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研冈先生集序
河南中国之枢四方之都会人文最盛明兴沾濡王化
瑰杰挺生自叔嗣得承宴侍若空同李先生大复何先

浚川王先生
后渠崔先生柳泉马先生有涯孟先生
研冈杜先生七公犹宗庙之有瑚琏朝廷之有梁栋士
用仰止观其精美之蕴卓荦之 (第 18b 页)
  伏唯我公还朝社稷幸甚夫司徒大位非唯均节国用
省薄民赋以惠泽天下其丰俭贞邪之则匡辅君德尤
为切至方龙飞之始海内望公不在冢宰则在此位既
见邸传莫不举手相贺盖纯德笃行圣主简在特深以

之效忠视诸公固易为绩非佞非佞前后劝学二疏师
保大忠无踰于此孟子曰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闻也
唯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格心之要务学为急道明德
立何治不成是以末学下吏益用尊仰新政方肃不敢
渎上笺敬延后至今实非门下之体伏乞垂鉴悃素不
加重罪幸甚幸甚

  与左宪 王子衡

  国家之有宪台犹天之有雷霆无则不震人身之有筋 …… (第 13b 页)

璘非为谀者世俗之事唯恐其不直公之事唯恐其不
婉诚为斯道与国家计也惟熟冀而深存之幸甚幸甚

  复 浚川
司马公

  辱示诗文百廿二篇皆庚寅一年所作何其多邪公至
南都举十数大政宏规既张积弊悉刬皆前十馀公所 (第 15b 页)
不能足矣乃出绪馀又及此事并臻精到岂徒多为也
颙仰颙仰诗文绰有定力在士林亦自有定价朋友之

谊不贵相谀姑未赞叙所论名理诸文脱落拘挛之见
独往独来盖秦汉以前作始立言之学非近世学究沿
袭诵记之习也璘也浅陋不足与闻今既承命矣勉复
数语以佐商确是亦请益之愿若曰丽泽相滋则何敢
附大方尔

  启 浚川

  公台鼎燮理之器暂局今任此天遗留都军民之福甚
幸然以职在本兵二年以来爬梳洗涤军卫遂获安枕 (第 16a 页)
 王九思(字敬夫鄠县人弘治丙辰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调吏部主事历郎中谪寿州同知有渼陂集)
   (续/集)
  王廷相(字子衡仪封人弘治壬戌进士选庶吉士改吏/科给事中历官都察院右都御史进兵部尚书)
   (提督团营仍掌院事加太子太/保谥肃敏有家藏内台二集)
 朱应登(字升之宝应人弘治己未进士除南户部主事/历陜西提学副使调云南升布政司参政有凌) (第 1b 页)
 王九思(字敬夫鄠县人弘治丙辰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调吏部主事历郎中谪寿州同知有渼陂集)
   (续/集)
 王廷相(字 子衡
仪封人弘治壬戌进士选庶吉士改吏/科给事中历官都察院右都御史进兵部尚书)
   (提督团营仍掌院事加太 (第 1b 页)
子太/保谥 肃敏
有家藏内台二集)
 朱应登(字升之宝应人弘治己未进士除南户部主事/历陜西提学副使调云南升布政司参政有 (第 1b 页)
  赏梅悬灯
余少年与恒忱二弟赏梅世耕庄悬挂灯于梅枝上赋

诗云疏梅悬高灯照此花下酌只疑梅枝然不觉灯花
王浚川
见而赏之曰此奇事奇句古今未有也近阅
赵德庄眼儿媚词云黄昏小宴到君家梅粉试春华暗
香素蕊横枝疏影月淡风 (第 15a 页)
 郑善夫(同晋陵诸子游水西/诏赴阙/吴隐君山居/送李明德应)
 顾璘(游虎丘)
 朱应登(同州道中)
 张琦(寄李诚之)
  王廷相(宿周山人南池/怀张孟复/石井别业/屏裔/入斜谷/别刘尹良贵/秋夜宿未山人林亭)
 王守仁(李白祠/化城寺/寄岩隐/香山) …… (第 4b 页)
  寄李诚之
淮南君尚卧吾亦到江东细札閒中备新诗别后工晚怀江竹
雨秋发渚莲风莫负黄鸡月山床一醉同
  王廷相
  宿周山人南池
暝投山际馆饭罢月中行为坐松杉影因留池沼情莲花心不
染秋水梦俱清问我中宵意谢家春草生 (第 41a 页)
  徐祯卿(江南乐/陇头水)
  边贡(杂诗/送刘约中之金陵/西园/上陵道中)
  顾璘(叶澄杂画)
   王廷相(宫怨/江南曲/阆中歌/春草谣/秦川杂兴)
  徐问(晚渡)
  孙一元(春日游慧山) …… (第 2b 页)
  上陵道中
苍苍土门口日出逢樵叟问尔何事来山中苦无酒
 顾璘
  叶澄杂画
古琴弹古调今人谁爱闻独往山中去因声寄白云
  王廷相

