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开万龄之范仲尼敷百王之则至于拜谒必遵朝典独
有沙门敢为陵慢此而可忍孰可容乎弊风难革恶流
易久不遇 明皇
谁能刋正忽起非常之变易招无信之
讥至言有凭幸垂详览主曰吾所立者内也子所难者
外也内则通于法理外则局于 (第 3b 页)
   (大藏百/字函)
大兴善寺翻经众沙门法经等敬白皇帝大檀越去五
月十日太常卿牛弘奉敕须撰众经目录经等谨即修
撰总计众经合有二千二百五十七部五千三百一十
卷凡有七卷别录六卷总录一卷缮写始竟谨用进呈
经等又敬白仰惟无上法宝道洽无穷像运中途缘被

兹土昔方朔睹昆明下灰令问西域取决刘向校书天
禄阁录载已见佛经方知前汉之世正法久至非为后汉
始流此地矣但自道淡情华真伪玄隔人鲜宗敬虽有
若亡又致 明帝
梦感金容亲应者当是圣道凭藉皇王
大启宏奉之端耳于是发使西域专求佛经缘此摩腾
法兰创出四十二章世高支谶 (第 14a 页)
留良而合也受命宣王仅同一校胡街亭制胜于前者
大勋陡灭而祁山因败于后者锐气尝伸哉则合之为
合昭然可见 魏明帝
谕司马以西方事重非君莫可固
洞悉馀子之才艰于禦侮矣非马谡庸夫自投死地即
王平之守合且两攻之而莫能克而 (第 5b 页)
 宋 郭茂倩 辑
  相和歌辞
     宋书乐志曰相和汉旧曲也丝竹更相和
     执节者歌本一部 魏明帝
分为二更递夜
     宿本十七曲朱生宋识列和等复合之为
     十三曲其后晋荀勖又采旧辞施用于世 (第 1a 页)
为丑诋大臣失几谏礼怒
遣左右批其颊辩不为止曰臣非有仇于彼而然直不
忍其罔上自私敢因雷霆一击遂尔结舌使 明帝
有不 (第 24b 页)
 (一开则一阖一扬则一抑一象则一意无偏用者句/法有直下者有倒插者倒插最难非老杜不能也字)
 (法有虚有实有沈有响虚响易工沈实难至五十六/字如 魏明帝
凌云台材木铢两悉配乃可耳篇法之)
 (妙有不见句法者句法之妙有不见字法者此是法/极无迹人犹能之至境与 (第 10b 页)
沙零陵界中诗文选注归藏启筮有白云出自苍/梧入于太梁谢朓 云去苍梧野江总诗云愁数处黑)
(崙程嘉燧曰 明皇
游宴骊山皆贵妃从幸故以日晏昆/ 讽之 魏文帝诗惜哉时不遇 列子穆王升昆崙)
(之丘以观黄帝之宫 (第 21a 页)
西京杂记元封二年大寒雪深五尺三辅人民冻死)
(十冇二三咫曹植诗荣枯立可须自徐干/诗虽路在 尺 魏明帝
诗惆怅 怜)北辕就泾渭
官渡又改辙群水(一作/冰)从西下(去/声)极目高崒兀疑是崆
峒来恐触天柱折 …… (第 14b 页)
(山反者帝必缚送之道路相目无敢言者为曹/植诗豺狼当路衢尔雅一达为道路四达 衢)
 (黄生曰前三章讽 明皇
黩武无厌后二章讽 (第 29a 页)
明皇
养/虎贻患皆借征戍之辞以达之剀切悲痛深得风人)
 (之/旨)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将(去/声)骄益愁 (第 29a 页)
南贼溃而北子仪以朔方军断河阳桥保东京筑南/北两城而守之 卢注时子仪尚有军粮六七万石故)
(曰就粮京 魏明帝
诗饮观故垒处旧吴越春秋拣练士/卒 旧 谓东都陶潜诗平生去 京 壕城下池也)
(博易泣血涟如者 (第 3a 页)
 (旅我何苦哀伤乂翻阮之羁旅无俦匹俯仰怀哀伤/以自广也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则本子建赠徐)
 (干诗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公云熟精文选理于/此益信杜田注桑榆喻 明皇
在西内初月喻肃宗众)
 (星喻史思明之徒此最为曲说王伯厚困学纪闻亦/引之吾所不解 李长祥曰前后出塞 (第 16a 页)
  (简之诗云鹰秋怕/苦笼必是年秋作)
(音/燮)县郎官宰周南太史公神仙才有数流落意无穷
骥病思偏秣鹰秋(一作/愁)怕苦笼看君用高义耻与万人
(此章宾主叠叙致简之意在末联穷叶县仙才称明/府周南流落公自谓病骥饥鹰叹 途流落秣刍脱)
(笼望高义一援也高大抵慷慨仗义者见汉视交情之/人深以为耻耻从 义推出 后汉书湖阳公主为子)
(求郎 明帝
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不司马迁传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 得与从事张)
(晏曰自陜以东皆 …… (第 34b 页)
送走数千里其味未变已至)
(于京师杜修可曰唐所贡乃涪州荔支由子午道而往/非南海也此特借汉事以讥之 魏明帝
诗百马齐辔)
(旧曹植诗但见者/ 老不睹新少年)
  枯棕(鹤曰上元二年蜀有段子璋之变故诗云伤/时 (第 45b 页)
  宿昔
宿昔青门里蓬莱仗数(音/朔)移花娇迎杂树龙喜出平池
落日(一作/月)留王母微风倚少(去/声)儿宫中行乐(音/洛)秘少有
外人知(此追叙 明皇
逸豫之事见上四叙游幸下四叙/女宠 昔于青门城内 仙㐲数移自蓬莱而)
(往曲江南苑也花迎龙出景物亦 …… (第 56a 页)
  历历
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一作/目)前无端盗贼起忽已岁时
迁巫峡西江外秦城北斗边为郎从白首卧病数(所角/切顾)
(音先主/切非)秋天(此章承前起后前三章说承平之世故以/开元事括之后三章说乱离以后故以盗)
(贼起包之乱上四乃追述往事下则自叹夔江衰老也/ 天宝之 皆 明皇
失德所致此云无端盗贼起盖讳)
(言之耳灵张华诗昔事历历记汉庾信春赋分明入射/堂 谢 运诗浮欢昧眼 (第 59b 页)
山粲 日烂短布单衣适至骭长夜漫漫何时旦史记)
(叔孙通服短衣法蔡琰胡笳烟尘蔽野兮胡卤盛崇水/经注 魏明帝
上 太极在洛阳南起太极殿于汉 德) (第 23a 页)
  阮籍诗
昔余游大梁登于黄华颠应龙沉冀州妖女不得眠按

