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遣怀篇云 梁孝王
都邑之盛及追怀与高适李白同吹
台末有抚孤之句公飘飖一羁旅而葛帔练裙之念如
此高李岂无厚禄故人闻之得无 (第 6a 页)
曰今岁
礼部殊不公所取进士皆子弟无艺以关节得之汉佞
幸传高祖有籍孺孝惠有闳孺与上卧起公卿皆因关
说又 梁孝王
传有所关说于帝则关节亦可三门说打 (第 12b 页)
  越州永兴李明府宅送萧三还齐州序
嗟乎不游天下者安知四海之交不涉河梁者岂识别

离之恨薜衣松杖琴樽为得意之亲临远登高烟霞是赏
心之事有 梁孝王
之下客仆是河南之南孟尝君之上
宾子在北山之北幸属一人作寰中之主翛然四皓为
方外之臣俱游万物之间相遇三 (第 4b 页)
散者将有扑满之败可不诫欤弘为高贺邹长倩两
故人所䡖如此岂非曲学阿世以纳侮欤 梁孝王
游于忘忧之馆集诸游士使各为赋枚乘为
柳赋路乔如为鹤赋公孙诡为文鹿赋公孙乘为月
赋羊胜为屏风赋韩安国作 (第 4b 页)
者高门县簿无不走也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
死豹养其内而虎食其外毅养其外而病攻其内乃
公卒章之意
遣怀篇言 梁孝王
都邑之盛及追怀与高适李白同
登吹台未有拊孤之句公飘飘一羁旅而葛帔练裙
之念如此高李岂无厚䘵故人闻之得 (第 5a 页)
识义方之理。遂骄恣 梁孝王。
封四十馀城。苑方三百里。大
营宫室。复道弥望。积财镪巨万计。入警出跸。小不得意。发
病而死。宣帝亦骄 (第 10b 页)
。安知四海之交。不涉河梁者。岂识别离
之恨。薜衣松杖。琴樽为得意之亲。临远登高。烟霞是赏心
之事。有 梁孝王
之下客。仆是河南之南。孟尝君之上宾。子
在北山之北。幸属一人。作寰中之主。翛然四皓。为方外之
臣。俱 (第 03b 页)
之神武。弃班超之笔砚。一鼓作气。
方轻肉食之谋。七旬舞干。始受昌言之拜。二十三年迁除
王府西閤祭酒。 梁孝王
武者。汉皇之少子。广东苑属平台。
则司马相如所以骋其词赋。陈思王植者。魏国之天人。游
西园拥飞盖。则 (第 16b 页)
。曳裾廷寺。分曹环卫。典校蓬阁者。印绶
累然若差肩。驾于宇下翼如也。夫卫甸侯也。以多君子而
誇列国。 梁孝王
汉宠弟也。有邹枚严马之盛而焜耀后世。
孰与以一郡之狭。五湖之阻。而济济俊乂。驰轩冕而就客
位者。殆九 (第 07a 页)
厥贡絺纻。厥篚纤纩。有蒙卢二门。有雎涣二水。炊骨易
子。陨星退鹢。仲尼之伐树。子罕之弃甲。皆此地焉。 梁孝王
时。四方游士邹生枚叟相如之徒。朝夕晏处。更唱迭和。天
寒水冻。酒作诗滴。是有文雅之台。清泠之地。雁鹜 (第 05a 页)
曰。古人辞大不辞小。乃先之楚。
化行俗易。然后从徵。及居近侍。多所规讽。迁御史中丞。纠
劾不避宠戚。 梁王肜
违法。君深文按之。齐万年反。权臣恶
君之强直。以君讨之。移孝于忠。有死无二。贼策之曰。周君
才兼文武 (第 08a 页)
。若专断而来。不可当也。如受制于人。此成擒耳。
呜乎。盗有道焉。其知之矣。及六陌之役。 梁王
为帅。军人未
食。肜促令进。而绝其后继。君自知必败。赋诗曰。去去世事 …… (第 08a 页)
毕而战。自旦
至暮。斩首万计。弦绝矢尽。而援不至。左右劝之退。君以为
凿门而出。义不旋踵。遂殁焉。夫 梁王
以宗戚之贵。义兼家
邦。非不知良材为国之所凭。盖利欲之诱深。而爱国之情
浅也。而况悠悠偫品。安足言哉 (第 08b 页)
文昌杂录云东京记天清寺繁台 梁孝王
按歌吹之台
阮公诗云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箫管有馀音梁王
安在哉后有繁氏居其侧里人呼为繁台唐李肇国史 (第 8b 页)
读鲁仲连邹阳传
太史公以邹阳附鲁仲连传自索隐疑其时代悬隔后人
不得附传之故遂疑汉书邹阳说王美人兄以解 梁孝王
之难与鲁仲连解邯郸之厄同夫王美人之事宵人由窦
者所为岂足以辱仲连先生敬盖读是传而知太史公之
伤之也夫 (第 33b 页)
   吹台

