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答移市教
昔张楷硕儒尚移弘农之市(后汉书曰张楷字公超除/长陵令不至官隐居弘农)
(山中学者随之所居成市/后华阴山南遂有公超市)宜官妙篆犹致酒垆之客(卫/恒)
(四体书序曰上谷王次仲善𨽻书始为楷法至灵帝好/书世多能者而师宜官为最甚矜其能每书辄削焚其)

(札梁鹄乃益为版而饮之酒候其醉而窃其札鹄卒以/工书至选部尚书宜官后为 袁术
将今钜鹿宋子有耿)
(球碑是术所立其书/甚工云是宜官书也)况复德总郇周声高梁楚(郇故国/名左氏)
( (第 1b 页)
锄凶也此光明俊伟赞
先生者曰如龙而嵚崎磊落拟先生者曰如松也且夫
昭烈皇帝之牧徐州也尊爵广地强兵劲骑而 袁术

寿春曰不闻世有刘备呜呼何其肆也当其相平原也
沈沦困踬附托候伺而帝望北海曰乃知世有刘备呜
呼何其愧 (第 48a 页)
人也厚则其忘之也迟不然反是汉之失德久矣
其不系而忘也甚矣宦董袁陶之贼生人盈矣(谓宦官/董卓袁)
(绍 袁术
兄/弟及陶谦)丕之父(曹操字/孟德)攘祸以立强积三十馀年天
下之主曹氏而已无汉之思也丕嗣而禅天下得之 (第 13b 页)
大相远宜其势之易动而董卓吕布袁绍 袁术
皆有绝
人之略曹操功盖当世而才百倍于莽此数人者莫不
竭其智力而终莫能得焉所以然者由世祖敦尚学术
兴厉 (第 17a 页)
   郭嘉
魏书曰备来奔以为豫州牧或谓操图之嘉曰备有英
雄名以穷归已而害之是以害贤为名(云云/)
传于备来奔(云云/)嘉曰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
人下宜早为之所会操使备击 袁术
嘉与程昱俱谏时
备已去操恨不用嘉言
曹操不杀昭烈此自英雄之度嘉昱算略之士恨图之
不早耳昱传载与嘉并谏 (第 3a 页)
  (辄加变乱聊存管见/以俟识者之论定焉)
卑栖却得性每与白云归徇禄仍怀橘(仍凌本/作犹)看山免
采薇(山凌本作花采四句一作别山如昨日/春露已沾衣 蕨频盈手看花空厌归)暮禽先去
马新月待开扉霄汉时回首知音青琐闱
 徇禄(谢灵运诗徇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张铣注徇求也)怀橘(三国志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
  (袁术
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荅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第 6a 页)
 (仪护羌校尉武帝置秩比/二千石持节以护西羌)乘障(汉书上乃遣狄山乘/障师古注乘登也登)

 (而守之障谓塞上险要之处别筑为/城因置吏士而为障蔽以捍寇也)破虏将军(魏志 袁术)
 (
表孙坚行/破虏将军)渡辽(汉书辽东乌桓反以中郎将范明友/为度辽将军将北边七郡郡千骑击)
 (之应劭曰 (第 27b 页)
小祥再期为)
(大祥丧服四制祥之日/鼓素琴告民有终也)橘垂园内永无陆绩之欢(陆绩/传陆)
(绩六岁谒 袁术
登筵怀橘/三枚以遗母术大奇之)莪在蒿中弥廑王裒之慕(孝/子)
(传王仪为司马晋文帝以直言斩之子裒字伟 (第 10a 页)
  余鸿客金陵览古诗序
原夫珠囊入汉嬴秦凿淮水之年(杨子秦亥失珠囊二/世而亡天下金陵志)

(相传始皇初凿淮水/故名秦淮见瑞木赋)玉玺归袁孙策拜丹阳之守(蔡邕/独断)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玉也后汉书黄门张让/劫天子玺投井中后井有五色孙坚得之 袁术
以谶言)
(代汉者当涂高自以字 (第 28a 页)
公路
应之闻孙坚得传国玺拘/其妻夺之吴志孙坚死策至寿春见 (第 28a 页)
袁术
曰惟使君之)
(所之术大喜谓之曰丹阳精兵地可往募策奉母诣丹/阳后以兵少袁乃还其父兵表为怀义校尉地理志 …… (第 28a 页)
金陵志汉末棱陵尉蒋子文讨贼死事于钟山/封为蒋侯立庙孙权因避祖讳改为蒋山吴志)
(孙讨虏将军坚破董卓见 袁术
曰上为国家讨贼下慰/民心梁简文帝草堂传汝南周颙字彦伦昔在蜀以蜀)
(草堂寺林壑可怀乃于钟岭立寺名/草 (第 28b 页)
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
有限也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 袁术
僭号于
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
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
天下 (第 3a 页)
前领豫州刺史驱走董卓扫除陵庙其功莫
大绍令周昂盗居其位断绝坚粮令不得入使卓不被
诛绍罪十也臣又每得后 将军袁术
书云绍非术类也
绍之罪戾虽南山之竹不能载昔姬周政弱王道陵迟
天子迁都诸侯背叛于是齐桓立柯亭之盟晋文为 (第 2b 页)
   张邈諌 袁术
称尊号 (第 2b 页)
(袁术
议称尊/号邈谓术曰)
汉据火德绝而复扬德泽风流诞生明公公居轴处中
入则享于上席出则为众目之所属华霍不 (第 2b 页)
    (击布布东走太祖军乘氏大饥人相食陶谦/死太祖欲遂取徐州还乃定布彧劝太祖曰)
晋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

