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乎编茅于三
塔寺侧食饿者衣寒者槥埋死且殣者合掌欢
呼祝姚夫人升天声与浮屠下上于太傅之寿
也亦然太傅年 益高
伯仲皆宦游君孺人听声
辩色损饭益衣太傅甘寝燕息神明太和崇祯
四年太傅奉 诏存问扶掖骏奔燕劳赠贿礼 (第 11a 页)
  中宪大夫四川叙州府知府赵君墓志铭
余弱冠则与赵文毅公之二子叔度季昌游叔
度激昂自喜眉宇轩然笼盖人上季昌叙州君
也沈实恭谨刻苦于学嗛然如有所不足皆所
谓佳公子也文毅公刚肠直节独立当世没而
谤焰腾涌门户漂摇君兄弟叫号呼愤蓬跣赴

愬而叔度又早夭君独身支柱茹荼攻蓼垂三
十年人皆曰文毅有子 熹宗即位诣阙上书
具陈先臣当国本危疑请建储争并封拥右
先帝宜见恤录大臣邹忠介 赵忠毅
诸公主其
议君得荫入监越三年请补给文毅公吏部考
满再赠太子少保荫一孙中书舍人推以予叔
度之子于是文毅 (第 8a 页)
矣公之南也执政畏偪
心倖其稍远及其久次于南也海内望公旦夕
枋用为之挼手扼腕其语不绝于耳则又患而
苦之 吏部郎赵南星
抗论时事谓不当以留署
弃公朝堂为之大閧执政虽责谴给事郎署之
右公者终不得巳而召公比太仓再相有 三
王 …… (第 3b 页)
 旨诘问侃侃不少鲠避遂降揭阳县潻注典
史而顾公亦以言事罢归无锡故有龟山先生
东林书院公与顾公修复遗址讲学其中久之
东林之名 益高
海内清名之士淹久不用者其
应和益广而群小疾其厉已争相标目遂哗然
以东林为质的天启初大起废籍公与赵公相 (第 12a 页)
牒无不逮捕张俭之考辞多所连引遂与 赵忠
诸公除名禁锢嗟乎震之来虩国有大东小
东之论夷之初旦朝皆我公我母之徒 圣人
御极宇宙昭融三案燔烧四凶馘 (第 15b 页)
  故工科右给事中临安王君墓表
万历已酉御史郑继芳疏纠工科右给事中王
元翰巡视厂库奸臧以钜万计王君具疏恸哭
于朝尽出其箧衍囊橐舁置国门纵吏士简括
罄身辞去以擅离职守降刑部简较天启初
忠毅公
起君谪籍稍迁至工部营缮司主事旋
以奄祸削夺 今上登极议起用为王永光所
抳不果于是君漂泊东南不得还滇中 (第 1a 页)
一编老生腐儒笥经蠹书者悉
附著焉庶功甫辈流不泯泯于没世且使后学
尚知有先辈师承在也姑志之于此
  跋 赵忠毅公
文集
高邑 (第 7b 页)
赵忠毅公
(第 7b 页)
南星
(第 7b 页)
梦白
卓荦负大节悲
歌慷慨轻死重气古称邹鲁守经学韩魏多奇
节公盖兼而有之其为文章疏通轩豁能畼其
所欲言不拘 …… (第 7b 页)
  跋高存之村居诗卷
存之丈家食几三十年闭门学道时方钩党风
涛喧豗优游自得有终焉之志读村居诗可想
见矣今方官御史大夫踞独坐双藤倚户外群

僚奉手屏气不知存之居太微执法之署视菰
芦中老屋数閒又何如也广陵舟中为密纬题
此卷入长安见存之当以语之天启甲子八月
  书竹林七贤画卷
天启壬戍冬余请告将出都门高邑 赵忠毅公
过邸舍曰此后再晤未省何时明日当携一尊
酒偕高存之来剧谭尽日而别时内计戒严余
以为辞公大笑曰公亦为此言 (第 15b 页)
乎避嫌疑存形
迹岂我辈事哉遂以刁酒固始鹅为饷公亦不
复来此后遂不得见公矣存之者无锡高忠宪

公也逆阉之难二公相继受祸余慬而不死曾
为忠宪作神道碑序其师友部党之详而不获
效一言于 忠毅
(第 16a 页)
忠毅
与余气谊感激有后死
之托其家子弟未必知也丹阳姜中翰以所藏
竹林七贤卷求题开卷而 (第 16a 页)
忠毅
忠宪之手迹俨
然为之掩袂拭面不能自禁呜呼十四年以来
死生患难宛如度一小劫其閒世事可悲可畏
可涕可笑亦 (第 16a 页)
 圣旨钱千秋关节等事会审既明其军犯放
回来京应得罪名还察议具 奏钦此臣旋以

