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梁彭孙” 相关资源

別集類
。登乙亥及第。以吏曹佐郎罢。
尹溉。字汝沃。登丙子及第。以吏曹佐郎被斥为外官。以能汉语。仅容于朝。 梁彭孙。
字大春。登丙子及第。以弘文校理罢。
朴绍。癸丑生。字彦胄。举贤良科。未及第。登己卯春式年壮元。以是免 (第 87L 页)
 先生之事。以吾所闻。则必不如是。先生姿貌如玉。人无贤愚。见必慕悦。少时。出征。夕投店舍。梳发。有一少艾。亦自京来者。稍近侵昵。流注不去。先生情若难制而移寓。此则恐非实传。先生乃当今人也。人言不一如此。举不必信也。(出曹植南冥集)
成公守琮字叔玉。号节孝。听松守琛之弟也。赵静庵。方以古人事业自期。士多出其门。及得守琮。大奇之。论誉不厌曰。守琮才气。过于守琛。己卯秋。对策 殿庭。极论时事。静庵与南衮同为考官。静庵见守琮策。惊叹曰。非成某。谁能及此。衮欲沮。竟不得。榜出。果守琮也。及衮搆陷士林之后。谓曰。守琮之第。光祖之所私也。遂嗾台官 启。夺之。(出成守琛听松集) 梁公彭孙
字大春。号学圃。少先生七岁。姿禀粹美。学问纯正。夙与先生。深结道义之契。庚午。同 …… (第 60L 页)
欲净尽。先生中第之翌年丙子。学圃又中第。早登湖选。寻入瀛馆。时 经筵四学士。奇遵,朴世熹,崔山斗。而 梁彭孙。
其一也。声闻籍甚。一日。梁公在玉署。南衮夜以竹杖便服来访。谓公曰。今日 朝廷经济之责。吾难独任。环顾 …… (第 61H 页)
。一心肃虑。如对神明。知无不言。言无不谠。 上皆虚心倾听。他人不得措一辞于其间。同侍者。亦多忌之。如 梁彭孙,
奇遵,朴世熹,崔山斗等。言语支离。或至朝讲日昃乃罢。 圣体疲倦。或移坐 御床。戛然有声。衮等。揣知  …… (第 61H 页)
之忧。此非 朝家细事也。先生曰。塞利源。防世道。莫先于削勋录。遂与谏长李成童。合 启请削。 上不允。 梁彭孙。
亦与金絿,奇遵,沈达源。联劄极论。先生又连 启。争之甚力。沈贞,洪景舟。皆参勋录者也。衮暗嘱景舟。因 …… (第 61L 页)
丧。建宁之党祸起而汉祚衰。元祐之正士销而宋室危。斯固然之明鉴。既覆之前辙也。(此疏一云郑应所制。一云 梁彭孙
所制。而出学圃集。)
赵公昱字景阳。号龙门。年十九。登生,进两试。乃慊然谓人之生世。岂但以功名为事。 …… (第 61L 页)
同道。先生之友。岂料先生。死友之土。生而死而。共高山斗。联珠之岳。竹树之祠。先生在玆。公可依归。(出 梁彭孙
学圃集) (第 63L 页)
 上恩至重。其爱君忧国之念。形于色。发于言。寝食不敢弛也。
 太学生李若冰,副提学李思匀,大司宪柳云,典翰郑应,校理 梁彭孙。
俱上疏伸救。
  时太学生闻先生被逮。争先诣阙。几千馀人。李若冰,申命仁,朴光佑等。相继上疏。明先生 …… (第 125L 页)
何事而哭也。答曰。吾丧兄故哭。妪则何哭也。曰。闻国家杀赵光祖。贤人死矣。民必不得生。故哭之。
 校理 梁公彭孙。
殓殡先生。
  时校理梁公。亦罢斥家居。遂与先生。日夕 (第 126H 页)
。衮等又上凶疏曰。安瑭以无状小人。任铨衡为领袖。群小得志。交相称誉。赵光祖,金净金湜,李耔,朴世熹, 梁彭孙,
崔山斗,奇遵二十二人。分受清要。管执枢机。日以植党为事。其异己者。则曰心术不正。曰是非不明。罢逐无馀 (第 180H 页)
当递臣职。 上重台谏进退。问于领议政郑光弼左议政申用溉,左赞成金铨,右参赞崔淑生。光弼,用溉等议曰。 梁彭孙
当递。金铨曰。 (第 186L 页)
彭孙
言事者。而递之可乎。光弼等遂启曰。诸台谏非以诚彦为是。恐有妨言路而尔也。今国论已定。人人异论。则国论 (第 186L 页)
何时定乎。 传曰。 彭孙
攻众台谏。若欲存 (第 186L 页)
彭孙。
而又欲使诸台谏在职则势难俱存。若所启则其以 (第 186L 页)
彭孙
为可递乎。光弼等启曰。各陈其怀抱也。 (第 186L 页)
彭孙
何可递乎。然欲安定则岂可递诸台谏乎。惟 (第 186L 页)
梁彭孙
可递。传曰知道。于是先生递职。 …… (第 186L 页)
特立敢言者。前台谏朴守纹,金匡复等不自安。请退。弘文馆直提学李成童,典翰赵光祖,副应教闵寿千等启曰。 梁彭孙