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将军
本以兖州首事平山东之难百姓无不归心悦服且河
济天下之要地也今虽残坏犹易以自保是亦将军之
关中河内也不可以不先定今巳破李封薛兰若分兵
东击陈宫宫必不敢西顾以其间勒兵收熟麦约食畜
谷一举而布可破也破布然后南结扬州共讨 袁术

临淮泗若舍布而东多留兵则不足用少留兵则民皆
保城不得樵采布乘虚寇暴民心益危唯鄄城范卫可 (第 1b 页)
有优劣耶时使之然乎照对曰诚由时
有朴文故化有薄厚也
   蒯良蒯越对刘表
刘表之初为荆州也江南宗贼盛 袁术
屯鲁阳尽有南
阳之众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阻兵
作乱表初到单马入宜城而延中庐人蒯良蒯越襄阳 (第 4b 页)
人蔡瑁与谋表曰宗贼甚盛而众不附 袁术
因之祸今
至矣吾欲徵兵恐不集其策安出良曰众不附者仁不
足也附而不治者义不足也苟仁义之道行百姓归之
(第 5a 页)
水之趋下何患所至之不从而问兴兵与策乎表顾
问越越曰治平者先仁义治乱者先权谋兵不在多在
得人也 袁术
勇而无断苏代贝羽皆武人不足虑宗贼
帅多贪暴为下所患越有所素养者使示之以利必以
众来君诛其无道抚而用之 (第 5a 页)
   吴主论鲁肃吕范(肃字子敬/范字子衡)
权移都建业大会将相文武特谓严畯曰孤昔叹鲁子
敬比邓禹吕子衡方吴汉闻卿诸人未平此论今定云
何畯退席曰臣未解旨趣谓肃范受饶褒叹过实权曰
昔邓仲华初见光武光武时受更始使抚河北行大司
马事耳未有帝王志也禹劝之以复汉业是禹开初议
之端矣子敬英爽有殊略孤始与一语便及大计与禹

相似故比之吕子衡忠笃亮直性虽如奢然以忧公为
先不足为损避 袁术
自归于兄兄作大将别领部曲故
忧兄事乞为都督办护脩整范之恪勤与吴汉相类故
方之皆有旨趣非孤私之也畯乃服 (第 4a 页)
甘恶名以速朽亡令德之久长壮而筹之非
良策也宜释憾除嫌敦我旧好若斯言之玷皇天是闻
瓒不答
   袁绍与 袁术
(时议者以灵帝失道使天下叛/乱少帝幼弱为贼臣所立又不)
    (识母氏所出幽州牧刘虞宿有德望绍等 (第 7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三国志文类卷四十四
  书
 魏
    袁术
与陈圭书(时沛相下邳陈圭故太尉球弟/子也术与圭俱公族子孙少共)
    (交游书/与圭曰)
昔秦失其 …… (第 1a 页)
   圭又答书
昔泰末世肆暴恣情虐流天下毒被生民下不堪命故
遂土崩今虽季世未有亡秦苛暴之乱也曹将军神武
应期兴复典刑将拨平凶慝清定海内信有徵矣以为
足下当戮力同心匡翼汉室而阴谋不轨以身试祸岂
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吾被旧知故陈至情虽
逆于耳肉骨之惠也欲吾营私阿附有犯死不能也

    袁术
报吕布书(布初入徐州书与/𡊮术术报书曰)
昔董卓作乱破坏王室祸害术门户术举兵关东未能
屠裂卓将军诛 (第 2a 页)
   许靖与曹公书(字文休时/避难交州)
世路戎夷祸乱遂合驽怯偷生自窜蛮貊成阔十年吉
凶礼废昔在会稽得所贻书辞旨款密久要不忘迫于 袁术
方命圮族扇动群逆津涂四塞虽县心北风欲行 (第 6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三国志文类卷四十八
  书
 吴
   孙策责 袁术
(时 (第 1a 页)
袁术
僭号策/以书责而绝之)
盖上天垂司过之星圣主建敢諌之鼓设非谬之备急
箴阙之言何哉凡有所长必有所短也去 (第 1a 页)
   裴松之评魏氏
松之以为故魏氏配飨不及荀彧盖以其末年异议又
位非魏臣故也至于升程昱而遗郭嘉先钟华而后荀
攸则未详厥趣也徐佗谋逆而许褚心动忠诚之至远
同于日磾且潼关之危非褚不济褚之功烈有过典韦
今祀韦而不及褚又所未达也
   陈寿评董卓袁绍 袁术
刘表
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 (第 6a 页)
袁术
奢淫放肆荣不终已自取之也袁绍刘表咸有
威容器观知名当世表跨蹈汉南绍鹰扬河朔然皆外
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 (第 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