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别纸
为建学卜地。乌潭为胜。所论皆有理。不知城主与诸君。曾俱见此说否。如未则须将此遍呈而

决之。为佳。但有一事。殊非所急。然漫及之。潭名用乌字。已定否。乌之为物。虽有灵乌慈乌义乌之称。然终是可贱恶。非佳物也。如邑中仁里。亦有此称。称来已久。今卒难改。亦不须改为。若此潭名。但俚音近乌耳。非(一本。非下有有字。)前称。今始定字。为永世之号。岂无佳好可愿之物。而须用此物耶。然则何者为可。愚意以鳌字何如。字书鳌训海鳌。古有六鳌戴山之语。故山名多以鳌。况以水物名潭。岂不可耶。昔。 熊退斋
筑鳌峰书堂。讲道其中。然则以此字名学舍。古亦有之矣。又其地名火衿。尤不雅。愚恐俚语火衿。与说横字声相 (第 66H 页)
   书院诸名屡改。而辄与他处者相犯涉。今复更定如左。不知可否。
地名鳌陵
 闻之土人。称其地为鳌潭之丘。今当称为鳌丘。缘避圣讳为鳌陵。昔 熊退斋
筑书堂于武夷。名曰鳌峰。熊端操亦曰鳌峰则鳌之名称。古所尚也。
院曰易东书院
祠曰尚贤祠
正堂曰典教堂 (第 214L 页)
南蛮髦夷。髦。书作髳。言其无礼义而相残贼也。)
○石梁王氏(未闻。)
性理群书(建阳熊端操所编。) 退斋熊氏((类苑丛宝)宋建阳熊禾为宁州司户参军。入元。不仕好学。至老不倦。)
주-D001答奇明彦
铨授(时明彦补南宫郎中。只是铨曹所授。故曰铨授。)
今年事(时先生升工判。) (第 359L 页)
礼义而相残贼也。)
○石梁王氏(未闻。)
性理群书(建阳熊端操所编。)
退斋熊氏((类苑丛宝)宋建阳 熊禾
为宁州司户参军。入元。不仕好学。至老不倦。)
주-D001答奇明彦
铨授(时明彦补南宫郎中。只是铨曹 (第 359L 页)
倻酬唱云云(案锦溪集。有与宋砺城明仲游伽倻山。多唱酬诗。)
续近思((仲举书)续近思录。蔡节斋所抄。 熊勿轩
所注。蔡录似略。熊注多舛。先生幸加钻研。改下注脚云云。)
○见天心日((易)复其见天地之心。)
(第 367L 页)
  

番易沈氏曰。大学之体在明德。其用在新民。其体用之准则。在止至善。要其用力之方。在知与行而已。格物致知。知之事也。诚意正心修身。行之事也。行以知为先。知以行为重。知之精则行愈达。行之力则知愈进。物格而知。以至意诚心正而身以修。则吾德之本明者。极其明。而吾身之所止者。极其善矣。由身而家而国而天下。善教行焉。善政施焉。莫不革其旧染而复其性初。天下之明德。非一人之明德乎。一人之至善。非天下之至善乎。
  
演义张氏曰。在。犹当也。章句以当因又当皆当。释三在字。工夫则有明新止三者。
  
勿轩熊氏
曰。明德二字。出尧典。明德新民并言。出康诰。止之一字。出虞书益稷。至善。即尧舜以来相传之中道。自始学 …… (第 103H 页)
  新安陈氏曰。明德新民。所以得止于至善之由。其紧要处。先在知止上。盖于事事物物。皆知其所当止之理。即格物而知至也。下文致知知至之知字。已张本于此矣。
  
演义 勿轩熊氏
曰。所在二字。此道之用。散在万物。其体实具于人之一心。有定。谓物各有 …… (第 105H 页)
 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矣。意既实则心可得而正矣。
   勿轩熊氏
曰。知字。就心之知觉不昧上说。意字。是就心之念虑方萌处说。
  云峰胡氏曰。章句可得二字。盖谓知此理 (第 116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