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言其得于天者如是而复以学礼之说告
   袁氏旧书目序
袁氏旧书目者目袁氏旧书之存于今者也始曾大父
公举进士
时贫不能得书书多乎抄强记至用高祖
妣齐国夫人鱼魫冠学书后官中都凡二十有五年乃
务置书以偿宿昔所志其世 (第 11a 页)
起始骞始奋始超始搏始凯
始起举武进士始骞亦以公故任贵州黄平知州始奋
始搏尤善诗文有父风
汪琬曰予尝闻 公举进士
时明悯帝方急文武材一日 (第 24a 页)
婚丧有助吾赖先世之灵弛于负担惟是兢兢忘
食寝今老矣奉入又薄后世当有兴者其在兹乎南康
公卒十二年而苍梧 公举进士
苍梧公遇叶子于端州
曰先大夫有族属之命小子不敢忘因示以谱嗟乎五
服不为下车日置酒高会宾客操瓢为沟中瘠 (第 50b 页)
名诏并以茂才发解东粤长公历南户部尚书郎次
举进士
任行人历升大中丞提督南赣军务名位盖骎
骎未艾也而公且以次公贵得赠如其官云视灵川尉
时相悬矣顾以公不尽 (第 22a 页)
制集全湘忆
录泾川文集若干卷配韦氏封夫人子男二概樾女四
孙女几人尚幼以某年月日葬于郡城西胜全山之麓 公举进士
与予为同年相知最深自入翰林人多以公
辅期之然疾恶太甚往往见于辞色以是于人寡合有
争进者忌之造为不根之 (第 35a 页)
与焉其人拜感而去一时
法吏中公独以廉慎著名适朝廷方大营造起丁夫十
数万采巨材于川蜀工部尚书宋公董其事 宋公举公
为佐公提督有方作息有节人劳而无怨十七年升户
部陜西司员外郎是时太宗皇帝行督责政曹务丛委 (第 12b 页)
   诰封淑人刘氏墓表

淑人刘氏讳安贞世家金陵祖懋礼部祠祭郎中父俊
中书舍人母韩氏为故都御史襄毅公之女弟生淑人
甫三岁而中舍君即世母子茕茕无依襄毅公因挈以
归抚为己子淑人幼莫之知也至六岁忽问其母父今
安在母始吐实曰汝父死久矣即悲号啜泣几不欲生
稍长肖父像于室中旦暮上食又以父葬远方衣不绮
食不肉者十年读孝经诸书颇涉大义时襄毅公镇两
广威名重海内尝语人曰吾有一女当得佳婿不以与

凡子时无敢委禽焉者今右都御史顾君逢源时方以
明经领乡荐而丧其室媒者曰若是何如襄毅公曰可
矣吾固素器之他日名位略与吾等淑人入门人以为
襄毅公之子也曾不以贵骄人事其舅教授府君姑淑
人尹能尽妇道后 公举进士
第历刑部主事员外郎郎
中湖广按察副使河南按察使布政使至右副都御史
巡抚云南所至焯著声迹初封安人进宜人 (第 14b 页)
寺狱具银千馀两覈江滩芦苇千馀顷以佐赤县里甲
费寻上书乞骸骨归初 公举进士
二亲皆在堂未几相
继卒所至扁其居为永感长沙李文正公率馆阁诸公
为赋诗赵郡石文隐公为之序自是每陟一官必 (第 14a 页)
  蔡孺人传
蔡孺人真真福州太守朱公豹之妻也父蔡翁多女而
无子因语蔡媪后毋举女及蔡媪有娠父梦异人授之
玉玦十五至十五月而生女以为奇乃举之即蔡孺人

也孺人生而端重寡言笑能读孝经列女传及归朱公
朱公时为诸生贫孺人躬操作以资给之朱公父母在
堂兄弟五人皆同㸑孝睦之誉洽于闾里朱公为御史
受诰封被服布素如其夫为诸生时始朱 公举进士

奉化再调馀姚其后为二千石皆以清廉著闻福州□
中有鹧鸪二其子察卿爱弄之欲持归孺人曰尔父未
尝持官物 (第 8a 页)
   按察李公恩荣永慕录序

公生十一年而太孺人卒踰二年而赠中书君卒卒后
若干年而 公举进士
授中书舍人改监察御史擢今官
矣犹日儳焉如赠君太孺人者之有所欲之而未能即
命也赠君太孺人者已矣何以犹君 (第 15b 页)
  送陆君廷治还鄞县序
刑部尚书陆君廷玉浙之鄞县人也公兄弟四人长曰
廷治次即公次曰某次曰某皆嗜读书有懿性事父母
甘旨之奉终始无少衰更相戒饬不敢轧于私以生枝

