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恒冀观察使。既而与朱滔谋叛。自立为赵王。 李抱真
遣客
贾林说之。使归命。乃黜伪号。诏拜检校工部尚书恒冀深
赵节度使。又加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幽 (第 25b 页)
州卢
龙节度使琅邪郡王。与 李抱真
大破朱滔军于贝州。上还
幽州卢龙节度。诏以恒州为大都督府。即授武俊长史。赐
德棣二州。俄进检校太尉兼 (第 25b 页)
朕闻上党亦天下之劲兵。昔者 李抱真
用之。一举破朱滔。
再举蹙田悦。训养十万。威声殷然。人到于今。号为良将。夫
以卿之勇义才略。犹将远慕 (第 30a 页)
自天宝以后。兵起山东。惟泽潞一军。不亏臣节。李司徒抱
玉以元勋上将。初领戎韬。 李相公抱真
武略忠诚。复总戎
柄。教习步射。振起军声。为列镇之雄。皆李公之力。及说谕
太尉武俊。首破朱滔。击韩师 (第 08a 页)
足下当恃太行九折之险。部内数州
之饶。兵士尚强。仓储且足。谓得支久谋而使安。危哉此心。
自弃何速。昔 李抱真
相国用彼州之人。破朱滔于燕。困田
悦于魏。连兵转战。[绵]岁经时。而潞人子死不敢悲。夫死不
敢哭。何 (第 07b 页)
谐矣』。或曰:『何以知之』?公曰:『必谐』。翌日,之仁至,果胁三宾出兵饷万金与忠介。忠介劳公曰:『此 李抱真
之招王武俊也,而君以三寸舌成之,功过之矣』!及画江守定,以公为职方,参瓜里军。
  唐鲁争颁诏之礼, (第 21 页)
说之。精忠享公,其宾客皆列侍,公饮啖醉饱,指画伉爽。享罢,长揖径出,曰:『王自裁之』!精忠曰:『是殆 李抱真
之流,定不欺我 (第 65 页)
而左邱笔之而不遗。沛宫歌呼。诸毋冗猥。无益于记言之实。而子长累牍而有馀。何者。要得其意思所在而已。邱 明子长
称千古绝调。盖在于此而后。史之不及古人。亦在于此。彼陈寿,范晔之徒。何尝知此意哉。其见既不及。则其文 (第 489H 页)
回示之也。若诸议纯同。则守护之道。当自此图之。春晚若无相碍之故。拟一东游。其时可以相期一讨会矣。
李子长(东荩○甲申)
大凡作事之道。必凝重坚持。不为浮议所动。不为细嫌所拘。一直做去。而发出之际。迅若风电。无一毫迟回前 (第 417H 页)
  李光弼
论兵最有古人风。人道中兴第一功。可惜暮年难处地。如何不学子仪忠。
  郭子仪
再造唐家勋业隆。秋霜虽烈不如忠。泾阳一骑诚心至。狼子犹知拜令公。
   李抱真
民是戎兵兵是民。如何后世二之分。籍三择一真良策。坐见田间尽勇军。
  李晟
大盗凭陵亟(一作函)谷关 (第 363H 页)
   与李子静(壬辰)
   答李可珍(戊寅)
   答权士浚(丙子)
   答金来活(济源○壬戌)
   与 李子长(炳瀚○辛未)
   答李季𣹢(深在○壬辰)
   答权济亨(经夏○丁亥)
   答权济亨(乙未)
   答李敬
李子长(炳瀚○辛未)
风雪千里之行。是谁之故。而既不能躬饯路左。又不能一书道怀。而春事已强半矣。翘首南云。安得无耿结于中 (第 123H 页)
之所自而痛革之乎。臣以为我国民贫财匮。兵农不可卒分。略依如秦之给复。不拘良贱。使自好战。能自成就。如 李抱真
泽潞之规。中外闲丁。悉充军籍。欺隐漏落者。按以军法。至如私贱。各 …… (第 375L 页)
为合操。各俟农隙。试其能否。主帅以时巡试。考其勤慢。严行赏罚。则一举手而军制整整矣。此商鞅,宇文泰, 李抱真
已行之前规。惟在当事者择其可合时宜者行之。臣初为此说。或谓若然则州县不能役使属兵之人。必生大弊矣。臣 (第 381H 页)
武士二千馀人。勇敢可用。今幸其倅李用淳。忠义可仗。处事周详。使之训鍊。每一人给保二人。资其械粮。一如 李抱真
之泽潞。若有缓急。朝呼夕至。约束分明。持一月粮。临时入卫。可备仓卒之患。然其邑出站刷马马草等事。一切 (第 560H 页)
诘戎之道。皆使三时务农。一时讲武。至于汉唐。未之有改。虽 李抱真
辈朝夕对垒。而亦遵此意。盖兵既寓农。势固然矣。伏惟 圣明。留意兵事。置营团束。既有成规。张皇克诘之政 (第 429H 页)
间。动费五六日子。一入官门。虚费且多。民以何隙安生乐业耶。一夫不耕。或受之饥。民事不可缓。矧可废乎。 李抱真
在泽潞当河朔之冲。而犹三时务农。一时讲武。汉之车骑材官。唐之府兵。皆以秋冬讲习。是岂忘战者哉。各邑军 (第 91L 页)
直相半。弛张变通。正在此时矣。又曰臣闻先王治兵之法。皆使三时务农。一时讲武。至于汉唐。未之有改。虽 李抱真
之在泽潞。犹遵此意。盖兵既寓农。势固然也。 圣上留意兵事。置营团束。既有成规。意甚美矣。但今日操戈之 (第 281L 页)
   与平昌倅,旌善倅两丈。宿酒泉清虚楼。次板上韵。
   与诸丈参巡使饯席于原城客馆
   咏枫叶
   次 李都事子长

