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詞類
唐绝增奇序(杨慎/)
予尝品唐人之诗乐府本效古体而意反近绝句本自
近体而意实远欲求风雅之仿佛者莫如绝句唐人之
所偏长独至而后人力追莫嗣者也擅场则王江宁骖
乘则李彰明偏美则刘中山遗响则杜樊川少陵虽号
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乎对偶二则汨于典故拘则未
成之律诗而非绝体汨则儒生之书袋而乏性情故观
其全集自锦城丝管之外咸无讥焉近世有爱而忘其
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昔贤汇编唐绝者 洪迈 混沌无
择岷玉未彰章涧两泉盛行今世既未发覆于庄语仍
复添足于谢笺其馀若伯弜伯谦柯氏高氏得则有矣
失亦 (第 10b 页)
予尝品唐人之诗乐府本效古体而意反近绝句本自
近体而意实远欲求风雅之仿佛者莫如绝句唐人之
所偏长独至而后人力追莫嗣者也擅场则王江宁骖
乘则李彰明偏美则刘中山遗响则杜樊川少陵虽号
大家不能兼善一则拘乎对偶二则汨于典故拘则未
成之律诗而非绝体汨则儒生之书袋而乏性情故观
其全集自锦城丝管之外咸无讥焉近世有爱而忘其
丑者专取而效之惑矣昔贤汇编唐绝者 洪迈 混沌无
择岷玉未彰章涧两泉盛行今世既未发覆于庄语仍
复添足于谢笺其馀若伯弜伯谦柯氏高氏得则有矣
失亦 (第 10b 页)
分寇准功而与之同祀哉至若晁以道乃嵩山隐
士其申戒弟子一节为朱子所取收入小学宜若可祀
者然平生经说尽为 洪容斋 所辟略不少贷谈经既僻
则其学问之功尚有未至气质之化尚有未纯虽当时
申戒子弟严于尊卑称谓之间亦治家之一 …… (第 12a 页)
又(潘埙/)
仆匆匆行不及造别昨过清丰访晁以道果祀于其乡
贤祠而题其主曰宋徵士亦有名宗悫者题曰宋少保
名迥者题曰宋学士今其子孙亦蕃衍有为士为农者
但行急不暇延问不知其先果澶渊人抑古顿丘今割
𨽻清丰县也己托彼县幕求谱牒录寄再考仆初蒙王
玉溪先生举晁公为朱子小学所取为可祀并与 洪容
斋 辟其经说者以示仆疑其为叛经之人然而好学守
礼之功亦不可少但史脱其传无以考其为仕为隐而
名号难题因考氏 (第 13a 页)
士其申戒弟子一节为朱子所取收入小学宜若可祀
者然平生经说尽为 洪容斋 所辟略不少贷谈经既僻
则其学问之功尚有未至气质之化尚有未纯虽当时
申戒子弟严于尊卑称谓之间亦治家之一 …… (第 12a 页)
又(潘埙/)
仆匆匆行不及造别昨过清丰访晁以道果祀于其乡
贤祠而题其主曰宋徵士亦有名宗悫者题曰宋少保
名迥者题曰宋学士今其子孙亦蕃衍有为士为农者
但行急不暇延问不知其先果澶渊人抑古顿丘今割
𨽻清丰县也己托彼县幕求谱牒录寄再考仆初蒙王
玉溪先生举晁公为朱子小学所取为可祀并与 洪容
斋 辟其经说者以示仆疑其为叛经之人然而好学守
礼之功亦不可少但史脱其传无以考其为仕为隐而
名号难题因考氏 (第 13a 页)
史明古墓表(吴宽/)
吴江穆溪之上有隐士曰史明古其为人足迹不出百
里之外然江浙间人知其名至于郡县大夫亦皆礼下
之而予取以为友盖四十年于此矣其志正而直其言
确而厉其所为无弗依于礼者当其壮时患闾里之人
以巫觋惑众上书县中欲尽除之曰此皆不容于先王
之世者不除则风俗不正礼教何由而行耶与人论事
辨说超卓坐客莫能屈至有所感奋词气益峻虽达官
贵人冲突不顾见依违徇情者心辄鄙之其治家辨内
外定上下严若官府凡吉凶之事悉违俗而行必放于
