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送闻人邦允序(王守仁/)
闻人名邦允者阳明子之表弟也将之官闽之嵢峡而
请言阳明子谓之曰重矣勿以进弗科第而自轻荣矣
勿以官卑而自慢夫进非科第则人之待之也易以轻
从而自轻者有矣官卑则人之待之也易以慢从而自
慢者有矣夫科第以致身而恃以为暴是厉阶也高位
以行道而遽以媒利是盗资也于吾何有哉吾所谓重
吾有良贵焉耳非矜与敖之谓也吾所谓荣吾职易举
焉耳非显与耀之谓也夫以良贵为重举职为荣则夫
人之轻与慢之也亦于吾何有哉行矣吾何言
送林君于石守南安序 (熊过/ )
嘉靖十八年秋主客郎林君出为南安守南安在大江
西北走赴燕县次传之日百里逾二月仅乃得至亥步
而鼓记之 …… (第 19a 页)
险远贫困之民哉林君勉之久牧之后其政
必达吾知君之宜于远也属诸僚之请述其事作序
赠王晋叔兵备平阳序 (熊过/ ) (第 20b 页)
闻人名邦允者阳明子之表弟也将之官闽之嵢峡而
请言阳明子谓之曰重矣勿以进弗科第而自轻荣矣
勿以官卑而自慢夫进非科第则人之待之也易以轻
从而自轻者有矣官卑则人之待之也易以慢从而自
慢者有矣夫科第以致身而恃以为暴是厉阶也高位
以行道而遽以媒利是盗资也于吾何有哉吾所谓重
吾有良贵焉耳非矜与敖之谓也吾所谓荣吾职易举
焉耳非显与耀之谓也夫以良贵为重举职为荣则夫
人之轻与慢之也亦于吾何有哉行矣吾何言
送林君于石守南安序 (熊过/ )
嘉靖十八年秋主客郎林君出为南安守南安在大江
西北走赴燕县次传之日百里逾二月仅乃得至亥步
而鼓记之 …… (第 19a 页)
险远贫困之民哉林君勉之久牧之后其政
必达吾知君之宜于远也属诸僚之请述其事作序
赠王晋叔兵备平阳序 (熊过/ ) (第 20b 页)
传人诵读并拾春秋风列为四诗目孰云忝离
降王风本民俗中有淫奔诗岂与雅相属寄问
邹国公公喜云戬榖是非一朝明愿尔继芳躅
扬雄 (熊过/ )
艺文志载剧秦美新论称门下中郎大夫臣扬雄上云
尔按桓君山传称谭数从扬雄辨疑异今所著新论具 (第 18b 页)
降王风本民俗中有淫奔诗岂与雅相属寄问
邹国公公喜云戬榖是非一朝明愿尔继芳躅
扬雄 (熊过/ )
艺文志载剧秦美新论称门下中郎大夫臣扬雄上云
尔按桓君山传称谭数从扬雄辨疑异今所著新论具 (第 18b 页)
倘吾文稍进乃敢
为兄作序今且不欲缀羔袖于狐裘也刻板事既已力
止兄序遂亦宝藏之未敢示人也
与黔国公 (熊过/ )
开府大将军黔国公幕下过伏读故记国家兴事之臣
胙茅土立世家者盖数十而列上公首元侯者称最封 (第 6a 页)
为兄作序今且不欲缀羔袖于狐裘也刻板事既已力
止兄序遂亦宝藏之未敢示人也
与黔国公 (熊过/ )
开府大将军黔国公幕下过伏读故记国家兴事之臣
胙茅土立世家者盖数十而列上公首元侯者称最封 (第 6a 页)
吕江峰集叙(李开先/)
古有建安七子大历十才子今嘉靖十年后更有八才
子之称八人者迁转忧居聚散不常而相间不过数年
其久者亦止八九年而已不知天下何以同有此称详
其所作任忠斋以奇警 熊南沙 以简古唐荆川以明畅
而陈后冈之精细王遵岩之委曲赵浚谷之雄浑各随
其材力吕江峰独以雅致擅名七子所长果是 (第 3a 页)
古有建安七子大历十才子今嘉靖十年后更有八才
子之称八人者迁转忧居聚散不常而相间不过数年
其久者亦止八九年而已不知天下何以同有此称详
其所作任忠斋以奇警 熊南沙 以简古唐荆川以明畅
而陈后冈之精细王遵岩之委曲赵浚谷之雄浑各随
其材力吕江峰独以雅致擅名七子所长果是 (第 3a 页)
唐雁荡
晦于唐知于宋又安知九真山也不知于今乎是又未
可知者也三彦士皆曰信因以为九真山记
土桥溪记 (熊过/ )
由葛家铺益北三分里之一折而东降岭绝田则谢氏
务农堂由堂稍北转而益东并山行少折西下则土桥 (第 16b 页)
晦于唐知于宋又安知九真山也不知于今乎是又未
可知者也三彦士皆曰信因以为九真山记
土桥溪记 (熊过/ )
由葛家铺益北三分里之一折而东降岭绝田则谢氏
务农堂由堂稍北转而益东并山行少折西下则土桥 (第 16b 页)
