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广州府学仰高祠记
仰高祠者广州府学礼贤之祠也礼贤而谓仰高者何

言贤者之高风峻节非寻常可及也非寻常可及而蔽
之以高之一言何其善于形容而善言德行也按广东
宪使方公书及太守沈侯所述事略云初宋以蒋之奇
守广州拳拳于砺名节嘅郡之前贤未有祀以 晋吴隐
唐宋璟李尚隐卢奂李勉孔戣卢钧萧仿八人列而
祠之子城上又益以晋之滕循唐之王綝作十贤赞因
名曰十贤堂开宝 …… (第 40a 页)
阊古成之皆乡先生有祠名先
贤在明伦堂之西射圃之北久而寖敝元至元中宣抚
梁雄飞又以苏轼杨长孺并祀于廉吏 吴隐之
之祠淳
祐甲辰广帅方大琮立张文献九龄崔清献与之之祠
名二献祠今皆废我朝饬台宪励廉节以风天下而广 (第 40b 页)
思以两手左右攫而怀之岂泉之实耶过而往
贪焉犹以为名(孙曰广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心 晋吴隐之
赋诗曰)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今汝独招愚者居焉久留而不去虽欲革
其名不可得矣夫明王之时智者用愚 (第 7a 页)
光传赐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
(霍去病传去病封冠军侯薨上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荗陵为冢象祁连山 晋吴隐之
传数亩小宅) (第 35a 页)
刘䶮号玉龙泉禁民不得汲
石门在南海北山夹江对峙如门汉楼船将军杨仆讨
南越先将精卒陷寻峡破石门东有贪泉 晋吴隐之

广州酌泉赋诗处隐之北归家人携沈香一斤觉投香
江中 (第 22a 页)
门在南海北山夹江对峙如门汉楼船将军杨仆讨
南越先将精卒陷寻峡破石门东有贪泉晋吴隐之刺
广州酌泉赋诗处 隐之
北归家人携沈香一斤觉投香
江中汉徵士董正墓山在番 …… (第 22a 页)
浮海与 吴隐之
战立烽堠处山下溪有神鼎唐刘道锡
刺广州遣人系鼎耳出鼎耳断鼎没执纼者耳尽痛
冯盎墓山在新会北盎世为南越 (第 23b 页)
  皈投刑堂赵平齐
枌阴夙庇敬修执贽之恭李掾卑栖遽起问钧之想黾
未遑于趋戍乃先急于谋身辄忍耻以自鸣庶徼荣而
一顾尝窃考古人之荐士无非与天下以为公吕文穆
夹袋之储博采四方之众论虞忠肃翘材之馆类皆一
代之名流曾何专取于里闾初岂有偏于亲故允谓至

公之举夫谁得议其私然处乡党则恂如吾夫子所以
圣维桑梓而敬止作诗者谓之恭盖知人本自昔之所
难而居乡乃论秀之从出所以朱买臣之贵不荐于他
人而荐于同邑之贤 吴隐之
之名不显于他人而显于
邻居之士固自知其非称姑略诵于所闻伏念某拆袜
短材滥巾末第立身行已惟知实地之可凭 (第 7b 页)
广州番禺县西五里)
(案李涉鹧鸪词云越冈连越井/越鸟更南飞即此越王井也)备经艰险贪泉浈水(晋/书) (吴隐之
为广州石门有贪泉传云饮者 (第 38b 页)
隐之
酌而饮/之为诗曰若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汉书楼船将军杨) (第 38b 页)
台受律(朝/台)
(见濮阳公陈情表晋书王浑等传/论曰二王属当戎旅受律遄征)隐之清节无愧于投
(晋书 吴隐之
隆安中为广州刺史归自番禺其妻刘/氏赍沉香一 (第 21b 页)
隐之
见之遂投于湖亭之水寰宇记)
(取投石门内水中后人谓/之沉香浦亦谓之投香浦)江革归资唯闻于单舸(南史 (第 21b 页)
  昨夜神梭已化龙风雷绕泽水淙淙八州都督功成速
不到天门第九重

  贪泉(广州有贪泉世云饮之者则起贪欲之心 吴隐之
(第 7a 页)
处默
为广州守取而酌之赋诗曰古
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在官清操愈厉)


  千金一歃岂其然 (第 7a 页)
广州者有若陶侃 吴隐之
有若宋暻卢奂又有若余靖
之数君子者才不自用而廉不近名是以治有遗爱广
之人至今尸祝之邹君惟是之师则乃贤 (第 38a 页)
   (石门不知何石门周赧王五年秦败三晋之师/于石门赐以黼黻之服石门赵氏世家作石阿)
   (正义曰在石隰二州界广州有石门在番禺县/北二十里昔南越相吕嘉积石于江以拒汉因)
   (名 吴隐之
至石门酌贪泉即此下云至分陜即/恐是赵晋之石门在今平阳府解州东南白径)
   (岭踰中条山通陜州道山岭 (第 49a 页)
  伏以虎符分治声名传二千石之良鹭渚回春气象增
千万家之盛江山若为之改观民吏相望而革心春蔼
闾阎欢腾鼓角窃惟后世之太守何异古者之诸侯为
国股肱厥有屏翰藩宣之责作民父母使无叹息愁恨