古知礼者取之其学于书无所不读而尤熟于史论千
载事历历如见而剖断必公盖有宋刘道业之精至于
时事人言得于闻见往往笔之成编则有 洪容斋 之博
若钱谷水利之类皆知其故使得郡县而治之恢恢乎
无难者为文章纪事有法醇雅如汉人语诗则不屑为
近体兴 (第 13a 页)
吴江穆溪之上有隐士曰史明古其为人足迹不出百
里之外然江浙间人知其名至于郡县大夫亦皆礼下
之而予取以为友盖四十年于此矣其志正而直其言
确而厉其所为无弗依于礼者当其壮时患闾里之人
以巫觋惑众上书县中欲尽除之曰此皆不容于先王
之世者不除则风俗不正礼教何由而行耶与人论事
辨说超卓坐客莫能屈至有所感奋词气益峻虽达官
贵人冲突不顾见依违徇情者心辄鄙之其治家辨内
外定上下严若官府凡吉凶之事悉违俗而行必放于
古知礼者取之其学于书无所不读而尤熟于史论千
载事历历如见而剖断必公盖有宋刘道业之精至于
时事人言得于闻见往往笔之成编则有 洪容斋 之博
若钱谷水利之类皆知其故使得郡县而治之恢恢乎
无难者为文章纪事有法醇雅如汉人语诗则不屑为
近体兴 (第 13a 页)
范文正与尹舍人书
范文正公与尹师鲁舍人二劄盖家人寒暄语耳而君
臣父子之道备固不当以书家论也跋者如 宋洪文敏
迈 之博识尤文简袤杨文节万里明吴文定宽之学术
元柳待制贯黄文献溍之词行汪文节泽民台哈布哈忠
介之死义皆卓 (第 15a 页)
范文正公与尹师鲁舍人二劄盖家人寒暄语耳而君
臣父子之道备固不当以书家论也跋者如 宋洪文敏
迈 之博识尤文简袤杨文节万里明吴文定宽之学术
元柳待制贯黄文献溍之词行汪文节泽民台哈布哈忠
介之死义皆卓 (第 15a 页)
武功男子苏抚陜男子伍长平并
化为女京房易传曰女子化为丈夫兹谓阴昌贱人为
王丈夫化为女子兹阴胜阳厥咎亡 洪景卢 谓为释證
南渡后有之不为灾矣偶因戊辰年事记此
京房易妖曰阴在首天下大乱在腹天下有事在背天 (第 26a 页)
化为女京房易传曰女子化为丈夫兹谓阴昌贱人为
王丈夫化为女子兹阴胜阳厥咎亡 洪景卢 谓为释證
南渡后有之不为灾矣偶因戊辰年事记此
京房易妖曰阴在首天下大乱在腹天下有事在背天 (第 26a 页)
弇州四部稿卷一百六十一
明 王世贞 撰
说部
宛委馀编六
每见史传称百六阳九而不得其说按 洪景卢 续笔云
以历志考之其名有八初入元百六曰阳九次曰阴七
又有阴七阳七阴五阳五阴三阳三皆谓之灾岁大率 (第 1a 页)
经岁四千五百六十而灾岁五十七以数计之每及八
十岁则值其一然则阳九即当承百六而言所谓灾岁
盖不止阳九也及考张世南游宦纪闻所载王湜太乙
肘后备检则云四百五十六年为一阳九二百八十八
年为一百六阳九奇数也为阳数之穷百六偶数也为
阴数之穷与 景卢 所记不同而甚有理又曰后羿寒浞
之乱得阳九之数七赧王衰微得阳九之数八桓灵卑
弱得阳九之数九炀帝灭亡得阳 …… (第 1b 页)
靖札碑言四
子最少者硕
尚书之尚本当作上音读或云秦时人臣避上字故作
常音至今因之不改若二十八宿音秀则 洪景卢 以为 …… (第 23b 页)
废
弃时日不识其然愿绝博塞之好弃无实之谈昌黎报
书止言驳杂而不及博塞盖亦有所讳也
用脩谓苴字有十四音 景卢 谓委蛇有十二变俱可称
引證之博矣
左传币锦二两注云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一两一 (第 24b 页)
明 王世贞 撰
说部
宛委馀编六
每见史传称百六阳九而不得其说按 洪景卢 续笔云
以历志考之其名有八初入元百六曰阳九次曰阴七
