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泥蟠。求禄下位。为幽州宜禄县尉。到职逾岁。默然无言。唯
采药弹琴咏尧舜而已。州将郡守。穆然承风。君之 道标
(第 15b 页)
●]昱电光而吐耀。汉皋游
女。持珠对南国之宾。洛浦神妃。鸣玉俟东藩之后。莫不名
芬紫翠。 道标
黄白。列真非一。往往致焉。魏夫人者。即是晋
剧阳侯任城魏阳元之女也。本传曰。夫人年二十四。适南(
(第 15a 页)
南岳有大比邱。其名曰 道标。
性聪惠㯋悟。通于禅门。精于
律仪。善于说法。该于儒术。是以禅师伯之。律师仰之。法师
宗之。儒流服之。 (第 14a 页)
竟戎地接汾河。业膺洙泗。 道标
强学。擅英妙于州闾。年在 (第 12a 页)
 尼父周益公谓寿皇每称东坡唯曰子瞻而不名盖
 重之也观古今士大夫赠僧诗文每称其字者非是
 陈眉公云稽山彻上人与 道标
皎然齐名吴人为之
 语曰馀杭标摩云霄霅溪画能清秀稽山彻洞冰雪 (第 3b 页)
录,给车舆吏力。资侍中秩,传诏羊车各二人。(《高僧传》六,又《十六国春秋》六十二。)

下书道恒 道标

  卿等乐道体闲,服膺法门,皎然之操,实在可嘉。但朕君临四海,治急须才,方欲招肥遁于山林,搜陆沈于屠 ……别已数旬,每有倾想,渐暖。比日何如?小虏远举,更无处分,正有愦然耳。顷万事之殷,须才以理之,近诏道恒 道标
二人,令释罗汉之服。寻大士之踪,想当盘桓耳。然道无不在,法师等勖以论之。苟废其寻道之心,亦何必须尔也
其得失,咨其通途,坦其宗致,与诸宿旧义业沙门释慧恭、僧、僧迁、宝度、慧精、法钦、道流、僧睿、道恢、 道标
、道恒、道等五百余人,详其义旨,审其文中,然后书之。以其年十二月十五日出尽,校正检括,明年四月二十
五,又《铭》六,又百四。)

释道

道,又名僧,姓傅,北地泥阳人,姚兴以为僧正。

奏道恒 道标


  惟圣人能通天下之志。恒标业已毁除в发,著不正之衣,今使处缙绅之朝,非其志也。且大秦龙兴, ……略见《高僧传》六《释道恒传》,作鸠摩罗什僧等答。)

释道恒

道恒,蓝田人。师事鸠摩罗什,与同学 道标
齐名。秦主姚兴敕二人还俗,固辞,遁迹琅邪山中。

抗表陈情

  奉六月二十八日诏,敕尚书令夺恒 ……物之理,更赐明诏,听遂微心,则衔恩九泉,感德累劫,不胜战慄,谨奏以闻。(《十六国春秋》六十二,“道恒 道标
抗表陈情”云云。又略见《高僧传》六《释道恒传》,作恒标等答曰云云,其文删节,未知此何所本。)

复 ……论,结解疑散,豁然醒觉,若披重霄以睹朗日,发蒙盖而悟真慧。仆诚不敏,敬奉嘉诲矣。”(《弘明集》六。)

释道标
道标师事鸠摩罗什,与道恒齐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

  阿毗昙,秦言无比法。出自八音,亚圣所散,豁然醒觉,若披重霄以睹朗日,发蒙盖而悟真慧。仆诚不敏,敬奉嘉诲矣。”(《弘明集》六。)

释道标

道标师事鸠摩罗什,与道恒齐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

  阿毗昙,秦言无比法。出自八音,亚圣所述,
敕给垣崇祖鼓吹

  韩白何可不与众异,给鼓吹一部。(《南史》二十五)

敕刘怀慰

  闻 道标
分明来,其儿妇并在都,与诸弟无复同生者,凡此类,无为不多方忄吴之,纵不全信,足使豺狼疑惑。(《南齐书薛渊传》。虏遣将 薛道
标寇寿春,太祖 以道
标渊之亲近,敕齐郡太守刘怀慰云云,令为渊书 与道
标示购之之意。)

敕柳世隆(建元二年)