修载帖
小佳更致问一一适修载书平安
伯熊帖
伯熊上下安和为慰可令知问叔夷子前恨不令熊知
消息
又
羲之白奉告慰反侧伏想比安和伯 熊过 见之悲酸大
都可耳惟垂心羲之平平一日白比具
又 (第 70b 页)
小佳更致问一一适修载书平安
伯熊帖
伯熊上下安和为慰可令知问叔夷子前恨不令熊知
消息
又
羲之白奉告慰反侧伏想比安和伯 熊过 见之悲酸大
都可耳惟垂心羲之平平一日白比具
又 (第 70b 页)
王元昭集序
古今作者之异我知之矣古之作者本性情导
志意谰言长语客嘲僮约无往而非文也涂歌
巷舂春愁秋怨无往而非诗也今之作者则不
然矜虫鱼拾香草骈枝而俪叶取青而妃白以
是为陈羹像设斯已矣而情与志不存焉昔有
学文于 熊南沙 者南沙教以读水浒传有学诗
于李空同者空同教以唱琐南枝二公于古学
不知何如而其言则可以教世呜呼是可为今 (第 15b 页)
古今作者之异我知之矣古之作者本性情导
志意谰言长语客嘲僮约无往而非文也涂歌
巷舂春愁秋怨无往而非诗也今之作者则不
然矜虫鱼拾香草骈枝而俪叶取青而妃白以
是为陈羹像设斯已矣而情与志不存焉昔有
学文于 熊南沙 者南沙教以读水浒传有学诗
于李空同者空同教以唱琐南枝二公于古学
不知何如而其言则可以教世呜呼是可为今 (第 15b 页)
跋季氏春秋私考
近代之经学凿空杜撰纰缪不经未有甚于季
本者也本著春秋私考于惠公仲子则曰隐公
之母盗杀郑三卿则曰戍虎牢之诸侯使刺客
杀之此何异于中风病鬼而世儒犹传道之不
亦悲乎传春秋者三家杜预出而左氏几孤行
于世自韩愈之称卢仝以为春秋三传束高阁
独抱遗经究终始世远言湮讹以传讹而季氏
之徒出焉盂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太和添
丁之祸其殆高阁三传之报与季于诗经三礼
皆有书其鄙倍略同有志于经学者见即当焚
弃之勿令缪种流传贻误后生也
题何平子禹贡解
往余搜采国史独儒林一传寥寥乏人国初则
有赵子长嘉靖中则有 熊南沙 近见何玄子之
注易私心服膺以为可与二公接踵者也玄子
之弟平子作禹贡解上自山海经下逮桑郦水
经古今水道 (第 10b 页)
近代之经学凿空杜撰纰缪不经未有甚于季
本者也本著春秋私考于惠公仲子则曰隐公
之母盗杀郑三卿则曰戍虎牢之诸侯使刺客
杀之此何异于中风病鬼而世儒犹传道之不
亦悲乎传春秋者三家杜预出而左氏几孤行
于世自韩愈之称卢仝以为春秋三传束高阁
独抱遗经究终始世远言湮讹以传讹而季氏
之徒出焉盂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太和添
丁之祸其殆高阁三传之报与季于诗经三礼
皆有书其鄙倍略同有志于经学者见即当焚
弃之勿令缪种流传贻误后生也
题何平子禹贡解
往余搜采国史独儒林一传寥寥乏人国初则
有赵子长嘉靖中则有 熊南沙 近见何玄子之
注易私心服膺以为可与二公接踵者也玄子
之弟平子作禹贡解上自山海经下逮桑郦水
经古今水道 (第 10b 页)
(诗话王道思官司封郎为当国者所不悦谪判/毗陵嘉靖乙未三月之望朝士出饯于海淀者)
(八人唐顺之应德陈束约之张元孝少室李遂/邦良李开先伯华 熊过叔仁 吕高山甫其一则)
(用宣也海淀在阜成门外其地为张昌国园林/昌国罹祸之后亭台悉圯诸公置酒为之不乐 (第 19b 页)
(八人唐顺之应德陈束约之张元孝少室李遂/邦良李开先伯华 熊过叔仁 吕高山甫其一则)
(用宣也海淀在阜成门外其地为张昌国园林/昌国罹祸之后亭台悉圯诸公置酒为之不乐 (第 19b 页)
(诗话李献吉有九子诗李伯华仿之亦作九子/诗以懋钦为首次以刘子素又次罗达夫馀则)
(吕山甫 熊叔仁 唐应德赵景仁王道思潘子抑/也子抑名高太原人王恭襄琼女婿中嘉靖壬)
(辰进士以翰林编修建言罢官伯 (第 18a 页)
(吕山甫 熊叔仁 唐应德赵景仁王道思潘子抑/也子抑名高太原人王恭襄琼女婿中嘉靖壬)
(辰进士以翰林编修建言罢官伯 (第 1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