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故户部员外郎罗公墓志铭
公罗氏讳贵字三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罗君通考也
以正统九年九月廿八日卒于家年(缺/)十明年八月十
九日葬于其里东池高峰山之原君除服来京师朝廷
急于用贤遂累进至今官间以翰林脩撰刘俨所述公
行状谒予曰先考之葬久矣而墓未有铭敢以请予与
君素厚且尝闻公为人徵诸脩撰君之言而尤信故不
辞公之先由钱塘徙分宜又徙庐陵之印冈为名家宋

时有宏正者为吉水主簿卒葬邑之东池子孙因家焉墓
近澄溪上至公又徙居里之周桥曾祖 用诚
祖以明皆
不仕父仲渊乐善好义倜傥负奇气以赀富徙实南京
居江东门外时郡中之贤仕于朝者若解公大绅胡公
(第 18b 页)
月某日合葬于(缺/)原而以卫府左长史 金先生用诚
所为状
来求铭予念与君交好廿年当邻居时两家妇子亦未
尝有违言者今君夫妇俱不幸予虽不忍铭亦安可不
铭乃 (第 38b 页)
 (林之瑾/程 瀚)  (陈/吴) (浚/能)
  (彭蠡云/薛 佳)  (林豫吉/洪熙载)   (金实
潮/陈 芳)  (赵良臣/邵 汧)
  (曹廷与/何元琦)  (郑汝佐/张宠锡)  (孙元兰/林 (第 25b 页)
宝之至者。 金实
难俦。何混质于微细。每随沙以沉浮。不耀
其光。诚观而莫辨。退藏于密。故披而可求。元鉴在人。至诚
斯保 (第 09a 页)
将。闇合善经。而负山面江。 金实
名部。燎于兵火。毒我编氓。
尔则保之如家。视之如子。尽宽井赋。恐夺农时。耕无惰夫。
廪有丰食。地产修 (第 02a 页)
江皋芊眠。卢橘是植。珠树 金实。
含芬吐芳。班史埒富于封
君。李衡取方于僮仆。详窥夏策。珍味犹错于包贡。式遵周 (第 02b 页)
   香山县丞彭公墓表
鸣呼古人所与共治天下者必择士而任之凡内外大
小百执事之职非士不与是以职修而治兴后世杂刀
笔吏与士并用至有谓士迂阔无益于世者夫为士而
不知道知道而不适 用诚
无益于世然取士亦察于其 (第 1a 页)
金实
所状事行介礼部尚书胡公求葬铭噫为行如
公铭其何愧铭曰
君子之德惟正故直惟公故硕惟澹故适于道之迪于
(第 14b 页)
   新正宴集诗序
朋友之交久其于会遇乐也会而相契于心相忘于物
我又乐也如又有文焉乐之至也永乐壬寅王正之始
故事有赐假乃六日甲子天宇澄明风日融丽邹君汝
金君用诚
暨余三人却骑而步避嚣閧道旷寂过姚 (第 8b 页)
   支言集
右支言集元吴文正公草庐先生所著也刻板在衢州

常山县余得之 金司直用诚
自一卷至三十六卷凡三
册元之盛际北有许文正公南有先生皆道学大儒其
功在朝廷在学者表然重当时而垂后世文 (第 19a 页)
竟卒
正统四年五月廿日也金氏世衢之开化儒家曾祖振
之祖伯圆考德厚洪熙中赠王府长史妣苏氏赠宜人
金君字 用诚
其讳寔也自幼颖敏强记问为从父博士
王铉所期望从学乡先生何原铭张一民两先生览所
习业尤重之奖励弥至数年 (第 2b 页)
  虚(十一)
天心无私物故虚。虚故动而不掣。运而不息。七政不坠。四时不忒。高而不可踰。刚而不可亵。其实孰尚焉。人心无私意则虚。虚故应万变宰万物。众善集焉。是谓与天为一。虚者物不能撄。是以悠久而不毁。
  实(十二)
实者有得有丧。木实故折。 金实
故破。土实故崩。水火虚故无丧。然犹有形色。故有涸有熸。维气也无形色。故载天地而不僵。后天地而长存焉。 (第 356L 页)
天下。此之谓不诚无物。内者己也。外者物也。意心身为内。国家天下为外。〇时措者。无时而不施用也。诚意时 用诚。
正心时 (第 58L 页)
用诚。
齐家治国平天下时 (第 58L 页)
用诚。
随时 (第 58L 页)
用诚。
无适不宜。此之谓时措之宜也。〇此一节即大学中庸符合处。今以物之终始。为万物之终始。而可通乎。
故至诚 (第 58L 页)
 正心章齐家章结辞。皆曰云云。独修身章结语。变文言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何也。
传实承经文。经独于修身曰以修身为本。又曰其本乱。末治者否云。故传承此而特重言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云矣。
答李寿民
格致诚意先后云云。以一事言之。先知此事之是非善恶。然后诚实做去。此知至而后意诚也。若程子言但立诚意而格之云者。以为格致工夫。亦必有诚实