之声是以昔朝每重兹选苟克当乎重寄必历典于名
藩故郭细侯自雍郡渔阳而复牧于并州而黄次翁由
维扬颍川而入尹于京兆非惟使惠泽可遍于乡国亦
欲使扬历以熟其才能大哉治天下之用心盖亦非众
人之所能识恭惟府尹中州间气当代伟人牧民有汉
河南之良规(河南谓吴公)其治郡国常称为异等律身有晋
广州之家法(广州谓 吴隐之)
虽酌贪泉而不易其心昔再牧闽
溪岛洽两岐之化雨继迁守浙湖山歌五裤之春风挠 …… (第 15b 页)

一时而不合乎一时之流俗岂非所谓伟然间气而何
待于人哉及观先生诗文而序之曰集尝承乏禁林窃
意高蹈远 隐之
士必有过夫人者而不之见也归侨江
上乃得刘桂隐先生之文于其门人学者而读之则诚
昔日之所愿见而不可得者也 (第 27a 页)
陵)
(风俗必备五方作则也/族亲也言政非一法使)公内树宽明外施(作驰字/五臣本)
(臧荣绪晋书曰 吴隐之
为晋陵太守布政简惠/善曰冯衍说鲍永曰幸蒙危言之世遭宽明之时)神皋
载穆毂下以清(书谷永上疏曰薛宣为御 (第 6a 页)
S:
:TITID: QTWTIT15267
:PERSID: QTWAUT1886
:END:

吴隐之
拥节南海。停骖石门。遇贪泉之广陌。若旨酒于污
樽。由是徵图籍所载。考耆旧之言。云注兹而难穷地理。或 (第 03a 页)
还官。 吴隐之
之鱼。食宁去骨。粗无悔咎。得及旋归。才望京
华。又分旄节。拥戎马于泾上。获田谷于回中。罢讲艨艟。学 (第 21a 页)
崇之旨。再兼台衮之荣。于戏。 吴隐之
昔号清廉。英声未泯。
马伏波尝推功业。厥迹犹存。苟能视糠秕于翠羽明珠。张
纪律于遐陬异俗。吴马之政。 (第 09a 页)
  道查考嘉靖元年六月

为表章风化事切惟岭南自昔吏道多污遂令石门清
泉亦蒙其耻被以贪名百世不能易也晋广州 刺史吴
公隐之
尝题以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
饮终当不易心到州清节愈励千载而下闻其清风尚
能使人兴起今其碑刻 (第 43a 页)
 阃得别业龙山闻人誉原哲不绝口及予来濠梁而
 原哲由儒入任知事柳幕以廉谨称每乐道之今观
 先生之子千之为知事著清白轩记固信其为人昔
  吴隐之
在广南酌贪泉而清操愈厉能知古人用力
 焉斯足以保其清白矣柳幕长叶䒶与予友也盍亦
 以是语之浚仪赵宜讷 (第 9b 页)
五方杂错)公内树宽明外施简惠(范晔/后汉)
(书冯衍说鲍永曰幸逢宽明之日将值危言之惠/时臧荣绪晋书曰 吴隐之
为晋陵太守布政简)神皋载
穆毂下以清(西京赋曰寔惟地之奥区神皋汉书谷永/上疏曰嶭宣为御史中丞执宪毂下 (第 6a 页)
  为溧阳彭太翁太母七十双寿徵诗启
吴云入越国山绵亘于平陵鲁柝闻邾濑水潆洄于阳羡
焙茶客去稔知彼地之高闳斸笋人来详述此中之巨阀
则有门呼万石人号五经蛇能蟠绶偏呈集庆之符雀拟
衔环荐食发祥之报如我某翁彭太老先生者星分井络
系出商贤修兮俊烈夙标独行之名宣也淹长早擅通经
之目门风烜赫绣戟连云家学渊源彩毫滴露曾祖南阳
公升华紫阙罔希簪组之荣父雅存公策俊青袍甘蹈丘
园之秀数传积德讵愿人知屡世行仁祗承家训先生姿
禀通明才锋瑰异髫年制对名更噪于杨梅壮岁摛文价
倍高于鹦鹉况复政施门内爻系家人庭罗让木纷敷而
下茁忠葵井溢廉泉觱沸而旁飞孝鲤陆智初幼多至性

橘常堕于怀中 吴隐之
毁不胜丧鹤为鸣于庭下生事则
膻芗䐹腒婉以承欢庐居则窆繂练祥贫能中礼以兹笃
厚足觇凤卜之昌缘彼恩勤定兆 (第 13b 页)
  图中
酒中有至乐恨我绝不谙近岁作茶隐聊以当沈酣
禺山到咸海已是珠江南怕汲斜水斜(元和志邪阶/水今名阶水)
(出县东百三十里太平寰宇记南齐时有邪阶县后/改为正阶县广东通志山川略邪阶水出始兴县东)
(南邪阶山水有别源日巢头重岭衿/泷奔湍相属祖源双注合为一川)戒酌贪泉贪(广/东)
(通志山川略石门水一名贪泉出县西三十/里平地即晋广州 刺史吴隐之
饮水赋诗处)忽闻学
士泉轻与云相涵(广东通志学士泉在番禺县北七/里明天顺中学士黄谏谪广州品)
(其井 (第 1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