持正论。言事而遽递。恐大妨言路。且台谏与宰相不相苟合。然后国势尊而公论行。进退台谏。必问宰相则恐有后 (第 187H 页)
弊。赵光祖又因夕讲。以诚彦排陷士流。浊乱朝政。 梁彭孙
疾邪虑远而终反见递。反覆论启。李若冰因朝讲言。 (第 187H 页)
梁彭孙
之言。虽万世不可改。而弘文馆不能匡救使之不递。事不分明。李成童又以大司谏。与掌令权橃,郑士龙,献纳金 …… (第 187H 页)
观之事。近来知不为君子人也。诚彦亦非救李荇。见善类登庸。心怀不悦。欲使上下离间。而前台谏不力请其罪。 梁彭孙
所启正论也。递之甚不可。群议益激。故前台谏并递。而先生复职。 …… (第 187H 页)
麟,文瑾,金絿,尹自任,郑应,崔山斗,李清,李若冰,柳庸谨,奇遵,张玉,金湜,朴薰,朴世熹,李希闵, 梁彭孙
等。变乱朝政。将危 社稷。明主暗于奸术。大臣何默默安坐。政府,谏院。皆不以闻。是年二月十一日夜。又射 …… (第 188L 页)
月。馆学儒生李冲南,尹希圣等上疏。陈己卯诸贤之冤。言极剀切。 上以示大臣。 传于政院曰。金安国叙用。 梁彭孙,
李若冰,金正国,申光汉,柳仁淑,朴英,李清等。还给职牒可也。至是。吏曹以不齿仕版及收职牒罢职人抄录入 (第 195H 页)
启。 传曰。前校理 梁彭孙
还给职牒。于是。先生复官爵。寻有 经筵之 命。(按燃藜室记述。先生以校理罢削。又云官至户曹参议。而家 …… (第 195H 页)
 八月。被宪府启斥。
  先生屡蒙 恩叙。牢守林樊。终不赴 命。由是忤朝议。权奸嗾宪府启曰。礼曹正郎 梁彭孙。
多有悖戾之事。请罢职。
十八年己亥(先生五十二岁)
 治第于乐安柏岘
  先生卜址治第。置田庄。外孙 …… (第 195L 页)
  哭朴江叟(薰)
二十年辛丑(先生五十四岁)

正月。被宪府启斥。宪府启曰。盈德县令 梁彭孙。
不可使临民。请罢。不 允。
二十一年壬寅(先生五十五岁)
二十二年癸卯(先生五十六岁)哭慕斋金先生子 …… (第 196H 页)
 纯祖大王八年戊辰湖南儒生宋鍷等上疏请谥典
二十一年辛巳顺天章甫建祠于龙冈以曾孙府使信容配
 宪宗大王八年壬寅三月。湖南儒生奇象丰等上疏请 赠正卿节惠之典。吏曹判书金道喜启曰。 赠参判 梁彭孙
道学渊源。出于文正公赵光祖。 经筵讲学则与奇遵,朴世熹,崔山斗同其功。冒死廷诤。抑邪扶正则与郑应同其 …… (第 197L 页)
赠。而 梁彭孙
独漏 恩例。恐为昭代之欠典。此非阿好之言。实采举国之公论。 赠以正卿之秩。仍许节惠之典。正卿。峻秩也 (第 198H 页)
。遽尔加 赠。实涉难慎。己卯诸贤。几皆蒙褒扬之典。而 梁彭孙
之邃学名节。独此见漏。宜有士林之公议。正卿加 赠。实合事宜。 传曰。以邃学名节。独此见漏。宜有士林之 …… (第 198H 页)
五卫都总府都总管。
十年甲辰七月。湖南儒生柳致荣等上疏请谥典。十月。礼曹判书徐佐辅启曰。 赠吏曹判书 梁彭孙
易名之典事。有此呼吁。 (第 198H 页)
梁彭孙
之邃学名节。与己卯诸贤。同时卓越。既 赠正卿之秩。即多士之又请易名。可见公议之久郁。特施节惠之典。恐 (第 198H 页)
  

实录钞选
 
 中宗大王十二年丁丑十一月癸酉。(朔日) 梁彭孙
为司谏院正言。◑史臣曰。 (第 200H 页)
彭孙
力学登第。尝游泮宫。有强项之名。时论与之。故得拜是职。
 庚寅。(十八日)正言 (第 200H 页)
梁彭孙
启曰。李诚彦之疏。非救李荇。欲排斥善类。汲引同列。台谏不力请其罪。大失台谏之体。 上答曰。诚彦之疏。 (第 200H 页)
予置而不用。故台谏以请罪上疏之人。虑有后弊而然也。大抵以一人攻众台谏。骚扰而非美事。不必如此也。 彭孙
再启曰。若以诸台谏为是则当递臣职。 答曰。台谏进退为重。欲问大臣。尔可待命。领议政郑光弼,右议政申用 (第 200H 页)
溉,左赞成金铨,右参赞崔淑生议(两相曰。 梁彭孙
当递。金铨曰。 (第 200H 页)
彭孙
言事者。可递乎。领相曰。所谓言事。非谓言此事也。遂启之。崔淑生虽在列。独不与议。)启曰。 (第 200H 页)
梁彭孙
之言。徒计诚彦之谬。诸台谏亦非以诚彦为是。恐有妨言路而尔也。臣等意与台谏同。今国论已定。人人异论。则 (第 200H 页)