不能觉察问拟公杖荷 皇上俞允具疏谢
恩回籍恭惟浙闱一案案牍山积诤论波翻究
竟折衷于 皇上会审既明之一语此微臣勘
问昭雪之始末也体仁攘踞揆席虑臣姓字尚
在人口死灰或至复然显示风指阴设陷阱必
欲杀臣而后已即奸棍诬 奏亦讼言贿卖关
节敢于弁髦 明旨则体仁指授线索业已满
盘托出矣臣束身待罪感荷 圣慈静听处分
不复抵齿前事今幸 皇上明旨及此此正臣
愚剖心自明之日也当逆珰用事以臣为杨涟 赵南星
之党矫 旨削夺亦借关节为辞 皇
上既抆拭臣而 召用矣体仁所掇拾者逆珰
之馀唾也 皇上所昭雪者逆珰之旧 (第 7a 页)
   (为念吾每谬言留之而先生持益坚三疏乞归/竟得请以去先生其有悟于达人之指邪嗟夫)
   (先生尝试于乡矣有司以失先生为耻而先生/之名 益高
尝官于朝矣铨曹以不能留先生为)
   (恨而先生之节益重荣出于科目之外贵加乎/爵禄之上罻罗之所不能取 (第 2a 页)
  雨
漠漠云笼阁霏霏雨拂檐弹琴弦半缓收扇墨多黏古
础方花润高枝坠果甜此心无俗虑屋漏亦何嫌
  舟行
天阴村径黑浑迷旧时路忽逢岸上灯照见桥边树
  赵南星(八首/)
   南星字拱极高邑人万历甲戌进士除汝宁推
   官入为户部主事改吏部历员外郎中谪平定 (第 17b 页)
   州判官起太常寺卿寻升工部侍郎拜都察院
   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谪戍代州卒谥忠毅有
    赵忠毅公
(姚孟长云 (第 18a 页)
梦白
诗淋漓沉痛/读之如闻易水击筑之音)
  杂诗
骑马出城门揽辔登高冈秋风凋百草原野何荒凉离
兽纵横驰饥 (第 18a 页)
   (静志居诗话先生自任天下之重尽瘁师中司/马之檄方驰乐羊之箧已满见危授命无愧全)
   (人集中三十五忠诗盖有感于珰祸而作三十/五忠者 赵尚书南星
高总宪攀龙周侍郎炳谟)
   (杨副院涟冯副院从吉何总督士晋左佥院光/斗李御史应升夏御史之今周中丞起 (第 3b 页)
三司之责也疆埸骚动方隅内
侵没军丧众干戈不息者边将之忧也岂可虚荷国宠
而不称其任哉故任益隆者负益重位 益高
者责益深
书称无旷庶官诗有职思其忧此其义也陛下体天真
之淑圣登神机以继统冀闻康哉之歌偃武行文之美 (第 11b 页)
  送廖道士序(韩愈/)

五岳于中州衡山最远南方之山巍然高而大者以百
数独衡为宗最远而独为宗其神必灵衡之南八九百
里地 益高
山益峻水清而益驶其最高而横绝南北者
岭郴之为州在岭之上测其高下得三之二焉中州清
淑之气于是焉穷气之所 (第 11b 页)
   志铭(韩愈/)
公讳溪宇惟深丞相赠太师陇西恭惠公第二子十九岁
明两经获第有司沈厚精敏未尝有子弟之过宾接门
下推举人士侍侧无虚口退而见其人淡若与之无情
者太师贤而爱之父子间自为知已诸子虽贤莫敢望
之太师累践大官臻宰相致平治终始以礼号称名臣
晨昏之助盖有赖云太师之平汴州年考 益高
挈持维
纲锄削荒颣纳之太和而已其囊箧细碎无所遗漏繄 (第 3b 页)
  能作飞符召魂术翁为祈请附乩书曰仙谪之期
  止此非不思我阿翁然数有限恸奚为遂赋诗以
  别泰来慷慨有才略与顾宪成 赵南星
诸公咸气
  节自负竟以抗直困下位夫人营织而食后复贬
  窜流离以死嗣子无传风流顿尽悲夫
   赠揭 (第 16b 页)
  庭训字尔韬号成山平湖人万历甲辰进士授江
  陵令邑际大江有淤田数万亩为楚藩渔利训履
  亩清丈悉归诸民升御史疏荐邹元标 赵南星

  救荒山东多所全活云间周积贤题其赈荒图云 (第 7b 页)
于枝叶则
貌为欧苏与貌为左史其为伪文一也秀水朱竹垞氏天才
甚高识趣甚远自其少时以文鸣世中年学益醇深文 益高
老入直词馆典大制作退耕长水之上纪事纂言老而不倦 (第 1a 页)
   寄谭十一兄左羽书
江生自昌平至述十一兄比来颇有不豫之色叩其故
则以贤主人好音乐延吴下歌板师所进食单恒倍主
客之奉思辞之归弟以为不足介意也昔者孔子以燔
肉不至行穆生以醴酒不设去则以先至后不至先设
后不设是谓礼貌衰则去之去之固宜已在易同人之
象曰君子以类族辨物盖物各有族在人类而辨之君
子惟自审其分处焉斯无不自得矣不观夫昏者乎娶

妻而纳采俪皮纯帛可也至于买妾有费百金者若欲
落营妓之籍非千金不可其流愈下其直 益高
礼固有
以少为贵者且歌板师之教曲在兄未适馆以前主人
既置之别馆不与共席每食但与兄偕则能类族辨 (第 18a 页)
   山主自号兹山因之杰出太行之上人境俱胜
   于公见之山居前后十年得悉力经史务为无
   所不窥旁及释家尤所精诣学益博志节 益高
   
而名益重明昌初用荐者以书画局都监召俄 (第 18b 页)
   广异闻
邓灿晋纪曰周伯仁应答精神足以荫映数人
续晋阳秋曰张玄之少以学显谢玄为会稽内史张玄

之为吴兴太守名亚谢玄亦称南北二玄
语林曰殷浩于佛经有所不了故遣人迎支道林林乃
虚怀欲往王右军驻之曰深源思致渊富未易可当且
巳所不解上人未必能通纵能服彼亦名不 益高
若不
合便丧十年所保林公乃不往
左思别传云思作三都赋疾中犹改作蜀都赋云金马
电发于高冈碧鸡振翼而云披 (第 1b 页)
月转运司嘉邛州罢铸钱久民间阙钱乞
减半铸与钱引相权从之建炎二年转运司以铸钱数
多难于流转造引数少其价 益高
奏乞依嘉祐四年赦 (第 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