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同日,福建巡抚徐嗣曾奏言:十四日接据台湾镇总兵柴大纪及该道永福移禀内称:『访闻北大里杙等庄,有奸民林爽文、王芬等结党抢劫。拨游击耿世文带兵,会同北协副将赫升额、同知长庚、彰化县知县俞峻,前往查拿,带兵驻劄离县城三十里之大墩汛地。二十七日夜,有数千人往劫大墩营盘,并于大肚溪边聚匪截路,以致信息不通。南北一带,亦有匪徒纠集;且闻要攻县城。镇道等会率游击 李中
扬、林光玉、杨起麟等,带领弁兵,即于初二日早,飞赴诸罗要处,分路剿捕。檄调澎湖右营游击蔡攀龙带兵八百 …… (第 103 页)
  同日,常青奏言:十二月十六日,复接到镇、道会禀:『有贼匪数千围攻彰化县城,于十一月二十八夜,将城攻陷。都司王宗武被害。即要来抢鹿仔港、笨港,一路直犯府城。请拨兵救护。随严饬本标游击 李中
扬、千总苏明耀、魏大鹏等,飞驰诸罗剿捕; (第 107 页)
  上又谕内阁曰:台湾贼匪林爽文滋事一案,署都司事守备易连、守备邱能成、署守备事千总陈邦光,于克复诸罗生擒要犯,及保护鹿仔港、新庄等处,俱能率领兵民奋勇出力,甚属可嘉!所有现出台湾镇标中营游击耿世文员缺,即著易连补授;左营游击 李中
扬员缺,即著邱能成补授;北路协都司王宗武员缺,即著陈邦光补授。伊等率众争先收复、擒拿,是以逾格超擢, (第 186 页)
营额兵,共二千五百四十五名,内先经调拨镇标中营游击耿世文等带兵三百名,赴彰化查缉;续又拨镇标左营游击 李中
杨、千总苏明耀、魏大鹏等共带兵六百名,往诸罗接济;又臣带本标兵三百名,在盐埕桥堵御外,尚有兵一千三百 (第 313 页)
  三十日(癸巳),李侍尧奏言:台湾府经历罗伦,在台湾三年,且前岁冬间贼匪攻犯郡城时,该员正在彼随同道府等守城堵御,俱所身亲目击。据称:『前年十一月内,柴大纪巡察北路彰化一带地方,闻有贼匪滋扰,经彰化县俞峻请留柴大纪在彼调兵弹压。柴大纪托称回郡派兵;初十日回至郡城,委游击耿世文于十三日同台湾府孙景燧带兵三百名,前赴彰化县大墩地方劄营。是月二十七日夜,贼匪林爽文等攻破大墩营盘,游击耿世文被害,兵丁三百名不知下落。二十八日,彰化县又被逆匪攻破。十二月初一日府城得信,台湾道永福同台防同知杨廷理催促柴大纪派兵剿捕。柴大纪又派游击 李中
旸带兵四百名前往应援。柴大纪于初五日带镇标兵四百名,午时尚未动身;杨廷理向柴大纪云「若将总兵印付我, (第 842 页)
副将赫升额等缉拿贼匪;并不亲身前往。至十二月初二日,嘉义县守备禀报,彰化县城被贼攻破。柴大纪派令游击 李中
扬带兵六百名,前赴嘉义;至初四日下晚,始自带兵出城。又在演武厅驻劄,不即前进 (第 909 页)
孙景燧于十六日前赴彰化查缉,并不亲身前往。直至十二月初二日,嘉义守备禀报彰化县城失守,柴大纪派令游击 李中
旸带兵六百名赴援。至初四日下晚,自行带兵出城,即在演武厅逗留不进。经永福、杨廷理询问,柴大纪以人夫缺 (第 972 页)
一名系带兵剿捕淹毙,奉谕旨著闽督常青查明照例议恤)、北路副将郝生额、镇标中营游击耿世文、镇标左营游击 李中
杨、镇标右营游击郑嵩、水师协中营游击杨起麟、镇标左营游击邱能成(上六名见兼才前次据办奏册)、福宁镇左 (第 31 页)
上察之。当是时。元衡权倾人主。一言及尹任事。家立碎。而公冒势焰以直其冤。人莫不危之。于是元衡等切齿。 李中
悦以非辜罹东市之祸。公遇陈复昌于路。责之曰。君曲事权贵人。承其风旨。既无故杀安名世。犹不餍。杀 (第 237L 页)
李中
悦邪。复 (第 237L 页)
质之弊。或有果于为恶。犹可以迁改。文胜之人。其有能迁改者乎。
辛丑年间。余作清峡之行。取路骊江。历拜 李中
洲丈。仍留二日侍寝。李丈披心谆谆。期勉殷切。及辞退。语之曰。看君眉宇清明有馀。而所欠凝定。须将此二字 (第 496L 页)
