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雜家類
  谕礼部
古帝王抚御天下莫不以礼制为先务然釐定章程必
文质适中方可昭垂永久前见风俗近奢恐渐流于僭
滥故令更定条例一切服饰力崇俭朴冀反淳庞讵意
有司奉行过当专事苛细借端纷扰以致商贾壅滞物

力匮诎小民深为未便以后著仍照康熙九年定例遵
行现今一应禁约俱行停止尔部即遵谕行特谕康熙
十三年十二月十三日
  谕吏礼兵三部
平南王尚可喜航海归诚勋猷懋著 太宗文皇帝
嘉其劳绩特锡王封及定鼎燕京复能殚
竭忠忱赞襄大业
世祖章皇帝知其夙笃忠贞畀以岩疆重任镇守粤东 (第 2b 页)
  昭陵颂(并序/)
国家垂历服无疆之休类必有神圣开天肇兴王业又
必有神圣继体式廓鸿基故能经纶宇宙积功累仁保
世滋大我 太宗文皇帝
挺浚哲之资蕴钦明之德绍膺宝位缵前
谟而光显之外奋威武内修文教百度具举臣民胥悦 …… (第 3a 页)
  大德景福颂(并序/)
恭惟
圣祖母太皇太后躬备圣德
天锡纯禧作配我 太宗文皇帝
内廷翼赞肇造邦家诞育我
世祖章皇帝瑞应昌期抚绥函夏爰及小子缵承基绪
十有六载
恩勤鞠育莫罄名言训迪弘 (第 6b 页)
深难于殚述盖

皇天眷佑我国家笃生
圣哲母仪后昆以为积庆凝祥之本猗欤盛哉启百代
之鸿图树千秋之懿则备累朝之孝养极四海之尊亲
德福兼隆康宁寿考旷古以来未有若我
太皇太后之盛者也臣日侍
慈闱钦瞻
懿范戴天地而莫能穷其高厚仰日月而莫能绘其光
华顾念罔极深恩敢辞固陋敬飏万一冀展微忱爰拜

手稽首而献颂曰
天开景祚运际庞鸿
太祖启宇嗣以 太宗文
武神圣帝业光融惟
圣祖母大德媲隆纯仁至孝克俭克恭茂修内治佐厥
成功迨我
皇考诞膺天禄冲睿承乾海宇宾服 (第 7b 页)
    吕翁山是

圣祖 太宗文皇帝
擒洪承畴处
   松山
   杏山晚眺
   憩小凌河
   锦州道上
   驻跸大凌河
   途次 (第 2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第二集卷六
  敕谕
   谕礼部
 大行太皇太后圣德母仪昭示万国昔奉我
 皇祖 太宗文皇帝
赞宣内政诞育我
 皇考世祖章皇帝顾复劬劳受无疆休大一统业暨朕
 践祚方在冲龄仰荷我 (第 1a 页)
  谕
三朝国史馆总裁大学士伊桑阿等
朕惟帝王肇基垂统绥御万方骏业弘谟必勒诸简册
传示无穷所以炳耀丰功宣扬至治甚盛典也我
太祖高皇帝诞膺宝箓鼎命维新缔造丕图规模宏远 太宗文皇帝
道隆作述运启休明式廓祯符燕贻景祚
世祖章皇帝统一寰区化成治定中和懋建声教遐敷

列圣之相承冠百王而 (第 3b 页)
不幸第五世达赖喇嘛于壬戌年身故自 太宗皇帝
道法合一癸巳年至京师道法合一以来此
地佛门最大者达赖喇嘛世间最大者寿与天同明并
日月大护法主人一应事 (第 6a 页)

