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者妄也
   嘉靖七子考
明嘉靖閒济南李于鳞倡为诗古文社吾乡王元美和
之而谢茂秦徐子与梁公实宗子相 吴明卿
羽翼焉当
时有七才子之称然于鳞元美集中但有五子篇初未
有七子篇也元美初登进士与李伯承论诗相契及官
(第 16a 页)
部与吴峻伯王新甫袁𡳐善结诗社犹未与于鳞相
知王李之定交实由伯承介绍焉厥后伯承峻伯诸人
稍散去而茂秦子与公实子相先后入社于鳞乃作五

子篇彼此互有倡和名虽五子实则六人其后 明卿

社元美与之书云欲作广五子首足下矣继而茂秦与
于鳞有隙于是更定五子去茂秦而登 (第 16b 页)
明卿
仍六子也
(第 16b 页)
明卿
入社之始茂秦犹未绝交当时因有七子之目
未几公实卒而余德甫张肖甫继入元美谓吟咏流布
人閒或称七子或称八 (第 16b 页)
子吾曹实未尝相标榜也然元
美寄 明卿
诗云海内居然七子名赠肖甫诗云七子翩
翩共邺游座中君岂减应刘又云当时七子大名齐谁
似金瓯出御题其撰德甫 …… (第 16b 页)
有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 吴国伦
宗臣及余世贞者与
德甫相切劘为古文辞有誉死而得张佳允名藉藉一
时或以比邺中七子则元美亦自言之盖自茂秦 …… (第 17a 页)
锡鬯云当日名虽
七子实则一雄此公论之不可掩者也七子之年元美
最少于鳞长元美十二岁子与长九岁公实长七岁

长二岁子相长一岁茂秦齿最长长于元美殆三十
馀岁德甫与于鳞同岁惟肖甫少于元美一岁元美以
万历十八年庚寅 (第 17a 页)
冬卒年六十有五所谓七子者独
尚存馀皆物故矣它书谓元美万历二十一年卒者

潜研堂文集卷十六 门人吴嘉泰校字 (第 17b 页)
   万行草诗序
今天下十有五省犹周之采风十五国也然周之采风
至汝汉而止故十五国有诗而楚无诗楚犹不与况远
于楚数千里乎楚虽不得与于风而周之季屈原宋玉
独以骚传其所云澧兰沅芷则骚也者亦至沅而止沅
之西又不与焉汉司马相如曾西至滇授经于盛览张
叔顾长卿善赋未尝赋滇之山川则知滇黔为西南荒

徼庄蹻多事其为鄙𡰥不足道自昔然也明之世始郡
县其地与他省等二三百年以讫今日课吏取士崇文
兴行而其乡之闻人学士与夫山川风物之美鸟兽草
木之奇观亦遂多可采者焉凡游其地者往往以诗传
如王馀姚杨新都诸先辈皆以迁谪来也姑不具论而
诗人之挺拔者何大复以奉诏至滇 吴明卿
以衡文至
黔各擅风雅盛名考其篇章多寡则信阳较富直俟之
今日余同年友无棣克庵之诗一出始无遗憾毫发而 (第 4b 页)
黔之名宦庄蹻唐蒙以前
无论已明如郭子章朱燮元江东之应朝卿王重光尤
安礼吴讷萧象烈成务胡宥刘大直王象乾 吴国伦

晋卿陈士奇王三善李橒史永安刘锡铉郭成胡从仪
皆今日所尸祝俎豆之者也而青螺为之冠吾尝思之
矣士君子 …… (第 2a 页)
马晔之所以诛也
 (附 吴国伦
奢香驿诗/)我闻水西奢香氏奉诏曾谒高
 皇宫承恩一诺九驿通凿山刋木穿蒙茸至今承平
 二百载牂牁僰道犹 (第 18a 页)
变其体嘉隆间李攀龙出王世贞和之 吴国伦
徐中
行宗臣谢榛梁有誉羽翼之称后七子此后诗派总
杂一变于袁宏道风流渐薄矣再变于陈子龙其流
别大槩如此 (第 8b 页)
将堕前
声愿执事采宜僚之喻鉴蛇足之讥思末路之遥保永
终之誉幸甚幸甚

  答方子及全州书       吴国伦

  两粤相望千馀里辱公恋恋数赐问遗素交之情孰敦
于此湘源虽迩象郡然故楚邑也以公居之又为八桂 (第 35b 页)
睹铃阁于云霄稽躬竦息想台闳于左右拜首翘勤惟
垂岩电之光曷已汉波之润

