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徐铉陈彭年之于杨亿王拱辰鱼周询之于苏舜
钦王益柔钱易之于欧阳修王圭舒亶之于苏轼蔡京
之于秦观王黼之于 汪藻
秦桧之于綦崇礼洪适之于
周必大何澹之于陈亮史嵩之之于徐霖贾似道之于
文天祥蔡松年之于党怀英王庭筠胥持 (第 34b 页)
 衡历世祖成宗朝为亲臣其学先躬行而后文秇居
 则静默及帝前论事吐词洪畅引义正大以天下之
 重自任知无不言卒年四十六
  隆祐太后布告天下手书 (汪藻/
)
比以敌国兴师都城失守祲缠宫阙既二帝之蒙尘诬
及宗祊谓三灵之改卜众恐中原之无统姑令旧弼以 …… (第 58a 页)
 遣人迎康王寻降书播告天下高宗即位尊为元祐
 太后旋以后祖讳改为隆祐后尝为高宗言宣仁之
 诬皆奸人为之帝为更脩两朝实录而惇等情状益
 著云
  汪藻
字彦章饶州德兴人徽宗时为著作佐郎忤王
 黼出通判宣州凡八年钦宗即位召为屯田员外高 (第 59b 页)
  章持
绍圣丁丑章持魁南省时有诗云何处难忘酒南宫放
榜时有才如杜牧无势似章持不取通经士先收执政
儿此时无一盏何以展愁眉绍兴间秦伯旸魁多士 汪彦
启贺其父以南宫进士对东阁郎君尚疑为讥已其 …… (第 29a 页)
者其毋惑于不烦绳削之说而轻为放肆以
自欺也哉已未五月二十二日(晦庵/题跋)
吴傅朋游丝书赋诗者以百数 汪彦章
五言数十句多
用翰墨故事固巳超拔而刘子翚彦冲古风一篇盖为 (第 55b 页)
    当时已人人鄙之矣然觌所为诗文颇工尤

    长于四六与 汪藻
洪迈周必大声价相埒必
    大为作集序称其名章隽句晚而愈精亦所
    谓孔雀虽有毒不能掩文章也流 (第 11a 页)
   孝善胡先生墓志铭
元贞乙未岁冬十月十有七日徽婺源考水胡公卒闻
卒之日自公州里宗党知识若远外学士大夫皆嗟叹
失声以悲其门人弟子俞洪等一百十五人相与考次
公平生言德用古隐君子私谥例尊称之为孝善先生
公之世本出江南李氏金陵围急逃来寄姓为胡因籍
焉其子昌义遂以明经中科九世至国子司业仲与同
汪内翰藻
齐名元符太学所谓江左二宝者也弟□ (第 19a 页)
    周紫芝太仓稊米集有书谯郡先生文集后
    曰余顷得柯山集十卷于大梁罗仲洪家己
    而又得张龙阁集三十卷于 内相汪彦章

    己而又得张右史集七十卷于浙西漕台而
    先生之制作于是备矣今又得谯郡先生集
     (第 1b 页)
 曰此鸭何言龟蒙曰常自呼其名游道场山何山诗
 云白水田头问行路小溪深处是何山高人读书夜
 达旦至今山鹤鸣夜半 汪彦章
何山何氏书堂记云
 寺有何氏书堂图记相承以何氏为晋何楷楷尝读 (第 5b 页)
 忠耿耿剑锋冷浸秋月(苕溪渔隐/)
孙舣字济师尝作落梅词甚佳一声𦍑管吹呜咽玉溪
 半夜梅翻雪江月正茫茫断桥流水香含章春欲暮
 落日千山雨一点着枝酸吴姬先齿寒(苕溪渔隐/) 汪彦章
舟行汴中见岸旁画舫有映帘而观者甚见其
 额有词云小舟帘隙佳人半露梅妆额绿云低映花
 如刻恰似秋霄一半 (第 7b 页)
 溪沙脚上鞋儿四寸罗者二词皆见淮海集乃以八
 六子为贺方回作以浣溪沙为涪翁作晁无咎盐角
 儿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者为晁次膺作
 彦章
点绛唇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者为苏叔
 党作皆非也(苕溪渔隐/)
唐初歌词多是五言或七言诗初无长短句 (第 6b 页)
 急细流翻乃知鱼浪㾗圆之句出于此也(复斋漫录/)

泉州僧庆老有诗云交情老去淡如水病骨秋来瘦作
 松真方外语也(诗说/) 汪彦章
龙溪集有霜馀溪上四绝癞可东溪集亦有霜
 馀溪上五绝内四绝即龙溪集中诗但一绝不是所
 谓故人江北江南岸 (第 9a 页)
    同新进士吕子成辈宴集状元楼
鹦鹉新班宴杏园不妨老鹤也乘轩龙津桥上黄金榜三见门生是状元
   赵转运悫
悫字叔通黄山先生沨之父也 宋末汪彦章
任郓州教官通叔为学正尝
预酬唱故其诗文皆有源委国初登科仕至同知南京路转运使事
    拟古
春风动地 (第 9b 页)
  答诏问攻战守备措置绥怀之方
当日时势已自难挽特文字疏畅可观
  湖海集序
和平温厚风人之馀韵也
   汪藻
  为隆祐太后草诏
典饬中特有新藻
  程俱 (第 8a 页)
 东维子集卷十六
            元 杨维桢 撰
 记
 