阮嗣宗咏怀诗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箫管有馀音
梁王安在哉
 吴旦生曰杨升庵谓本师旷吹台 梁孝王
增筑班史
 称平台唐称吹台又因谢惠连尝为雪赋又名雪台
 余按水经注陈留县有师旷城上有列仙之吹台梁
  (第 5b 页)
王增筑即嗣宗所谓吹台文昌杂录云东京天清寺
 繁台 梁孝王
按歌吹之台后有繁氏居其侧里人呼
 为繁台青箱杂记云梁高祖常阅武于此改为讲武 …… (第 5b 页)
 平台之遗响也今观统志云惠连于此赋雪又名雪
 台盖谢居江左安得云于此赋雪升庵以平台即吹
 台未必然也汉 梁孝王
传云王以功亲为大国大治
 宫室园苑则所筑亦非一处耳
   妖女 (第 6a 页)
进退为允。(《晋书·刑法志》。《通典》一百六十八,尚书令刁协等议。)

李矩

矩字世回,平阳人 。梁王
肜以为征西牙门将,讨齐万年有功封东明亭侯,还为本郡都护,谢病去。东海王越以为汝阴太守。永嘉中,太尉荀
记室督。及颖为丞相,擢东曹掾,后东海公腾为车骑将军,镇河北,以为从事中郎,城陷见害。有集二卷。 梁王肜
谥议

  肜位为宰相,责深任重,属尊亲近,旦为宗师,朝所仰望,下所具瞻。而临大节,无不可夺之志; ……,此而不贬,法将何施!谨案《谥法》。“不勤成名曰灵。”肜见义不为,不可为勤,宜谥曰“灵”。(《晋书 梁王肜
传》。永康二年薨,博士陈留、蔡充议谥云云。)

重议

  肜为宗臣,而国乱不能匡,主颠不能扶, ……远,犹不免于责,况彤不能去位,北面事伪主乎?宜如前议,加其贬责,以广为臣之节,明事君之道。(《晋书 梁王肜
传》。梁国常侍孙霖及肜亲党称枉,台乃下符云云。充重议云云。朝廷从充议,肜故吏复追诉不已,改谥曰孝。)
明知故依见位为次也。又齐王为司空,贾充为太尉,俱录尚书署事,常在充后。潘正叔奏《公羊》事,于时三录, 梁王肜
为卫将军,署在太尉陇西王泰、司徒王玄冲下。近太元初,贺新宫成,司马大傅为中军,而以齐王柔之为贺首。立 ……、荀组、潘岳、嵇绍、杜斌,然后道足下所疏四王,在三司之上,反在黄门郎下,有何义?且四王之下则云大将军 梁王肜,
车骑赵王伦,然后云司徒王戎耳。梁、赵二王亦是皇子,属尊位齐,在豫章王常侍之下,又复不通。盖书家指疏时
 喜怒哀乐爱恶欲。自是七情。而乐字唤做惧何义。乐者惧之所由生。惧者乐之所由生。故改以惧乎。

惧乐二字。迭居于喜怒哀三者之下。未尝一唤做惧字。而遂不复用乐字。则今必曰改以惧恐未安。至于其所以迭居之义。则愚亦尝如是看。以为是互藏其宅之义。然未知其果是。此外又有可取象者。如以喜怒哀乐配四时。则喜属春怒属秋哀属冬乐属夏。而夏为长养万物之时。故谓之乐者此也。配五行则喜属木怒属金哀属水乐属火。而火为旗帜剑戟之象。故谓之惧者此也。(周礼六官。亦以夏官为司马而掌兵。兵固可惧者也。)如是看亦一道。而亦未知其果是。为今之计。但当于七情之发。克致节约之工。未论惧与乐。咸使中节而后已。乃为第一要务。至于其或曰乐或曰惧。不必苦苦分别。如何如何。
  心经云司
马子徽作坐忘论。是所谓坐驰也。朱子曰身在于此而心驰于彼。其不为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几希矣。此之谓坐 (第 206L 页)
 苏轼仇池笔记曰。生(一作王)莽时。省中黄金六十万斤。陈平四万斤。间楚。董卓郿坞金亦多。其馀三五十斤者。不可胜数。近世金不以斤计。虽人主未有以百金与人者。何古多而今少也。凿山披沙。无虚日。金为何往哉。颇疑宝货。裨变不可知。复归山泽耶。〇臣谨案。唐,宋以来。番舶交通中国。黄金皆走于西南海国。而三代以降。矿采遂绝。其无黄金。岂足怪哉。顾炎武谓黄金多入于佛殿佛躯。斯亦然矣。(宋太宗问秘阁校理杜镐曰。西汉赐与悉用黄金。近代为

难得之货何也。镐对曰。当是时佛事未兴。故金价甚贱。)
前此汉武帝。铸黄金为麟趾。袅蹄非矿采也。叶梦得曰。汉时赐臣下黄金。每百斤二百斤。少亦三十斤。虽燕王刘泽以诸侯。赐田生金亦二百斤。楚 梁孝王
死。有金四十馀万斤。盖币轻米贱金多也。〇马云。如二公之说。则金莫多于汉。然民间之淘。取官府之徵敛。史 (第 212H 页)
楚,齐,赵乎。以汉之所忧于吴,楚,齐,赵者。遗于后主。使忧淮阳及梁者。诚见其得于近而遗于远也。论者见 梁孝王
之距吴,楚为汉效力者。为贾生长策。虽微梁王而使当时诸名将。悉力捍之。吴,楚能凌而过之乎。故曰一时之利 (第 304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