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朴英” 相关资源

別集類
   天民元伯约 朴英
(潞寿)会于太古亭。病未赴。和其韵谢之。

   送赵学士仲必(民和)之北道评马事
 
台。即崔孤云所游处。)文仝馋渭竹。何逊卧杨梅。(县有梅竹之产。)回首终南月。那堪独引杯。
天民元伯约 朴英
(潞寿)会于太古亭。病未赴。和其韵谢之。(太古亭逃暑之会。病未赴。和其韵谢之。) (第 61L 页)
。慎公之所慎。庶可见人人寡悔而斋益光矣。至如春秋会讲。子弟课业。经籍藏护之规则同里有朴升烈,朴正焕, 朴英
舜三君子者。尝从公游。知公昔所裁定而必详识之。余不赘附。
我石亭记
我石亭者。吾乡故成公之燕居也。公 (第 236H 页)
癸丑卜筑于高灵之桃津。从母命读暇检田事。生理稍敷。客至辄要止宿。遇士之贤者必加意。与里中同志朴仁灿, 朴英
吉, (第 449H 页)
朴英
琦讲劘资益。室庤经史数千卷。壁揭圣贤格言。仰思俯读。为日用体行之资。昧爽盥栉省母。退而对案危坐。读易 (第 449H 页)
姜再望,李星居。孙男孟寅,仲寅 赠左承旨,伯寅,希寅,惠寅进士出,定寅,郁寅,辅寅,祖寅佥中。外孙男 朴英
标,尹就远,就正,就迪,姜惟一,李垕锡。公长文史。著述甚富。而家有灾散落不收。今编藏者曾孙激之所搜裒 (第 552H 页)
   答李子淑(善雨○辛酉)
   答李子淑别纸(癸亥)
   答郭子准(章镐○丁巳)
   答孙汝襄(赞坤○乙丑)
   答 朴英
(晚焕○乙丑)
   答李文哉(洙澈○丁巳)
   答李执中(基允○壬子)
   答李执中别纸
 
服。练正服宜矣。正服不可变。乃檀弓疏说。而退溪亦有是说。然东贤诸说。多主当练之说。博考而可知矣。
朴英
(晚焕○乙丑)
所询大学疑义。往往见其实地究索。何幸何幸。大学何尝无存养之工耶。明明德。不但做动处 (第 335L 页)
   答朴君善(汶祚)
   答蒋孝重(华植)
   答李应三(范相)
   答李景武(光周)
   答金羲孟(象浩)
   
答朴英达(晚焕)
   答蔡士奎(星源)
   答赵德纯(显奎○戊戌)
   答赵德纯 ……   答金国宾(相穆)
   答李馨远(兰馥)
   答崔井瑞(东旭○戊申)
   答吴应祥(承凤)问目(己酉)
   
答朴英达(晚焕)
   答宋稚巩(基植○庚戌)
   答许声振(镇宇)
   答许声振
   答金大
朴英
(晚焕)
昨自湖递。得承情讯。披来慰豁。不翅如羾濯。且审堂帏万支。省馀做味日笃。道癃朽馀喘。尚此苟 (第 170H 页)
 诚意章四节。
首节统言诚意之在慎独。第二节言恶之不可掩。第三节兼言善恶。以统上下节。末节言善之不可掩也。
朴英
(晚焕)
来示缕缕。足以见近日之硬寨做去。深庸艳叹。洛建书此所谓应物之权衡。对證之药石。吾儒家一副 (第 65L 页)
 仆之怀绪。已悉于赠安睡山诗小叙矣。仰想槩谅。而适其赵锦坡看医之行。暇借数日之便。其知耿结之衷。自由得诸名硕诗号字为韵。叙赋一截诗而仰溷。幸慰一阻之怀耶。古人寄友诗话曰。应物非凡造。春来鸟自鸣。盖此之谓欤。

