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九点齐州黑于漆,岛市浮云尤蔽日。扶桑忽放大光明,法门中有导师出,讲堂纱幔悬春风,鼓琴危坐皋比杰。宾宾学子袪衣来,跃门之鲤踰淮橘,一堂教养两兼之,岂曰东儒有异术?要其一诚所弥纶,如石引针矢注臬。我于侨次见山斗,小巫自镜恍若失。吾华师范久弁髦,不识章缝为何物。海天低首一瓣香,冷嚼梅花彻心骨。有时道义相切劘,对我满腔倾热血;有时文酒相过从,与我清谈霏玉屑。谁为桑户莫逆交,辋川诗客维摩诘(谓王少涛)。去年我作榕城游,听说文园婴宿疾,买舟瀛北访 长桑,
纵饮上池难解结。一朝薤露歌声哀,暂别那知成永诀!鹭山苍凉鹭水咽,修文地下音尘绝。「旭瀛」两字口碑存, (第 231 页)
  三分病过一分春,秃笔占诗尚有神。雨意鹧鸪留小住,军声鹅鸭恼比邻(园对营门)。残灯描瘦双肩耸,短榻支愁一卷亲。渴想 长桑
上池水,仙人去我几由旬?
  宵来倒海海翻江势,行雨痴龙太觉豪。寒甚尧年吟魄死(大雨冻甚),了然禅定 (第 263 页)
进两试。声名大播。其为功令。遍工各体。而尤长于骈偶。尝游泮宫。操觚之士。争就式焉。咸曰。金某为文。如 长桑
子之视垣。独专其妙。屡举庭试泮制。凡十馀选。竟不中第。每揭榜。多士相谓曰。金某又屈。吾曹不足言也。考 (第 76L 页)
世。潜市乞而行歌。(叶居支切。)以至甘石殚精于乾文。铁帚究神于堪舆。严君寓言于揲扐。甄鸾标名于乘除。 长桑
以上池通灵。许负以相理流誉。至如甲己之论。太一之书。建除之编。纳音之图。火珠之林。星宗之枢。是皆足以 (第 459L 页)
色妒深绿。莺翅杨枝较浅黄。棋局无关相胜败。诗樽终亦近疏狂。春来公馆閒无事。新火新茶试篆香。
春风春雨 长桑
麻。湖上青山三两家。新燕净无粘水羽。残荷迟有出泥花。人丸紫蜡赌诗韵。妓罢银筝敛髻髽。但使清樽无限醉。 (第 17L 页)
曹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则摸金乃校尉。非中郎也。病起云。何妨一笑千痾散。绝胜仓公饮上池。案史记。 长桑君
出药与扁鹊。饮以上池之水曰。三十日当知物矣。坡则以为仓公。仓公。淳于意也。次韵周长官见寄云。罔罔可怜 (第 16H 页)
卜今春。春又暮矣。恐再虚矫首。奈何。方以河鱼作苦。未敢疾趍计。当于数日间。修刺于司阍。梅轩谑浪。不下 长桑
子万金膏也。豫自欣踊。因客扰。不宣。
与任吏部圣方(珽)
嘉平喜报。令人怂贺。百里便养。双璧连城。 (第 401L 页)
岂肖汝兄。老益龃龉。冀待之长。报答斯舛。一疾床笫。三载喘喘。歌盆易苦。结肠难解。呻吟汔兹。形神日惫。 长桑
世邈。恶药性偏。有病即死。无术可痊。谓尔安心。坚守中医。期之岁年。庶获支持。斯言似迂。实相深念。经历 (第 458L 页)
则辄抚掌。令何其好剧耶。所教军情之未尝慰悦。时事之不可有为。此是无药之病。世固无能诊脉之医。令虽独有 长桑
之方。其如之奈何。不过与弟辈。向僻静地。私忧而暗叹之耳。虽自谓知之。其与不知者何异。望令亦依弟例。无 (第 494H 页)
一鹭飞。
细路任行歇。曲崦与回汀。转翠堪画处。时露半面亭。
樵人津津说。遥点处士家。千峰云合处。翳菀 长桑
麻。
庐山杏万树。武陵桃千章。从古云朱实。食之寿命长。 (第 324H 页)
辛未潢寇之警。被乱民抢劫。文字旧迹荡无存者。当时遗墨不可得见。不胜怆悒。)
儒术传承书满家。父师遗泽 长桑
麻。班生投笔非无志。执戟从 王亦足誇。(伯举世以儒学传家。代有著述。今伯举忽舍去学射。中武科故云。) (第 353L 页)
易酡。欲识行春宣化力。请看原野 长桑
麻。
即事
稍觉林塘变。蛩声尽夜闻。月移疏𡬾影。萤照乱苔纹。夕露团草际。边风送雁群。萧萧今夜鬓。明 (第 168H 页)
不到诗。
社瓮新醅泼泼清。阿戎共是可相倾。自多春雨无关键。故闭归人不放行。
(缺)敬叔韵
村南村北 长桑
麻。浦树山花取次华。好雨更教留客旆。一樽相属亦云嘉。
书怀赠▣敬叔
折腰每忍陶潜耻。曲肘常容元结羞。 (第 427L 页)
朗。赤牍杂著。凿凿中窾。有韵之文。萧爽澹宕。外足象而内足意。盖公学殖之富。如波斯之列货。析理之精。如 长桑
之按方。英采彪发。如卫公之治垒。绳削合度。如公输之作室。求之近世。如公者固罕矣。不佞尝登栖碧之亭。见 (第 111L 页)
逍遥六十春。一倾翠盖白头新。习池醉去谣山简。谷口樵还问子真。竹径三时通信息。药栏百草葆精神。少年自得 长桑
术。门外惟看种杏人。
谒忠武李公画像(在望海台傍。鹿岛万户郑芸之像亦配焉。土人言郑将军善水战。忠健勇 (第 242L 页)
此中忧系。可祛七八。昨得国彦书。亦云载大来护病嫂。而又能晓解医理。不减兄在第日。此其意亦与我同。而但 长桑
之术。仅解其名目。而便使人称道。此正犯庄生知者不言之戒耶。来纸缕缕。太半在色之戒。而乃以苏子卿,胡伯 (第 240L 页)
吾辞。记余舞象之岁。遇先生于西湖舟中。先生先与伯氏善也。一见弟视之。冰壶注玉。输写靡嬴。余就功令。依 长桑
氏谋生。先生益相怜。谓余瘁甚。未暇蛾述。汤剂间不妨陶写。宜先服温柔之教。每一效儗。先生和之。辄对诸公 (第 260H 页)
之弊。何其惠也。为之而不识其所以为。何其不烦民也。东阳申钦闻而叹曰。朴侯之才。我知之矣。其遇事也。犹 长桑君
之见垣也。其断事也。犹庖丁氏之游刃也。其就事也。犹江河之决。风雷之迅。而莫之阏也。兴滞补弊。特其馀尔 (第 20H 页)
有若 长桑君
之视垣也。其断之决。有若市南之丸。专诸之剑。无有碍也。贼之狡狯变幻。遽穷于公之衡鉴矣。公去而代公者。 (第 136L 页)
清时纵信无疵政。寓戒须为不见图。
杏园(月课)
董生栖庐顶。雅意出尘喧。鍊道虽独善。恤民念长存。早悟 长桑
诀。洞视一方垣。已病不责报。但令栽杏根。偿廉利于施。得粟岂无源。岁月坐成晚。青黄烟雨昏。金弹陨乔技。 (第 221L 页)