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知子山以上五代皆有文集也 按文苑英华本此)
(下有幼而清惠唯良之美称共治之能十三字接佩犊/带牛有侔 龚遂
至王公名贵尽为虚襟接信降山岳之)
(隆缊烟霞之秀至出为弘农守职实剖符寄深分竹下/接加以冥心资敬笃信天 …… (第 9b 页)
使符/张晏曰符以代古之圭璋从简易也师古曰与郡守为)
(符者谓各分其半右/留京师左以与之)佩犊带牛有侔 龚遂(汉书曰龚遂/为渤海太守)
(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
(冬课收敛益畜果实菱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畜积吏民皆富实讼狱息止)
桑枝麦穗无谢
张堪(后汉书曰张堪字君游光武时为渔阳太守捕击八/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乃于狐奴开稻田 (第 18a 页)
符以代古之圭璋从简易也师古曰与郡守为)
(符者谓各分其半右/留京师左以与之)佩犊带牛有侔龚遂(汉书曰 龚遂/
为渤海太守)
(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 (第 18a 页)
(人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丹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藏于绿林中注云绿林山在今荆州当阳县东北也汉)
(书曰 龚遂
为渤海太守召见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迩不沾)
(圣化其民困于饥寒 (第 91a 页)
职焉天下之事其变亦岂终不可图也哉虽然子
之职止于求盗而不能使人不为盗能使人不为盗者
牧守也稽之前史若 龚遂
渤海之政是已吾闻黄公有
牧守之才其为政务以德化人庶几有以使人不为盗
而求盗之职又能用吾观远若人焉将见 (第 15a 页)
亦难哉为今之计者宜何如耶选将以
主兵阅卒以实伍而兵之本以立简器以利用演阵以
教战而兵之用以备治渤海如 龚遂
长朝歌如虞诩必
求是人而任以捕盗之责备北边如李牧守云中如廉
范必择是人而付以备边之任夫然后鼓之以庆赏 …… (第 22a 页)
举之选世袭之胄多
矣其中独无是人欤文翁之守蜀郡也建立学校而治
崇礼义虞诩之长朝歌也诱擒盗贼而人称神明 龚遂
劝农桑重牧养而禁奢侈于是郡有蓄积是皆良吏也
得是人而布于郡县之中如文翁焉何患乎风俗之不 …… (第 35a 页)
淳如虞诩焉何患乎盗贼之不息如 龚遂
焉何患乎民
生之不安今科目之举畿藩之贡多矣其中独无是人
欤易曰蛊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夫天下之势在外则边 (第 35b 页)
士矣且
引接师儒宽和有容小有过差未尝加诋而下皆乐共
其职焉嗟乎公诚所谓良守矣余尝延览先汉之隆文
翁与 龚遂
召信臣俱列于循吏而脩起学宫举察博士
独称蜀郡黄霸与张敞赵广汉同以治郡有声而力行 …… (第 4a 页)
  赠宪使熊公桴擢云南参政序
武昌熊公者夙挺楚材早耀荆璞起庚戌制科授太仓

刺史甫及下车治行称最虽王祥康沂 龚遂
襄渤不能
过也亡何倭夷内奰变生倏忽势渐猖獗民不知兵卒
非服习乏不虞之备罕先事之图所犯州邑有不望风
(第 7b 页)
电民悦慈母囚畏神君嗣莅于楚郴桂告警议
发窖积用给军需民既称便贼亦就殄广汉之摘奸孺
文之持法宋均之徙蝗 龚遂
之弭盗殆兼之矣由是参
知西遐则风行百粤稍迁右辖则化偃八闽群獠内款
罔不即序可谓祗服忘劳盘错别利者也虽 (第 2a 页)
   与潘学使
郢中肃别倏移寒暑支离拂乱故态依然诵周易出处
之文悟庄生鹏鴳之旨聊用忻惕奚所置辞顷再阅邸
钞知当事诸公遂将薄蚀日月点缀太清而
圣监昭融确乎不爽语曰知臣莫若君不其然乎然而
审阴发巧中之本杜蹈瑕抵隙之机度宜一意并心益
坚孤节不然则门下之教 龚遂
军中之称冯异事抑有
不相类而相通者无当故非玉卮无极且殊河汉谨以 (第 5a 页)
  永嘉郡教(丘迟/)
贵郡控带山海利兼水陆实东南之沃壤一都之巨会
而曝背拘牛屡空于畎亩绩麻治丝无闻于窐巷其有
耕灌不脩桑榆靡树遨游廛里酣酺卒岁越伍乖邻流
宕忘返才异相如而四壁独立高惭仲蔚而三径没人
虽谢文翁之正俗庶几 龚遂
之移风 (第 68a 页)
   上王知府启
玉门关两鬓秋风归来晚景金斗城一轮明月喜把清
辉人皆作来暮之歌我欲快争先之睹骑竹失随于童
子杖藜敢谒于大人既获披云亦言献曝尝谓农桑者
民生衣食之本学校者国家风化之原其在有司亶为