林泉高卧是真休。齿德文词莫与俦。微官从来归未得。谁知不以为身谋。(右休轩金璇基。)
为君常忆梦中松。怊怅难期饭颗逢。一别星霜今几载。孤云来去本无踪。(右松庵郑基源。)
海蚌生珠光食月。比人谁是英才发。见称以子里乡评。志业未伸今白发。(右月溪李之馨。)
胸中锦绣砚馀波。丽似名花看爱多。白发添来徒两鬓。不知别后更如何。(右月波高济升。)
所好无如心供养。范谟后学存时望。今日那记重会颜。早知气槩生来壮。(右养斋 朴英
奎。)
嗟君本素知尊 圣。设校及时乡荐聘。记昔当年养士猷。较来旧惟文华盛。(右朴圣巨。)
人材惟似兰 (第 502L 页)
张氏。述祖女。生后公十一年。没后公十七年。墓在求礼海桥。举二男五女。男胤元早夭。显教进士。女适柳儆, 朴英
源,金基赫,姜斗会,黄润五。显教四男卿锡,良锡,完铴,赞锡。呜呼。公才质之美。天赋也。孝友之笃。世袭 (第 565H 页)
姜太永,成秉瑚。炳殷三男二女。男厚逵,宅逵,一幼。女金熙洙,一幼。炳周四男二女。庠逵,复逵,升逵,喜 逵。
女朴英佑。炳敩三男三女。翼逵,驲逵,鹤逵。女朴璿铉,郑焕谦,一幼。炳旼一男英逵。孙曾男女胜冠笄者。寅 (第 397L 页)
于兴孝。孝子之行。莫大于养志。故史传之以孝著名者何限。而必称曾子之孝。岂不以养志为难故耶。本府故孝子 朴英
岳。即一山谷细民也。初无字学蒙解之事。又无见闻擩染之益。而盖笃伦至行。天性然也。孝子早丧父。独与母居 (第 510L 页)
衣。之死靡他者。已无愧于柏舟截发之誓。而其所以感猛兽而豁废眸者。岂非天意之欲彰其孝者乎。吁亦异哉。 朴英
岳。本府山谷民也。居府西屹里洞。事母至诚。 (第 533L 页)
    游竹岛之日。岛民得一本苇以献。大如椽。余甚异之。售之以价。问其所从。云于海水中得来。意其为郁陵之产。而风拔而水漂。而民得以货于余也。断取三节。为盛诗筒。为簪笔函。无待于巧斲而各适其用。然后余疑夫有数存于其间也。郁陵。海岛也。虽有嘉筠美箭。可充珍用。而顾安所易致耶。于是飓风拔之。海水漂之。能不破折不腐。而又不为斧斤者之所得。而与余遇于丹邱之日。而为文房之器。物之幸也。诗亦不为无助。余有所感焉。
岛竹千年尽意长。为谁款款渡重洋。虚能受物藏诗句。瑶草琪花满肚香。
丹邱客邸。送朴德仲(英灿)
    入此境。问境内之有可游处与可与游者。曰。大津也竹岛也。有 朴英
灿德仲甫。海上豪杰士也。凡有东溟之观者。未尝以德仲为后。于是。为大津之游。为竹岛之观。以未 (第 123H 页)
     考讳应福。司宪府大司宪 赠领议政潘川府院君。妣林氏。
呜呼。小子瀰。既失我叔父之三期。乃圹无志。而墓无表也。惧无以表见于后世。则抑哀抆涕。而序次其世

系官行以为状。将以求立言君子之笔。纳幽堂而铭牲系。其状曰。公讳东望。字子真。朴为东方大族。代有簪组。八世祖高丽右文馆直提学讳尚衷。师道直节。具载丽史本传。七世祖我 朝议政府左议政。锦川府院君讳訔。际遇我 恭定大王。勋德俱隆。谥为平度公。六代祖司直讳秉文。高祖佥知中枢府事讳林宗。而正郎公。正大直方。负公辅望。而不幸早卒。司谏公。早从松堂先生 朴英
学。践履砥砺。造道最深。位论思则启沃人主以性理之学。任言责则抗言孽臣金安老憸壬不可起废状。用是被挤。 (第 125L 页)
 四十七年己未(先生五十三岁)正月。与李石潭访崔讱斋。○二月入金乌书院议定院规。(时一乡诸公先到院。而以先生及崔讱斋未及会。留宿一夜。翌日先生与崔讱斋追会。诸会员已退去。先生与崔讱斋,卢敬庵议定院规。因书院录。)三月与主倅金云川(涌)旅轩先生会乌院。奉

安四贤。(四贤即冶隐吉先生再,佔毕斋金先生宗直,新堂郑先生鹏,松堂 朴先生英
也。因次即事二首。见文集)李石潭来访于遁峰斋。讲论经义。○旅轩先生定乌院庙堂斋门之号。又揭白鹿洞规。 (第 160L 页)
然。而国家所以崇贤奖士之举。亦必于此而加意焉。臣等伏见故处士臣申季诚。操履端方。学问醇正。初见先正臣 朴英。
启发其志业。继从先儒臣曹植。磨砻乎道义。盖曹植侨居金海。名亭山海。闭门端居。肥遁自守。季诚之居。实与 (第 431L 页)
计也。乃分隶右道兵兵使。公自领左道兵至稷山。兵使后期。公勒左右二营兵九千人。堤川县监洪处厚。永春县监 朴英
哲。保宁县监崔文活。黄涧县监崔琢等。皆以后至棍打。前进向水原之秃城。军中忽夜惊。右营尽散。公据绳床不 (第 342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