又有阴七阳七阴五阳五阴三阳三皆谓之灾岁大率 (第 1a 页)
经岁四千五百六十而灾岁五十七以数计之每及八
十岁则值其一然则阳九即当承百六而言所谓灾岁
盖不止阳九也及考张世南游宦纪闻所载王湜太乙
肘后备检则云四百五十六年为一阳九二百八十八
年为一百六阳九奇数也为阳数之穷百六偶数也为
阴数之穷与 景卢 所记不同而甚有理又曰后羿寒浞
之乱得阳九之数七赧王衰微得阳九之数八桓灵卑
弱得阳九之数九炀帝灭亡得阳 …… (第 1b 页)
靖札碑言四
子最少者硕
尚书之尚本当作上音读或云秦时人臣避上字故作
常音至今因之不改若二十八宿音秀则 洪景卢 以为 …… (第 23b 页)
废
弃时日不识其然愿绝博塞之好弃无实之谈昌黎报
书止言驳杂而不及博塞盖亦有所讳也
用脩谓苴字有十四音 景卢 谓委蛇有十二变俱可称
引證之博矣
左传币锦二两注云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一两一 (第 24b 页)
切)
粽䊦(无/音)□籷(上草片切/下苏革切)□(音伐字/以𠂔)漤(音览盐/渍物也)
周礼奇字见于 洪文敏 所记者如法为法柄为枋邪为
邪美为美呼为嘑拜为𢷎韶为㲈怪为傀暴为暴独为
簎风为风鲜为鲜槁为薧螺为蠃蜱 (第 10a 页)
粽䊦(无/音)□籷(上草片切/下苏革切)□(音伐字/以𠂔)漤(音览盐/渍物也)
周礼奇字见于 洪文敏 所记者如法为法柄为枋邪为
邪美为美呼为嘑拜为𢷎韶为㲈怪为傀暴为暴独为
簎风为风鲜为鲜槁为薧螺为蠃蜱 (第 10a 页)
周公瑕书道德经
晋史右军传及书断俱云为山阴道士写道德经笼鹅
以归而梁武陶隐君所评右军遗迹则称有黄庭经青
莲居士诗直谓黄庭换白鹅黄长睿则以右军有道德
而无黄庭为诗误 洪景卢 则以右军有黄庭而无道德
为史误又有云诗史两不误者然今世黄庭之迹依希
尚存而道德则自古绝响矣今年六月望 (第 12b 页)
晋史右军传及书断俱云为山阴道士写道德经笼鹅
以归而梁武陶隐君所评右军遗迹则称有黄庭经青
莲居士诗直谓黄庭换白鹅黄长睿则以右军有道德
而无黄庭为诗误 洪景卢 则以右军有黄庭而无道德
为史误又有云诗史两不误者然今世黄庭之迹依希
尚存而道德则自古绝响矣今年六月望 (第 12b 页)
张太学
伏承笺教累纸具见足下慕道之笃且生平留意于内
外大丹家言所得不浅浅也敬羡敬羡第欲以此转达
昙阳师则所未敢贞不肖辱师真度引然尚未获预闻
存持大要閒阅经典小有疑难叩證未蒙一荅第略引
之使之自思自悟而已今足下出平日耳目之绪所谓
傍门二乘以求决于清虚自然之灵真窃恐不能得其
一嘘㗨也九转之说盖自古记之内可以出凡度世外
可以拯贫起死然中古而后天地之气薄而砂汞药物
之类俱驳烈而不中炼其人往往不能保固元神勤脩
功行而仅以一贪生好利之心为之是故以秦皇汉武
之彊力举天下寘于三尺之鼎而黄金卒不可成大药
卒不可就今其授者不为盗则杀人而受者不毁家则
捐命足下不睹韩退之集及 洪景卢 所记乎采取之说
亦是汉武时始盛其所谓彭祖经云素论者皆后人附 (第 8b 页)
伏承笺教累纸具见足下慕道之笃且生平留意于内
外大丹家言所得不浅浅也敬羡敬羡第欲以此转达
昙阳师则所未敢贞不肖辱师真度引然尚未获预闻
存持大要閒阅经典小有疑难叩證未蒙一荅第略引
之使之自思自悟而已今足下出平日耳目之绪所谓
傍门二乘以求决于清虚自然之灵真窃恐不能得其
一嘘㗨也九转之说盖自古记之内可以出凡度世外
可以拯贫起死然中古而后天地之气薄而砂汞药物
