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淮南牛公欲辟为吏顗谢曰 荀爽
为李膺御以此显名
今受命为幕府下执事御李膺矣然李公困谪远地未
愿仕宦牛公叹美之聪明隽杰非常人也某自省 (第 9a 页)
   代太常答苏端驳杨绾谥议 梁 肃
谥曰有国之典存以位叙其德没以谥易其名名之小
大视德之美恶盖书其著而略其微要其终而明其义
故曰谥以尊名莭以一惠耻名之浮于行也杨文贞体
淳素之质恊时中之德爰自下列至于宰司秉心不渝
动必由道与夫立功立事开物济众不同日语矣而清
俭厉俗明哲保身曰文与贞在我惟允秉公议者其谁
曰不然今奉符谓公与元载交游尝为载荐引载之咎

恶悉归于公斯乃昧于观行定谥之义且非君子成人
之美也请区而(集作/以)评之昔 荀爽
为董卓所举致位三
公及卓斁乱汉政可谓甚矣而汉史曾不以卓之过累
(第 27b 页)
慈明
晏子陈氏俱事齐侯陈志邪而晏志正春秋亦
不以陈之恶延于平仲是知道不必合事不必同则载
之于公其事可见况当 (第 27b 页)
拜内常侍馀如故未周星纪三历显途既洽讴谣且明
恩泽彼虞卿再见为赵上卿 荀爽
九旬登汉三事允膺
时议彼或多惭三年以本官充内外五坊使寻或(疑/衍)
宣徽供奉官发彼五豝辅驺虞之仁化 (第 7b 页)
所乏者时薄宦东朝谢病下
邑先志不忘愚臣是庶且去岁冬初国学之老博士耳
今兹首夏将亚冢司虽千秋之一日九迁 荀爽
之十旬
远至方之微臣未为速达臣虽无识唯利是视至于亏
名损实为国为身知其不可不敢妄冒陛下不弃管蒯
爱同 (第 4b 页)
致精诚思承始初事稽诸古
以厌天心则黎庶群生无不说喜上帝百神收还威怒
祯祥福禄何嫌不报
  举至孝策对 (荀爽/
) (第 23b 页)
  唐丞相谥文贞杨绾谥议代太常荅苏端驳议(梁肃/)
议曰有国之典存以位叙其德没以谥易其名名之小
大视德之美恶盖书其著而略其微要其终而明其义
故曰谥以尊名节以一惠耻名之浮于行也杨文贞体
淳素之质恊时中之德爰自下列至于宰司秉心不渝

动必由道与夫立功立事开物济众不同日语矣而清
俭厉俗明哲保身曰文与贞在我惟允秉公议者其谁
曰不然今奉符谓公与元载交游尝为载荐引载之咎
恶悉归于公斯乃昧于观行定谥之义且非君子成人
之美也请区而评之昔 荀爽
为董卓所举致位三公及
卓斁乱汉政可谓甚矣而汉史曾不以卓之过累于 (第 4a 页)

晏子陈氏俱事齐侯陈志邪而晏志正春秋亦不以
陈之恶延于平仲是知道不必合事不必同则载之于 (第 4a 页)
  与申屠蟠书(黄忠/)
大将军幕府初开徵辟海内并延英俊虽有高名盛德

不获异遇至如先生特加殊礼优而不名设几杖之坐
引领东望日夜以冀弥秋历冬经迈二载深拒以疾无
惠然之顾重令袁中郎昭畅殷勤至于再三而先生抗
志弥高所执益固将军于是怃然失望而有愧色自以
德薄深用咎悔仆窃论之先生高则有馀智则不足当
今西戎作乱师旅在外军国异客动有刑宪今颍川
舆病在道北郡郑玄北面受署彼岂乐羁牵者哉知
时不可佚豫也且昔人之隐虽遭其时犹放声绝迹巢 (第 8b 页)
心于国侨宁越委身于晏子 荀爽
御车于李君廷尉结
袜于王生君山叹息于子云中郎抗节于王粲精之所
向九原可以执鞭神之所潜虎贲可以陨涕诚以 (第 2a 页)
  辞郡辟(蔡邕/)
申屠蟠禀气玄妙性敏心通丧亲尽礼几于毁灭至行
美谊人所鲜能安贫乐潜味道守真不为燥湿轻重方
之于邕以齿则长以德则贤
  贻李膺 (荀爽/
)
天子当贞观二五利见大人不谓夷之初旦明而未融
虹蜺扬辉弃和取同方今天地气闭大人休否智者见
险投以远 (第 3a 页)
害虽匮人望内合私愿想甚欣然不为恨也

愿怡神无事偃息衡门任其飞沉与时抑扬
  与郭叔都 (荀爽/
)
陈秀方才德秀出超世逸群金相玉质文章虎变终军
贾谊诚无以加宜遂贡之宰朝盛其龙光盐车之骥自
非伯乐无 (第 3b 页)
人尽能出之吾无今日李太尉在袁州顗客居淮南牛
公欲辟为吏顗谢曰 荀爽
为李膺御以此显名今受命
为幕府下执事御李膺矣然李公困谪远地未愿仕宦
牛公叹美之聪明隽杰非常人也某自省 (第 14a 页)
  蔡邕
意气之感士所不能忘也流极之运有生所共深悲也
当伯喈抱钳扭徙幽裔仰日月而不见照烛临风尘而

