辈出。若论文学之科。高峰奇公柏潭具公二先生。即其人 …… (第 3H 页)
不亦多矣哉。 上之十二年庚戌孟夏。后学缶林 洪汝河。
谨叙。 (第 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