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夫民至不犯其治蔑以加矣而
实感格于好生之主德斯岂非用简与宽之效哉降自
三代汉之 文帝
唐之太宗咸遵斯道故一时几于刑措 (第 3b 页)
    然也至于茱萸湾之行宫乃系盐商百姓感
    恩之诚而建起虽不与地方官吏但工价不
    下数千尝览汉书 文帝
惜露台百金后世称
    之况为三宿所费十倍于此乎故作述怀近
    体一首以自警又粘之壁间以示维扬 (第 5a 页)
  谕大学士马齐张玉书陈廷敬李光地等
观朝鲜国王凡事极其敬慎其国人亦皆感戴闻其国
有八道北道与瓦尔喀地方土门江为界东道接倭子
国西道接我凤皇城南道接海犹有数小岛此等地方 太宗皇帝
定朝鲜之后我兵无处不到以已破之国我
朝为之重加营建俾安堵如故是以其国人于 (第 4a 页)
太宗皇帝
驻军之地树立石碑备书更生之德累世感
戴以至于今且彼更有可取者明之末年彼始终未尝
叛之犹为重礼义之邦也 (第 4a 页)
  清文鉴序
朕惟自昔圣人易结绳以书契用使天下之义理悉归
文字天下之文字悉归六书六书备而义理无不毕具
苟不为讲习修明则形声点画之制虽存其义几乎息
矣我
太祖高皇帝创业垂训至仁合于天地肇造清书大文
炳如日月 太宗文皇帝
上圣之资开天之运继志绍闻丕宣文治 (第 6b 页)
    然也至于茱萸湾之行宫乃系盐商百姓感
    恩之诚而建起虽不与地方官吏但工价不
    下数千尝览汉书 文帝
惜露台百金后世称
    之况为三宿所费十倍于此乎故作述怀近
    体一首以自警又粘之壁间以示维扬 (第 2b 页)
 军机事务关系重大一言可以鼓励士气一事可以退
 缩人心国家大事无有似此𦂳要者本朝自
 太祖高皇帝
  太宗文皇帝

 世祖章皇帝迄今百有馀年所向成功事事上应天心
 以正讨逆巡抚刘荫枢乃读书之人年已八十非无知
 少年可 (第 1a 页)

太宗皇帝
曰明与我国素非和好今欲取之甚易但念
系中国之主不忍取也后流贼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
自缢臣民相率来迎乃剪 (第 9b 页)
极诸蒙古恪守侯度奔走来同犹江汉朝宗于海其
亦有宗之义也夫是为之记以垂永久云
  平定西藏碑文
昔者 太宗文皇帝
之崇德七年班禅额尔德尼达赖喇嘛固
始汗谓东土有
圣人出特遣使自人迹不至之区经雠敌之国阅数年
始达盛京 (第 9b 页)
  前人论书语至多然如世所传王右军笔势论用笔赋

及笔阵图诸篇类皆后人伪托掇拾依仿无足深味以
上数条载在正史非凡俗浅俚之言可及古人用意结
体遗法尚可想见一二盖晋书成于贞观 文皇
书学精
深一时虞欧褚薛诸臣在翰墨中正如兵法之有孙吴
纪载之有斑范固将表范来贤贻则百代虽临池工拙
非褒 (第 13b 页)
不虚三代以下致治之盛如汉之 文帝
唐之太宗宋之
仁宗皆朝乾夕惕勤劳匪懈然不图其本而务其末徒
有惠爱之政而无教养之实方之汉唐则令主比之三 (第 10a 页)
行之
道功名之总也若夫唐宋之代举其具文譬钻僵槐岂
可望其出火乎我国家二雍并峙高皇帝辟乾而养士
于蒙泉 文皇帝
奠坎而观文于离火路车频驾诞敷恢
恢思皇之犹可得而睹也其后则肃皇帝再兴之典礼
足以震中叶而有光而神皇帝 (第 16a 页)
 台商曰羑里周曰囹圄狱一而已而今两狱并设各
 俱填满塞积愁怨之气足干天和尤望圣慈轸念体
 高皇帝悉焚锦衣刑具归并法司之德意以撤除诏
 狱遵 文皇帝
用法贵在体情特宽初犯之训辞以矜
 原诖误小过必宥罪疑惟轻要使国中之民不以福
 堂为陷阱斯尧仁极于如天 (第 13a 页)
气名冠东京(汉书窦长君传 文帝
窦皇后之兄字长君/有盛名与弟广国字少君人称为退让君)
(子不敢以/富贵骄人)桓元子风流姻连北阙(晋书 (第 9b 页)
行小道于是有入则造膝出则诡辞之态兴矣奸由此
滋善由此沮帝王之意由此惑谏臣之罪由此生媚道
一行为害斯甚 太宗文皇帝
以虚受为理本以直言为
国华存致雍熙之化没齐尧舜之名向若太宗闻过则
羞已之短纳谏又畏人之知虽有悔过之意 (第 2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