  
宫怨
夜辇昭阳月春筵上苑花不成供奉日枉自学琵琶
  江南曲
江上杨柳花袅袅不肯住随燕入帘栊因风复飞去 …… (第 14b 页)
 黄佐(春日游郑氏庄)

  张弼(观泉)
  何景明(盩厔清明日/江南思)
   王廷相(江南春思)
  薛蕙(田园乐)
  沈恺(秋)
  张时彻(田家乐)
  骆文盛(閒居杂咏)
  何良俊(金陵 …… (第 28a 页)
  江南思
灯下雨鸣秋舫浦口潮回暮钟何处相思不见江南开遍芙蓉
  二
竹净娟娟带月山寒窅窅沉晖天边晚树独眺江上春潮客归
  王廷相
  
江南春思
落花闇闇随水芳草萋萋掩门谁道江南春色能禁风雨黄昏 …… (第 31b 页)
 张琦(二月二日/送陈东之之广右)
 王云凤(送客)
 薛蕙(皇帝行幸南京歌)
 方豪(答林炫见怀)
  王廷相(弋南凯旋歌/巴人竹枝歌/谒陵歌/芜城歌/游仙/宫词/扈从)
 杭济(杨柳枝词)
 王韦(春草) (第 39b 页)
  皇帝行幸南京歌

三月江南莺乱啼江边桃叶映春堤不是行宫淹北上江南花
月使人迷
燕姬玉袖抱箜篌马上长随翠辇游春来照影秦淮水爱杀江
南云母舟
 方豪
  答林炫见怀
榕江江上片帆归江草江花映竹扉明月长看渔父醉白鸥不
道主人非
  王廷相
  
平南凯还歌 (第 15b 页)
其风雨
  答万季野丧礼杂问
 衰裳之制仪礼云衽二尺有五寸注疏以衽为掩裳上
 际在腰两旁后人俱因之惟 王廷相
始以衽为衣襟今
 将从之夫子以为何如
郑贾之说取布三尺五寸上下各留一尺一尺之外上于
左旁裁入六寸下于 (第 13a 页)
右旁裁入六寸便于尽处相望斜裁
如是则用布三尺五寸得两条衽各长二尺五寸广头向
上狭头向下缀于衣两旁状如燕尾以掩裳旁际此与深
衣之曲裾制虽异而其义则同盖深衣之裳一旁连一旁

不连故曲裾两条重沓而掩于一旁丧服前后不连故衽
分缀于两旁也夫既同是一物不应在彼为钩边在此为
衽知彼曲裾之非则知此衽之制未为得矣且衣既对衿
则前缀之衰不能居中郑所谓广袤当心者亦自牴牾矣
今用布二尺五寸交斜裁之为二狭头向上广头向下下
辟领五寸缀于衣身之旁上以承领下与衣齐在左者为
外衽在右者为内衽此定制也丧服之制唯黄润玉为得
之不始于 王浚川