国论何时定乎。当定于已定也。 传曰。经筵及当时所启之言。非以诚彦为是。故以 彭孙
攻台谏为不美。若欲 (第 200H 页)
彭孙。
…… (第 200H 页)
又使诸台谏枉职。势难俱存。若以所启之言则 彭孙
可递。然所言不明白。其以 (第 200L 页)
彭孙
为可递乎。光弼等启曰。各陈其怀抱也。 (第 200L 页)
彭孙
何可递乎。然欲安定则岂可递诸台谏乎。惟一 (第 200L 页)
梁彭孙
可递。 传曰。知道。
 辛卯。(十九日)政院启曰。昨日。 命递 (第 200L 页)
梁彭孙
于言事之后。大抵台谏言事。其言虽过越。当极优容。正论不在人之众寡。以一人言事而递之。则后无持正论而特 (第 200L 页)
立敢言者。其弊终有不可胜言者矣。前递台谏。 上意以为镇静。而不能镇静。群议益激。今命递 梁彭孙。
亦欲镇静。而臣等意公论之激。恐有甚于前日也。 传曰。以廷论已定之事。而轻递诸台谏亦难。予不可独断。欲 (第 200L 页)
问大臣而处之。大臣以为 彭孙
当递。大臣之言如是。 (第 200L 页)
彭孙
难于在职也。大臣之言既如彼。予则只允其言而已。此事非若前日递台谏之事也。
 执义朴守纹,正言金匡复等 (第 200L 页)
启曰。前者李诚彦之事。当极论治罪。而不敢请罪之意。则已尽启矣。昨日 梁彭孙
以不极论诚彦之事而非之。此言固是也。 (第 200L 页)
梁彭孙
诣 阙。而臣等退在于家。又闻 命 (第 200L 页)
递正言。至为惊骇。在家不得安心。欲启退去之由。玆敢来启。成世昌既接守纹等入政院。顾史官大笑曰。此人等事。甚可笑也。台谏被同僚之驳。则当缩首以俟 上命。故诸台谏皆不来。而守纹独来启之。大失台谏之体貌也。诸承旨亦讥之。右赞成南衮闻之亦笑。成世昌以守纹等言转启。 传曰。大臣以为可递 彭孙。
故递之。诸台谏可仍在职。 弘文馆直提学李成童,典翰赵光祖,副应教闵寿千,校理申光汉,副校理柳庸谨,博 (第 201H 页)
士孙洙,著作安处顺,正字李希闵等启曰。闻 命递 梁彭孙。
(第 201H 页)
彭孙
乃持正论言事之人。而遽 命递之。至为未安。 命递正论之人。后之为台谏者。亦岂容默默乎。恐大妨言路也。 …… (第 201H 页)
后有大事亦如是。则弊不可胜救矣。 传曰。正言攻击诸台谏。势必不能相容。而实难处之。故乃问于大臣。命递 彭孙
矣。诸台谏今亦被弘文馆之论。不可在职。可并递之。
  (第 201H 页)
李成童等再启曰。正言攻众台谏。势固不能相容也。但 彭孙
则以公论而扬言者也。若并递之则恐后无持公论而敢言者。大抵台谏进退为重。故必问于大臣而处之也。然台谏与 (第 201L 页)
宰相。其道不苟合。故古之人。台谏不荐宰相。宰相不荐台谏。不相苟合。然后国势尊而公论行。进退台谏。必问宰相而处之。则恐有后弊也。 传曰。不必事事与大臣议也。此事则乃为难断之事。故与大臣议之。今虽尽递诸台谏。而欲留一 彭孙。
得乎。既有大臣之言以为当递。则 (第 201L 页)
彭孙
亦难于就职。故并递之耳。
 
壬辰。(二十日)宪长高荆山启曰。前台谏不力请诚彦之罪果非也。而 (第 201L 页)
梁彭孙
攻击之。议于大臣而递 (第 201L 页)
彭孙
又以弘文馆之启。尽递诸台谏。前日延访时。臣亦以为诚彦之疏虽过越。请罪则有妨言路。臣之意与前台谏同。则 (第 201L 页)
必不合于后台谏。请辞宪长。 御夕讲。 上曰。虽匹夫之贱。以尧舜君民为心。况人主乎。如是然后。可以为民父母矣。赵光祖以诚彦之排陷士流。浊乱朝政之罪。议决于大臣。尽递台谏之弊。 梁彭孙
疾邪虑远。而终反见递之失。反覆论启。柳云,李希闵亦论之。光祖曰。公论不在公 (第 201L 页)
卿则在台阁。不在台阁则在草野。虽草莱贱士。尧舜君民之志。莫非分内之事云云。
 甲午。(二十二日)御朝讲。正言李若冰曰。奇遵上疏。至为正大。而前台谏犹甘于苟容。 梁彭孙
之言。虽万世不可改也而反递之。弘文馆固宜极论。使 (第 202H 页)
彭孙
不递。而不能匡救。事不分明矣。李诚彦真误国之人。今须明正典刑。而后罪得其当。事得其正矣。李荇有名之人 …… (第 202H 页)
 
