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述其略以当抵掌方有簿牒不尽所言
  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 (王廷相/
) (第 20a 页)
廷相
稽首杏东学士先生门下比者蒙佳稿见教捧读
旬朔若有得于言意之外者见其变化自然如秋云飏
空倏成物象浑然天 …… (第 20a 页)
其几微优入阃奥矣而仆鄙陋之
见拳拳焉陈之或者道化之妙不无有助于万一尔惟
执事教之
  与范以载论乐书 (王廷相/
)
承示校定两山李氏律吕元声且以声音之道下询鄙
陋然亦骇然有疑矣夫古人制为五音非徒然无所本 (第 23b 页)
然哉呜呼大义不明久矣
考证
  律尺考 (明王廷相/
)
古人制尺以调律累黍以定尺然随代变易讫无定准
汉志云律本起于黄钟之长以羊头山秬黍中者一黍
之广度之 …… (第 11b 页)
得之不然止据区区累黍之
法以为定尺之要恐未免毫釐之差遂至千里之谬又
何望夫夔旷之阃域也哉
  岁差考 (王廷相/
)
岁差法尧时冬至躔在虚一度夏至在柳十四度春分
在胃十二度秋分在氐十度至唐开元大衍历冬至日 (第 14a 页)
蚀丝理之病何仲默如雉翚五
彩飞不百步而能铄人目睛徐昌谷如风流少年顾景
自爱郑继之如孔北海言事志大才短 王子衡
如丝笮
旄牛珍贵能负而不晓步骤康德涵如听齐人唱霓裳
散序格高音卑王敬夫如狐禅鹿仙亦自纵横高子业
如玉 …… (第 11b 页)
贵恇扰粗率无大处分蒋子云如白蜡糖看
似甘美不堪咀嚼王钦佩如小儿带花学作软丽唐虞
佐如苦行头陀终少玄解 王子衡
如外国人投唐武将
坐禅威仪解悟中不免露抗浪本色熊士选如寒蝉乍
鸣疏林蚤秋非不清楚恨乏他致张琦如夜蛙鸣 (第 15b 页)
  枕铭(何景明/)

苟无忤于日之所行寤寐尔是宁
  瓶铭(何景明/)
厚其入薄其出守而勿失
  釜铭 (王廷相/
)
耕以自给体瘁志逸其乐熙熙仕而从禄王粲锦衣履
厥危机汝将肉食耶藿食耶
  鉴铭 (第 5a 页)
(王廷相/
)
勿曰尔明不见其后勿曰尔仁不掩其丑 (第 5a 页)
  春坊中允方泉李君墓表(唐顺之/)

方泉李君既卒其父推官公谓余与君同寮相好也以
书来请余表君之墓君姓李氏讳学诗字正夫世为莱
州府平度州人大父讳琮父推官公慧也生二子而君
为长君少颖异沈静治经通尚书乙酉秋郡守李君霆
梦桃花洞中一少年得隽已而君中试君结庐读书处
则桃花洞之麓也丙戌第进士为永平府推官法丽于
情数决滞狱三年以荐召入为稽勋司主事顷之升考
功司员外郎会朝觐考察君与有司佐其长僚黜陟用

精已而调文选员外郎君之在考功也而余亦入为考
功主事始与君相识君为人丰肉疏眉目进止雍容与
人接婉婉若处女腹中坦坦不蓄鳞甲以此能在处协
于僚友间其治狱也未尝以钩距为巧其考课也未尝
以按吏为功是时 都御史王浚川公
有物望不轻一言
假人自君为诸生而 (第 7a 页)
浚川公
为提学则已奇君后君居
吏部 (第 7a 页)
浚川公
熟视君益以为远器数言于诸公卿间诸
公卿自是知君亦以为远器也君居閒独喜为诗然在 (第 7a 页)
尸棘顺大窘与簿
谋取江滨一尸棺之还其乡其兄弟暨子暨族人启视
之多髯而硕体非扶风君也乃走京师投匦辨事下
史王廷相
治乃得实奏上制赠光禄寺少卿赐祭荫子
绍卿为国子生呜呼顺非宿憾君惟耻其无能语曰忮
心惨于戈小忿必败大谋 (第 2b 页)

宿而坏者也苟法存而器藏可历数十百岁无坏曰其
始能自存之何也曰彼道也圣人所不语吾乌乎闻
  五行辨 (王廷相/
)
禹贡言六府洪范言五行其义一也谓此五者流行于
天地之中切于民用不可一日而缺治天下国家其政
所宜先者 (第 10b 页)
来首讽诵上下效其体格音律句句字字一毫不
自满莫容易放过若于此悟入方有蹊径可寻
  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 (王廷相/
) (第 7b 页)
廷相
稽首杏东学士先生门下比者蒙佳稿见教捧读
旬朔若有得于言意之外者见其变化自然如秋云飏
空倏成物象浑然天 (第 8a 页)
  再答 浚川(薛蕙/)
顷承答教论二氏指归吾师所得已极高远然于愚见
略有同异辄复商㩁冀或有毫发之助传所谓狂夫之
言圣人择焉 …… (第 4b 页)
南华山中诵诗读书悦心怡神其乐何如
也但世事不可必兄与生行各衰老此欲岂易遂乎书
终谈此不觉惘惘
  与 王浚川(薛蕙/)
近闻留都司马之命不任庆慰今者计当还第谨具状
驰候前承诲劄未能上覆周贡士来又蒙赐教并示丁
亥集有警于 (第 16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明文海卷一百七十三   馀姚黄宗羲编
  书二十七
   议乐
  与范以载论乐书 (王廷相/
)
承示校定两山李氏律吕元声感谢感谢且以声音之
道下询鄙陋吁仆何足以知之虽然亦骇然有疑矣夫
古人制为 (第 1a 页)
六而阴阳既定者也
  论五行书 (王廷相/
) (第 5a 页)
廷相
顿首柏斋先生执事昨承谕以五行之说旧与仆
同今所见与仆异窃料执事之意似以为今是而昨非矣
以仆观之执事可 …… (第 5a 页)

