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题吴纯叔坚白藏稿

吴光禄坚白藏稿六卷共诗若干首皆其从宦两都予
告家居及游楚越时作也光禄幼挺独秀早臻博极学
修史走业绍玄成三百而下靡不殚心六代以还并能
经目遂乃蓄藻于建安腾声于天宝希䠱于少陵泛驾
于长庆兼综潘陆妙契陶韦故其缀辞婉以丽其御气
雄以健其抒思优以俊其援事典以则其振响和以平
才情信美而兴寄尤深矣通篇如晓出左掖夜集玄宁
易水流操淮阴展图卧疾丛桂园送马吉士归江东标

之今代奚谢英灵厕诸古人何惭风雅又汝官漳水北
今得定州书工于发端讵称谢朓寒空一雁去离思绕
山河逸于终奏无羡江淹矣至云来山阁雨风过石池
秋大隐非人外微言乃道初月映苍松径云生白石台
玉虚香火清斋地紫禁烟花怅望时独有 冯唐
头已白
青袍郎署自年年并若神构足称警策又虽家北阙下
白云常满园栖情閒适得句超旷是以夺凤池而不惊
解龟 (第 5a 页)
  上陆宣公奏议劄子(苏轼/)
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
多传于古人若巳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巳出伏见
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
离于道德智若子房而文则过辨如贾谊而术不疏上
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
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
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

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
将之方罪巳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
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
之药石针害身之膏肓使德宗尽用其言则正观可得
而复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
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昔 冯唐

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晁董之对则孝宣
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贽夫六经三 (第 2b 页)
   怀道传上人
海上谁知己僧中有此郎借人三亩宅留我百花庄故
里烟尘暗穷居岁月长釜钟时振乏灯火夜分光书摘
金根误诗囊梦草香溪山皆杖屦花竹共壶觞每念
老能容阮籍狂五年同信宿十口赖欢康辟榖终无
术飘蓬又远方世情多可笑交谊独难忘南国黄梅雨
西林绿树凉思君 (第 49a 页)
   六
贫居家事少客去跛奚闲茅屋牵萝补兰阶择草删雪
添南浦水云暗北窗山孰谓寒如许鸡鸣客度关

   七
自分 冯唐
老谁怜范叔寒婆娑鸠在杖萧散鹖为冠梦
笔才华减谈经喘 (第 8a 页)
  陈致雍
陈致雍莆田人仕闽为太常卿入南唐以通礼及第旧
章典故多所谙练后归宋开宝中除秘书监致仕徐铉
送以诗有三朝恩泽 冯唐
老万里乡关贺监归之句既 (第 1a 页)
至而人不觉此古之大臣之所难也又尝读史见汉文
帝疏贾谊之少而问 冯唐
之老光武下冯衍之赋而隆
桓荣之经两汉风俗治体超轶后代实在于此今明公
于科举之际稍示意向而海内枯槁之士 (第 2b 页)
   久病久旷十三恳祈圣恩怜准解任疏(癸卯/六月)
臣惟国家所恃以风励中外者法度也藉各御史以司
澄清藉都御史以司振饬如网有纪而又有纲纵各御
史得人而非有望及无病者为都御史亦难齐一众志
而使法令必行臣病七阅月矣近心益如鹿撞目益如

雾翳而又两耳时如蚊聚时如雷轰甚则如火烘烈有
声而出此岂久于人世者而犹责之伏枕力疾苟承缺
乏姑无废内外公移而止以待病日入膏育如诸臣之
以柩归亦臣子委质宜然然迟一日则旷废一日国家
纪纲之谓何而可令其旷废徒滋之惧而益其疾又以
塞贤路而使南北朝野之贤于臣少于臣而无病者又
日叹 冯唐
之老而积汲黯之薪且将误目前大计尤臣
之所大惧也臣有此迫切不容已之情安敢不沥血以 (第 38b 页)
 中云向空咄咄频书字忘世滔滔莫问津谪居云野

 日苍茫悲鵩舍水风阴湿弊貂裘陈秘监归泉州云
 三朝恩泽 冯唐
老万里江山贺监归宿山寺云落月
 依楼阁归云拥殿廊
梁周翰应制云百花将尽牡丹拆十雨初晴太液春黄
 夷 (第 14a 页)
 剑别湘潭金榜标名第十三昔日声尘喧洛下近来
 诗价满江南长为邑令情终屈纵处郎曹志未甘莫
 学 冯唐
便休去明君晚事未为惭主见其诗而宥之
 复官未几归老连上号群举叟吉守马致恭以诗送
 其末章云今日还家莫 (第 6a 页)
 凄断之情不能忘鸡翘豹尾中耶(丹阳集/)