   戏题次李都事丈(李丈有望月看花之语。故推其意而及之。)
   用前韵咏怀
   题李侄圣翼 ……   舟侄告归。临别口号得来字。效首尾吟吴体。以赠之。
   姜同知(得文)
   安宝城(弘国)内挽
   次 李子长

   柳生(以泰)内挽
   蔡宁越(圣龟)
   许公州(洙)
   崔生(尚讱)
   ……   赵友(锜)自温山来。袖携一篇诗。乃姊兄赵参奉闻朝家方饬中外修学校仍有诗云。遂次其韵。
   李丹阳晬日筵上次韵
   次金仲举韵
   次郭钦鲁韵
   开天道中。又用前韵。寄 李子长。
   到风流山下。见土亭遗基。有感而作。
   赠李进士(𦃊)
   次韵
   又用前韵。寄 李都事子长。
   开天途中。过黄即我旧居有感。仍用前韵。
   开天峡中遇雨
   次韵
   用前韵。集杜句。
   次孤云上人韵
   偶题
   谩兴
   李参奉(四亮)
   次 李都事子长
虚窝韵
   偶题
   柳参军(益昌)内挽
   晚起
   偶吟
   夜吟
   雨晴
   ……   有一野鸡彳亍而行。方啄粟于场圃间。有一鹘从而利之。随后击之。又有一狸从而利之。卑身以候。薄而噬之。又有一个田犬狺然搏狸而杀之。傍有樵者。不田而能获此三品。以收渔人之功。噫。物固相累。见得而忘其形。夫世之夸者死权。贪夫徇财。滔滔皆是已。古与今人与物。犹一丘貉也。物之微者。亦足以为鉴戒。感而有作。
   李都事子长
迁墓开天地。来示以述怀一篇诗。为次其韵。
   晓发忠原江上村。还向郡斋。
   正朝日。闻一寒士之 ……   晓吟。用唐贤春眠不觉晓韵。
   夜吟
   自叹
   次徐秀夫韵
   凝清阁火灾后。悄然无悰。吟诗排遣。
   李丈子长
催归。盖缘马牛鸡蜂看护事也。走草以戏之。
   偶吟
   次吴尚书竹南韵
   忠州道中
   次 ……   申参判(翊全)
   朴上舍挽
   尹生(商衡)
   次海淑上人轴中白轩韵
   戏次 李子长
丈早秋游山韵
   次海淑上人轴中韵
   李同知(馨益)
   洪荣川(柱世)
   沈生(挺
风叠。溪涧浑为锦水流。不将金错裁成巧。应用胭脂点染稠。强欲题诗摸胜景。不堪看去乱乡愁。
李都事子长

