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曲類

仄以一当五王莽之大钱五十蜀之直百后周之当千
唐之乾元后唐之永通宋之熙宁皆为当十大抵一时
苟且之为 张商英
言当十钱自唐以来为害甚明盖大
钱质轻而利重利重故盗铸者多质轻故宝爱者少小
钱费厚而利均费厚故盗铸者少 (第 9a 页)
   送唐用彰序
姬公相成周作礼制大司徒以三物教人即其贤者能
者宾兴之取士之法蔑以加矣近代以来科目虽多亦

彷佛成周之意而已但士之为学于圣人心学之旨有
昧焉故或贤或否如鱼目之混骊珠者已姑以一二言
之汉之董相仲舒公孙丞相弘同出乎贤良方正者而
弘有曲学阿世之谬唐之韩吏部愈柳刺史宗元同出
乎博学宏词也而宗元有薰附权要之辱至宋三百年
文盛之日凡居台辅必用硕儒如司马温公光王荆公
安石 张公商英
等皆进士而丞相也若王张之属其学
无不精敏绝人岂有不知圣人心学者乎盖徒知之不 (第 53b 页)
  陈长方
吾友胡少明教官以王文正家所得兰亭惠其甥王立
之定武石刻屡经牧守私易此本信非近年抚榻失真
者所能髣髴也绍兴乙卯上元日闽人陈长方齐之题

于笠泽寓舍系以诗曰昭陵一入见无从镌石犹将赝
本供八法典刑今在此华山天外立三峰不须苦恨厌
家鸡自是盐车后月题弄笔数行书纸背莫教人唤庾
安西此甥此舅两风流翰墨相传不误投大似曹溪付
衣钵临池他日看银钩(兰亭/续考)
  祖秀实
吴骏字晞远中元丰八年进士调潞州上党簿太宰
商英
首加荐引知虔化县通判永州未几告老祖秀实 (第 9a 页)
 忆吾僚异此意矣亦如蕲簟云却愿天日常炎曦故
 后人改之云岂比法曹空自私却愿天日长炎赫(黄/常)
 (明/)
唐子西上 张天觉
内前行云内前车马拨不开文德殿
 下宣麻回紫薇侍郎拜右相中使押赴文昌台此语 (第 3b 页)
 静拥衾竹鸡呼我出华胥起觅篝灯拥燎炉各据高
 梧同不寐偶然闻雨落阶除皆淡中意味非造此景
 不能形容也(黄常明/) 张无尽
题武昌陵竹寺云孟宗泣竹笋冬生岂是青青
 竹有情影响主张非别物人心但莫负幽明语虽浅 (第 6a 页)
 救琯肃宗大怒诏三司推问□相张镐救之获免故
 洗兵马行云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盖
 戏其救已也 张无尽
孤愤吟云房琯未相日所谈皆 (第 2a 页)
 乃云绛蜡烧残玉斝飞离歌唱彻万行啼他年一舸
 鸱夷子应记侬家旧姓西似与寰宇记所言不同岂
 为韵所牵耶(同上/) 张无尽
尝和山字云安得将相似仲山人疑之以近人 (第 4b 页)
 与之游东坡尝过之献书问曰身如芭蕉心如莲花
 百节疏通万窍玲珑来时一去时八万四千末云鸿
 举下语贾荅曰老道士这里没许多般数 张天觉
(第 5b 页)
读之者知为有德之言而非雕篆之习也总成三十卷
属必大以序昔太史黄鲁直颂当时之人才有曰二苏
联璧三孔分鼎 张丞相天觉
在元符中诋元祐词臣极
其荒唐谓两苏为狂率则刚直也谓公兄弟为阔疏则 …… (第 3b 页)
高洁也夫鲁直于苏氏分兼师友 天觉
于眉山心服其
能皆以公兄弟配之文行何如哉若其出处载国史博
雅具别著此不备书绍熙五年四月甲戌少傅观文殿 (第 4a 页)
  谢王炳之惠石香鼎