大司谏李成童,执义朴壕,司谏郑忠梁,掌令权橃郑士龙,献纳金絿,持平曹汉弼,正言李若冰启曰。诚彦非只救李荇也。朝廷善类。皆不好之。善类登庸则心不悦。欲使上下离间。治罪当用重典。诚彦之罪如彼。而前台谏不力请其罪。固不可。 梁彭孙
所启则正论也。递之甚不可矣。
 闰十二月壬申。(朔日)(第 202H 页)
梁彭孙
为司谏院正言。
 十三年戊寅二月甲申。(十五日)御朝讲。说经李希闵临文曰。人君之不明。可与忠谋也哉。 (第 202H 页)
此真西山痛愤之言。虽在千百载之下。见之犹为感激也。当是

之时。宦官专横。裴度,韦处厚居大臣之位。而不为忠谋。非徒裴韦不言。一世之人。举皆默默。刘蕡以草莱匹夫。抗言极论。当时爱君忧国者。只蕡一人而已。可知其忠。而一时执政。抑之不用。大抵古今治乱。有不异焉。文宗则昏迷之主也。虽不至如文宗之为君。而不能洞察是非。以定其好恶。则骎骎然入于其域。而不自知矣。故真德秀痛愤而书曰。人君之不明。可与忠谋也哉。如此处当警省也。正言 梁彭孙
曰。大臣之道。当以诚谋国也。裴度,韦处厚苟能以诚心谋国。则岂敢避远小嫌。而不取刘蕡之策乎。裴度,韦处 …… (第 202L 页)
蕡之罪人也。
 四月壬申。(四日)宗庙夏享。 上将亲祀。前一日。牺牛入 庙门而毙。大司谏金杨震,正言 梁彭孙
等启曰。变异之作。至于此极。当先行责躬之祭。而后行大祭也。癸酉。 上御思政殿。召郑光弼,申用溉,崔山 (第 202L 页)
斗, 梁彭孙
等。 上曰。大祭牺牛自毙。变异无大 …… (第 202L 页)
 丙戌。(十八日)御朝讲。领事申用溉曰。近来太白经天者屡矣。灾变不绝。果由何故也。我国权门众手。岂有专擅者乎。执柄非善人。则国事误矣。正言 梁彭孙
曰。变不虚生。岂无其由。然方今之时。岂有权重者乎。若果有之。今。 圣代公论兴行之时。岂不论弹乎。今者 (第 203H 页)
百姓不蒙实惠。白屋之下。穷居无状。 上所不亲见知者。岂不为可悯也。古云节用而爱民。四方贡献之来亦不少。苟能节用而使之蠲减。则此亦爱民之一端也。 上曰。民生困瘁。灾变不绝。圣代之言不当。 梁彭孙
启曰。臣于 经筵。偶发圣代之言。居台谏之职者。虽在太平之世。犹当以为不测之忧近在朝夕矣。臣之本意虽不 …… (第 203H 页)
 八月戊子。(二十一日)有人夜半以书约矢。射政府及谏院大门。其书曰。金净,赵光祖,李耔,韩忠,金安国,权橃,柳仁淑,申光汉,孔瑞麟,文瑾,金絿,尹自任,郑应,崔山斗,李清,李若冰,柳庸谨,奇遵,张玉,金湜,朴薰,朴世熹,李希闵, 梁彭孙
等三十馀人。变乱国政。将 …… (第 203H 页)
 九月戊戌。(朔日)吏曹正郎金絿,李清,户曹正郎申命义,赵寿千,朴稑,礼曹正郎李纯,兵曹正郎南孝义,郑应麟,任权,刑曹正郎崔沆,金世孝,金文星,吏曹佐郎李若冰, 梁彭孙,
户曹佐郎宋好智,郑琼,闵怀贤,礼曹佐郎宋洗精,金匡复,兵曹佐郎许洽,金铦,刑曹佐郎赵广佐,卢㻶,李英 …… (第 203L 页)
 十四年己卯正月辛酉。(二十六日)以金安国为兼弘文馆提学。申鋿为汉城府判尹。金铛为刑曹参判。朴英为兵曹参判。宋钦为同副承旨。 梁彭孙
为正言。申鋿,金铛,朴英, (第 203L 页)
梁彭孙。
特授。
 二月乙亥。(十一日)有人射建春门。约矢以书。乃匿名书也。政院即令焚之。因启之。 传曰。此事 …… (第 203L 页)
 
丙子。(十二日)御朝讲。 上曰。昨日系书射矢云云。大司宪赵光祖曰。若大内则恐不能自外射及也。近者宪府门射二度。一则焚之。一则开见。言甚凶猾。奸雄欲煽乱朝廷而然也。若推之则是陷于术中也。近者公道益明。台谏激浊扬清。其所论果亦多。矣。今之射箭。岂迷劣者所为。自 上少有厌倦之意。则如此之徒蜂起。而不可止遏矣。参赞金净曰。人心风俗。至此薄恶。诚非细故。自 上尤宜加勉。若少怠忽。则下人必皆瓦解矣。 上曰。近日朝廷。不似曩时。故小人有害君子之心而然也。正言梁 彭孙
曰。为此者非要朝夕即售其术。隐然扰动。欲煽乱朝廷耳。
 三月甲午。(朔日)御朝讲。赵光祖极陈不可不去 (第 204L 页)
女乐之意。 梁彭孙
亦继言之。 上曰。女乐予亦欲即革。而但闻大臣之议。非徒内宴宫中。陈贺时所用亦多。于此若有可代者。即革 (第 204L 页)