闲卧仙区十载馀。乱峰深处数间庐。清新句法无人敌。抹摋行藏与世疏。千里远来关路险。一樽相对水堂虚。 (第 54H 页)
  
别岭东伯柳(恒)
仙分仙才总自兼。再教真境入冥探。雪中瑶树千章碧。云外琼峰万点尖。台迥镜湖诗料富。江清岘首政声添。峡民淳古公知否。住节先须问孝廉。(蔚珍田尔锡,三陟崔镇厚。乃寄静土人。而以孝行闻于乡里。蔚珍张瑞麟,原州黄戊辰亦乡里之有行者也。愿赐录存。落句及之。)

李子长

自是前身李谪仙。卜居云水亦仙缘。清诗莫向人间说。恐泄松风入管弦。
何处孤村有散人。白云流水任闲身 (第 65H 页)
。桃花落后应迷路。短棹相寻趁暮春。
即事
公馀步出弄清流。手把渔竿泛小舟。佳兴夜阑犹未已。更乘明月上危楼。
李子长

一旬淹病负幽期。问柳寻花奈后时。天意也怜春色晚。故将疏雨强催诗。
舟侄告归。临别口号得来字。效首 …… (第 65H 页)
纲今古能扶得。四海瞻聆尚凛然。 圣代推恩花诰焕。门阑衍庆䌽衣鲜。莫言报施苍苍远。淑德端宜享大年。
李子长

铃阁翛然野店如。风光正属九秋初。沙边白鸟频来往。槛外晴云自卷舒。心静已知尘事少。年衰尤觉宦情疏。 …… (第 65L 页)
龙百尺楼。
独凭危栏望远天。春光偏欲恼衰年。雨馀物色添新画。十里平沙一抹烟。
开天道中。又用前韵。寄 李子长。
雨后风狂水乱流。强鞭羸马舍孤舟。夕阳芳草江 …… (第 70L 页)
。烟深野径迷。沈吟徒自苦。佳景若为题。叠岫长洲外。孤村古驿西。他乡春又晚。何日返闲溪。
又用前韵。寄 李都事子长。
偷闲暂出俯清流。却向孤庵泛小舟。听说骚人先过去。不堪惆怅望江楼。 …… (第 71H 页)
始出奇才如有意。竟教埋没欲何为。门闾忍说思游子。诗礼犹看属好儿。手墨宛然留旧箧。一回披展一回悲。
李都事子长
虚窝韵
名缰随处总危身。罗绮由来亦损神。何似风流峰 …… (第 72H 页)

李都事子长
迁墓开天地。来示以述怀一篇诗。为次其韵。
佳城悭秘几千年。诚孝偏深感九天。莫是元舆求别地。何如永叔表 …… (第 79H 页)
。多少诗篇添胜绝。古今冠盖几逢迎。可怜半夜成灰烬。争奈中天失槛楹。太守无颜对民吏。得非为政负神明。 李丈子长
催归。盖缘马牛鸡蜂看护事也。走草以戏之。
谁道窝翁生理拙。还将四事一身兼。络头穿鼻从他性。割蜜烹鸡不 (第 82L 页)
年来索句。时我向燕关。霜雪驱驰际。烟霞梦想间。三春仍病卧。今日复虚还。为说重寻地。湖边有小山。
戏次 李子长
丈早秋游山韵
山险勿云苦。江深且莫愁。江山助笔力。今古子长 (第 123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