  候吕豫所相公林下启     吴国伦

  恭谂相公阁下以断断休休之度佐巍巍荡荡之朝经
纶克迈前修进退尤关世教宠方隆而戒满年未至而
辞荣十疏 (第 18b 页)
于乡次兴文
兴武振振济美世且滋大周娶湖广参议宋廷表女齐
娶太仆丞秦致恭女文聘封川令陶昶女武聘兴国吴 参政国伦
女女四少者未字婿举人毛如纶诸生萧如
𦶜常任孙一嗣简聘延郡丞屠炳言女公虽籍桂林数 (第 44a 页)
东阳之于李梦阳康海王九思朱曰藩张孚敬之
于赵时春王慎中夏言之于黄佐霍韬之于仕瀚严嵩
之于赵贞吉王世贞 吴国伦
徐阶之于茅坤申时行之
于汤显祖郭正域之于焦竑张问达之于李贽李三才
之于汤宾尹饶伸高桂之于王衡孙振基刘 (第 35a 页)
籍籍公卿间然于鳞竟无所造请干贽不为名计出曹
一羸马蹩躠归杜门手一编矣其同舍郎徐中行梁有
誉不佞世贞及 吴舍人国伦
宗考工臣相与切劘千古
之事于鳞咸弟蓄之为社会时有所赋咏人人意自得
最后于鳞出片语则人人自失也于鳞雅不 (第 8a 页)
   其四
顷已厌承明今归遂偶耕鸿冥幽客意狙喜众人情簿
领上何补文章老未成拂衣从此去日月任纵横
   病中柬于鳞子与 (吴国伦/
)
病起科头夕交深抵掌时即君能载酒而我一论诗意
气元非偶文章只在兹谁知青侣桂并卧白云司 (第 10b 页)
   柬于鳞子与 (吴国伦/
)
世情惊一谔斯道属群猜双璧虞卿至千金郭隗来眼
中犹二子海内足真才欲问藏身地何如浊酒杯
   柬子 (第 11a 页)
(吴国伦/
)
文章千古事不向世情看饥饱从囊粟飞垂各羽翰众
中结袜易身后执鞭难尔若疑山水朱弦何处弹
   赋得双 (第 11a 页)
玉赠于鳞元美 (吴国伦/
)
何来双白玉寒色照中天足分荆人刖名逾赵士全异 …… (第 11a 页)
   与黄给事中(吴国伦/)
落魄无劳叹惟惭负圣明小臣宜得罪古道不成名尔
去招梅福予归吊屈平旧来鹰隼意敢复向人鸣
   秋日匡山二首 (吴国伦/
)
倚伏谁能测千秋合自盟大名非我有往事亦人情月
借衔杯色江悬伏枕声岂应迁客梦容易到神京
   其二 (第 11b 页)
闭阁营何事群书枕北匆星辰占恋阙风雨助哀江应
马心初定雕龙意未降蹉跎问归计端愧鹿门庞
   答于鳞元美见慰之作二首 (吴国伦/
)
投荒吾自取二子念何深并牍惊人语三年逐客心星
河摇起立风雨暗行吟已似长沙吊惭非汨水沈
   其二 (第 12a 页)
五老忽相失秋风归去来颇无迁客态犹使故人哀白
雪开诗卷浮云度酒杯岱宗高不极东望日徘徊

