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曰若稽古。(句)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禹曰俞。如何。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远在玆。禹拜昌言曰俞。(郑本励为厉。〇汉书皆作咎繇。)
   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唯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 黎民怀
之。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
 〔引證〕淮南子曰仁知。人材之美者也。所谓仁者爱人也。所谓知者知人也。爱人则无虐刑矣。知人则无乱政矣。故书曰能哲且惠。 黎民怀
之。何忧驩兜。何迁有苗。智伯有五过人之材。而不免于身死人手者。不爱人也。齐王建有三过人之巧。而身虏于 (第 277L 页)
 马云咎单。汤司空也。明居民之法。(梅云咎单。主土地之官。)路史云咎单。皋陶之后。咎读作皋。〇镛案此二篇。本与汤诰同序。故伊尹咎单之上。皆无盖头之辞。凡书序其无盖头之辞者。皆伪者变乱之迹也。今按殷本纪载古汤诰之文。而其文皆咸有德居民之义。即又结之曰二臣作二篇。则此二篇其本与汤诰同序。又昭昭然矣。嗟呼。此二篇之义。源远而流长。请试言之。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 黎民怀
之。皋陶进九德之谟。则选德官人之义也。禹稷奏畎浍之绩。则劝农安民之义也。周公作立政、无逸二篇。立政者 (第 11H 页)
 〔考异〕吴澄云今文无曰若稽古四字。〇不知所出。
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唯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 黎民怀
之。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梅云帝尧亦以为难。哲智也。〇马云禹为父 (第 63L 页)
夫妇之伦也。人道之大者也。此亦先富后教之义也。伏惟念哉。(二十八日昼讲)
臣奏曰禹之称皋陶之德。惟曰 黎民怀
之。帝之称皋陶之刑。亦惟曰民协于中。臣亦推是说而陈之。伏惟念哉。夫治民之道。养与教而已。夫养者。均田 (第 67L 页)
。勉而不懈。凡诸事至物来。究夫至理。惟敬是持。惟一是协。所以尽为天之子职。庶不忝厥祖厥亲。九族亲之。 黎民怀
之。仁泽覃及于四海矣。朕冲人。缵承丕绪。自谅德惟寡昧。勉而行之。欲尽持敬之功。以驯致乎一德。其先务。 …… (第 493H 页)
究之。择善必精。左右辅弼。贵于忠贞。我其任之。鉴别必明。斯之谓一。斯之谓敬。君德既修。万邦则正。天亲 民怀。
永延厥庆。光前垂后。绵衍蕃盛。咨尔诸侯。卿与大夫。以至士庶。一遵斯谟。主敬协一。罔敢或渝。以保禄位。 (第 493L 页)
德。推诚委任。无所疑阻。得以上格 君心。过举不彰。下正朝廷。优劣得所。秉心公平。朝论信之。导宣仁政。 黎民怀
之。乖气渐消。和气潜孚。扶颠持危。庶或可冀。然则 殿下之国乱思良。合审取舍。愚臣之奉身乞退。抑非私谋 (第 382L 页)
 万历四十三年岁次乙卯闰八月乙巳朔初六

日庚戌。 国王。遣臣礼曹正郎权士恭。谕祭于卒宁原君洪可臣之灵。惟灵。光岳钟精。日星降淑。天分绝类。十五志学。讲劘研穷。心灵洞开。华闻日彰。人爵倘来。历敡清要。何有科第。鹗立霜台。贪赃魄禠。出佩铜章。 黎民怀
惠。厥有声绩。饫人耳目。 先王末年。有盗搆逆。列城齐溃。健将无策。卿乃抗义。率先武夫。忠信为干。只手 (第 524H 页)
之圣王。法弊之滋紊。若是其甚焉。则愚恐我 圣主所以行之者。或有愧于古之圣王也。呜呼。大禹有安民之心而 黎民怀
之。我王有是心也欤。武王有建极之心而师居其八。我王有是心也欤。文王耕者九一。我王其行之欤。帝舜黜陟幽 (第 144L 页)
本。本固邦宁。告于舜曰稽于众。舍己从人。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皋陶之告禹曰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 黎民怀
之。仲虺之告汤曰用人惟己。改过不吝。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伊尹之告太甲曰从谏不咈。先民是若。有言逆于汝 (第 12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