  历阳城大,恐不可卒治,正宜断隔之,深为保固。处分
    『台湾营务之坏,以洋烟为最。兵勇最忌疲弱,烟癖实为疲弱之尤。故整顿营规,必自除洋烟始。欲除兵勇之洋烟,又必自该管之营哨官始。倘营哨官先有烟癖,何能约束兵勇?官弁兵勇习成疲弱,何论精壮?更何论营规』(四六)
  刘璈到任后接管的 道标
各营,『老弱洋烟越居其半,虽屡饬从新汰补,而有恃无恐之游勇所在皆是,仍不免此革彼招,积重难返,法无可 (第 13 页)
城外安平口归周副将操练外,其馀一千三百一十四名,统归吴镇委派营官亲加督练,分为左右两翼,驻扎城内。而 道标
练兵三百零八名,即附在右翼之内。现拟将 (第 86 页)
道标
练兵提出,专练队。其镇标尚存练兵一千零零六名,足符两大营各五百名之数,仍照常练使刀矛鎗。平日各有 (第 86 页)
专精,庶临时可免生凑。缘额设 道标,
本职道分内该管之兵,前因勇营积弊太多,除不胜除,以 (第 86 页)
道标
未遑兼顾,统附镇标管理。兹新勇募到,将旧营之洋烟老弱以次革补,勇营可期渐有起色。而 (第 86 页)
道标
练兵不免仍多前弊,自应及时一律整除,免负本职。现拟提出道兵三百八名,专练队,就现支之饷,备经久之兵 …… (第 86 页)
  敬再禀者:窃台湾营务之坏,以洋烟为最。兵勇最忌疲弱,癖实为疲弱之尤。故整顿营规,必自除洋烟始;欲除兵勇之洋烟,又必自该管之营哨官始。倘营哨官先有烟癖,何能约束兵勇?官弁、兵勇习成疲弱,何论精壮?更何论营规?此理势之必然,一定之步骤,不待智者而知也。都司李应升,人本不坏;惟闻前因患病,曾染此癖。上年因基隆台替代须人,急难其选,当以该都司在安平台帮带有年,务较熟,权委前往接带。临行,曾嘱其先戒嗜好。旋闻该都司年力稍衰,颇难戒脱。今吴镇特请调委募复队,窃恐仍蹈覆辙,公私两乖,非所以仰副宪也。惟职道此禀所拟以 道标
练兵,专设队,应以委用 (第 87 页)
道标
都司林发为最便;奈林发亦有烟癖,难期振作,前已面陈宪听,未敢滥举。此外求其熟悉务、又能整顿营规者, …… (第 87 页)
为补兵地步,似于公事亦有裨益。惟全台勇数饷额,均经奏定,此次新添勇饷,应请宪台察核奉咨,以符造报。至 道标
练兵三百零八名,应否提归职道自行整顿、亦兼习务之处,仍候宪示祇遵。 (第 99 页)
镇标合练制兵千馀名,已经详归台湾吴镇,带防中路;则守城应派两营勇丁防守。惟城内除练兵外,城守、镇标、 道标
尚馀制兵若干,亦应查明确数,以资分布。盖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当此时事孔棘,是所望于各同寅,实事求是, …… (第 235 页)
  为详明事。窃照光绪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准台湾吴镇移复十二月二十四日职道移商,台湾镇自任筹办中路,则南路自归职道承办。查原详一万六千人之数,系合兵勇并计。各路制兵,除练兵一千数百名外,馀均难靠。台湾镇所领中路新招粤勇两营、水勇二百、屯兵百名、合原统练兵千馀名并彰化副将、嘉义参将、鹿港游击所属各弁兵,皆其统属操练,谅皆得用。照原拟三千之数,计已有盈无绌。兹准复称:『台湾各营兵额,现存四千五百二十三名。祇有澎湖补足原额七百馀名,恒春补足原额四百馀名;此外一十六营,或存兵一百馀名、二百馀名不等,兵力实形单薄。其城守、中营、 道标
三营挑练左右翼练兵一千零九十七名;安平协标三营,挑练一百九十四名,该练兵尚可守城,兼防海口。本镇如拟 (第 236 页)
沪地方,创筑月城巢穴,伺隙侵入内地掠食。兹据游击刘国兴报称:于六月十九日贼众蚁聚深沪,卑职亲率本标、 道标
及靖藩、浙江督标各营官兵三路夹击,自辰至未,官兵奋勇, (第 57 页)
  为密请添兵防护修寨事。本月初三日,据泉州海防同知苏良嗣呈称:『窃照水头一寨,跨入海港中,三面水环,一面通陆,诚为扼要险地。臭涂贼船则在对面,石湖、蚶江贼船则在紧邻,乃贼出没要道,必争之处也。以贼数而论,倍于东石;以地险而言,更倍于灵水、前埔。卑职奉令督修,敢不察地利而度贼势,计图万全,以绝逆贼觊觎。查护修灵水、前埔二寨,原奉拨发官兵三千馀名。移营时,又有大兵前往保护下营,故免疏虞。然狂贼犹敢中夜屡犯。所幸兵多有备,得以制胜。今计现在护修陈埭之兵,浙江七百、藩下二百、 道标
四百、晋江营二百,祗共一千五百名耳。况晋江营之二百,已留防陈埭,而浙江之兵,又有抽换回泉之举。即另为 (第 175 页)
  台湾设郡之始,议由内地各标营调兵更番戍守,三载为期,用意至为深远。计额兵一万四千馀,可谓多矣。咸丰初年,因内地兵事孔亟,班戍之制不行;见今存者不及三分之一,名册有兵、行伍无兵。一有蠢动,即须募勇;所募者本处游手无籍之徒,聚则为兵、散仍为匪,勒索骚扰,不问可知。从前台湾道设有 道标,
以备调遣;近自 (第 11 页)
道标
裁撤,遇有剿捕之事,文员不得不借重武营。一切任其虚冒侵欺,莫敢究诘。武营纵兵为奸,营兵以通贼为利;全 (第 11 页)
台之患,实由此起。道光四年,奉旨:镇兵归台湾道察看;久未奉行,群已习焉忘之。今欲复兵制,则宜遵班兵旧章,三年更戍;欲重道员事权,则宜复设 道标,
俾有凭藉。申明镇兵归道察看之例,以杜欺罔,而重操防;庶几互相维制,而军政可肃也。
  台湾水师向设战 …… (第 11 页)
    军机大臣字寄:同治五年十月二十四日,奉上谕:『左宗棠奏「筹办台湾吏事、兵事,请责成该镇、道等经理」一摺,台湾一郡远隔大洋,番民杂处,易启端;见当生齿日繁,洋舶来往,尤宜加意整顿,以奠岩疆。该督以去闽在即,一切规画未暇,致详请饬该镇、道等妥办,具见实心。所陈台湾积弊:兵制则班戍之制已废,有册无兵;战船无一存者,而修费不减;吏事则官索陋规以取盈、民好械斗以争胜。锢习相沿,殊堪痛恨。该督拟复班兵旧章,三年更戍;复设 道标,
以重事权;申明镇兵归道察看之例,以互相维制;移修船之费,以制船巡洋、募练水兵;裁革陋规,别筹津贴以资 (第 14 页)
员不得不惜重武营;一任其虚冒侵欺,莫敢究诘。吏事,则官索陋规、民好械斗。宜复班兵旧章,三年更戍。仍设 道标,
俾有凭藉;申明镇兵归道察看之例,互相维制。移修船之费制船,巡洋募练水兵;永革镇、道以下陋规,别筹办公 (第 118 页)
营毛、刘二姓争收田谷相斗,互有杀伤:均经谆饬该县、营就近严行查办。其馀各处民情,均为安谧。在郡阅镇、 道标
左右两翼练兵,操演阵法亦颇齐整。旋于十五日展轮内渡,行次南日海面,风涛甚恶;仰托朝廷福庇,于十七日安 (第 33 页)
  一日,瑞芳私斋无事,痴坐若瞑。见一人缨帽急装如营弁状,从外入,缴下邮书一函,皮封「安平协江」衔,自讶「安平协现为余任」,何得误书他姓;拆视,则「兵部尚书两广总督叶」移文也。恍然而惊,倏如梦醒;则门子方侍立座右,手捧台湾府名刺,请翌午赴宴。问:『太守何事张筵』?答:『不知』。命查之;云台湾道奉内阁喜音,府