之类俱驳烈而不中炼其人往往不能保固元神勤脩
功行而仅以一贪生好利之心为之是故以秦皇汉武
之彊力举天下寘于三尺之鼎而黄金卒不可成大药
卒不可就今其授者不为盗则杀人而受者不毁家则
捐命足下不睹韩退之集及 洪景卢 所记乎采取之说
亦是汉武时始盛其所谓彭祖经云素论者皆后人附 (第 8b 页)
又
晋阳之问岁再至团焦而吴家遂无过黄池一步者每
北望即神𢥠然三夕来愈入方寸而足下书至矣乃承
有尊嫂讣安仁之悼目前所不免第此是乘缘而来缘
尽而去无足大怪者志辞极典雅古法森然始谓足下
不能忘情于伉俪今乃知不能忘情于结撰也汾上之
篇梓自朱生亦见足下与助甫一斑足下为宗祀大计
房室故安得便绝第不可作 洪景卢 王宣子耳勿忘勿
助间自有一种斟酌若断杀生可以去业谢荤血可以
清志足下果坚此盟不敢不效赞功仆一朽株耳去 (第 18b 页)
晋阳之问岁再至团焦而吴家遂无过黄池一步者每
北望即神𢥠然三夕来愈入方寸而足下书至矣乃承
有尊嫂讣安仁之悼目前所不免第此是乘缘而来缘
尽而去无足大怪者志辞极典雅古法森然始谓足下
不能忘情于伉俪今乃知不能忘情于结撰也汾上之
篇梓自朱生亦见足下与助甫一斑足下为宗祀大计
房室故安得便绝第不可作 洪景卢 王宣子耳勿忘勿
助间自有一种斟酌若断杀生可以去业谢荤血可以
清志足下果坚此盟不敢不效赞功仆一朽株耳去 (第 18b 页)
中州和尚黄山赋序
向过无可大师于青原见其以转轮庋经而旋观之询
曰大师尚翻经耶曰达磨当使之读书夫以大师旧史
官胸藏万馀卷其所著通雅诸书见有成事然且学佛
为宗师乃犹出于是暨予请急归为亡友俍亭公作塔
志铭志其所著儒佛书一百馀品合为卷二百三十有
四公然入佛藏夥颐哉此非吾儒之读书者乎夫圣学
不可问矣五谷之不熟不如佛氏惟是读书能作文必
藉儒服者为之乃生斯世者阅八十年其间足迹亦几
半天下独同时数友颇称读书然亦未见其能成而求
之后来寥寥无有合肥相公尝言古学一也而隋唐以
后分而为二小司马无文而燕许巨笔不足辨记注刘
攽 洪迈 无篇帙可传述而欧阳九实不读书今予厌词
业恨经学不明于世欲求一言礼通五教言乐得四清
二变七音十二管之本 (第 5b 页)
向过无可大师于青原见其以转轮庋经而旋观之询
曰大师尚翻经耶曰达磨当使之读书夫以大师旧史
官胸藏万馀卷其所著通雅诸书见有成事然且学佛
为宗师乃犹出于是暨予请急归为亡友俍亭公作塔
志铭志其所著儒佛书一百馀品合为卷二百三十有
四公然入佛藏夥颐哉此非吾儒之读书者乎夫圣学
不可问矣五谷之不熟不如佛氏惟是读书能作文必
藉儒服者为之乃生斯世者阅八十年其间足迹亦几
半天下独同时数友颇称读书然亦未见其能成而求
之后来寥寥无有合肥相公尝言古学一也而隋唐以
后分而为二小司马无文而燕许巨笔不足辨记注刘
攽 洪迈 无篇帙可传述而欧阳九实不读书今予厌词
业恨经学不明于世欲求一言礼通五教言乐得四清
二变七音十二管之本 (第 5b 页)
又佛书禅源诠)
(集亦载太极图名阿犁耶识相传周濂/溪亦受之了元禅师者今遗议不载)至南宋朱熹直
丐史官 洪迈 为陈抟特立一名臣大传而周程诸子则
又倡道学总传于宋史中使道学变作儒学凡南宋儒
人皆以得附希夷道学为幸 (第 2b 页)
(集亦载太极图名阿犁耶识相传周濂/溪亦受之了元禅师者今遗议不载)至南宋朱熹直
丐史官 洪迈 为陈抟特立一名臣大传而周程诸子则
又倡道学总传于宋史中使道学变作儒学凡南宋儒
人皆以得附希夷道学为幸 (第 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