底意。可以做为也。然先知格致之为何事。可得以 用诚实
底意。毕竟知之在先而诚之在后矣。中庸曰。不诚无物。虽能知之。不用诚意工夫。其何以成就之耶。○工夫至于 (第 449H 页)
。将赴水。闻鱼性忌香。不忍肌体之为水虫侵蚀。婢云愿以一枚见赐。赐则藏衣袖间线缀之。是夜安氏果投江。辛 金实
从死。夜深雨作。家人不觉也。江上有舟子。详其状。传道。于是太守闻之。大发民拯之。潦涨湍驶。终不得。居 (第 541L 页)
实得少。苟不能洞明大原。克祛己私。则名为儒者而实则虚伪也。惟当先致力于人伦日用之间。勿论事之钜细。一 用诚实
道理。无愧于吾心。从此渐进则庶可为实学也。以故于其所当为者。虽他人之所厌恶。而直前不回避。无苟免自便 (第 30L 页)
 三十八年庚戌。(先生六十一岁。)注拟司宪府持平。○二月以 国恤终制。率诸生望哭于仙查斋下。(时先生以宿痾不得赴郡庭。)讲会退定于三月。(讲儒二十馀人。未及尽读课学。)阅二程

子粹言。(是日金先马潗,李尚真,宋光廷,金大泽,李屹,李自新,金塛来讲。)使 金实
裁 穆陵行状册。且摹节义两大字付于壁。○三月写 穆陵行状。见李汉阴书。○孙正字遴寄献兰画一幅。○阅求 …… (第 125H 页)
 

三十九年辛亥。(先生六十二岁。)正月以易学校正厅郎厅 宣召。辞不赴。○十五日。见朴司果宗祐在京书。(以笔柄蜡药等物寄献。)先生手书朱子训蒙绝句。以诏学者曰为学之要。尽在此书。○十七日。仙源金相公尚容来访讲义。(时 金先生
以胎碑副使历访先生。因与延陵君李公方向研经。先生病馀不得偕往讲会。翌日致书于二使。)十九日。见李延陵 (第 125L 页)
下之务多矣。今日之势急矣。苟求其当救之策。岂止此所陈十有馀事哉。然能行之。自此推而至于凡百政事。莫不 用诚实
做去。又须识大本而先正之。则凡臣所未言者。皆当有继言之者矣。所谓大本者。又不在乎他。如言朝廷之本。则 (第 92H 页)
耶。窃不胜慨然而叹也。今日诸大人。若能白 上以为。今此儒林所选之人。其才德可用。非臣等之比。自 上必 用诚
心以致之。其辞又必曰。予将行其言尔。非以备故事而已。至于发号施令之际。尤宜黜去私意。显行公道。则彼岩 (第 29L 页)
宜细体之。)
朱子曰。人心有正而无邪。故存则正而亡则邪尔。然则人之本心无圣庸之别。宜究义理而开明之。 用诚
敬而保守之。久久心与理一。而无复不正之可指。于是上帝可对。鬼神可服矣。固不当认心为与气质无辨之物。亦 (第 403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