世可也执事必欲求通其说而附会之何其迷之至此
极也望再虚心思之勿为索隐之过幸甚幸甚
  答何粹夫书 (王廷相/
)
迩者蒙示阴阳律吕管见多先儒所未发之旨教我多
矣但所谕人死魂升为阳而能神则不敢奉教阴阳终
竟不能相 (第 7b 页)
  答杜银台研冈辩毁书(刘绘/)
前日两次奉候值溽暑不敢久劳执事仆亟请退及别
执手谓仆曰此来见之宜谦慎谦慎仆低回不省所谓
昨会留精舍中对局醉仆以酒仆不觉放论时事执事
复教如前更道士夫有毁足下于同乡松皋许公 浚川
王公
处云云余亟为足下论辩翰林廖学士户曹张正
郎皆谓足下高视亢言不近人情恐于宦途不利彼时
乘醉且有同年友一 (第 4a 页)
  删圭峰集题后(崔铣/)

罗景鸣者振奇人也故其言捷于异闻而啬于典其见昭
于细故而闇于大然能自治伟词不乱于颓习往西涯
公处于刘瑾张永之际不可言臣节矣士惠其私犹曲
贷而与之几亡是非之心景鸣责引大义愿削门人之
籍宸濠将叛遣使赍金馈景鸣于山中景鸣知之一夕
逃去家人莫知其处噫烈矣哉予删其文亡谓者若干
首存者皆可传观凡六卷若干首
  何氏集序 (王廷相/
) …… (第 18a 页)
丰容妙绪鸿裁靡不备举标而彰之将
并日月朗于太虚岂非高迈独立出世离类不为时拘
者耶古称雄视百代斯文信矣 浚川
子往与孟望之论
大复乃间世精气所钟造化灵秘之久一旦勃勃附化 (第 19a 页)
  嵩阳春咏集序(俞时/)
余以丙辰岁与嵩阳刘丈脱别而东凡三易星序往如
迅飙乃函近所制春咏稿属言焉余惟弱龄同嵩阳笔
砚兼厕乡荐列而被提掖之好不可以辞也序曰淳濛

已披丛雪宣奥风什微渺丽音互兴汉魏晋李唐以来
诸名家之外无滥选焉盖常寂在中则言焉必应应而
非会则虽高不行焉此其诗赋之所以泄于天而未易
强也故性枣昏者不文而识以水蛔芒蝎者匪钜鼓洪
澜而道浍者来浮媟之嫌抉剔刻削以自□奇者不无
暴天物之忌大都不足为训也我明兴化轨弘宣釐前
元之靡而诚意潜溪正学文贞以迄李何马吕 王浚川
诸公各为一时鸿业顷企云嵩阳慧心妙悟洽览渊闻 (第 10a 页)
若夫奉天奏事乃恒格待诸吏予偶及之云尔
  送幕吏陈君序 (王廷相/
)
抚养以惠生教化以植德缉暴革奸使民衎衎于田里
其敷政有如此者淡泊以自守一私无所营志洁而操
贞使人仰 (第 8a 页)
安阳崔后渠先生为礼侍尝与余论弘治间
人才在其中州者则以何柏斋王苍谷为首称谓其志
于理学而李空同何大复 王浚川
孟有涯诸公则文章
气节之士耳及余进郎中临汾张西磐先生为吏书每
论及同年之在州者则亦曰柏斋苍谷而大复 (第 3b 页)
浚川

之其评骘之微亦后渠之意也余亦素闻诸公之大略
既因两先生之言而致详焉然于苍谷之为浙江右辖 (第 3b 页)
谑往往出微辞臻妙趣虽蒙孺俚生咸乐自近云早参
玄理兼达天命尝请 浚川王公廷相
预作墓铭今聪明
色泽弥老不衰其天全也惟不贪生故能长信矣心慕
楼居无力筑作友人文内翰徵明为写层楼图遗之 (第 3b 页)
尸亟顺大窘与簿谋取
江滨一尸棺之还其乡其兄弟暨子暨族人启视之多
髯而硕体非扶风君也乃走京师投匦辨事下 御史王
廷相
治乃得实奏上制赠光禄寺少卿赐祭荫子绍卿
国子生于乎顺非宿憾君惟耻其无能语曰忮心惨于
戈小忿必败大谋扶 (第 7a 页)
  越人献驯象赋(唐阙名/) (唐杜泄/)
  放驯象赋(唐独孤授/) (唐独孤良器/)
  獬廌赋(唐阙名/) (唐宋皓/)
  猛虎赋 (明王廷相/
)
  双虎赋(明屠大山/) (第 79b 页)
则载鹖聚鹬足为服之盛何必仪形神物示人以敬庶
乎在位者竭能而辅政
  猛虎赋(有序/)         (明/)王廷相
华山有虎患郡吏督虞人捕之歼六虎予哀夫以强力
贪得而毙者不独虎也遂赋之
嗟猛兽之扬厉据薮泽以为雄孰樵采 (第 1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