何难。光祖曰。内宴用女乐。其来已久。然甚悖于帝王之道。今既 命革。甚盛意也。反于宫中不革。甚不可。且在 世宗朝。亦尝废矣。李惟清曰。为 慈殿。不可徒用瞽乐。 彭孙
曰。不可以此谓奉欢 慈殿。 上曰。可更磨鍊也。
 
乙未。(二日)信平君康允禧启曰。今日金友曾到臣家 …… (第 204L 页)
 戊戌。(五日)传于郑光弼,申用溉,安瑭,金安国曰。大司宪,大司谏所为不失而见递。何以处之。光弼等启曰。既 命递。势难就职。安瑭独启云云。 传曰。今闻右相之启请。台谏亦不可在职。执义朴守纹,司谏金絿,掌令金湜,文瑾,持平朴薰,宋好智,献纳丁玉亨,正言 梁彭孙,
金匡复。辞职而退。
  (第 206H 页)
乙卯。(二十二日) 梁彭孙
为司宪府持平。
 四月庚午。(七日)郑光弼,申用溉,安瑭,李继孟,李长坤,金安国,金克愊,权橃,金珰 (第 206L 页)
,崔汉洪,朴英,金湜,崔山斗, 梁彭孙,
李认等。议更奏请之未稳。(大明会典。以我太祖为李仁任之后。弑王氏四王而自立。故遣南衮,李耔等辨之。) …… (第 206L 页)
士流乎。 上召成云教曰。光祖,净,湜,絿等四人减死。决杖一百。远方安置。
 丁未。(十七日)弘文校理 梁彭孙
等启曰。臣等乃负罪之臣。断然不可在职。亦不可徒以言进戒。故上此劄子。须详览焉。其略曰。燕雀焚而仁鸟增 …… (第 207H 页)
 十二月甲戌。(十四日)大司宪李沅,大司谏李蘋。又列书安瑭,崔淑生,李耔,柳庸谨,申光汉,郑顺朋,韩忠,郑应,崔山斗,张玉,李希闵,李清, 梁彭孙,
具寿福,郑浣,李延庆,李若冰,权磌,巴陵君璥,诗山正正叔,嵩善副正灇,长城守俨,江宁副正祺等二十三人 …… (第 207H 页)
 丙子。(十六日)上御丕显阁。沆等以黄纸贴人名上讫。即以单子上之。安瑭,金安国,崔淑生,柳云,柳庸谨,郑应,崔山斗,李希闵, 梁彭孙,
李延庆,李若冰,尹光龄,李忠楗,赵广佐,宋好智,宋好礼,郑浣等十七人。上曰。此付标者何如人。沆曰。其 (第 207L 页)
中罪重者也。 上曰。当与大臣议之。不可遽定也。 命注书郑世虎曰。罢者付标于名下。窜者付标于名上。又历问十七人何如人。衮皆答之。 上曰。柳庸谨,郑应,崔山斗,郑浣等四人。远方付处。安瑭,柳云,金安国等三人。罢职。李耔,崔淑生,李希闵,李若冰,李延庆,赵广佐,尹光龄,宋好智,宋好礼, 梁彭孙,
李忠楗等十一人。告身尽行追夺。光祖。赐死。净,湜,絿。绝岛安置。自任,遵,世熹,薰。极边安置。◑史臣 …… (第 207L 页)
 十五年庚辰十月辛丑。(十七日)弘文馆上疏。略曰。群小得志。交相称誉。光祖,金净,金湜,柳云,李耔,金安国,崔淑生,金絿,韩忠,柳仁淑,朴世熹,金正国,申光汉,奇遵,郑应,李若冰,崔山斗,李忠楗,李希闵, 梁彭孙,
郑浣,李清之徒。分授清要。出入台谏侍从。管执枢机。朋党周比。行污而寄治。身私而托公。日以植党为事。异 …… (第 208H 页)
 三十二年丁酉十二月丙辰。(十一日)成均进士李冲南,尹希圣等上疏。陈己卯诸贤之冤。言极剀切。 答曰。尔等上疏。予反覆观之。其言朝廷权奸相继之事。非偶然论之。是非切当。予当留省。非但自览。当示大臣。 传于政院曰。己卯人等已惩。今至二十年矣。金安国则叙用。但勿叙显职。 梁彭孙,
李若冰,金正国,申光汉,柳仁淑,朴英,李清。还给职牒。李构,尹衢。皆不可叙也。
 三十三年戊戌二月乙 (第 208L 页)
丑。(二十一日)传曰。己卯之人有不被叙用之命者。或有不齿仕版者。或有罢职者。此外冤枉想多。皆无漏书启。吏曹抄录入启。 传曰。前观察使金正国,前府尹柳仁淑,前府使朴英,申光汉,前舍人李清,前都事李若冰,前校理 梁彭孙,
前佐郎尹衢,前监察李叔干,前县监金弘胤,金 (第 208L 页)
明胤,前正字柳敬仁等叙用。前舍人郑世虎,前县监闵世良,前正字李璋。皆还给职牒。
摭录
中庙朝。亲策贤良。荐科选用。若赵光祖,李彦迪,金湜,金净,柳仁淑,孔瑞麟,李耔,朴薰,金安国,金正国,洪彦弼,沈连源,安瑭,奇遵,郑光弼,李延庆,朴世熹,尹自任,宋好智,俞汝霖,柳庸谨,韩忠,郑应,安珽,安瓒,申光汉 梁彭孙,
文瑾,朴英,蔡世英,崔淑生,梁渊,蔡洛,成世昌,李成童等。褒善纠违。金大有,申遵美,崔山斗,成守环, …… (第 209H 页)
