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曲類
哉。勉台之招魂异域。闻之悲惋。岂但邦国殄瘁之痛而已哉。松沙公云有横困。而远传未的。亦可菀也。适得芦洞 曹友
有便。临岁百忙。略此寄候。万万不能悉。馀冀饯迓增祥。日新志业。
答安子精(丁未)
世乱秋生。病思益摇 (第 71L 页)
余强携而行。踰秋风岭。金山界也。乙卯。行到二老岘。访 曹友
范五(翼永)。未逢。留书而向金泉。宿夕后。范五追到。丙辰。蓐食。渡鉴湖。踰大岭。从山谷而行十馀里。抵 (第 320H 页)
龙镬云。到内院庵。内山枫叶甚盛。照烂供玩。少憩。复路北折。抵云水庵。四山渐暝。从者促行。还直指西寮。 曹友
范五来待。亦同约而家有故。一宿径归。踰华山岭。行十馀里。见人家。背山临水。桑柘柴荆。隐然如画。洞有周 (第 365H 页)
 吊礼宾主各有两再拜。而今皆同时再拜而止。习谬已久。难以变改耶。
既知其非礼。虽违俗不可顾。
 神主椟岁久伤败。则似当告辞改造。粉面写宇或至蠹缺则其势亦不得不卜日改题耶。
来示然矣。
 因 曹友
世鹏。伏闻先生诲谕。则虽应服期年者。只去华饰而不须去冠。果然否。谬意以为孔子以玄冠不吊。盖临丧尚素而 (第 304H 页)
耸。此事实关斯文明晦。只文字浅陋。不足以阐扬万一耳。承院役云。始幸无大焉。第未知事力能支否也。然若得 曹友
终始敦事。则可无忧矣。只祝倍加保重。以慰具瞻。
答闵大受(癸亥十月十三日)
国事如此。嫠忧罔届。玆承 …… (第 137H 页)
益不通矣。鄙见如此。更以问于和叔也。云举方来山馆。将叩之矣。馀祝亟出袖手。以慰具瞻。○紫云事。可喜。 曹友
若来。敢不悉心商度。即闻兴龙碑阁灾。天何以劝人臣之忠乎。可伤可伤。
与闵大受(甲子正月)
行到近畿。 (第 137L 页)
  其三
连付书矣。即见抵公州书。审得一行无事。甚幸甚幸。以吾辈事见之。君之此行快活矣。此间则上奉下率。必无他忧。勿以此为念。视他乡作故乡。慎节宣。谨风雾。安心定虑。益读所未读之书。广其知识。为他日需用也。此外无他寄勉之语耳。朴甥宗寿竟不起疾。惨痛何忍言。良善者如此甥。岂易得之。而其家运如此。天固难谌耳。
寄子义秉(乙酉)
来作为师者。以平调教导故耳。渐入时体。若此不已。则有害而无益。句法意趣。必仿唐音。勿丧天机。为可。以此意传于 曹友
也。
  其二(丁亥)
岁不我与。古人有戒。若失此时。除却忧患事故。读书之日岂多也。前书提及则不废为 (第 102H 页)
世无深知者。而慨然求海内之知音。此是集之所以作也欤。呜呼悕矣。
送书状官李公实(镇华)
岁乙亥冬。 曹友
季中以贺至书状官赴京。余携 (第 327L 页)
哀哉。
大司谏曹公(锡正)(并序)
辛巳暮春。余归自鹤城。 曹友
季中以正月十九日观化而已葬于骊湖之上矣。其病也不得视。其卒也不得诀。其葬也又不得绋而送之。呜呼悲夫。 (第 209L 页)
条目烦而字多可商处。此则惟视旧例之若何。合削者削之。亦恐好。盖传后之文。宁简无缛。况谱又谨严之地乎。 曹友
兢燮今世博雅不易得之人。凡系此等事。或与之相确否。鄙草若阅此友之目而指示病处。随即改之如何。
答崔肃 (第 265L 页)
   次晦翁郊园五咏
   丙寅秋。游金乌山。入敬慕阁。读 宸奎尚德帖。辄有感怀。敬次其韵二首。
   缨足涡 (曹友
范五翼永所居里。有清浊溪。名以缨足涡。)
   和吴郎兴一(哲泳)所次朱子诗韵七首
   题宋景泰(
  蔬圃
咬菜閒汉我。几年山里居。难为董子志。时作儿宽锄。
丙寅秋。游金乌山。入敬慕阁。读 宸奎尚德帖。辄有感怀。敬次其韵二首。
先生后伯夷。归卧此丘陵。黄花手几折。百世懦夫兴。(冶隐诗。有手折黄花祭伯夷之句。)
脩竹清风里。遗墟尚不陵。矧吾 圣主褒。今日感叹