   归德作 (吴国伦/
)
所经席未暖朝野自孤踪多病微官好无能长吏容梦
中谁是蝶尘外客犹龙二子如堪作吾将曳履从
   春怀三 (第 12b 页)
(吴国伦/
)
窃禄微无补忧时剧不禁江山悬帝力宫阙见天心曲
突犹非晚前筹合更深万方眉可察那得不沾襟
   其二 (第 12b 页)
    (中行/)
三谒承明且未回十年诗社此新开携樽黄菊重阳后
并马青云二妙来潦倒缪曾题汉柱文章终自起燕台
省郎星聚元非客太史明朝莫漫猜
   于鳞上计且至病中志喜 (吴国伦/
)
闻君五马度滹沱相望襜帷雨雪过献璧亲承天子问 (第 5b 页)
赐金谁似大夫多书来一判呼卢醉病起犹堪击剑歌
此地重逢关象纬不知寒色掩鸣珂
   鄱阳湖 (吴国伦/
)
欲向匡庐卧白云宫亭水色昼氤氲千山日射蛟龙窟
万里霜寒雁鹜群浪拥帆樯天际乱星临吴楚镜中分
东南岁晚 (第 6a 页)
仍鼙鼓莫遣孤舟逐客闻
   屠使君高斋 (吴国伦/
)
庐州郡阁与云齐卧阁停云白日低峰拥耆阇浮海上 (第 6a 页)
地临金斗壮淮西相看春色杯应满况是风尘手共携
莫问年来迁客路乾坤处处使人迷
   寄于鳞 (吴国伦/
)
万里悲风吹暮笳逐臣犹自傍京华裁书欲寄孤生杜
谢病曾营五色瓜马上山明青海月梦中春老赤城霞
可怜旧社 (第 6b 页)
诸兄弟只似河桥杨柳花
   元日同诸守臣从孙侍御行朝正礼于郡中 (吴/)
    (国伦/
) (第 6b 页)
濯锦池头曙色催孤臣春梦五云回仙班彷佛旌门入
淑气氤氲帐殿开日近中峰呼万寿天依北斗望三台
谁从野外嘲绵蕞御史今簪白笔来
   德州徐宪使汝思招饮 (吴国伦/
)
岐路巾车避客过平原春色柰君何论文岂敢咻齐傅
对酒聊能纵楚歌风起雁声寒赤塞沙蒸日气暝黄河
不辞永夜 (第 7a 页)
呼卢醉此会乾坤总未多
   同张肖甫迟徐汝宁于大梁 (吴国伦/
) (第 7a 页)
   同张肖甫送乃兄张山人还蜀(徐中行/)
兄弟金台别依依玉树柯鸣琴悽蜀调把酒醉燕歌晓
骑停杨柳春衣换薜萝回车赤岸近卧阁白云多月度
峨眉夜花飞锦水波著书藏小酉种药满中阿物色三
巴尽蓬蒿二仲过他时登海峤莫惜示羊何
   冬日述怀示元美 (吴国伦/
) (第 10b 页)
偃蹇谁青眼飞扬独素毫途穷群态见物役此身劳趋
走偏鸡舌声华忝凤毛异时难遽料清世敢言逃楚璧
甘人弃齐竽耻自操讵能栖枳棘只合卧蓬蒿多事容
欹枕孤怀且浊醪闭门惟药裹扶杖即兰皋郎署还持
戟名家有佩刀寸心归鲍子尺牍谢山涛生死交期在
风霜病骨高斯文未应丧天岂厌吾曹
   与子相饮迟元美 (吴国伦/
)
春事忽云莫浮生宜醉中鸣珂燕市满看剑蓟门雄策 (第 11a 页)
足惭吾蹇挥毫见尔工鬓知何日白花自上林红树拥
飞觞月天回岸帻风登楼有奇思未与仲宣同
   送陈睢阳擢兵使入蜀 (吴国伦/
)
上国名争识中州遇亦奇三河倾抵掌二室款扬眉问
政先经术论文藉酒卮吏才分竹重友道握兰知溟海
腾方力钧 (第 11b 页)
   寄答汝南诸明府(徐中行/)

景夷台上白云秋悬瓠城边汝水流却忆诸君明月夜
临风清啸满南楼
   送于鳞还郡 (吴国伦/
)
千门杨柳暗燕关不系邢州五马还寂寞孤城君更卧
白云愁杀太行山
   秋夜怀子与 (第 13b 页)
(吴国伦/
)
扁舟自去浮湘水倦客常怀卧茂陵秋湛汉宫金掌露
月明沧海玉壶冰 (第 13b 页)
   九日同于鳞赋 (吴国伦/
)
秋深木落雁南飞客里风霜欲授衣燕市酒酣聊共赋
龙山家在未能归
   寄怀于鳞 (第 14a 页)
(吴国伦/
)
闻道齐中老伏生远携妻子历山耕汉家若有传书诏
使者何从问姓名
   再寄于鳞 (第 14a 页)
(吴国伦/
)
日日东山望里春那驱羸马向风尘谁将马上春云色 (第 14a 页)
一寄山中抱膝人
   怀于鳞 (吴国伦/
)
渭水秦关天上回使君持节驭风雷不妨万里无书寄
紫气常从西极来
   香炉峰 (第 14b 页)
(吴国伦/
)
山烟细细五云盘散入春阴楚甸寒我欲峰头瞻北极
香炉不似殿中看
   石镜 (第 14b 页)
(吴国伦/
) (第 14b 页)
万仞峰头石镜悬平临日月倒垂天沧江夜色寒相照
下有骊龙不敢眠
   梦蝶卷 (吴国伦/
)
曲阳城头花未开漆园梦里蝶飞来年年蝶为春花老
千古庄生梦不回
   塞上歌送王少司马赴蓟镇(宗臣 (第 15a 页)
为臬副而时相不敢争利于湖转藩参而士民
犹欲借公于郡凡诸卓异简不胜书他若益藩王折节
下交临政无挠于朱邸 吴明卿
登坛唱和当官罔贷其
伯兄谢顾端文铨席之推不以君子附君子绝陆冢宰 (第 22b 页)
    于官年仅三十有六明史文苑传附载李攀