战国策赵武灵王西至河登黄华之上梦处女鼓琴歌
诗因纳吴广女娃嬴孟姚其先七世而兆于简子之梦
及入宫而夺嫡乱国岂非妖女乎(张平子应问曰女魃/北而应龙翔合而观)
 (之可见其微意盖当是时 魏明帝
郭后毛后妒宠相/杀正类武灵王事故隐语怪说亦春秋定哀作微辞)
 (意也颜延年曰阮公身事乱朝常恐遇祸因兹 (第 12b 页)
  宇宙
上下四旁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人皆知之而不知其出
于尸子也扬子太玄曰阖天之谓宇辟宇之谓宙
  三国正统 魏明帝
问黄权三国孰为正统权对曰以天文则魏为
正然考之史黄初四年三月癸卯月犯天心星曰心为
天王王者恶之四月癸 (第 26b 页)
   露布天下并班告益州文    魏明帝
刘备背恩自窜巴蜀诸葛亮弃父母之国阿残贼之党
神人被毒恶积身灭亮外慕立孤之名而内贪专擅之
实刘升之兄弟 …… (第 3a 页)
   檄蜀文           钟会
往者汉祚衰微率土分崩生民之命几于泯灭太祖武
皇帝神武圣哲拨乱反正拯其将坠造我区夏高祖文
皇帝应天顺民受命践祚 烈祖明皇帝
奕世重光恢拓
洪业然江山之外异政殊俗率土齐民未蒙王化此三
祖所以顾怀遗恨也今主上圣德钦明绍隆前绪宰辅 (第 4a 页)
   与洪稚存书二
仆留意三国畺域有年常欲作志以补承祚之阙蜀吴
属稿粗具将次弟魏事今读尊制体大思精胜仆数倍
巳辍所业让足下独步矣其中有数事或可备葑菲之
采敢略陈之历阳有当利浦谓因王浚书有风利不得
泊之语以为名此说本于乐史寰宇记考其实殊未然
孙讨逆传称刘繇遣张英屯当利口周瑜传亦云将兵
迎策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则当利之名汉末已有之
岂待王浚平吴乃得名乎酒泉之福禄县汉时本名禄

福班史及石刻曹全碑皆其明證至三国犹然庞淯传
及皇甫谧列女传并云禄福长尹嘉续汉志偶颠到二
字而晋志因之又敦煌之渊泉渊讹为拼涪陵之汉葭
葭讹为发此皆不可不正者也汉阳之为天水盖魏初
所改 魏明帝
纪张合杨阜邓艾诸葛亮姜维诸传无称
天水为汉阳者艾传又有天水太守王颀岂皆史臣追
改乎晋志谓晋始复名天水 (第 12b 页)
石山在金城西南岂
非后人作伪之證乎传义多与王肃注同乃孔窃王非
先有孔说而王取之也汉儒说六宗者人人各异 魏明
诏令王肃议肃乃取家语孔子曰所宗者六以对肃
以前未闻也而伪传已有之非孔窃王而何康熙元年 (第 8b 页)
详而禘礼亦废郑氏知圜丘方泽之为禘而不知为明
堂六帝王肃又误据鲁禘改禘为宗庙之祭无配天之
事故 魏明帝
谓汉氏四百馀年废无禘祀也禘行于明
堂明堂之法本于易中庸言至诚可以赞化育与天地
参此明堂配天之义也又有 (第 6a 页)
  石鼻城
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閒北客初来试新险

蜀人从此送残山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石鼻(即武成镇详见壬寅/二月诗公自注中)战国(水经注 魏明帝
遣太/原郝昭营陈仓城诸)
 (葛亮围之不下今滠水对/亮城是与昭相禦处也)
  附子由作
  千山欲尽 (第 2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