 宫室之制先儒谓诸侯以上房分东西卿士以下但有
 东无西唯陈用之谓东西俱有朱子心以为然而未敢
 决 (第 13b 页)
 口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
 为帝喾在禹贡为华阳黑水梁州之域及周武伐纣
 蜀亦从行则岂自秦时始通道中土哉正德中 王子
 衡
诗云古峡天中辟鸿荒不记年蔡蒙来禹贡彭濮 (第 7a 页)
 曰漫画信天缘若无能者乃与漫画均度一日无饥
 色而反加壮大二禽禀性不同如此
   子衡
李舒章曰当何李时长于五言古诗者有 王子衡
薛君 (第 11a 页)
子衡
峻丽得其雄分君采隽洁得其英分宋辕文曰 (第 11a 页)
舒章所言似谓 子衡
似空同君采近大复也
 吴旦生曰 (第 11b 页)
子衡
君采大抵规摹三谢故五言神似 (第 11b 页)

 衡
之论诗曰诗贵意象透莹不喜事实黏滞古谓水
 中之月镜中之影可以目睹难以实求是也三百篇
 比兴杂出意在辞 …… (第 11b 页)
 道缘情以灼斯皆包韫本根标题色相鸿材之妙拟
 哲匠之冥造也观此则子衡之于诗固韫义深矣
 西山日记云郑善夫初不识 子衡
作漫兴十首中有 (第 12a 页)
 云海内谈诗 王子衡
春风坐遍鲁诸生后郑卒王为
 位而哭走使千里致奠为经纪其丧仍刻其遗文
 
 
 
 
 
 历代诗话卷 (第 12b 页)
 仲默景明武功康德涵海鄠杜王敬夫九思吴郡徐

 昌谷祯卿 王子衡廷相
济南边廷实贡亦称七子词
 林于是有先七子后七子之目矣逮于鳞没元美引
 进益多如蒲圻魏顺甫裳歙郡汪伯玉 (第 19b 页)
学士气故伯起重之伯起之撰红拂洁秀俊美但不
无轻弱之嫌陆南门散词有一二可观语亦隽爽先
辈如李空同 王浚川
诸公皆长于北声不入南调大
扺曲之称当行者首重谱韵次论词章近日玉茗堂
杜丽娘剧非不极美但得吴中善按拍者 (第 10a 页)
理俱遁。后世考古之士。往往著说以驳之。天地之气。有升有降。无微不入。达即不可御。岂拘拘于九寸之间者。 王廷相
之说也。一岁之气。有升有降。天气上升。地气 (第 322L 页)
   熊朋来葬论
   吴草庐葬论
   赵汸葬书问对
   方孝孺葬论
   丘浚葬论
   都穆葬论
   王廷相
葬论
   黄省曾难墓有吉凶论
   王兆云说圃识馀
   吕坤四礼疑
   陈龙正葬论
   柴绍
 问丧曰。男子哭泣悲哀。稽颡触地无容。哀之至也。〇郑曰。稽颡头触地。(士丧礼之注。)〇镛案。稽首稽颡之义。古人都无明解。郑注每云。触地而已。周礼大祝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郑注恐亦差谬。(郑云。稽首拜。头至地也。顿首拜。头叩地也。空首拜。头至手。所谓拜手也。)余谓稽者。考也。(考叩通。)两手布地。下首至手。与相叩击曰稽首也。顿者。颠也。若崩厥角。顿地即起曰顿首也。(无叩击之节。)空者。虚空也。下首不至地。自虚空而还举也。稽颡者。郤其两手。以颡亲地。(刘世节之言。)与相叩击也。乃贾疏忽有稽留之说。(贾云。稽留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朱子亦从之。恐非本旨。(吴澄又云。稽颡者。是稽首以其凶礼。故易首为颡。亦非矣。)〇荀子曰。平衡曰拜。下衡曰稽首。至地曰稽颡。 (王廷相
曰。两手拱至地如衡然。下衡者。首下手而稽留也。稽颡则首至地矣。顿首者。首顿于手而即起。如叩物然。) (第 14H 页)
王廷相
以顿为叩。三仓无此训也。〇檀弓曰。辟踊。哀之至也。有算为之节文也。(辟。擗通。拊心曰辟。)
 有子与 (第 14H 页)
寝。然坊记曰。丧礼每加以远。荀卿曰。丧事动而远。故将葬而既祖。柩不可反。孰谓将祔而既饯。主可反乎。〇 王廷相
曰。古礼一祔于庙更不复寝。(大戴记。迁庙篇曰。出庙门至于新庙。是自所祔之庙。而至新庙。非自殡宫来明矣 (第 86H 页)
 〇朱子曰。君及从皆玄服。则是大祥之后。除丧而迁矣。(谷梁云。易檐改涂。礼志云。更衅其庙。则必先迁高祖于太庙夹室。然后可以改衅。故庙纳祖考之主。又可以改衅。故庙而纳新祔之主矣。) 王廷相
曰。是自所祔之庙。而至新庙。非自殡宫来矣。唯庙中有碑。主由庙出。明矣。〇徐乾学曰。士虞礼侧享于庙门外 (第 107L 页)
 《五经异义》(许慎著。)大夫士无主。大夫束帛依神。士束茅为菆。(郑玄说同。)〇崔灵恩曰。大夫士无主。以币帛祔。(曲礼措之庙。立之主疏。)〇贾公彦曰。大夫士无木主。以币主其神。(士虞礼隮附之疏。) 王廷相
曰。魂帛依神。此郑氏之说。而温公 (第 139H 页)
 

