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职死节。终不顾妻子矣。
魏司马芝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情不敢行。有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言。因芝妻伯父 董昭
通意。昭亦惮芝。不为通。
陈泰为并州太守。京邑贵人多寄书。泰皆挂于壁。不发其书。及徵为尚书。乃悉还之 …… (第 334H 页)
君。
唐马元叔历始平县。所乘马不与刍豆。令作斋马。
董士毅为蜀州守十数年。仅一布袍一革靴。
瑞昌令刘 公仁
与高安令严某同入觐。时杨溥当国。遣一价往瞯。还白曰。严富贵。雅称官也。刘藁席布被。瓦盆煤灶。犹然穷人 (第 335L 页)
睹也。若是者。可保终始能为忠臣乎。知其然而从之。何也。至 董昭
九锡之议。乃欲沮之。此恶其议不自己出也。岂为汉地耶。其称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 (第 194H 页)
之责者。皆出于多士也。魏主课试之法。何其不知先后欤。岂以八达三豫之同时滥竽。姑欲治其末而不思其本欤。 董昭
所云贵朴忠而疾虚伪者。尽有得于周之考德行汉之荐孝悌。而学通一经才任牧民者。一试而果皆得德行孝悌之实欤 (第 316H 页)
。其罪之尤至者。欲为自脱计。数母后之罪而劝操废立。伏后之弑。虽在彧死之后。实彧启之也。沮九锡之议。以 董昭
先发也。欲俟他日徐自发之。则阴阳情迹。昭不可掩。诛其心有浮于昭矣。及其自杀也。亦非为汉也。迫于操也。 (第 207H 页)
 曹操击孙权于濡须。而荀彧不从。强为汉立节。夫操之为奸雄。何待九锡而后知之。东坡之盛称荀彧可疑。
彧既劝操以高光之业。而乃持难于九锡者何也。特恨其议之出于 董昭。
而已不得与其功也。既拂九锡之议。则为操所憾。空盒以辱之。则虽欲不死得乎。临死而乃欲假义以欺后世。吁亦 (第 15H 页)
争立之难。而捐生于子纠。荀叔受献公托孤之寄。而殉身于卓子。蒯聩反卫。孔叔被劫。而季路结缨。曹暪逼汉。 董昭
建议。而文若饱酖。是数君子者。皆古人之称诵。史籍之传美。其所以不辱其生。以死为荣者。真可谓适于义而无 (第 171L 页)
。而为周宗所先。不得为元功为愠陷周宗。又请迁让皇。纲目屡书齐丘事。胡氏论彧为操谋臣而劫迁九锡二事皆为 董昭
先发。故少缓九锡之议。以俟他日徐自发之。宋齐丘于南唐事。相似云云。○见朱子答尤延之论扬雄,荀彧,宋齐 (第 497H 页)
方是究竟法耳。如何如何。
答南宗伯别纸(壬子)
 与尤延之书曰胡氏论彧为操谋臣。而劫迁九锡。二事皆为 董昭
先发。故欲少缓九锡之议。以俟他日徐自发之。其不遂而自杀。乃刘穆之之类。而宋齐丘于南唐事亦相类。此论窃 (第 268H 页)
以也。民心既如是。又动众以迁则尤惑矣。供亿之费。骚扰之弊。岂可胜言哉。王不听。当丽运告讫。先生与叔父 谏议公仁
翊。归隐于碧骨湖。作诗见志。我 太宗拜先生检校参赞议政府事。屡徵不起。癸未卒。享年六十七。 赠谥文敬 (第 524L 页)
董昭
九锡之议则曰。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详其语意。则其欲使操购取虚名。而徐 (第 47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