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题袁通甫诗
今集庆昕公向年客南屏覃思文字视明教寂音不啻
方驾过也故论议诗与文崭崭少许可独盛称吴人袁
静春先生所为诗清丽秀润数十年所无有某已惊掉

而昕出先生诗读之恨不多见而所言已足信及来吴
先生之子泰仲长与仆相友且已集先生诗若干卷刋
行因尽得先生而昕之言益信此卷先生手泽仲长宝
藏者鲜于君首题直以杜拾遗黄太史并言黄从杜出
其间不可分寸乱鲜于大手笔而其言如此盖有所见
尔昕公今为天子祠官言论重当世某闾巷贱士不足
知先生故托昕推重先生之意于后而归之仲长云(至/顺)
(辛未四/月书)

   题石涧书隐记后
乡予入 吴时
吴中老儒先生尚多存者潜心于经传无
意于利禄仰馆授以自给托笔砚以自怡峨冠褒衣非
书史不谭非理义不由若俞 (第 16b 页)
生居郁郁而遂卒于 吴时
某年月日也其(原阙/二字)祖字志
仁先生卒后若干日亦逝志仁室刘更几日亦殁(原阙/三字)
子谦力度不能 …… (第 17b 页)
从吏而酷嗜问学经史百
氏言往往能成诵遗子从许文懿公讲道金华山故其
子皆知名当世亨道从事漕府时迎老人居 吴时
犹承
平每嬉游山水间意甚乐也至正八年诏赐高年帛老
人亦与焉还松江是年秋九月五日捐馆于其里寿八
十诸子 (第 34a 页)
  梦故人高季迪(三首/)

 辛亥八月十八夜梦与季迪论诗已而各出诗藁互
 相商确季迪在 吴时
每得一诗必走以见示得意处
 辄自诧不已梦中抵掌故态如常时因赋三绝季迪 (第 21b 页)
  自撰蒙中子圹志

蒙中子兴化府莆田县人姓周氏名瑛字梁石自谓学
无所就其中蒙故号蒙中子又喜贲上九敦尚质素不
为华伪学而未能号曰贲道人又与族人凿渠种莲以
居号翠渠翠渠之号颇行于时曾大父讳骄字正甫大
父讳世字显庸父讳举字尚哲赠知州母潘氏太宜人
家故民籍洪武初以备倭改戎籍知州公执戎镇海生
予与二弟曰环曰顼予年十四挈归莆依叔父讳从以
居从赠刑部主事朱公昱御史叶公峦继从儒士 吴公

耕继而往反莆漳间与温陵陈剩夫相过从谈程朱
之学尝以书抵剩夫云人有古今心无古今三皇五帝
之道期以海澨见 (第 6a 页)
   (鲁人遂不复求愚/谓此比而赋也)
悲夫黄鹄之早寡兮七年不双宛颈独宿兮不与众同
夜半悲鸣兮想其故雄天命早寡兮独宿何伤寡妇念
此兮泣下数行呜呼哀哉兮死者不可忘飞鸟尚然兮
况于贞良虽有贤雄兮终不重行
   楚渔父
  渡伍员歌
   (伍员逃楚入 吴时
欲渡江后骑追急/渔父渡之而歌愚谓此直赋之义) (第 20b 页)
厥服/史记殷本纪帝盘庚之时殷巳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
(汤之故居/建康志栅塘在秦淮上通古运渎实录注 吴时
夹淮立栅号栅/塘梁天监九年新作缘淮塘北岸起石头迄东冶南岸起后渚篱门迄三桥)
(作两重栅皆施行马/皇览 (第 3b 页)
  常熟归生晟陈生芳绩书来以诗答之
十载江村二子偕相逢每咏步兵怀犹看老骥心遍

壮岂惜飞龙羽乍乖海上戈船连沪渎石头烽火照
秦淮先朝旧事君休问鼓角凄其满御街
(金陵志烽火楼在石头城西/南最高处 吴时
举烽火于此)
  赠路光禄太平
   巳下数首皆余蒙难之作先是有仆陆恩服
   事余家三世矣见门祚日 (第 16b 页)
   吴游藁序
始余游于中吴也与云林方先生为文字而相善及兵
变而相失相失以来河山阻修而音问不相通或传其
仙去或疑其灭影海山存乎否乎未可知也而日悬悬
于予怀盖予自姑苏抵南京绝江渡淮奔走乎河北山
东以南归于越未尝不访求先生于深山密林乃得复
会于舜江之野则于时已十年矣夫为别十年中间世
故可胜言哉而言之亦惟相顾太息流涕耳流涕之馀

授予文一编曰吾所著述殆不止此皆即所游之地而
名焉惟是吴游藁游 吴时
所作子寔见而知之者宜为
我序之予不敢辞则复于先生曰先生固尝游于吴矣
夫吴东南之一都会也山有灵岩林屋之 (第 20a 页)
  华亭之莺湖有大姓为宋子正氏即所居之西偏辟室
若干楹方疏四启昼夜长明如洞天状有石焉崭然而
献秀有木焉郁然而交荫盖不待御泠风度弱水而坐

