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给宾客其答杨用修书云人情有所寄则有所/忘寄而意不纵则忘之不远惟忘之远而后我)
   (无所贪无所贪而后能适盖亦自道也与 熊叔/仁
论文云仙释二氏非圣之书吾既不从其道)
   (却借彼之言以资吾文所谓文者将何所为乎/为文而杂以二氏语 (第 16a 页)
之书而己然伊川专于言理而本义则又兼言
象占易有圣人之道四焉合程朱之书庶乎备矣其他
若李鼎祚之纂集训解 熊过
来知德之殚力象数其亦
辅程朱之不及者乎尚书则伏生口传二十八篇作传 (第 15a 页)
  杨稊柳稊
易大过爻辞枯杨生稊陆德明曰秀也夏小正正月柳

稊戴德传云发孚也秀如苗而不秀之秀未成穗曰秀
柳亦有穗唐诗所谓柳线也孚如易卦中孚之孚毛未
出卵壳曰孚牡丹芍药其花蓓蕾皆如鸟卵形柳初发
苞亦如卵形而小故曰发孚朱子易本义云稊根也荣
于下者也稊按字书本不训根据易爻初为木本或可
象根至二爻则非根矣又柳之发荣自末稍如唐诗所
谓解冻风来末上青也不自下而荣其说戾矣南沙
叔仁
周易象旨具此义余为衍之 (第 14b 页)
携去余问之其后人不可得富顺 熊南沙
为文言有
桓谭馀论属直指使者访之而不可得庆阳李司寇
家有西夏实录其子孔度屡见许而不可得兵火焚
掠弥亘 (第 4b 页)
  与严开正书
仆家世授春秋儿时习胡传粗通句读则巳多所拟
议而未敢明言长而深䆒源委知其为经筵进讲箴
砭国伦之书国初与张洽传并行巳而独行胡氏者
则以其尊周攘彝发抒华夏之气用以干持世运铺
张金元巳来驱除扫犁之局而非以为经义当如是
也窃谓左丘明亲授经于仲尼公谷皆子夏之门人

以宗法言之左氏则宗子也公谷则别子之子也汉
世公羊盛行左氏后出立于刘释于杜至孔氏而始
备迨于有唐之世学者凿空好新欲舍传以求经于
是入主出奴三传皆茫无质的而春秋之大义益晦
元季有黄泽楚望者独知宗左氏以通经以其说授
之于东山赵汸东山属辞诸书殆高出宋元诸儒之
上而惜其所谓集传者犹为未成之书择焉而未详
也明朝富顺 熊过
有春秋明志录援据该博而于彭
山李氏杜撰不根之说亦有取焉则亦好新说之过
也私心不自量谓当以圣经为经左氏 …… (第 11a 页)
求之足矣若夫古今学易者精微之旨无过
于王辅嗣韩庸伯之流宋人一往抺杀则过也纂集
之家远则李鼎祚近则俞琰 熊过
近代之谈易者自
李卓吾管东翁之外时未免为时人讲章兔园册子
若欲一一取之恐尼父之韦编有不胜而铁挝之有 (第 17a 页)
十篇及壸公山群公和编均欲得观之当勿爱也
   与 熊南沙
一时同朝数子仆所得与以文学意气相周旋者今皆
以罪谴废放或为吏议所格罢甚或夭死不存也天于
此辈人岂都无 (第 7a 页)
鹅岭西南有涧曰濯缨绕石环泻逸韵锵鸣东 南沙子
步为子西岭以博士唐庚所居名之也对峙南隐堤有
铁陵桥大通桥集鸥渚纵观荔浦泛菱溪钓台经浮碧
渚披云岛而归 (第 31b 页)
  赠郡倅纲运 送人赴真定幕
  赠冯午山提学 赠吴宾湖
  题徐君渊泉号
  赠王思东号王君祖为中舍
  赠 熊南沙
郡倅入贺 万寿节三首
  壬子陆生南阳褚生滔赴试与之叙别不觉坐
  至夜分因作二首 (第 11a 页)
以选入就试北畿复得与君日夕往来如宜兴时君
居京师尤自守不妄与人交独余所善吉水罗达夫富
熊叔仁
平凉赵景仁君介余遍与之游甚狎至于大
官势人之门虽君力能自通然绝不往也始君少时从
泽西公在京师学于翰林 (第 13a 页)
,自力不能悉。

  小佳,更致问一一。适修载书,平安。

  羲之白:奉告,慰反侧,伏想比安和。伯 熊过,
见之悲酸,大都可耳,惟垂心。羲之平平。一日白比具。

  羲之白,送此鲤鱼征与敬耶?不在,不乃邑邑不
 踰画牛岭诗云。叠绿稠青漭不分。杖头一岭又横云。令人却忆陶弘景。丰草金笼识所欣。〇踰蒜岭诗云。一重山合一重山。(一作生憎。俗眼猥看山。)天为仙区壮铁关。只以锐心过此去。不知何计得回还。〇入洞口诗云。自入山来曲曲清。不胜名矣尽无名。尘脾俗肺澄淘了。又听黄黧砭耳声。〇又诗云风磴㩳身度。危峰压顶斜。溪横熊折木。径落鹿衔花。苦境生清想。天工发累嗟。由来旷达士。终老不怀家。
 约庵诗云磴路横斜著水西。(虽云九曲。路在一边。不一涉川。)绿阴幽鸟尽情啼。傍人笑指 熊过
迹。折木杈枒倒碧溪。〇又云蒜峰以后谷云开。九曲仙庄领略来。试看化工劳意匠。磨砻水石有神裁。
(一作 (第 494H 页)
斗终看紫气悬。
别湖西伯
观风湖臬人皆仰。不去其乡事更稀。路熟园林迎露冕。令严风雪打双旂。熊津树老凭 熊过。
锦水波寒衣锦归。他日耸闻春有脚。一团仁化万民依。
  又
飞书索我赠行诗。却到诗成泪暗滋。揔为音容千 (第 10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