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洛阳名园
记王正伦洛阳类事建业有史正志建康志朱舜庸建
康续志陈鲁南金陵图考临安有武林旧事周淙临安
李心传
朝野杂记皆行于世学士大夫一展阅间故
都遗迹宛聚目前不必履壤观风讯宫问沼蹑荒台瞩
废殿而感时怀古之情自 (第 6b 页)
  诮陈贾
周公大圣犹遭谤伊洛名贤亦被讥堪叹古今两陈贾
如何专把圣贤非

    (李心传
道命录淳熙十五年监察御史陈贾论/道学欺世盗名乞加摈斥时太学诸生为之语)
   (云云/)
  洞庭渔 (第 15a 页)
传焉
   淳祐重辟社坛记       李心传
自昔有邦家者其祀事莫尊于社稷以尚书周礼中庸
参考之社之祀率与郊并盖郊之祭则天也上帝也社
之祀则地也后 …… (第 9a 页)
赵君以白陈公公许之夏五月己亥兴工深月而毕坛
壝增崇垣墉毕备费出于有司而民不与雨旸以时岁
则大熟赵君因 心传
之客东阳蒋持志以记文为请且
曰害治者既去而训民事神又得其所是陈公之赐也
不可以不书陈公侯官人古灵先生 …… (第 10a 页)
望朝奉郎新除宝章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心传

   长洲县社坛记       孙应时
古之制祀以社次郊郊尊而社亲尊故天子专之亲故
达于庶人非土 (第 11a 页)

李侍郎心传
跋云此五人者天下之正人周卿与之游
亦无忝于所生矣近蒙游相召命沓至且有里除之诺
方且自喜夫何一疾医药勿 (第 22b 页)
   (陆佃郑居中张炜职官则孙逢吉陈骙徐自明/舆地则乐史王存欧阳忞税安礼王象之祝穆)
   (潘自牧著录则王尧臣晁公武郑樵赵希弁陈/振孙类事则徐梦萃孟元老 李心传
叶绍翁吕)
   (中马端临赵秉善刘祁述文则赵汝愚吕祖谦/诸书具在以予浅学亦曾过读其他宋金元人)
  (第 38b 页)
   (诗话方山以帖括擅长既负时名遂专著述所/续通鉴孤陋寡闻如王称李焘杨仲良徐梦莘)
   (刘时举彭百川 李心传
叶绍翁陈均徐自明诸/家之书多未寓目并辽金二史亦削而不书惟) (第 17a 页)
   书明道先生墓志后
按朱子编伊洛渊源录云明道志文韩维持国撰孙永
曼叔书韩氏家集经乱而亡然程氏家谱实载此篇今
秘阁所藏亦有此集岂朱子一时访求之未尽与

   书伊川先生年谱后
按朱子云伊川年谱取证他书不能保无谬误而宋季
秀嵓 李公心传
尝辑道命录一书中有考异数段深有
裨于年谱谨附著之
   书元敕赐伊川书院记后
按伊川先生子孙悉从南渡 (第 7b 页)
既改数年纷纷)
(不能定由是观之亦可以见其梗槩矣季按朱子云伊/川年谱取证他书不能保无缪误而宋 秀嵓 李公心)
(传
尝辑道命录一书中有考异数段深有裨于年谱谨/附著之 元城刘公门人马永卿记刘公之言有云一)
(日讲罢未 …… (第 21b 页)
致虚之兄致明以崇宁二年四/月七日除殿中侍御史以八月十四日罢则此奏乃致)
(明所上语录误以为致虚也秀嵓 李心传
识准伊川孙/旸补官敕黄行在尚书吏部准尚书左选关 绍兴十)
(年四月二十九日敕中书门下省尚书省送到吏 …… (第 22b 页)
内月支三十千米二石俾奉祭源令赴吏部)
(铨量申省吏部铨量源年三十九无疾病六月三日诏/补源迪功郎云秀嵓 李心传
识 修职郎程源授籍田)
(令制敕修职郎程源爵禄朝廷之名器固能砥砺于一/时贤者风俗之枢机实可作兴于百 (第 23b 页)
   宋钱融堂(时/)本传     宋 史
扬简门人钱时字予是淳安人幼奇伟不群读书不为
世儒之习以易冠漕司既而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
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招主讲席学者兴起政事多所

裨益郡守及绍兴守皆厚礼延请开讲郡庠其学大抵
发明人心论议宏伟指擿痛决闻者皆有得焉丞相乔
行简知其贤特荐之朝且曰时夙负才识尤通世务田
里之休戚利病当世之是非得失莫不详究而熟知之
不但通诗书守陈言而巳授秘阁校勘诏守臣以时所
著书来上未几出佐浙东仓幕太史 李心传
奏召史馆
检阅转对敷陈剀切皆圣贤之精微旋以国史宏纲未
毕求去授江东帅属归其书有周易释传尚书演义学 (第 3a 页)
  答罗制干(愚)
  答曾教授(宏迪)
  答真侍郎
  答虞邛州(方简)
  答罗制机(愚)
  答 李监丞(心传)
  答湖南李运使(鼎)
  谢史丞相
︻卷之三十七 (第 50a 页)
  答罗制干(愚)
  答曾教授(宏迪)
  答真侍郎
  答虞邛州(方简)
  答罗制机(愚)
  答李监丞 (心传)
  答湖南李运使(鼎)
  谢史丞相
︻卷之三十七 (第 50a 页)
   诸暨孝义黄氏族谱序

