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迁典牲奉事。癸丑。移缮工假监役。时安东府使金履翼。因催科。杖杀士人。其子将讼冤。被衰伏 阙下。判尹 金文淳。
以履翼族亲。发卒拘囚。使不得讼。气燄所加。无敢相问者。公为之指画。脱囚变服。庇之屏处。捍御捕卒。靡不 (第 123L 页)
用极。竟使冤诉上彻。而公被 文淳
构陷。逮囚禁狱十馀日。备尝苦楚。而终无悔色。甲寅冬。闻亲病下乡。仍遭大故。丁巳。 除禁府都事。十二月 (第 123L 页)
公岩,文敬公冈。舄奕于丽代。入 圣朝有左议政襄宪公原。著于史乘。襄宪之曾孙副提学胤号双梅堂。尝游毕斋 金先生门
坐谪。及宥还。遂卜居于灵。子姓仍家焉。四传而有曰时郁号寒雪斋。以孝荐授参奉不就。是为七世于公。曰相芸 (第 222H 页)
此。至于义愤所激。语不知裁。如柳戆之去姓呼斥。而书牍之间。称以戆疏者。已非士君子称停之论。乃若以德相 金文淳
等之疏及朴祐源辈之所为。直归之凶逆之科。则其矫枉过直。乖激失当。不特为一时言议之疵。其流之弊。或至于 …… (第 276L 页)
云乎。若如此论。则彼万一取长陵土之薄昭。亦将倖免于汉廷之惩讨。而程子之论。终无可用之时矣。其可乎哉。 金文淳
之疏。有曰龟贼往复京洛。阴谋秘计。必不下于趾述。盖趾述之为逆。一则使其子弟募得辉文之徒。一则使其妻做 (第 277H 页)
湖。府使。(先生侄。)
洪乐舜。字伯能。丰山人。郡守。
洪乐莘。字仲任。丰山人。郡守。(乐舜弟。) 金文淳。
字在仁。安东人。吏判。(先生从孙。)
洪大显。字晦而。南阳人。县监。
洪大守。字仲约。南阳人。县监。 (第 701L 页)
 丙寅正月初六日辰时。 上御熙政堂。大臣备局堂上引见入侍时。同副承旨申绚,假注书郑元容,李铉章,记注官徐淇修,郑观绥,领议政徐迈修,左议政韩用龟,右议政金达淳,广州留守李晚秀,水原留守赵镇宽,户曹判书 金文淳,
护军李得济,李仁秀,开城留守俞汉谟,副校理李尚愚进伏讫。 上曰右相初筵举条。领左相皆见之乎。迈修曰臣 (第 470H 页)
阻。置牍更何缘。北望 梧云暮。西瞻桂岭悬。随时元我道。谈笑路三千。(余前后对吏者三。一则以将作监。被 金文淳
搆诬事也。一则以殿中里行。因武僚折辱于夜禁。率诸僚不仕事也。一则以秋曹正郎。对检案做错。被承宣请推事 (第 421L 页)
冬迁典牲署奉事。癸丑。移膳工假监役。时安东府使金履翼。因催科杕杀士人。其子将讼冤。被衰伏 阙下。判尹 金文淳
以履翼族亲。发卒拘囚。使不得讼。气燄所加。无敢相问者。公愤不顾忌。为之指画。脱囚变服。庇之屏处。捍御 (第 695H 页)
捕卒。靡不用极。竟使冤诉上 彻。而公被 文淳
构陷。逮囚 禁狱十馀日。备尝苦楚。而终无悔色。甲寅冬。闻亲病下乡。仍遭大故。丁巳。 除禁府都事。十二 …… (第 695H 页)
事。癸丑正月。又以缮工假监役相换。时金履翼为花府伯。籴政甚酷。河上柳井祚以复雠事。持衰伏金虎门。判尹 金文淳。
即履翼至亲。私自搜捕。拘囚门外店舍。气焰可畏。知旧亲戚。莫有相问者。府君晨夜出入。继资保命。靡不用极 (第 704H 页)
。及柳哀变服逃入。累移僻处。痛禁府罗。不敢侵虐。至使冤䜣彻天。而竟被 金文淳
所构陷。滞囚十馀日。破壁空堂。人所不堪。而府君处之裕如。日诵古书以自遣。其 …… (第 704H 页)
救难处变。盖如是也。甲寅三月。以 恭陵寝郎换授时。 金文淳