  谢王炳之惠茶

  此篇元载别集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

  送 张天觉
得登字

  按蜀本诗集注云按寔录元祐二年七月开封
推官 (第 3a 页)
张商英提点
河东路 (第 3a 页)
商英
字天觉东
坡此诗在松扇后

  次韵徐文将至国门见寄 (第 3a 页)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

  送张天觉得登字

  按蜀本诗集注云按寔录元祐二年七月开封
推官张商英提点河东路刑狱商英字 天觉

坡此诗在松扇后

  次韵徐文将至国门见寄 (第 3a 页)
   学士院燕侍郎画屏
六幅生绡四五峰(韩退之桃源图诗生绡一幅垂中堂/○郎士元诗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
(西南四/五峰)暮云楼阁有无中(王维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韩琮诗暮云楼阁古)

(今/情)去年今日长干里(李白长干行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遥望钟山与
此同(玉堂有董羽画水吴僧巨然画山水皆有远思一/时绝笔也见金坡遗事又京师学士院有燕侍郎)
(山水图荆公有一绝云六幅生绡四五峰云云后 张天/觉
有诗云相君开卷忆江东髣髴钟山与此同今日还)
(为一居士翛然身在画图中此诗话所载/但学士院不闻有燕画恐 (第 10b 页)
  五台山倡和诗集序
五台山在云代之间峰峦有五巍然若台故以名焉在
昔相传为文殊示现之地往往有神光之异号为灵山

又名清凉山柳宗元送文畅游五台所谓将与文殊不
二之会是已其岩壑雄秀林木茂密凡幽绝之境多为
僧寺所据金碧楼殿辉映山谷灵踪古迹所在有之世
之缁流素士慕兹山之胜而蹑屩来游者肩摩踵接日
有其人然未闻有能形诸歌咏以传于世者岂其僻居
一隅而闻人韵士未有一驻足者欤抑虽有作者而无
好事者以传之欤千载寥寥惟宋相 张商英提点
河东
刑狱时曾游于此赋律诗六章载在清凉传遂为古今 (第 11a 页)
绝唱云中僧觉同师虽学佛氏而善楷书喜吟咏灵区
奥壤多所涉历亦尝来游是山登览之馀诗思焕发乃
商英
所作倚其韵而和之既而来游吴会南过金陵每
遇作者辄举似之亦皆为之属和积而成帙题曰五台
山倡和诗集由是兹 (第 11b 页)
  重修清凉山罗睺寺碑记
朕省方观民所过名山大川壮观胜迹与夫往圣先贤
讲学明道之地心切向往多所表章而释氏之宫标灵
显异所在多有亦间留题以寄遐怀尝一再至五台山
慨然于清凉真境如游崆峒汾水之间登眺五峰俱赐
扁额维兹罗睺寺其地近文殊现相处其取义似皈依
西方十六祖创建自唐显迹于宋续修于胜国贤藩迨


先朝曾辟院以供十方暨朕躬亦尝宠以翰墨而日月
既久榱题倾圮赤白漫漶今住持僧元旦复规而新之
加丽焉夫浮屠义不三宿则无地非桑下也以无所住
为常住亦何处不清凉也然其过化之所往往留精舍
焉亦弟子职也往闻罗睺击钟集大众以别声闻而宋
丞相 张商英
尝见神灯兹寺中则今元旦之举于将废
也钟声灯影或者复闻闻而见见乎因援笔而赐之记 (第 5a 页)
   古三坟书后题
古三坟书一卷宋元丰中毛渐得之唐州北阳民家绍
兴中沈斐刻于婺学近岁火板不存予从张子长假其
书读之所谓三坟以山气形为别以伏羲连山神农归
藏轩辕乾坤易合其目坟各有传又有姓纪皇策政典