    龙传中盖攀龙徐中行 吴国伦
梁有誉及臣
    有五子之称也朱彝尊明诗综称臣所著有
    方城集而此本实题宗子相集其卷目与明 (第 1b 页)
    史艺文志相合王世贞志臣墓称其寝瘵疾
    亟门人稍次生平著述凡十馀卷梓之则其
    集乃臣未殁时所订定也臣常与 吴国伦

    诗不胜归而精思累日月卒能卓然成家为
    嘉靖七子之一其诗跌宕俊逸颇能取法青 (第 1b 页)
妄心词艺以托于君子
之林若临清谢山人榛济南李郎中攀龙湖州徐比部
中行南海梁比部有誉吴人王比部世贞楚人 吴舍人
国伦
数子者皆海内一时艺林之极隽也仆亦得以奉
陪末论共励斯盟浅积弱培卒乏奇思近复僻居湖海
朋友星疏芝术在谋 (第 6b 页)
   重修乾明寺碑记
睢州城西北隅有寺曰乾明按通志元至正元年建考

元人碑记云国初寺基河患方横则在元即重修非初
建矣或曰寺在唐宋为楞伽禅院苏文忠公于绍圣元
年将适岭表遇雨信宿于此书松醪赋后人为之建亭
刻像镌赋于石文士往往构别业于旁其地有林木水
竹之胜河屡迁湮没不常其沿革未能尽考也余幼时
来游见壁间有高子业 吴明卿
题字皆擘窠大书遒媚
可观馀不能尽识意以坡公遗迹故来游者众欤寺东
南有断塔欹侧如将倾者明崇祯末以寇乱毁 (第 20b 页)
   得不称为一时之秀王世贞艺苑卮言称其
    如良马走坂美女舞竿五言尤属长城又称
    王稚钦 吴明卿
之五言律各极妙境专至而
    有馀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亦谓其音高秋竹
    色艳春兰乐府古诗殊多精诣 (第 1b 页)
形容可谓才子
王稚钦诗如良马走坂美女舞竿五言尤自长城
王稚钦 吴明卿
之于五言律各极妙境可谓专至而有

王稚钦书牍如丽人诉情他文则改鼠为璞呼驴作卫
玉稚钦答余懋昭二书与 …… (第 5b 页)
明卿
行者王行父氏从旁曰子以吾先生楚人也楚
于德靖间最多才子若以吾伯父稚钦嚆矢之而颜廖
童张孙氏父子翼焉子 (第 6a 页)
以为畴偶不佞无然久之始应
曰以子伯父庶几乎 (吴明卿/
集序)
楚之先辈辞权尚在台阁长沙之广通黄冈之偏至蒲
圻博而寡要茶陵健而少情(与郭美/命书)
弘正之间 …… (第 6a 页)
迩时李献吉王稚钦辈/皆负此声何也内恃则出入弗矜外忌则攻摘加苦故)
(尔宁为有瑕璧/勿作无瑕石)
   吴明卿
稚钦在德靖间以词才擅名史馆海内士争诵说之近
体奄有四杰古诗凌厉三曹而文则刻画左氏内外传
楚诸先辈鲜有 …… (第 7b 页)
  李本宁维桢
弘正间北地信阳缵汉唐之业而吾楚有王稚钦先生
者实羽翼之至嘉靖末历下娄江中兴而吾楚有 吴明
卿先生
者其社中人也楚得二先生而张(王行甫/集序)
  胡元瑞应麟
当弘正时李何王号海内三才如崔仲凫康德涵王 (第 8b 页)

衡薛君采高子业边廷实孙太初皆北人也南中惟昌

榖继之华玉升之士选辈不能得三之一嘉隆则惟李
于鳞谢茂秦张助父北人而南自王汪外吴徐宗梁不
下十数家亦再倍于北矣(诗/薮)
  王敬美
稚钦不死乃称才子 明卿
虽老竟是诗人(此语不载集/中胡元瑞以)
(告追/淳者)
  顾玄言起纶
国雅品云王给事稚钦调高趣新颇 …… (第 9a 页)
  汪伯玉道昆
当代楚材滋盛临皋下雉先鸣(与王行/甫书)
  张助父九
诗至我明真振历代之衰直追李唐而楚才尤众如公
家稚钦行甫下雉 明卿
岳阳仲可京山本宁皆一时翘

 
  (第 10a 页)
  潼川守桥南胡公暨配周宜人墓志铭
潼川守桥南胡公以嘉靖戊午卒于官后十年隆庆丁
卯而公子应辰举于乡至十五年万历壬申始卜地于
冯家冈蒇葬事明年癸未应辰举进士官户部主事满
考赠公为奉直大夫配周为宜人既而应辰由户部晋

四川按察司副使乃手参伯 吴公明卿
状请志公暨宜
人墓而铭之宪副君予礼闱所举士也谊不得辞按状
公讳希瑗字子翼别号桥南其先世有烈者仕元为襄 (第 3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