黄为嬴姓十四氏之一出于陆终氏后受封于黄今光
州定城西十二里犹有黄国故城黄既为楚所并子孙
散之四方以国为氏至汉尚书令香居江夏故世之黄氏
咸以江夏为望隋开皇间有自江夏迁婺之金华者其
讳曰苾历十九传至萦生二子洪浩洪生二子瑕珌浩
生三子琛玘璞其子孙析为五大族瑕之枝则丰城珌
之枝则剡琛之枝则监利玘之枝则分宁璞之枝则弋
阳皆自金华而迁稽之金华丰城二谱及黄庭坚魏了

李心传
诸儒所采著者颇同当可信不诬诸暨孝义
之黄氏实出于珌珌之季弟玘有子曰赡以策于南唐
用为著作佐郎知洪之分 (第 59a 页)
   跋东坡书乳泉赋后
苏长公以绍圣四年丁丑二月责授琼州别驾安置儋

州六月渡海七月十三日至儋侨寄城南临于天庆观
观有乳泉故公为援笔赋此元符三年庚辰公居儋已
四年会正月祐陵登极大赦天下五月移公廉州六月
还琼复渡海至廉七月又以皇长子生国有大庆迁舒
州团练副使量移永州八月终方自廉启行赋后题云
庚辰岁七月十三日书则正在廉时也十一月行至英
州又复朝奉郎提举成都府玉局观任便而居公遂度
岭南还明年为建中靖国元年辛巳五月至毗陵六月

因疾告老以本官致仕七月二十八日遂薨公之书是
赋时年已六十有五距其薨仅隔一岁实为晚年之笔 李侍郎微之
谓其笔老墨秀挟海上风涛之气当为海
内苏书第一诚知言也哉濂尝见漳水郦元玙跋公眉
子石砚歌四十五字断简谓 (第 17b 页)
表元永康胡
公纯长孺兄弟益咨叩其所未至诸公皆故宋遗老往
往嘉先生之才无不为之倾盖隆山牟公应龙得太史 李心传
史学端绪且谙胜国文献渊源之懿仪章官簿
族系如指诸掌先生又往悉受其说自是先生之学绝
出而名闻四方矣国朝 (第 12a 页)
   故文林郎东平路儒学教授张君墓碣铭
君蜀人也姓张氏讳𩓣字达善世居永康之导江曾祖
广成赠承事郎祖讳汝舟乡贡进士父讳瀛特奏名迪
功郎江州彭泽县主簿母黎氏蜀有兵难主簿君从其
外舅监丞黎公出蜀寓浙君生始四岁主簿君携以见 秀岩李公
西山真公俱目为奇童年十六而孤奉母居
海滨师其先友业进士诗赋弱冠以蜀士流寓试不中
改试春秋义平舟杨公栋 (第 13b 页)
   宋学士院中兴纪事本末跋
中兴纪事本末七十六卷学士院经进始建炎元年五
月至绍兴二十年十二月南渡君臣时政详于徐梦莘
三朝北盟会编 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兹编纪载
有出二书之外者可以资考證也所载岳鄂王狱具秦
桧言飞子云与张宪书不明其事体必 …… (第 8b 页)
梦莘孟元老 李心传
叶绍翁吕中马端临赵秉善述文
则有赵汝愚吕祖谦诸书具在以予浅学亦曾过读其
他宋金元人文集约存六百家郡县 (第 12b 页)
   杭州府学宋石经跋
宋高宗皇帝御书石经绍兴十三年知临安府事张澄
摹勒上石淳熙四年诏知府赵磻老建阁于太学题曰
光尧石经之阁置石其下洪迈曾惇杨冠卿叶绍翁
心传
陈骙王应麟潜说友纪之详矣宋亡学废为肃政
廉访司治所西僧杨琏真伽造白塔于行宫故址取其
石垒塔杭州路廉访 (第 7a 页)
   东宫备览跋

东宫备览六卷宋迪功郎守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
修官陈模进模字中行泉州永春人庆元二年邹应龙
榜进士嘉泰二年八月除正字三年二月以正字兼国
史院编修官开禧三年二月以正字兼实录院检讨官
嘉定二年三月除校书郎仍兼实录院检讨模之历官
伦序见于中兴馆阁续录者如此今观告词进表乃合
先后衔具书之又兼庄文府教授或疑庄文太子薨于
乾道三年模至庆元初始释褐历嘉泰开禧嘉定不应

尚设教授以予考 李心传
朝野杂记皇太子宫小学教
授设于绍兴三十年时孝宗为建王光宗与庄文太子
魏惠宪王皆就傅矣先是十四年春建宗 (第 5b 页)
也先生不答留尚书愧之既而家益贫稍起教授溧
阳州遂以上元县主簿致仕此先生之历官也先生之
母邓夫人故太史 李公心传
外孙也先生犹及见太史
每接语终日而先生之史学端绪自此始大理公前国
亡时已退不任事至是益不出父子之间讨 (第 12b 页)
或怵于权势予夺失当将欲
补亡订误必当博涉群书考唐宋辽金元明正史之外
可备取材者编年则有司马光朱熹李焘 李心传
陈均
刘时举陈桱薛应旂王宗沐商辂别史则有曾巩王称
叶隆礼宇文懋昭柯维骐王维俭邵远平典故则有杜
佑王溥 …… (第 6a 页)
宋敏求 李心传
徐梦莘杜大圭徐自明王鼎刘祁元好
问苏天爵陶宗仪郑晓王世贞沈德符孙承泽等遗书
具在以及碑版石刻文集选本 (第 6b 页)
 题跋(六)
   跋宋拓钟鼎𣢾识
乾隆乙卯嘉平月吴门蒋春皋携此册相示古色古香
允为希世之宝竹垞前辈考之悉矣 李心传
系年要录
绍兴十五年七月右宣义郎干办行在粮料院毕良史
知盱眙军良史入辞诏加直袐阁其时秦会之当国良
(第 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