大人置酒申贺,召陪客耳。时观察黎兆棠卓异声起,有传京师某大僚首荐之,不日将擢用;故信之。越日,呵殿入城,府署前仪卫纷纷,黎观察已先至;下舆相见,道、府皆降阶迎,礼意极恭。少选,践席;黎观察笑谓府尊曰:『本日盛筵,为弟一人而设。萧大人驺从远来,愿假美酒十瓶,为戏下诸健儿解渴』!府尊承命,布长席于署侧鸿指园;以 道标
兵二人,伴萧兵一人。酒数巡,黎观察入内更衣,换衣冠而出,饬从人撤筵;立堂中,顾瑞芳曰:『有诏,请萧大 (第 37 页)
  唐鲁争颁诏之礼,越使陈谦入闽而死,闽使陆清源入浙亦死,议募一能者。乃以公往,果称旨。闽中留之,令以佥事分守建宁。时郑芝龙尽取闽中兵饷归于所屯之东石。 道标
故有兵千人,至是一空,公捐俸为饷以募兵。大兵攻建宁,出斗,力不支,一军尽没。其从者十八人,仅脱其一; (第 21 页)
  伯虎承宗远,遗编敬校雠(公刊有「六如居士外集」,衮因原板无存,拟续付梓);传家唐进士,化俗鲁中牟。守令牧兼任,德言功并优。开藩更持节,关陇纪鸿猷。



     道标
弁饷醉蟹,效坡老「斗北堂壁尖叉韵」故事,成六言诗

  将军果腹可托,公子空肠何辞!团尖香椒醉酿,尖 (第 15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