啸台事。欢喜感激。误触道旁枣。堕驴。足絓𨮴。碎首血出。裂衣裹伤。复行。独恨未见富平二李生。已给乘访 李中
悦。病大作。裁书侑粤葛寄之。李天生远出。客陈祺公所。西行五阅月。共得诗五言百首。登华山及东归。杂咏若 (第 199H 页)
。至明。遂以为讳。殊不可晓。惟张太岳生时。其母梦一大龟入室。因名曰龟。后梦神人谓泄天机。乃易名。余按 李中
字子庸。吉水人。其弟子有王龟年。见明史稿。
义陵
刘禹锡武陵书怀诗序。引常林义陵记云。初项籍杀义帝于 (第 507H 页)
  
(本道查启。仍前勘律。刑曹回启。道臣以逼杀律照勘。则今无加罪之端。原情置之。何如。)
判。依允。
黄海道丰川府李女中阿只狱(驱打金胸德。即日致死。实因折项。○本道启。连加严刑。期于得情。刑曹回启。狱体至重。不敢轻议。)
判。黄海道录启诸囚中丰川府囚推罪人 李中
阿只(段)。依道启施行(为有矣)。大抵中阿只与(其矣)。夫后徵。同时用手。即地伤命(是隐则)。正犯之 (第 185H 页)
轻可也。丰川府杀狱罪人 李中
阿只。参酌减死定配。干连金后徵。发配之后。逃还本乡。虽极痛骇。系是昨冬大霈前事。宜有商量之举。不必还 (第 274H 页)
 皇明兵部尚书石星,提督李如松,左协将杨元,中协将李如柏,右协将张世爵五公画像。丁卯乱。只存石尚书, 李中
协将像。馀皆见佚。
眉宇充然鬓发疏。盛仪可见七分馀。再造藩邦多少事。至今犹说石尚书。(石尚书)
东来 (第 32H 页)
杀气凛王师。一剑前头百万危。怒发瞋眸如昨日。七星门外战酣姿。 (李中
协将)
崇灵殿
东方降圣际。中国帝尧辰。析木仁风作。香檀化日新。鸿荒为始祖。蝉蜕化前身。松让山头墓。 (第 32H 页)
应瑞。侧出一子。曰庶悦。观象监直长。正郎娶郡守赵德寿之女。生一男。曰士温。前司饔院参奉。监察娶忠义卫 李中
之女。生二男一女。男长曰士栗。开宁县监。次曰士毅。生员。女适县监尹溶。继悦娶参奉金达思之女。生三男二 …… (第 327H 页)
河之女。男三女四。男一中悦。吏曹正郎。死非命。娶郡守赵德寿女。生男士温。参奉。二淑悦。监察。娶忠义卫 李中
女。生男士栗。县监。士毅。生员。女县监尹溶。三继悦。娶参奉金达思女。生男士敏,士逊,士脩。女监役成格 (第 329L 页)
   周益公上巳访杨廷秀。赏牧丹于御书扁榜之斋。其东圃仅一亩。为街者九。名曰三三径。
   杜审言次北固山下
   耿湋春日即事
   崔涂蜀城春望
   李中
春日野望
   姚合游春
   王半山东皋
   王半山欲归
   王半山宿雨
   王半山暮春
 
乡程应万里。回首独沾巾。大抵非吾土。何由见故人。空搔双鬓雪。虚负一年春。旅恨何时尽。野芳无数新。 李中
春日野望
天际薄云晚。湖边小雨昏。孤舟泊烟渚。一犬吠渔村。江带雁归影。沙留潮退痕。望春无限思。冥默欲 (第 408L 页)
 上圣学高明。岂不知谬戾之甚。而且顺 慈旨。其于修齐。何如。 仁庙但为之改容。一日正言李煇。来见正郎 李中
悦。时 明庙患疫甚苦。中悦曰。 主上无嗣。臣民仰戴。 (第 495H 页)
。是则先生之名。宜殿于诸公之下。而先生之志之高。又何如于诸公之或出或处也耶。此则权石洲,李芝峰及近日 李中
洲数公。参互證雠。所尝慨恨乎文行之俱沦而无传也。惜乎当时太史氏陈诗简逸。阐扬文教。而甄剡揄扬。只及于 (第 6H 页)
○提督主事黄大节来坐正厅。始出票帖。(庭萃江西信丰人)是夕主事送人来。谓译官等曰明日切有饯饮事。你行 李中
如有土产。可得些少否。即以海物略干送之。
二十六日丁未雪。早朝主事与同年出身右春坊中允兼修撰袁宗道同 (第 167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