。谨其出处。柳聃年,李之芳,尹君平,金锡哲等。保障三边。人才之盛。诚古今罕有焉。(出野乘捷录)
学圃 梁公彭孙。
字大春。系出耽罗。能文章。早登科。尝监西冰库藏冰事。因忤于政府。为其舍人所困。终不小沮。自脱纱帽投地 …… (第 209H 页)
。因昂然而出。一时名流。尚其气槩。自此声名大振。遂升校理。及己卯士祸起。见削。(出辛省斋应纯漫录) 梁公彭孙。
字大春。号学圃。少静庵六岁。姿禀粹美。学问纯正。夙与先生。(静庵)深结道义之契。庚午。同进士。相随讲 …… (第 209H 页)
欲净尽。先生中第之翌年丙子。学圃又中第。早登湖选。寻入瀛馆。时 经筵四学士。奇遵,朴世熹,崔山斗而 梁彭孙
其一也。声闻藉甚。一日。梁公在玉署。南衮夜以竹杖便服来访谓公曰。今曰朝廷经济之责。吾难独任。环顾朝著 …… (第 209L 页)
论义理。出入经传。融贯微妙。至于奇遵,朴世熹, 梁彭孙,
崔山斗。言语支离。其他轻锐之士。失于轻率。勇于果敢。凡所建白。期于得情。朝讲至于日晏乃罢。 圣体疲倦 …… (第 210H 页)
知无不言。言无不谠。 上皆虚心倾听。他人不得措一辞于其间。同侍者亦多忌之。至如奇遵,朴世熹,崔山斗, 梁彭孙
等。言语支离。朝讲或至日昃乃罢。 圣体有时疲倦。或欠伸。或改坐御床。戛然有声。衮等揣知 上有厌意。遂 …… (第 210H 页)
流绝岛。朴世熹,尹自任,奇遵,朴薰。流极边。柳庸谨,郑应,崔山斗,郑浣。窜外。崔淑生,李耔,李希闵, 梁彭孙,
李若冰,宋好智,宋好礼,李延庆,李忠楗,尹光龄,赵光佐,李清,诗山正正叔,江宁副正祺,嵩善正灇长城守 …… (第 210L 页)
塞利源。励世道。莫先于削勋录。遂与谏长李成童合启请削。 上不允。 梁彭孙
亦与金絿,奇遵,沈达源联劄极论。先生又连启。争之甚力。沈贞,洪景舟。皆参勋录者也。衮暗嘱景舟。因其女 …… (第 211H 页)
安国,柳云,金正国,赵光佐,李忠楗,柳庸谨,申光汉,郑顺朋,韩忠,郑应,崔山斗,张玉,李希闵,李清, 梁彭孙,
具寿福,李成童,郑浣,李延庆,李若冰,权磌,宋好智,宋好礼,金匡复,曹彦庆,柳仁淑,尹光龄,权樯,巴 …… (第 211H 页)
自处计。领左相递之。是日。 御笔除南衮,李惟清为左右相。教以加罪光祖等之意。(出东野记闻东阁杂记) 梁正郎彭孙。
字大春。号学圃斋。绫城人。 弘治戊申生。中 正德丙子科。官至吏曹正郎。以文学才艺。见重于士林。与静庵 (第 211L 页)
赵光祖。道义之契甚深。己卯十一月十五日。沈贞,南衮辈构诬。嫁祸一代清显。则 彭孙
与左议政安瑭,右议政郑光弼,左赞成李长坤,大提学成世昌,大司宪孔瑞麟,吏曹正郎具寿福,舍人崔山斗,玉 …… (第 211L 页)
。且同志同祸。殁后同院。实合愚见云。因以同享。
居乡。敦尚礼让。砥砺名行。出门下为名流者甚多。梁学圃 彭孙
其一也。(出尹明斋拯所著宋知止堂神道碑)
学圃先生文集卷之五
 [记]
  
碑阴记[梁世南]
公讳 (第 212H 页)
彭孙。
字大春。号学圃堂。绫城县人。系出耽罗。以 弘治戊申九月十九日生。 正德庚午。生员第二。丙子。文科第三 …… (第 212H 页)
  
谥状[郑元容]
气数或厄于一时。故宵小之说得行。公议不泯于百代。故正直之道常胜。国朝士林之祸。莫酷于 中庙己卯。而迩来三四百年之间。国庠乡塾之间。章甫缝掖之类。皆知明正学。辟异端。谈天人之理。辨王霸之术者。岂非己卯诸贤之力耶。方北门潜入之时。凶计甚于蜮射。祸色急于烈焰。云日晦冥。朝著丧气。而庙堂则郑文翼公牵裾泣谏。 天威小霁。馆阁则梁侍读抗章力争。线阳复萌。后之尚论之士。抆涕叹息。景

仰如山岳星斗。岂不伟哉。今 上癸卯。湖南多士上言。以为 赠参判 梁彭孙
道学渊源。出于文正公赵光祖。冒死庭诤。与郑应同。党锢削夺。与崔淑生,李耔,金安国同。其师孝宪公宋钦曰 …… (第 217H 页)
崔山斗。日夜侍讲。世所称 经筵四学士是也。己卯诸贤如安瑭,李耔,金安国,朴世熹等。俱蒙爵谥之典。而以 梁彭孙
之学问名节。尚阙 裒赠。在典为缺。敢以士论闻。 上下其事于吏礼曹。铨官奉 旨请加秩。 赠吏曹判书两馆 …… (第 217H 页)