急务眷此常郡即古延陵二十年兵革以来数百里人
烟欲绝犁锄不作弦诵无闻大田皆变为荆榛泮宫亦
燬为瓦砾今天下全归于大统而郡中方集其遗氓如
谷寒而邹律重嘘若弦断而麟胶再续农何以劝惟恤
民则民乃力农学何以兴惟重士则士皆志学严一鼓
以作气必三年而有成田野辟而赋税增教化行而习
俗美上以副圣天子明诏之意下以著贤邦侯善治之
功斯文黼黻于皇猷举世甄陶于清化渤海郡劝农

复见于今成都府兴学文翁罔专于昔苟二端之并
举则百废之俱兴幸无谓老生常谈真可与古人同传
某官三槐世胄五 (第 22b 页)
者遂迥然不同而其
后二国之治亦以大异然当齐鲁之初岂不皆谓之同
沐圣人之化者也前汉治民如赵张三王黄次公 龚少
薛赣君朱子元之徒皆卓然有闻考其行事何可一
槩而论乎独怪梁相州初以惠爱为先当开皇迫急之
时遂用不能见谴 (第 16a 页)
扰而诸事釐举使人含和饮醇而不见其纷更
之迹岂与夫综核粉饰因循结纳者同日而语欤昔文
翁兴教化黄霸得人心 龚遂
息盗贼召杜劝耕稼尚清
平若公者可谓兼之矣异日者
圣天子徵召海内贤太守赐以玺书补九卿之列公其
首选也兹 (第 40b 页)
   报谭二华总督
节睹经略未尝不叹羡谓为天子守封疆皆得如门下
北何有强敌南何有倭夷纯不谙军国大计顾见当事
者袭套文则谐众口实干济则多沮挠今笃中不欺视
公家如私无有若门下者建台之议即劳民可遗永利
宽恤休养之计久欲进言于门下而门下已调停之矣
诸酋近扰云谷置蓟辽不言此其计甚诡恐秋风至彼

所垂涎不在彼而在此也
   报翁见海
中原之地在食不在兵在吏不在将纯窃以为确论故
郡得一 龚遂
则渤海成卖剑之风即藩臬即抚按皆属
赘员惟袭套逄迎真有如来谕者以故地方一遭水旱
即皇皇思乱缓急标本之计 (第 3b 页)
故曰可以知民隐恻民穷者
此也措刑之本莫急于厚其生予观汉之良吏虽未及
于教化而往往有安养之实非后世所及 龚遂
治渤海
劝民务耕桑秋冬课收敛劳来循行郡中皆富实狱讼
止息召信臣守南阳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躬耕劝农 …… (第 2b 页)
  送胡郡侯入觐序

圣天子御极更新庶政除民之疾苦尤留意教化之务
数诏监司守臣端士习正文体责以实效又一增两畿
之举额以风劝庶士意甚至矣惟时监司守臣下暨庶
士莫不警动钦承恐后我郡侯胡公蚤承家学行艺修
明刚直不挠所历以风采闻士诵其言仰其人也久矣
及亲炙左右经公意之所取舍则习不期而自端体不
期而自正欣欣焉莫不自以为得师昔汉史称黄霸朱
龚遂
召信臣等所居民富所去见思及考其事则皆 (第 24b 页)
  送许邑侯入觐序为学中作
今制内外百职三载任满则一考其绩其在外亲民长
吏则三岁一朝于京师即古诸侯述职之义先期季冬
以远近毕集至月正元日天子御明堂受朝外臣次内
臣一等拜舞称贺退各就其邸太宰乃受其会听其致
事而诏废置其治行高等者天子又赐宴以殊异之即
唐虞车服以庸之遗意也今年冬吾邑许侯例当应明