不得经过其意岂及语平日倖全人哉及解刑衣窜瓯
越潜舟江壑不知其远捷步深林尚苦不密但愿北首
旧丘归骸先垄又可得乎董卓一旦入朝辟书先下分
明枉结信宿三迁匡道既申狂僣屡革资同人之先号
得北叟之后福属其庆者夫岂无怀君子断刑尚或为
之不举况国宪仓卒虑不先图矜怀变容而罚同邪党
执政乃追怨子长谤书流后放此为戮未或闻之典刑
   荀爽

(第 21b 页)
荀爽
郑玄申屠蟠俱以儒行为处士累徵并谢病不诣
及董卓当朝复备礼召之蟠玄竟不屈以全其高爽已
黄发矣独至焉未十 (第 22a 页)
 矣陈君命世是生含光醇德为士作程资始既正守
 终又令奉礼终没休矣清声遣官属掾吏前后赴会
 刋石作铭府丞与比县会葬 荀慈明
韩元长等五百
 馀人缌麻设位哀以送之远近会葬千人已上河南
 尹种府君临郡追叹功德述录高行以为远近鲜能 (第 8b 页)
  与王元美先生(屠长卿/)
隆发未燥即知有吴会王元美先生蹉跎三十年犬马

之齿长矣日手大篇耳荣名梦寐玄圃终属隔尘言念
哲人临风怅结隆海以东竖儒耳行能无所比数而好
古有之每读古人文章则驰神往哲恨不得与此人同
时时过其故里经其坟墓考其陈迹或故物存古人之
遗或片语出人间之秘辄冁然大喜且披且诧想见其
人神惝恍乎回翔寥廓之外而驰骛太上之前此何也
又如先朝李梦阳先生近世李攀龙先生业已恨余生
之晚不得奏薄技挟櫜鞬以一当两公徒负高山之怀

抱下泉之戚矣隆赋材故卑抗志颇远不能建标艺坛
而往往愿北面大雅匪云同志亦其性然矣昔然明倾
心于国侨宁越委身于晏子 荀爽
御车于李君廷尉结
袜于王生君山叹息于子云中郎折节于王粲精之所
向九原可以执鞭神之所潜虎贲可以陨涕诚以 (第 11b 页)
命世是生含光醇德为士作程资始既正
守终有令奉礼终没休矣清声遣官属掾吏前后赴会
刋石作铭府丞与比县会葬 荀慈明
韩元长等五百馀
人缌麻设位哀以送之远近会葬千人以上河南尹种
府君临郡追叹功德述录高行以为远近鲜能及之 (第 40b 页)
司虽千秋之一月九迁 荀爽
之十旬远至方之微臣未
为速达臣虽无识唯利是视至于亏名损实为国为身
知其不可不敢妄冒陛下不弃菅蒯爱同丝 (第 25a 页)
等度德比义并崔张之亚也可微劣右
军行书之价以上六人第二等曹喜邯郸淳罗晖赵袭
崔寔刘德升师宜官梁鸿胡昭 荀爽
张彭祖张弘傅玄
魏武帝曹植吴孙皓孙权应璩徐干张昭嵇康何曾卫
觊杜预杨肇乐广刘恢司马攸卫恒卫夫人卫玠李 (第 13a 页)
   家贞女堕楼记
家贞女者祥符知县会侯女也贞女已成妇三日而犹

称女或曰昔 荀爽
之女为阴瑜妻虽既死而称荀氏女
或曰祥符民父母会侯曾上贞女事于台以父母故女
之贞女许字方翰林渭仁之子奕 (第 15a 页)
则虽同寝处而亦无合理
合阳季儿其兄为其夫所杀虽不复雠而其衾不忍因
自经而请不合葬是以归尸及棺必有着落 荀爽
之女
至临死而以粉书壁曰尸归阴氏即韩凭之妻仓卒 (第 7b 页)
贺实传之又有京房
受易于焦赣施孟梁邱京氏四家并立号为最盛费直
之易独为一家名古文易马融郑元为之传注又 荀爽
别作传魏王弼注之古易分上下经暨十翼为两本王 (第 16a 页)
              梁 肃
议曰有国之典存以位叙其德没以谥易其名名之小
大视德之美恶盖书其著而略其微要其终而明其义
故曰谥以尊名节以一惠耻名之浮于行也杨文贞体
淳素之质协时中之德爰自下列至于宰司秉心不渝
动必由道与夫立功立事开物济众不同日语矣而清
俭厉俗明哲保身曰文曰贞在我惟允秉公议者其谁
曰不然今奉符谓公与元载交游尝为载荐引载之咎

恶悉归于公斯乃昧于观行定谥之义且非君子成人
之美也请区而评之昔 荀爽
为董卓所举致位三公及
卓斁乱汉政可谓甚矣而汉史曾不 (第 4a 页)
以卓之过累于
晏子陈氏俱事齐侯陈志邪而晏志正春秋亦不以
陈之恶延于平仲是知道不必合事不必同则载之于
公其事可见况当 (第 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