沈焕之在铨堂。扬言前仕尽削。更依初仕例计朔云。自 上特教以李某之不计前仕。极为可惜。依升迁例。自本职 (第 704L 页)
思简公美号沧江。生四男。大司宪仁亨号梅轩,执义义亨号杏轩,引仪礼亨号梧轩,大司谏智亨号菊轩。并游毕斋 金先生门。
杏轩生诩生员。号展敬斋。亦游毕门。梅菊二公坐毕徒。后先遘祸。梅轩之子修撰领,菊轩之孙铨郎希闵坐静庵赵 (第 135H 页)
文科执义 赠吏曹参判号南溪。生三男伯讳骏孙文科直提学。谪居南原。 中庙朝追封燕川君。季讳驲孙受业佔毕 金先生门。
被戊午祸。 中庙朝复官 赠吏判赐谥文悯。即濯缨先生。无嗣以燕川君仲子讳大壮嗣。号东窗。于公为曾祖也。 (第 163H 页)
禁谢恩 西宫。遂不应榜而归。我先祖尤庵文正公以含章自贞称诩。而题其墓曰 万历进士。是生讳之白。游慎斋 金先生门。
以学行著。教官赠执义号澹虚斋。寔公之七世祖也。曾祖讳鍊章 赠司仆寺正。其配苏氏。以烈蒙 旌褒。祖讳寿 (第 571H 页)
。同时诸名贤相推荐。将历试清显。而公卒于官。即己酉十二月二十日。享年四十八。退陶上仲氏温溪先生书曰。 金质夫
竟以疾乘化。恸泣恸泣。盖恸之深也。以翌年某月日。葬于兴州治东梧申洞负癸原。配贞夫人玉山张氏。生员应臣 …… (第 588L 页)
学。或劝令读大学。公曰。小子之学。尚未能焉。况大人之事乎。奉事公曰。此儿已知入学次第矣。及长。受业于 金先生
惟一斋。虽祈寒暑雨。必往来质问。先生甚爱之。始授中庸。不以诵读为业。必穷思演绎。至忘饥饿。使文字义理 …… (第 590L 页)
书舍。或有疲倚解体者。公厉声曰。怠一字。吾儒百病之源。不可晷刻放忽。况函丈在傍。弟子之职。不当如是。 金先生
尝入清凉山。十载讲读。公往从焉。又与权晦谷,金芝山。讲会于苍石山寺。终始辨论无遗滞。诸公咸叹焉。尝就 (第 590L 页)
余退而齿弟子之列。相问居停名姓。即永嘉佳野 金进士门
侄也。日已半。丈席曰。近地有道南书院。明当圈荐院长。而儿以斋任亦参其会。往而共游何如。敛膝而跪曰唯。 (第 123L 页)
。对案不食。待去冠伏阶下言不敢然后降辞色。太夫人贞刿有法度。府君内外承听。未尝少有拂戾。
庚辰聘兰谷 金先生门。
先生清苦绝俗。府君观感薰炙。动遵规绳。退而群居。矜严自持。人亦不敢加以戏慢。尝留侍啜粥。讲问甚适。一 (第 581L 页)
也。天亦用晦而未定者欤。于乎。先生禀圭璋之质。励金矢之操。自幼服袭。不离先故典训之中。晚又从游于瓢隐 金先生门。
薰沐习察。不待道义风节之外。是以其用功也始于平常。达乎高妙。义理则析之丝缕。文章则发之菽粟。而及其释 (第 170L 页)
召汝而重呼阿奶。阿翁投杖,谁当荷此析薪;稚子牵衣,未得预其元草。”盖静存亡时,大父犹存,子尚幼故也。 同年金质夫
哭之云:“渐看豪气笼人上,不料英年似梦中。”余哭之云:“一榜少年今剩我,九原才子又添君。”
  五八
》云:“儿童喧笑各纷纷,未解灯前刺绣纹。夜半醉归人不觉,叩门独有老妻闻。”
  一三
  在都,余与 金质夫文淳
、裘叔度日修居最相近。金棋劣于裘,而偏欲饶裘。金移居,裘以诗贺云:“追趋秘阁两年余,一日何曾赋索居 ……,鸾漂凤泊飞天涯。”裘读而叹曰:“子才终竟有性情。”呜呼!此皆四十年前事。今裘官至尚书,声施赫奕;而 质夫
为太守,两遭罪遣,谪戍以死。岂亦如花之飞茵飞溷,各有前因耶?金死后,余搜其遗诗,了不可得;仅得其《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