郑曰。免之制。未闻。旧说以为如冠状。广一寸。丧服小记曰。斩衰髺发。以麻免而以布。此用麻布为之状。如今之著幓头矣。自项中而前交于额上。却绕紒也。(贾云。髽与髺发。皆以麻布。自项而前。如著幓头。免亦然。但以布广一寸。为异也。)〇杜(佑)曰。免之制。旧说以为如冠状。一寸。著之自额。而交于项中。并其末。覆紒而前。缀连之。如冠弁象。〇吕(大临)曰。免以布为卷帻。以约四垂短发而露其髻。(于冠礼谓之阙项。冠者必先著此阙项而后加冠。故古者有罪。免冠而阙项存。因谓之。免音免。以与冕相乱。故改音问。)〇敖曰。免之度。但足以绕紒而已。以其无冠。故谓之免。 (王廷相
云。免布广寸。不亦太狭乎。此郑氏之臆度也。)〇镛案免之制有四。如冠状广一寸者。旧说也。自项而额。绕紒 …… (第 187L 页)
之法。迥然不同。而注疏以来。混而一之。不亦谬乎。(详下节。)贾氏阴阳之说。全不中理。而后世犹有绍述。 (王廷相
有说。)况其馀者乎。〇又按天下无髽衰之服名也。今考丧服之文。布总箭笄髽为一句。衰三年又一句。皇甫侃孔 …… (第 188L 页)
 《檀弓》鲁妇人之髽而吊。自败于台骀始也。(台壶通。)〇左传曰。(襄四年。)臧纥败于狐骀。国人逆丧者。皆髽。鲁于是乎有髽。〇郑众曰。髽。以枲麻与发。相半结之。〇马(融)曰。屈布为巾。高四寸。著于颡上。〇郑(玄)曰。去纚而紒曰髽。〇杜(预)曰。髽麻发合结也。遭丧者多。故不能备凶服。髽而已。方悫云。髽所以施于丧。非所以施于吊。吊则各以其衰而已。台鲐(一作骀)之败。以家各有丧。故髽而吊。然鲁妇人因之而弗改则非矣。 〇王 (廷相)
曰。麻发相半合结。此杜预之论也。后世被发之误。自此始。(万斯同云。自项交额。则本无高广之形。何必戒之 …… (第 190H 页)
 《丘氏礼》妇人要绖制如男子。系于大袖之上。不散垂。(家礼妇人服制。皆非古制。今因其旧而特补入要绖一事者。盖以男子重首。妇人重带。存其重者。使后人因此复古也。)齐衰妇人。要绖用无子麻为之。(蒲道源云。家礼妇人。无要绖。西轩 王先生
以仪礼为主而用之。但视男子之制为小尔。)〇沙溪曰。妇人要绖。于冯尸后带之。〇镛案男子妇人首绖要绖。并 (第 192H 页)
王氏虽受封爵。薛家之重。起于耀卿。安得耀卿之上。更有可承之重乎。此皆衰乱冒昧之礼。不足据也。《礼考》 王廷相
曰。庶孙不为祖后。则不得为祖父服斩。安得加斩于祖庶母乎。(明礼为母亦斩衰。)丧服传曰。公子为其母。练 (第 239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