 养浩斋记
淞之南陆氏代为衣冠望族有佳公子 彦章
者生而有
气节读孟子书至养气之论深有槩于心辄自命其斋
曰养浩介其友郁彦学来见余璜溪次舍求一言为志 (第 1a 页)
   旬锻月炼
唐人虽小诗必极工而后巳所谓旬锻月炼信非虚言
小说崔护题城南诗其始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
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以其
意未完语未工改第三句云人面秪今何处在盖唐人
工诗大率如此虽有两今字不恤也取语意为主耳(笔/谈)

   句中有眼 汪彦章
移守临川曾吉甫以诗迓之云白玉堂中曾草
诏水晶宫里近题诗先以示子苍子苍为改两字云白
玉堂深曾草诏水晶宫 (第 3a 页)
   只欲平易
或疑六一居士诗以为未尽妙以质于子和子和曰六
一诗只欲平易耳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岂不佳晚
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岂不似少陵(雪浪斋日记/)
   佳句
欧公云身行南雁不到处山与北人相对愁 汪彦章
(第 7a 页)
路行归雁不到处家在长江欲尽头 彦章
虽体欧公诗
然终不及欧之自在也(渔隐/)
   会赵公诗
文忠与赵康靖公槩同在政府相得欢甚康靖先告老 (第 7b 页)
   奇语
山谷谓洪龟父曰甥最爱老舅诗中何语龟父举蜂房
各自开户牖蚁穴或梦封侯王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

为我生凉秋以为深类工部山谷云得之矣肠字韵茶
诗山谷日和云曲几团蒲听煮汤煎成车声绕羊肠东
坡见之云黄九怎得不穷张文潜尝谓余曰黄九似桃
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真是奇语苕溪渔隐
汪彦章
有千里江山渔笛晚十年灯火客毡寒之句
效山谷体也余亦尝效此体作一联云钓艇江湖千里
梦客毡风雪十年寒(王 (第 3b 页)
推重除试尚书吏部侍郎时从官惟崇礼与 汪藻
寻兼
直学士院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漳州其俗悍强号难治
属有巨寇起建州声撼邻境人心动摇崇礼牧民禦众
一如常 …… (第 2a 页)
增饰语言变乱是非难以便据旧录修定欲乞访求故
臣之家文献事迹参照又奏知湖州 汪藻
编类元符庚
辰至建炎己酉三十年事迹乞下藻以已成文字赴本
所并从之先是藻奉诏访求甚备未及修纂崇礼取而 (第 4a 页)
   宋自然

丁元和自幼好道不慕声利疏傲无羁束或晴霁负琴
出郭饮酒杖策逍遥于田亩间间常言祖父长兴元年
于遂州值孟先主与东川董太尉会兵攻围州城先是
城中有一贫士曰宋自然常于街市乞丐里人不能辨
之至重围中人皆饿殍宋亦饿殕于州市相识者以簟
裹埋城下俟时平焚之至明年有遂州驱使吏李彦者
先往潞州勾当至城破方归说见宋自然在潞州告云
君若归州事须与我传语相识五七家那时甚劳烦人

答以自然于重围中已死因与发埋处只存空簟其间
有一纸文字云心是灵台神之室口为玉池生玉液常
将玉液溉灵台流利关元溢百脉百脉润柯叶青叶青
柯润便长生世人不会长生药炼石烧丹劳尔形元和
因是学道深得其用(茅亭/客话)
   贺水部 汪彦章
云贺水部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东坡以五诗
纪其事云生长兵间早脱身晚为元祐太平人不惊沧 (第 36b 页)
 仿其步骤而不以夺机杼为工禅语则姑为谈笑之
 资而不以穷葛藤为胜此其所以独兼众作莫可端
 倪而世或谓四六不精于 汪藻
小词不工于少游禅
 语楚辞不深于鲁直岂知东坡也哉 (第 11a 页)
 王之道相山居士词二卷向镐乐斋词二卷沈瀛竹

 斋词一卷刘弇云龙集词一卷 汪藻
浮溪文粹附词
 赵师侠坦庵长短句一卷陈与义无住词一卷刘一
 止苕溪词一卷赵长卿惜香乐府十卷王灼颐堂词 …… (第 4b 页)
 愁来不去讹不为又一字之乖全旨皆失今悉为改

 正他如苏子瞻念奴娇则从容斋随笔 汪彦章
点绛
 唇则从能改斋漫录王晋卿烛影摇红则从漫录去
 其前阕李后主临江仙则从耆旧续闻补其结语其
 馀纠 (第 1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