。宋祀连急书告安处谦与诗山正谋殛衮。逮诏狱锻鍊。衮等又上凶疏曰。安瑭以无状小人任铨衡。赵光祖,金净, 梁彭孙
等二十二人。分受清要。管执枢机。异己者则曰心术不正。附己者则曰颇有经术。群聚结朋。包藏祸心。幸赖天佑 (第 219L 页)
无异同。而朝家旌褒之举。或为之轻重焉。则其何以树风声而励世道也。湖南素称忠义之乡。而故校理 赠参判臣 梁彭孙。
卓行于己卯。故佐郎 赠承旨臣梁山 …… (第 222H 页)
之列。公议抑郁。舆情闷塞。臣等据其实迹略陈之。伏愿 圣明垂察焉。己卯名臣。 经筵讲学。世推四学士。而 梁彭孙
即其一也。 (第 222L 页)
彭孙
姿禀粹美。学问纯正。为先正臣赵光祖所推重。尝以尧舜君民。羽翼斯文为己任。与奇遵,朴世熹等讨论 经幄。 (第 222L 页)
启沃弘多。及神武之变。逮囚赵光祖诸贤。 梁彭孙
与典翰郑应。率馆僚抗章讼冤。首被衮等之摈斥。群奸合启之曰。与崔淑生,李耔等入于削夺之律。奸疏继起。请 (第 222L 页)
锢名流二十二人。而 梁彭孙
之名。亦入党籍。废锢南乡垂三十年。赍恨而没。士林倡议。建请于朝家。至与赵光祖并享于竹树书院。其道学名 …… (第 222L 页)
日星。此莫非 列圣朝所培养。而求诸史牒。实罕其俦。朴世熹,李耔等己卯诸贤。既 许易名则同时讲学被锢之 梁彭孙。
亦可以 赐谥也。高从厚,黄进等壬辰忠节。既 许易名则同时投江立慬之梁山璹。亦可以 许谥也。李兴浡,崔 …… (第 223L 页)
臣等阿好之言。而实采朝野之信史。举国之公议。裹足千里。骈首九阍。伏乞 圣慈俯赐明鉴。一依朝家之令典。 梁彭孙,
梁山璹则 许以易名。梁曼容则 赠以显秩。以为我东万世为人臣之劝。千万幸甚。臣等无任屏营激切祈恳之至。 …… (第 223L 页)
阙。岂徒为其人其德而然哉。将以启后学于来世。树风教于无穷也。湖南素多道学节义之士。而故校理 赠参判臣 梁彭孙
罹祸于己卯。故佐郎 赠承旨臣梁山璹殉节于壬辰。故应教臣梁曼容倡义于丙子。其道学节义。并萃于一门祖子孙 …… (第 224H 页)
擩染。盖有所自来。而尚未蒙节惠貤赠之典。岂非昭代之欠典。而士林之赍郁乎。臣等玆敢据其实迹。而略陈之。 梁彭孙
资禀纯粹。学问渊博。遭遇 靖陵文治之盛。以二帝三王之道望于君。以皋夔稷契之业责于身。尊王道黜霸功。尚 …… (第 224H 页)
开陈蕴奥。进仁一说。又足以明精一执中。雍熙之化。指日可见矣。既而虫篆蔑贞。北门祸作。逮囚赵光祖诸贤。 梁彭孙
与典翰郑应。率馆僚抗章伸救曰。国之有士犹人之有元气。气散则人死。士殄则国亡。言甚剀切。益为群小忌嫉。 …… (第 224H 页)
此阙漏。臣等之陈恳。虽云晚矣。而不以为僭也。故己卯名臣朴世熹,李耔等既 许易名。则与赵光祖志同道合之 梁彭孙。
宜 赐美谥也。壬辰忠节臣金千镒,高从厚既为易名。则同时立慬三烈士之梁山璹。亦可以 赐谥也。丙子勤 王 …… (第 225L 页)
之典也。然而以己卯诸贤之同功一体。尚有抑塞沈没而不得显扬者。故校理 赠参判臣 梁彭孙
是也。盖惟 (第 226H 页)
梁彭孙
道学渊源。出于文正公臣赵光祖。 经筵讲学。则与奇遵,朴世熹,崔山斗同其功。冒死庭诤。抑邪扶正。则与郑 …… (第 226H 页)
与崔淑生,李耔,金安国同其祸。而终始一节。即古之元祐完人也。臣等据其实迹略言之。伏愿 圣明垂察焉。盖 梁彭孙
天资卓异。器局渊深。自五六岁。文华发越。动止合礼。名闻京乡。以梁神童目之。亦称有道秀才。方伯守宰。多 …… (第 226H 页)
君民致泽之道。无不质疑研究。造诣益超绝矣。当 中庙文明之会。赵光祖为大司宪。群贤汇征。锐意尧舜之治。 梁彭孙
登科立朝。大提学臣申用溉荐引之。贞悯公臣安瑭以儒臣交荐之。选入湖堂。往候文翼公臣郑光弼。大加称赏曰。 …… (第 226H 页)
其诚意。知无不言。言无不谠。群小伺隙。祸机已成。神武夜半之变作。赵光祖,金净,金湜等诸贤。被逮在狱。 梁彭孙
方在禁直。闻而惊愕。愤不欲独生。乃与典翰郑应。率馆僚抗章伸辨。其疏曰。国之有士如人之有元气。气散则人 …… (第 226L 页)
数三臣。同命于 殿下养育之中。今侍 经幄。密迩 天听。死生荣辱。义不可苟。言甚激切。群小愈加忌嫉。且 梁彭孙