年之朝先是侯既考三载绩以上最受锡命又一载于
兹前后部使者以侯治行荐者又经八九上矣兹行也
必首膺卓异之典继以内召不为御史必为諌官得以
素所学及得于更尝历练之久者一旦立丹升下为天
子次第尽言之岂不伟哉僚佐诸生议所以送侯者辱
以见属昔 龚遂
治渤海数年宣帝遣使徵之会引入见
议曹王生为言天子即问君何以治渤海君不可有所
陈对宜曰皆圣主之德非小臣 (第 24b 页)
  箴规门
东坡山村诗云烟雨濛濛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但
 教黄犊无人佩布榖何劳也劝耕意言是时贩私盐
 者多带刀杖故取 前汉龚遂
令人卖剑买牛卖刀买
 犊曰何为带刀佩犊意言但得盐法宽平令民不带
 刀剑而买牛犊则民自力耕不劳劝督以讥 (第 1a 页)
   送汝南太守徐子与序
汉所谓良二千石者政平讼理庶民忘叹息愁恨之心
也即黄次翁为颍川宣布诏令令民皆知上意而宽和
为名 龚少卿
为渤海悉罢逐捕盗贼吏非使胜之将安
之也而已各称天下治行第一矣乃今良二千石犹难
之每坐以为不可及何哉岂 (第 15b 页)
   送魏使君入朝序
昔者汉宣帝以渤海盗贼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也又惩
沈命课累之弊意甚忧之选能为渤海者得 龚遂
今观
遂之为渤海自农桑外移书罢逐盗贼吏而盗贼解散
民以畜积狱讼止息而已无它异政及入朝帝帝亦曰
君何以 (第 7a 页)
   祭柳侯文         黄 翰世传不朽文学辞章惟公之文驾韩蹴张(韩愈/张籍)雄深雅
健实比子长(司马迁/字子长)民思无斁政事循良惟公之政祖
龚述黄 (龚遂/
黄霸)深仁遗爱实比甘棠孔门四科达者升堂
公兼得之光于有唐天才俊伟议论慨慷交口荐誉名 (第 14a 页)
   永嘉郡教
贵郡控带山海利兼水陆实东南之沃壤一都之巨会

而曝背拘牛屡空于畎亩绩麻治丝无闻于窐巷其有
耕灌不修桑榆靡树遨游廛里酣酺卒岁越伍乖邻流
宕忘返才异相如而四壁独立高惭仲蔚而三径没人
虽谢文翁之正俗庶几 龚遂
之遗风
   侍中吏部尚书何府君诔
远量夷雅淹姿英茂进德方新循名以旧分镳先达争
驱俊秀匪直羽仪实惟领 (第 5b 页)
     (玄成以儒术进刘向王褒以文章显将相/则张安世赵充国魏相丙吉于定国杜延)
     (年治民则黄霸王成 龚遂
郑弘召信臣尹/翁归赵广汉张敞之属皆有功迹见述于)
     (世/)
   立说(茂材异等者非常之才 …… (第 13a 页)
相如丙魏(同上相/丙吉魏)
(相/)将如张赵(同上将则张/安世赵充国)治民如龚黄召尹辈(同上治/民则 龚)
(遂
黄霸召信臣/尹翁归之属)往往皆过人一等(状茂/异字)非惟当时鲜俪
(鲜少俪/匹也)而后世亦罕与俦伍( …… (第 16a 页)
文武之并用(张安世文/赵充国武)循吏能吏
间错州郡(前王吉传赵广汉张敞皆有能名又/循吏传黄霸王成朱邑 龚遂
皆有传)经学词 (第 1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