之篇后序称天复中青城山裂石中所得不云何人亦
可疑矣仁山金先生谓周官外史虽有三皇五帝之书
未闻坟典之名倚相所读或别有异书尔序以尧舜有
二典遂引三坟五典配三皇五帝反滋纷纷伏羲之书
莫大于卦夫子从而翼之倘炎黄之书存安得而不录
后世农家方技及老庄书所载往往传述失真近时三
坟书出 张商英
家且古易既有六十四卦安得又有三
坟龟山尝辨之此以理而推其伪者也三坟汉艺文志 …… (第 18b 页)
题曰连山易子长谓
此书卷题不同亦非炫所撰者天复乃唐末号去之二
千年一旦复出裂石所得尤涉怪诞按晁公武云 张商
伪撰盖得其实矣既明其伪固不足深辨略举一二
以见撰者之谬大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
象四象生八卦先 (第 19a 页)
燕罢瑶池阿母家飞琼扶上紫香车玉簪坠地无人
拾化作东南第一花(渔隐/)
   托物
梅圣俞有续金针诗格 张天觉
有律诗格洪觉范有禁 (第 3b 页)
脔此三书皆论诗也圣俞金针诗格云诗有内外意内
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意含蓄方入诗格如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旌旗喻号令日暖
喻明时龙蛇喻君臣言号令当明时君所出臣奉行也
宫殿喻朝廷风微喻政教燕雀喻小人言朝廷政教才
出而小人向化各得其所也如岛屿分诸国星河共一
天言明君理化一统也 天觉
律诗格辨讽刺云讽刺则
不可怒张怒张则筋骨露矣若庙堂生莽草岩谷死伊 …… (第 4a 页)
滴馀花亦自香亦
以雨比天恩也桔槔比宰相功业之就巳退閒矣时公
在相州作熟果比大臣黜落时公在安州觉范旧游
之门宜其论诗之相似也余谓论诗若此皆非知诗
者善乎山谷之言曰彼喜穿凿者弃其大旨取其发兴
于所遇林泉人物 (第 5b 页)
   西征二绝
张舜民字芸叟邠人也通练西事稍能诗从高遵裕西
征回中作诗二绝一云灵州城下千株柳总被官军斫
作薪他日玉关归去路将何攀折赠行人一云青铜峡

里韦州路十去从军九不回白骨似沙沙似雪将军莫
上望乡台为转运判官李察奏闻得罪贬郴州监税(东/坡)
  唐子西
   佳句
子西上 张天觉
内前行云内前车马拨不开文德殿下
宣麻回紫微侍郎拜右相中使押赴文昌台此语善于
叙事质而不俚又云周公礼乐 (第 30a 页)
杂组庆云发沈约)
(诸人多/和之)经号归藏(通志神农本气坟而作易曰归藏其/书汉魏不传至宋元丰中始出乃 张)
(商英/
伪撰)纚纚千言洋洋百卷然而庾开府之集五存五亡
(北周宇文逌序庾信有集十四卷百不一存又有三/卷重遭军火 (第 7a 页)
  皆平易如云云馀不及此者亦多

天连远水三吴阔人倚危楼万象低
  雪浪斋日记云 无尽居士
会稽楼诗云云语甚奇
  怪
隔浦鱼龙惊烛影近人鸥鹭惯歌声
  雪浪斋日记云予先人仪真府君尝于无尽席上 (第 11b 页)
百年沧桑陵谷变幻
无常而楼阁庄严坏而复新当绍圣改元正坡公遭谗
放逐之时游戏翰墨不怨不戚风流犹可想见彼 张商
赵挺之辈果安在哉其荒坟断碣亦有过而流连者 (第 21b 页)
名之哉贾谊董仲舒司马迁扬子云韩愈欧阳司马温
公大儒之文也仆未之能学焉梁萧裴休晁迥 张无尽
名理之文也吾师之太白杜陵东坡词人之文也吾师
其词不 (第 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