时与赵光祖请削滥勋。又与金絿,奇遵,沈达源联劄极论。沈贞,洪景舟辈甚怨之。又尝斥南衮之乘夜来访。故嫌 …… (第 226L 页)
肃然。言动举止。动遵礼度。辞受取舍。一无爽义。乡邻化之。远近皆以矜式。 中庙癸巳。始放流配人金絿等。 梁彭孙
亦蒙收叙之典。托疾韬晦。金安老用事。祸复酷烈。及都宪臣梁渊劾安老 赐死后。出拜龙潭县令。治化大行。奸 (第 227H 页)
胥改行。猛虎徙境。未几赋归。乙巳。 仁庙即祚。复赵光祖官。叙用己卯党人。而 梁彭孙
自以 先朝旧物。深感记簪履之恩。而七月。 仁庙升遐。北望号哭。每至顿绝。因病而终。其平生行止出处。不 …… (第 227H 页)
彰闻。其孙 赠吏判臣山璹。殉节于壬辰。曾孙应教臣曼容。倡义于丙子。忠孝烈旌闾并萃一门。盖八人。此固非 梁彭孙
之家法有以传袭乎。夫以 (第 227H 页)
梁彭孙
聪明英秀之资。专经博闻之学。得遇 中庙休明之治。而未究其用。坎坷终身。宜乎幽冥之抑郁。众论之称屈也。 …… (第 227H 页)
称之。文惠公臣李安讷。以名节赞之。文康公臣安邦俊。以兴起斯文美之。东阳尉臣申翊圣。以表章之举言之。则 梁彭孙
之道学名节。为后贤之推重。亦可知也。己卯诸贤之伸雪褒显。前后不一。如安瑭,李耔,金安国,奇遵,朴世熹 (第 227L 页)
,诗山正正叔等。俱蒙爵谥之 赠。而 梁彭孙
之独漏恩例。恐为昭代之欠典。此非臣等阿好之言。实采朝野之信史。举国之公议。裹足千里。齐声号吁于 法驾 (第 227L 页)
之前。伏乞 天地父母。俯赐鉴谅。一体朝家之令典。 梁彭孙
 赠以正卿之秩。仍 赠节惠之典。褒其道德名节。以为我东万代人臣之劝云云。
请谥疏[柳致荣 …… (第 227L 页)
伏以褒奖之道。既有正卿之 赠。则当有节惠之典。再昨年壬寅。臣等以己卯名臣参判臣 梁彭孙
加 赠请谥事上言。启下吏曹。吏曹覆启目内。以为故参判臣 (第 228H 页)
梁彭孙
道学渊源。得于文正公臣赵光祖。 经筵讲学。则与奇遵,朴世熹,崔山斗同其功。冒死庭诤。斥邪扶正。则与郑 …… (第 228H 页)
之。因登瀛馆。与奇遵,朴世熹,崔山斗。日夜侍讲。世所称 经筵四学士是也。己卯之诸贤。既皆伸雪褒显。而 梁彭孙
之独漏恩例。恐为昭代之欠典。此非臣等阿好之言。实采举国之公议。 (第 228H 页)
梁彭孙
 赠以正卿之秩。罔 许节惠之典。正卿。峻秩也。遽尔加 赠。事涉实难慎。己卯诸贤。既皆蒙褒扬之典。而 (第 228H 页)
梁彭孙
之邃学名节。独且见漏。宜有士林之公议。正卿加 赠。实合事宜。系干恩典。臣曹不敢擅便。 上裁。至于节惠 (第 228H 页)
一款。非臣曹所管。令礼曹禀处何如。依回启施行事。昨年五月。加 赠 梁彭孙
吏曹 …… (第 228H 页)
擅禀。为士林之抑郁。故臣等不避僭越。玆敢仰吁于 法驾之前。伏乞 天地父母。特下礼曹。使 赠吏曹判书臣 梁彭孙
特蒙易名之典事云云。
神道碑铭(并序)[宋秉璿]
学圃先生梁惠康公。寔己卯贤流也。我 朝靖陵之世。群 …… (第 228L 页)
通两法。曰惠康。斯为公始终之大略也。公讳 彭孙。
字大春。耽罗氏。以新罗翰林学士洵为远祖。暨丽季益显。世胄婵嫣。讳淳。直文翰署。位赞成事。讳遵。踵入翰 (第 229L 页)
治。吁谟设施。小或参差。而乃其志伊尹之志。学颜渊之学。所以为尧舜君民之轨辙规模则未始不同。故学圃先生 梁公讳彭孙
即其一也。惜乎天不祚宋。骇机一发。士林鱼肉。而中外无小学,近思者殆数十年。先生罢官家居。止远近学者曰 (第 232L 页)
  

补遗
知止堂宋钦莅本府。睦爱相切。公早与 梁校理彭孙
游其门。至是尤笃。(出宋俛仰纯年谱)
金修庵世杰执贽于静庵先生。己卯祸。谪冠山。与学圃梁先生有道义契 (第 238H 页)
号改翁。或橘宇。文科。以兵佐郎罢。平山人。)
柳成春(天章。号鹫岩。生文。以吏正郎罢斥。善山人。) 梁彭孙(大春。号学圃。生文。以弘文校理。削夺罢归。甲辰蒙叙。乙巳卒。 赠吏判。谥惠康。济州人。)
任权(士经。号静容堂。进文。以清流被斥。居散班。寻罢。丁酉。叙至兵判。谥贞宪。丰川人。)
安处顺( (第 240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