柱之隙鄞之鄙熏其德而易浇窳为善良者多焉宣德
公举进士
第拜刑部主事寻升郎中久而出寄一方
为布政使以馆阁公荐进今官荐膺天宠跻于六卿握
生死之机以寄民命寔隆孝 (第 4a 页)
能私公予窃
有闻天下之事以其耳闻之不若以其目睹之以其目
睹之不若以其心经之以其心经之不若以其身营之 公举进士
馀二十年矣始为邑已而为郎署已又为郡
为藩臬臣天下之大政靡不身营之也异日者公入而 (第 46a 页)
六经之道则所以美其文者至矣呜呼此不
可与他人道之惟温卿可也温卿大父某先生领乡荐
分教祁门以学行著父某 公举进士
宰靖江又以文章
政事著则温卿得于家庭者有素矣靖江公方今勇退
家居学者宗之温卿归承教戒于独立之下其进又 (第 59b 页)
表章先达以激励后进甚盛举也二君相与承命唯谨
以予于 公举进士
为同年且尝承乏词垣习于文事也
走书来请记辞弗获敬复之曰谈公兹举其知道乎夫
孔子大圣人也实天地之间气所 (第 17b 页)
   封孺人刘氏墓志铭
孺人讳祥字淑凤姓刘氏顺天府丞菱溪石公之配大
鸿胪介庵府君之子妇父讳廷茂国子上舍母柴氏二
族皆滁之望故上舍择婿必求如菱溪者孺人性聪慧
幼习姆教稍长通书数年十六归公逮事姑王宜人姑
悦其孝夫赖其贤及 公举进士
官京师以姑年高不忍 (第 11b 页)
属飨
诸其室牲丰酒馨礼仪明备乡人来观皆相与叹曰忠
惠没数百年今庙猊如是人固不可不知所以树立也
考公传 公举进士
调西京留守推官时范仲淹权知开
封府以言事侵宰相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 (第 35a 页)
   长林先生文集序
长林先生既殁之十年其嗣子子清踵门而告于余曰
我先人尝尹兹土与吾子往来谈说文事及属纩余齿
尚幼不能收拾遗文倘有存于子所将刻以传焉余闻
其言而惊异之曰子有斯志吾党士孰不欲助之乎然先
生平昔为文稿就辄弃去余所手抄不过在吾邑所作
者若其宦学京师出入禁林胄监馀四十年而著述散
落无几故余尝以所抄合而名之曰存稿每行四方必

置于橐冀随所得而编入之以传于永久顾未能也今
子之来惓惓焉欲取先大夫文章以刻为人子者不当
显扬先德如是耶遂以存稿授子清而友人颍川黄九
成浚仪 赵汝能
嵩城俞尚㮒相与命工锓梓且阖辞属
序于肃肃于序先生之文义不可辞而诸君之趣亦坚
因述先生之文行论议而书于 (第 20a 页)
   赠郡守张白斋公致仕序
士君子之出处无常惟其是而已实见得是者盖寡矣
嗜进者溺于出非也恬退者甘于处亦非也何品藻人

物者恒退是予而司铨衡者亦每注念于若人而奖以
示劝庸非以出之非是者徒为失已而反是犹足以励
俗故耶于戏此可为世道慨矣若吾郡守白斋张公之
出与处其皆庶几于实见得是乎抑直为今所奖予而
徒收励俗之誉乎公少有奇节厌俗学为文辞必上躐
魏晋为五言诗必出入陶谢檃□陈黄或时出新句奇
崛变化如龙行天蛟出壑雷电晦冥风雨交作人莫之
测公既迈往即无意进取有劝 公举进士
辄掉首弗答 (第 3b 页)
  赠杨方城公上山东布政左使序
上以侍从之臣政未洽于民乃历试诸外若求辅弼则
用是而充诸臣或厌于是而有佚心故弗能于治惟方
城杨公不然 公举进士
第一人为国史修撰太子中允 (第 10b 页)
 仁即能言尝暗诵翁所读书翁讶问之日向闻祖

 读时巳默记矣
十七年辛丑先生十岁龙山 公举进士
十八年壬寅先生十一岁竹轩翁因龙山公迎养携
 先生如京师过登金山与客赋诗未就先生从伤
占一绝客大惊复命 (第 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