致方壶之胜因揭二字以名之且介前进士澄江包君
叔蕴来求余言为记余惟方壶为三神之一在瀚海东
北五万里外实神仙之所宅也始皇帝尝遣徐福往求
不死药至辄有风引帆而去则有无不可知而方士之
说往往诧以惑世之人若子正之居地与人俱胜岂非
真方壶也与而朝暮汨没风埃中以罔利徼名者恶知
有此也余虽未睹其彷佛窃有会于心者焉至正初客
钱唐属国家承平无事而池台苑囿甲于三 吴时
与一 (第 5b 页)
者有创而墨者旁见侧出各极其妙余在三 吴时
所见
凡二此盖其晚年笔也克复既宝之不翅金玉而先左
丞玉雪坡翁又以大篆书九歌之辞于各图之后可谓
二绝已 (第 3b 页)
 阮阅诗话云杨文正公亿生数岁不能言一日家人

 抱登楼偶触其首遂即能语且吟此诗
  登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时
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陆贾新语云邪 (第 4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渔洋诗话卷中

  刑部尚书王士祯撰

  三原王端毅公遗事载公巡抚三 吴时
题一寺壁云彩
鹢西飞日未斜江村两岸有人家吉祥寺里梅千树不
到春来不著花亦宋文贞梅花赋之比祖咏试终南望 (第 1a 页)
也居而修诸身出而事于君皆尽其道无一足以贻
亲之忧则善矣不务于是而惟以口体之养为安岂未
知其本哉予向居 吴时
尝获拜炳文之严君年六十馀
而气猊充充然固知其安之有素矣况逢今天子既定
四海推大孝之心欲使天下之老者皆 (第 16b 页)
永嘉李孝
光谨序

  萧山县公署记

  会稽属县萧山汉馀暨也吴曰永兴唐始以山名萧山
土地陋故宋都 吴时
以比壮县淳祐中令高历大起居
治作堂曰翠帘自历至今百有馀岁风雨飘摇墉屋挠 (第 3b 页)
 李德裕(十一)

** 亳州圣水状
:PROPERTIES:
:TITID: QTWTIT14233
:PERSID: QTWAUT1661
:END:

臣访闻此水本因妖僧诳惑。狡计丐钱。数月以来。江南之
人。奔走塞路。每三十家。都雇一人取水。拟取之时。病者断
食荤血。既饮之后。又二七日蔬食。危疾之人。俟之病愈。其
水㪷价三贯。而取者益之他水。沿路转以市人。老病饮之。
多至危笃。昨点两浙福建百姓。渡江者日三五千人。臣于
蒜山。已加捉搦。若不绝其根本。终恐无益黎氓。昔 吴时

圣水。宋齐有圣火。事皆妖妄。古人所非。乞下本道观察使 (第 01a 页)
焦思。访接无怠。于贤人且不遗。况
贤神乎。所以大德君子。以厚人故不薄神。楚州淮壖涘太
宰伍相庙。置在 吴时。
临邗沟当伐越时。为馈运所开。太宰
经画。及因谗而没。其神凭大波。雄愤无所泄。蓄为猛飙骇 (第 27a 页)
泉疆等
百四十人阁道教习常民学川石等三人。凡七十字。其侧
则曰太康元年正月二十九日。按其刻。乃晋武平 吴时。

晋由此路耳。又行十五里。至青松驿。自仙岑而南。路旁人
烟相望。涧旁地益平旷。往往垦田至一二百亩。 (第 19a 页)
者。臣某言。伏以天道元微。潜思眹兆。神功幽晦。实主福祥。
必凭谣咏之言。以告休徵之旨。昔 吴时
青童谣于广陌。寻
验吴亡。陈时异乌下于高台。果彰陈灭。五星飞落。为虞舜
受国之期。一马化龙。乃元帝兴 (第 02a 页)
 至京口始返则讹传籍没已悉付烈燄先端孝终身
 抱痛遇片纸只字必罗而致之凡公移尺牍诗文若
 干卷而寻声谱则汤潜庵中丞抚 吴时
所贻者也访
 濂彭太史见之曰岂可使吾苏人士不得一读是书
 乎遂付之剞劂太史大父集公先生受经于先忠介 (第 14b 页)
 八声甘州
  夏夜闻蛙和刘青田韵
听池塘青草闹终宵六何减埙篪笑巴童井底秃厮紫色騃帝
园池只有凭车乌喙啄矢沼 吴时
偏爱他强聒馀怒鸣悲 合
向幽人林下代筦弦丝竹乾札呀咿更诙谐调笑白出紫之诗
道先生家无伎乐送歌儿一部尽 (第 3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