柳迁南荒有云愁向公筵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太
 白云我似鹧鸪易南迁懒北飞皆褊忮躁辞非畎亩
 惓惓之义杜诗云 冯唐
虽晚达终凯在皇都愁来有
 江水焉得北之胡其赋张曲江云归老守故林恋阙
 悄延颈乃心王室可知(黄常明/) (第 2b 页)
 玙器孙应声云翰苑仙人锦绣肠坡抚其背曰真璠
 玙器也异日不凡二事皆吾乡人士所知辄记于此
 (韵语阳秋/)
谒帝似 冯唐
垂白 (第 6b 页)
冯唐
虽晚 (第 6b 页)
冯唐
毛发白长卿多病
 久我多长卿疾病渴污官位杜以其为郎故用之若
 他人老与病恐不可槩使(同上/)
用已诗 (第 6b 页)
 历故篇首言蒙蒙篁竹下有路上壶头(韵语阳秋/)
武帝见颜驷庞眉皓首问何时为郎何其老也对曰文
 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幼陛下好少而
 臣老矣老于为郎此事尤著窃怪老杜屡伤为郎白
 首每称 冯唐
而不及驷生前既不遇三君身后复不
 遇老杜可笑也巳(䂬溪/)
子美世号诗史观北征诗云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 (第 6b 页)
耳大逆未彰奸利浚财怙势作威大刻于民者
无如之何及夫郡邑可谓理且安矣何以言之且汉知
孟舒于田叔得魏尚于 冯唐(孟舒魏尚/并守云中)
闻黄霸之明审
(颍川/守)睹汲黯之简靖(淮阳/太守)拜之可也复其位可也卧而
委之以辑一方可也有罪得以 (第 5a 页)
   为刘同州谢上表(或云刘/公济)
臣某言伏奉某月日制除臣同州刺史兼本州防禦营
田长春宫使某月日到州上任讫臣初奉纶言震抃无
极及临所部惊惧逾深投躯莫报于乾坤陈力无裨于
造化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臣出自诸生不习为吏
有恇懦之质(童云恇音匡懦/奴卧切弱也)无区处之能托迹儒门乏
仲弓南面之德委身郎署阙 冯唐
论将之对常惧叨冒
清列芜秽圣朝岂意天听忽临鸿恩荐及八命作牧一 (第 11b 页)
死命以尽夙心
寝戈尝胆志愿未究(晋刘琨枕戈待旦/又越王勾践尝胆)会刀笔之吏寘
以深文首级之差今复谁辩 (前汉冯唐
曰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
(之吏削/其爵)薏苡之谤不能自明(马援征交趾饵薏苡军还/载之一 (第 16a 页)
   相经序

相者盖性命之著乎形骨吉凶之表乎气貌亦犹事先
谋而后动心先动而后应表里相感莫知所以然且富
贵寿夭各值其数董贤甫在弱冠便位过三公赀半于
国而裁出三十身摧家破 冯唐
裤穿郎署扬雄壁立高
阁而并至白首或垂老玉食而官不过尉史或颖慧若
神仅至龆龀或不辨菽麦更保黄耇此又明其 (第 31b 页)
之乃自杀)断以
义者所以济吾仁之偏(推此仁则为义裁记义者天/下之制注制者 制于事)
尚之罚非苛也 (冯唐
传魏尚为云中守上/功差级文吏以法绳之)裁以义者所 (第 4b 页)
   出处(前匈奴赞匈奴数背约边境屡被其害文/帝赫然发愤遂躬戎服亲御鞍马驰射上)
     (林讲习战陈聚天下精兵军于广武顾问 冯唐
与论将帅喟然叹息思古名臣 又)
      (第 56a 页)
(冯唐
传帝问唐曰高祛数为我言曰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吾每饮食意未尝)
     (不在钜鹿也唐曰齐尚不如 …… (第 56a 页)
(指魏/尚)而帝实未之思也(不/是)
(之思而反思/异代之颇牧)文帝思古名臣愚于史臣之赞而有感于 冯唐
之言(包得尽注见/本文详) 夫天下事功舍人才无与办 …… (第 57b 页)
心如此)我思古人实获我心(借用/毛诗)
(绿衣全句状/思古名臣字)拊髀之叹(见题/注)安得不动念于 冯唐
论将 …… (第 59b 页)
之时(有思意出/处同上)虽然(转归/本意)颇牧诚贤也而非帝之所得
用也(说 冯唐
云有颇/牧不能用意)则夫慨慕于昔时之事者不若相
与考论夫今日之才(应冒头慨想于昔者/不若采论之于今) …… (第 60a 页)

论缅思游心于世代不相接之远(且思赵将/廉颇李牧)是殆所谓
忽所见而重所闻者(应破/题)此固所以贻 冯唐
不能用颇
牧之讥也(见题/注)不特尚尔(尚魏/尚也)将才如李广者(亦文帝/时良将)
亦其巨擘(孟子齐 …… (第 60b 页)
魏尚贤而囚之/知李广之才而不用夫以李广之才天下无双方事)
(匈奴而卒不任故近不知尚广之贤而远/思颇牧 冯唐
是以知其有而不能用也)彼其思也有 (第 61a 页)
    客舍
秃襟䌷褐破书囊十五年来客异乡生事阱中摇虎尾穷途天上转羊肠

三朝不遇 冯唐
老半夜悲歌宁戚狂独倚牛车望辽海西风尘土鬓苍苍
   张庭玉
庭玉字子荣易县人能日赋百篇有集行于世
  (第 3b 页)
  冬日平江寄倪元镇

玄文馆里逢君日剪烛传杯夜话时寒月半匆亲下榻
幽人满坐共吟诗无儿守舍 冯唐
老有客分金鲍叔知
咫尺维舟空怅望封题聊为寄相思
  雨中夜宿瓜洲江浦
春阴江浦易黄昏雨里人家早闭门归 …… (第 13b 页)
  客海陵光孝寺秋深感怀二首简盛克明
海陵萧寺里独客感秋深只有君知已更无人听琴鹡
鸰天共影促织夜偏吟回首南塘路凋残枫树林

孤灯照无寐飘泊寄僧房蕙草零秋露莎鸡啼夜墙愁
来嗟伯道老去忆 冯唐
晓把青铜镜生憎鬓底霜
  次韵游虎丘
宝刹近城郭峰从海涌来千人盘石侧绝壁剑池开闻
道吴王冢今为释氏台 (第 1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