兴。
缨足涡 (曹友
范五翼永所居里。有清浊溪。名以缨足涡。)
一水分清浊。宛如屈子时。我生此尘臼。不濯更何为。
和吴郎兴 (第 16L 页)
  

游金乌录
余于书史之外。酷好山水。志欲一游金乌。久而未遂。一日 曹友
范五访余曰。曩观金乌。则其形胜。反胜于所闻。意益耸然。约伯氏同往。乃以丙寅八月二十五日。自梧山发行。 …… (第 211H 页)
一望之际。有小亭隐映松篁间。问之乃洗心亭。亦冥翁游息之所也。背郭临流。颇幽而敞。徜徉良久。离向中山。 曹友
仲韶兄弟,李雅致维随行。行二十里。过稷门李德恒。午饷后即发。仲韶,致维俱怅然别归。涧路艰险。舍骑而步 (第 217H 页)
观海之示。来旬尚远。其间不可无一面。寒斋之会。噬肯依约否。
与河羲允
稽颡。风耳兄与应元日前会于大浦 曹友
书斋。伐木嘤鸣。其乐陶陶。向风倾艳。昨闻南冥从享疏。方拟再 (第 430L 页)
   与朴庇卿(履基)
   答孙元极(亮肇),致极(亮锡)
   答宋时应(天钦)
   答郑幼珍(儒俭)
   答 曹景休(克承)
   与李河阳
评驳。更使删润。尤荷尤荷。令咸阻馀相对。抚古谈今。足以慰怀。但归期甚窄。未得久挽。临别尤怅然也。
曹景休(克承)
孝述获戾神明。长子陨绝。抚念身事。宁欲无生。乃蒙执事远垂书问。悼恤备至。奉读未半。感泪交零。苟非相 (第 57H 页)
  
与卢致八(相稷)
顷于荣川全上舍往中洞便。付一小信。俯托跋文亦为仰呈矣。其果入梓而无不及之叹否。潦涝比剧。远惟斋居燕超。所事何书。致馥方栖息丽堂。而远近肄业者坌集。酬应甚烦。消受之计优矣而真乐则未也。和顺 曹友
秉万来游一旬。得性斋集一帙而归。其精力之健。笃信之诚。不易得也。今年讲会。以八月旬前定而行之。勿孤千
   答李器仲(<img src='https://c.cnkgraph.com/KMDB/NEWCHAR/KC02662_16.GIF'>)
   答柳太弼(道奭)
   与柳太弼
   答柳大而(载荣)
   与辛承旨(志鼎)
   与 曹景休(克承)
   与郑建叔(五锡)
   与孙丈(钟泰)
   与郑景容(观俭)
   与黄幼善(仁夏)
  
只合眼默坐。人或谓之以葱岭之学。亦无怪矣。何当更承良诲。唤起惺惺也。适因贵邑居宗人便。略此修候。
曹景休(克承)
芝宇奉晤。杳若梦境。方瞻咏不已。此时季方兄带 恩委顾。且贺且感。无以为情。仍谛穷阴。静体崇卫。尤何 (第 644L 页)
   广陵对雪。次李大有(万秋)韵。
   呈成都郑伯(悏)
   送李大有之栗里
   送成川郑先生(悏)解任归京
   过博陵哭 曹友
圣腾(夏升)
   寄咸山韩使君久而(世亿)
   己丑秋。游灵泉庵。偶昼寝佛殿。梦中得一联。山色迎
  
戏题箕妓手巾(十四岁作)
白纻明如雪。佳人手里巾。年年南浦别。拭泪送行人。
题鳌山金将军祠(十五岁作)
勇著歼倭日。忠看骂虏时。英雄身后事。千古一荒祠。
广陵对雪。次李大有(万秋)韵。

北风驱雪打郊扉。老树寒鸦湿不飞。庭畔腊梅花欲放。天涯孤客未言归。
呈成都郑伯(悏)
明灭阳台暮云。浅深沸流江水。归程绝峡千重。一梦仙楼十二。
送李大有之栗里
君今去向广陵庐。到日先生必问余。须道浿阳归卧后。闭门闲读圣贤书。
送成川郑先生(悏)解任归京
沸水平铺细练。巫山净扫新妆。使君十分清福。仙区三载铜章。乐天西湖难别。李白通塘不忘。归卧城南旧第。时时梦落高唐。
过博陵哭 曹友
圣腾(夏升)
秋山落木萧萧寒。近泪新阡土未乾。泉下可堪埋玉树。世间无复托金兰。空梁月色依依满。流水琴 (第 409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