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本道查启。今金为元犯。而断以本律。恐欠惟轻。刑曹回启。道臣傅轻。亦有意见。金世云次律施行。赵成龙严刑岛配。 任郑
两女。严刑照勘。在逃崔哥讥捕。会推官拿处。)
判。观此狱案。许多疑晦之端。今始绽露。看證悉备。情迹难 (第 253H 页)
  七月十四日夜。宿子实草堂。书怀以赠。
   大滩舟中。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分韵。得横字口号。(时与 任郑
诸君。为既望之游。)
   舟中听琴。叠横字。
   归舟偶吟寄吕子久(尔徵)
   次德馀韵。奉寿
因鲁酒轻。相看无浪语。末路贵全名。(因一作嫌)
大滩舟中。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分韵。得横字口号。(时与 任郑
诸君。为既望之游。)
天公亦好意。邂逅今夕晴。明月上东岭。银桥半江横。微云不作翳。水面风欲生。同舟二 (第 35L 页)
虎豹朝昼暝。时来江上得酩酊。不比山间但酸冷。江湖此欢虽可书。江湖数子吾不如。幸君齿牙论有馀。诗中历叙 任郑
余。(用苏诗陈赵子句例) (第 214L 页)
任郑
文章自相契。笔力挽回正始岁。豫章干霄气凌厉。岂与葵槿争朝霁。以我疏顽儗二子。今之信者宁有几。况复年来 (第 214L 页)
百念死。咀嚼陈言剧无味。颠毛种种苍白早。馀日骎骎复何道。君诗自与 任郑
好。此外纷纷俱可扫。干将肯为朽木钝。骐骥伏槽心尚远。我如曹卫久抑损。晋楚代兴君未晚。东吴草圣又一乐。 (第 214L 页)
配。府君又力言其不可。事得已。京畿儒生李必益等为尤斋讼冤。 上以语及礼论罪之。府君引咎乞免。不许。原 任郑公
致和还入相。府君降右揆。国典。左相例为总护使。府君据例请递。且陈情势难安。乞并削罢相职。退伏俟谴。  (第 460L 页)
  

右议政懒庵郑公神道碑铭(并序)
任郑
三宰世规氏。状其王大父右议政懒庵公之行业历官离谗始卒。涕泣而授汉阳赵絅曰。吾大父受知于 宣庙。夙著匪 (第 376H 页)
。殆哉。方奸臣构大狱以及 母后。台谏郑造,尹讱创为别处之论。公持正议不挠。壬人已侧目矣。白沙李相国尝 任郑
浃边倅。浃坐逆死。论者以是持白沙公罢相。公为持平。抗言浃之荐用。安能逆知反状。波及大臣为已甚。奸党嗛 (第 383L 页)
。至三疏递职。遂 赐对。时赵絅上疏救善道。 上曰。絅以历事 三朝之人。为此不测之举。人固不可知也。原 任郑
维城曰。李某有先见之明。 先朝时已知此人之不善而攻斥之矣。 上屡问曰。何 (第 544H 页)
 

药房入诊时 上谓承旨曰。李某方在何处。疏批何人持去。何时送传乎。对以方在箭串。而疏 批则该曹吏趁昨夜追传于所到处云矣。再疏到院。而以 国忌齐戒不得入启。即 命入之。又 批曰。虽有疾病。岂无一见之时乎。且所辞之职。相见面谕之际。悉陈所怀耳。何用为嫌。安意勿辞入来。毋负予意。
丁巳。三疏辞递。庚申。还入城。
辛酉。入 对。命赐食物。
 原 任郑
维城请对并入 侍。郑相曰。赵絅少时稍有名字。岂知至于此乎。 上曰。人固不可知也。赵絅以历事 三朝之人 (第 598H 页)
鼎待哺。苟获一饱。如得白给。或遇水旱。别设赈政。齐棠发积。魏河移粟。降汉诏而议赈。则扶杖者皆愿无死。 任郑公
而赒饥。则转壑者尽得延活。况乎阴雨绸缪。惟在兵食。而缓急有备。馈饷尤重。星罗棋置。仓庾相望。贵出贱入 (第 357H 页)
亦岂不知。而取彼舍此。轻重较然。一行一罢。利害自别矣。 上优批答之。六月移拜大司宪。即移都承旨。因原 任郑
知和,刑判李之翼疏。陈疏卞谤。其略曰顷忝谏职。被斥儒生。不得不引避于 前席。而告 庙之论。持久不发。 (第 573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